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杨醛亚胺型过渡金属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
1
作者 赵权江 任永杰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96-198,共3页
本文对新型的单活性中心水杨醛亚胺过渡金属络合物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结构、合成方法和性能等做了较详尽的评述。这种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合成简单、成本低等特点,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关键词 烯烃聚合 催化剂 水杨醛 过渡金属络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α-二亚胺合镍催化剂单一乙烯单体合成支化聚乙烯 被引量:3
2
作者 祝方明 徐卫 +1 位作者 刘新星 林尚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0-43,共4页
用新型α_二亚胺合镍氯化物 [2 ,6_(CH3 ) 2 C6H3 _N =C(CH3 )C(CH3 ) =N_2 ,6_(CH3 ) 2 C6H3 ]NiCl2 和甲基铝氧烷 (MAO)组成的催化剂进行乙烯均聚合 ,催化活性高达 7 3× 10 5g·mol- 1 ·h- 1 ,并且可以合成含有大量长... 用新型α_二亚胺合镍氯化物 [2 ,6_(CH3 ) 2 C6H3 _N =C(CH3 )C(CH3 ) =N_2 ,6_(CH3 ) 2 C6H3 ]NiCl2 和甲基铝氧烷 (MAO)组成的催化剂进行乙烯均聚合 ,催化活性高达 7 3× 10 5g·mol- 1 ·h- 1 ,并且可以合成含有大量长支链的支化聚乙烯。研究了聚合温度和n(AlMAO) n(Ni)对催化活性以及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支化度和支链长度的影响。聚合物的支化度随聚合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加 ,得到具有不同结晶度及无定型的支化聚乙烯。外加适量三异丁基铝 (TIBA)有助于提高催化剂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α-二合镍配合物 支化聚乙烯 甲基铝氧烷 合成 聚合温度 支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丙基水杨醛亚胺镍系聚烯烃催化剂
3
作者 徐永进 孙俊全 +2 位作者 单玉华 林峰 王临才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649-654,共6页
合成了烯丙基水杨醛亚胺配体 (6 ) ,并与trans [NiCl(Ph) (PPh3 ) 2 ]反应合成了配合物 (7)([O (3 Allyl)C6H2 ortho C(H)N 2 ,6 C6H3 (i Pr) 2 ]Ni(Ph3 P) (Ph) ) ,用质谱 ,1HNMR、13 CNMR、IR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合成了烯丙基水杨醛亚胺配体 (6 ) ,并与trans [NiCl(Ph) (PPh3 ) 2 ]反应合成了配合物 (7)([O (3 Allyl)C6H2 ortho C(H)N 2 ,6 C6H3 (i Pr) 2 ]Ni(Ph3 P) (Ph) ) ,用质谱 ,1HNMR、13 CNMR、IR和元素分析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环辛二烯镍 (Ni(COD) 2 )作助催化剂下能有效地催化乙烯聚合。在 8 0 8× 10 5Pa的压力下 ,其最高活性可达 2 86× 10 5g/ (mol·h) (以催化剂中的Ni为基础计算 ) ,所得聚乙烯粘均分子量在 0 86× 10 4~ 3 17× 10 4之间。并考察了THF、乙酸乙酯、MMA、乙醚对催化剂的聚合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烯烃聚合 催化剂 水杨醛 烯丙基取代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核FI/α-二亚胺镍(Ⅱ)催化体系制备聚乙烯-b-聚(乙烯/1-辛烯)嵌段共聚物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艺镡 王梦雪 +2 位作者 张哲源 米普科 王婷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497-1502,共6页
合成了新型双核苯氧基亚胺锆催化剂(Cat B),并与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CatA)构成催化体系,在助催化剂甲基烷氧铝(MAO)及链穿梭剂二乙基锌(ZnEt_2)作用下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制备了聚乙烯-b-聚(乙烯/1-辛烯)嵌段共聚物.采用差示扫描... 合成了新型双核苯氧基亚胺锆催化剂(Cat B),并与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CatA)构成催化体系,在助催化剂甲基烷氧铝(MAO)及链穿梭剂二乙基锌(ZnEt_2)作用下催化乙烯与1-辛烯共聚,制备了聚乙烯-b-聚(乙烯/1-辛烯)嵌段共聚物.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碳核磁共振波谱(13C NMR)等方法对聚乙烯-b-聚(乙烯/1-辛烯)嵌段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甲苯作溶剂的1.0 MPa和50℃条件下,MAO和金属活性中心的摩尔比为300∶1;1-辛烯加入量为0.58 mol/L时,CatB/CatA/ZnEt_2催化体系制备的产物中1-辛烯插入率为4.9%,DSC出现双峰,"软段"部分在聚合物链段中分布较为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α-二镍(Ⅱ)催化剂 苯氧基亚胺型过渡金属催化剂 链穿梭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C—O键氢解和加氢脱氧的过渡金属催化剂
5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59-959,共1页
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C-O键氢解和加氢脱氧的亚磷酰胺一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含有过渡金属(如镍、钴和铁),过渡金属与亚磷酰胺阴离子的配比为1:1。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加氢脱氧 氢解 磷酰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α-二亚胺镍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对乙烯聚合的催化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敏 李向柳 +4 位作者 崔咪咪 孟浩 姜湃 宋小雪 侯彦辉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2-47,共6页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骨架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L及其Ni(Ⅱ)配合物Cat,并采用红外(FTIR)、核磁(NMR)、元素分析(E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进而探究了在助催化剂一氯二乙基铝的作用下,聚合温度、压力及铝镍比... 为了提高催化剂的热稳定性,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大骨架结构的α-二亚胺配体L及其Ni(Ⅱ)配合物Cat,并采用红外(FTIR)、核磁(NMR)、元素分析(EA)等手段对其进行了表征,进而探究了在助催化剂一氯二乙基铝的作用下,聚合温度、压力及铝镍比等因素对催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DSC、GPC、13C NMR分别对聚乙烯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压力的增加将导致聚合活性的增加,在聚合压力为0.5 MPa时,催化剂的活性随着温度先升后降,并在温度为50℃时达到最高值为4.22×106 g/(mol·h).同时,当聚合温度从50℃升高至70℃后,聚乙烯数均分子质量从143 kg/mol降低到125 kg/mol,支化度则从125个支链/1 000 C升高到了135个支链/1 000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 镍配合物 过渡金属催化剂 乙烯聚合 支化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二亚胺基Ni(Ⅱ)配合物的合成及其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高伟 母瀛 +4 位作者 李光华 刘晓明 苏清 姚伟 冯守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4-137,共4页
合成了一系列带有不同取代基的 β-二亚胺配体及其 Ni( )的配合物 .利用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和单晶 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苯基取代的 β-二亚胺配体锂盐与 Ni Cl2... 合成了一系列带有不同取代基的 β-二亚胺配体及其 Ni( )的配合物 .利用核磁共振谱、元素分析和单晶 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元素分析和单晶结构分析表明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苯基取代的 β-二亚胺配体锂盐与 Ni Cl2 反应只能得到双配体化合物 1 ;而 2 ,6-二甲基苯基及 2 ,6-二异丙基苯基取代的配体锂盐与 Ni Cl2 反应得二聚的单氯化物 2和 3 ,2个 Ni原子通过双氯桥连接在一起 .配合物 2和3经烷基铝活化后催化乙烯聚合可得到高分子量聚乙烯 ,活性可达到 2 .0× 1 0 5g PE/(mol cat· h) ,分子量最高可达到 1 0 0万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 过渡金属催化剂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二亚胺镍(Ⅱ)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被引量:8
8
作者 张丹枫 李森 +1 位作者 于文 孟兼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559-1564,共6页
以4种不同结构的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t—Bu)-N=CH—CH=N-(t—Bu)]NiBr2(Cl),[C6H5-N—C(Me)-C(Me)-N=C6H5]NiBr2(C2),[(2,6-C6H3(Me)2)-N=C(Me)-C·(Me)=N-(2,6-C6H3(Me)2)]NiBr2(C3)和[(2,6... 以4种不同结构的α-二亚胺镍(Ⅱ)催化剂[(t—Bu)-N=CH—CH=N-(t—Bu)]NiBr2(Cl),[C6H5-N—C(Me)-C(Me)-N=C6H5]NiBr2(C2),[(2,6-C6H3(Me)2)-N=C(Me)-C·(Me)=N-(2,6-C6H3(Me)2)]NiBr2(C3)和[(2,6-C6H3(i—Pr)2)-N=C(An)-C(An)-N=(2,6-C6H3(i—Pr)2)]NiBr2(An=acenaphthyl)(C4),在甲基铝氧烷(MAO)作用下,对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催化聚合.以c2为模型催化剂系统研究了Al/Ni摩尔比、单体浓度、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反应溶剂对催化活性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较适合的聚合条件(催化剂用量为1.6μmol,Al/Ni摩尔比为800,MMA浓度为2.9mol/L,甲苯为溶剂,聚合温度为60℃,聚合时间为4h)下,讨论了催化剂结构对催化活性和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催化剂C1-C3催化MMA聚合均得到富含间规结构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催化剂结构中空间位阻增大导致催化活性降低,空间位阻最小的c1催化活性最高[达107.8kg/(molNi·h)];而空间位阻最大的c4催化活性仅为7.8kg/(mol Ni·h).催化剂结构中给电子效应增加有利于催化活性及聚合物分子量的增加.C2催化活性为62.5kg/(toolNi·h),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为5.0×10^4;而具有较强给电子效应的c3催化活性达到96.9kg/(molNi·h),并得到更高分子量的聚合物(7.6×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α-二镍配合物 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大位阻基团α-二亚胺镍配合物催化降冰片烯聚合 被引量:4
9
作者 侯彦辉 翟飞帆 +4 位作者 韩伟伟 路小敏 胡博文 张宇峰 杨敏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9-53,共5页
选用2,6-二(二苯甲基)-4-甲基苯胺与苊醌、(DME)Ni Br2合成了一种带有大位阻基团的α-二亚胺Ni(Ⅱ)配合物[Ar N=C(Nap)-C(Nap)=NAr]Ni Br2(Ar=2,6-Dibenzhydryl-4-methyl,Nap=1,8-napthdiyl).以该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以MAO(甲基铝氧烷)... 选用2,6-二(二苯甲基)-4-甲基苯胺与苊醌、(DME)Ni Br2合成了一种带有大位阻基团的α-二亚胺Ni(Ⅱ)配合物[Ar N=C(Nap)-C(Nap)=NAr]Ni Br2(Ar=2,6-Dibenzhydryl-4-methyl,Nap=1,8-napthdiyl).以该配合物作为主催化剂,以MAO(甲基铝氧烷)为助催化剂,催化降冰片烯聚合,对所得的聚降冰片烯进行TG、1HNMR和FTIR表征.结果表明: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较好,聚合方式为加成聚合;随着铝镍摩尔比和温度升高,配合物的催化活性呈上升趋势;当铝镍摩尔比为1 500∶1、反应温度为70℃时,该Ni(Ⅱ)配合物的催化效果最好,对降冰片烯的催化活性为133 kg/(mo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大位阻基团 α-二Ni(Ⅱ) 降冰片烯聚合 烷基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苊二亚胺氯化镍配合物/烷基铝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扬剑 江洪流 王海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37-940,共4页
合成了3种苊二亚胺氯化镍配合物,不使用甲基铝氧烷,以普通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研究了其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以及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AlEt2Cl为助催化剂时,3种苊二亚胺镍配合物对乙烯的聚合有很高的活性,其中有效位阻较小... 合成了3种苊二亚胺氯化镍配合物,不使用甲基铝氧烷,以普通烷基铝为助催化剂,研究了其对乙烯聚合的催化性能以及反应条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AlEt2Cl为助催化剂时,3种苊二亚胺镍配合物对乙烯的聚合有很高的活性,其中有效位阻较小的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得到低聚物,有效位阻较大的配合物催化乙烯聚合得到高聚物;温度、助催化剂种类、铝镍摩尔比等对催化活性及产物结构也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苊二氯化镍配合物 支化聚乙烯 一氯二乙基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二亚胺配合物/烷基铝催化乙烯聚合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行华 王海华 张启兴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877-880,共4页
以3种镍二亚胺配合物和烷基铝组成催化体系进行乙烯聚合,结果发现聚合条件如助催化剂、铝镍摩尔比、聚合温度和配体等对乙烯聚合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空间位阻最小的镍二亚胺配合物NiL1Cl2在以AlEt2Cl为助催化剂、聚合温度14℃、铝镍摩... 以3种镍二亚胺配合物和烷基铝组成催化体系进行乙烯聚合,结果发现聚合条件如助催化剂、铝镍摩尔比、聚合温度和配体等对乙烯聚合催化活性有很大影响。空间位阻最小的镍二亚胺配合物NiL1Cl2在以AlEt2Cl为助催化剂、聚合温度14℃、铝镍摩尔比60的条件下对乙烯聚合催化活性达到7.4×105g/(mol·h)(每摩尔Ni生成的聚合物质量)。空间位阻较小的NiL1Cl2和NiL2Cl2配合物乙烯聚合的产物是C4~C18烯烃和少量环烷烃的混合物。空间位阻最大的NiL3Cl2配合物生成的聚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4 000,支化度为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镍二配合物 乙烯 一氯二乙基铝 聚乙烯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中性镍催化剂的合成及催化乙烯聚合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永刚 孙俊全 +2 位作者 单玉华 王临才 程进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9-153,共5页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两种水杨醛亚胺配体(7)和(8),并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两种中性镍配合物:(9){[[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和(10){[[O-(3-...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两种水杨醛亚胺配体(7)和(8),并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两种中性镍配合物:(9){[[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和(10){[[O-(3-Cyclohexanyl)(5-Cl)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以GC-MS,1H NMR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Ni(COD)2的助催化作用下,配合物(9)和(10)能有效催化乙烯聚合.在8.0×105Pa的压力下,配合物(9)的最高活性可达5.34×105g/(mol.h),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5.26×104和2.39.配合物(10)的最高活性可达5.74×105g/(mol.h),聚乙烯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分别为8.61×104和2.8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环己基取代水杨醛 过渡金属 双核中性镍催化剂 乙烯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烯烃聚合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立娟 任鸿平 +2 位作者 李传峰 陈韶辉 田稼薇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63,共4页
综述了非茂金属催化剂中FI催化剂作为高性能烯烃聚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在阐述FI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不同配体取代基结构、助催化剂种类及其与活性中心的物质的量比等因素对FI催化活性以及由此得到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 第四副族过渡金属配合物 烯烃聚合 苯氧基配体 非茂金属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核水杨醛亚胺中性镍催化MMA本体聚合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永刚 孙俊全 +1 位作者 王临才 单玉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0-84,共5页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水杨醛亚胺配体(3),其Na盐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中性镍配合物(4){[[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以GC-MS,1H NMR对中间... 经烷基化、甲酰化、Schiff碱缩合反应,制得水杨醛亚胺配体(3),其Na盐与trans-[NiCl(Ph)(PPh3)2]反应合成了中性镍配合物(4){[[O-(3-Cyclohexanyl)(5-CH3)C6H2-ortho-C(H)=N-2,6-C6H3(i-Pr)2]Ni(Ph3P)(Ph)]2-CH2},以GC-MS,1H NMR对中间产物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在Al(i-Bu)3的助催化作用下,配合物(4)能有效催化MMA聚合.考察了温度、时间、Al/Cat(4)和MMA/Cat(4)等对聚合反应的影响.在Al/Cat(4)为10,聚合温度为60℃,聚合时间为15 h,MMA/Cat(4)为1 000的条件下,催化MMA聚合的单体转化率为69.9%,所得PMM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环己基取代水杨醛 过渡金属 双核中性镍催化剂 本体聚合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特丁基取代水杨醛(2,6-二异丙基苯)亚胺镍/Al(i-Bu)_3催化乙烯聚合
15
作者 黄明园 孙俊全 +2 位作者 徐永进 单玉华 王临才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552-556,共5页
合成了邻特丁基水杨醛亚胺 (3)配体 ,并与 trans- [Ni Cl(Ph) (PPh3) 2 ]反应制得了邻叔丁基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 (4 ) { [O- (t- Bu) C6 H2 - ortho- C(H) =N- 2 ,6 - C6 H3(i- Pr) 2 ]Ni(Ph3P) (Ph) } ,以质谱、1 H NMR、元素分析对配... 合成了邻特丁基水杨醛亚胺 (3)配体 ,并与 trans- [Ni Cl(Ph) (PPh3) 2 ]反应制得了邻叔丁基水杨醛亚胺镍配合物 (4 ) { [O- (t- Bu) C6 H2 - ortho- C(H) =N- 2 ,6 - C6 H3(i- Pr) 2 ]Ni(Ph3P) (Ph) } ,以质谱、1 H NMR、元素分析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以 Al(i- Bu) 3为助催化剂 ,在铝比 Al/(4 )为 2 .5~ 4 0时 ,能有效地催化乙烯聚合 .在 8.4× 10 5Pa的压力下 ,其最高活性可达 4 .0 5× 10 5g PE/(mol Ni· h) ,所得聚乙烯粘均分子质量为 0 .34× 10 4 ~ 3.6 8× 10 4g/m ol.与以 Ni(COD) 2 为助催化剂相比较 ,Al(i- Bu) 3/(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乙烯聚合 催化剂 水杨醛 邻特丁基取代 三异丁基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二亚胺配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傅智盛 朱良 范志强 《合成树脂及塑料》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9-63,共5页
综述了α-二亚胺配体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进展。三联苯基-α-二亚胺催化剂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大环配体提高了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降低了链终止速率。α-烯烃的活性聚合已通过环芳基镍(Ⅱ)催化剂在比非环催化剂高得多的... 综述了α-二亚胺配体的合成与性能的研究进展。三联苯基-α-二亚胺催化剂兼具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大环配体提高了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的热稳定性,降低了链终止速率。α-烯烃的活性聚合已通过环芳基镍(Ⅱ)催化剂在比非环催化剂高得多的温度下得以实现。环芳基钯(Ⅱ)催化剂在丙烯酸酯和乙烯共聚合中可以更有效地提高丙烯酸酯的插入量。引入半不稳定轴向供体基团为设计后过渡金属聚合催化剂提供了一个新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二 过渡金属 共聚合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烯烃弹性体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静 史永森 +2 位作者 李亚玲 梁斌 许胜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79-591,I0003,共14页
聚烯烃弹性体(POE)是一类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聚烯烃材料.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国内各大相关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POE催化剂作为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控制在西方公司的手中,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 聚烯烃弹性体(POE)是一类高性能、高附加值的聚烯烃材料.随着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国内各大相关企业纷纷投入巨资进行研究开发.POE催化剂作为核心技术,目前主要控制在西方公司的手中,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剂,是当前POE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给国内同行提供参考,课题组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工作,对目前主流的POE催化剂—限定几何构型茂金属催化剂(CGC)、桥连双配体结构茂金属催化剂和苯氧基亚胺催化剂(FI)的发展进行了评述,对近5年这3类催化剂的微观结构、催化活性以及结构与催化性能的关系,特别是对催化乙烯/1-辛烯共聚反应中的催化剂活性以及1-辛烯插入率进行了详细地比较,考察了不同的有机配体对催化剂催化行为、聚合物组成的影响,揭示了均相催化条件下通过改变配体结构以提高聚合反应温度和1-辛烯插入率的技术,我们摘录了67篇文献,涉及109种催化剂,相信我们的工作对于国内同行设计、合成新型POE催化剂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烯烃弹性体 金属催化剂 苯氧基催化剂 进展
原文传递
β-二亚胺Cr、Fe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研究
18
作者 王斌 何逸飞 《化学研究与应用》 2025年第9期2588-2595,共8页
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在催化、发光、材料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潜力,本论文参考文献通过C-C偶联反应合成了一例大位阻的β-二亚胺配体PhC(PhCNDip)_(2)H 1,对其锂化后分别与CrCl_(2)和FeCl_(2)反... 过渡金属配合物因其独特的电子结构和化学性质,在催化、发光、材料等领域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和广泛的应用潜力,本论文参考文献通过C-C偶联反应合成了一例大位阻的β-二亚胺配体PhC(PhCNDip)_(2)H 1,对其锂化后分别与CrCl_(2)和FeCl_(2)反应,得到β-二亚胺Cr和Fe的配合物PhC(PhCNDip)_(2)MCl(M=Cr,2;Fe,3)。再使用强还原剂KC_8对配合物3进行还原,得到配合物4。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2~4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配合物2为β-二亚胺CrCl的二聚体,配合物3为β-二亚胺FeCl单体,而配合物4的中心骨架为线形Fe-O-Fe构型。同时,利用理论计算进一步优化了配合物2和4,对其成键进行了详细分析。本项工作为开发新的过渡金属有机配合物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二 过渡金属 线性构 Cr、Fe配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聚乙烯的合成及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丹枫 樊帅 +1 位作者 伏艳 李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005-2010,共6页
以[ArN C(An)—C(An)NAr]NiBr2[An=acenaphthyl,Ar=2,6-C6H3(iPr)2]为主催化剂,以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和常规的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研究了压力、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乙烯聚合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影响,采用高温核磁、高温凝胶渗透色... 以[ArN C(An)—C(An)NAr]NiBr2[An=acenaphthyl,Ar=2,6-C6H3(iPr)2]为主催化剂,以改性甲基铝氧烷(MMAO)和常规的甲基铝氧烷(MAO)为助催化剂,研究了压力、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乙烯聚合制备支化聚乙烯的影响,采用高温核磁、高温凝胶渗透色谱(GPC)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对所得的聚乙烯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发现,以MMAO为助催化剂时,催化活性比以MAO为助催化剂时高约1个数量级,达到107g/(mol Ni.h);所得聚乙烯的支化度为(45~64)/1000C,而以MAO为助催化剂时所得聚乙烯的支化度达(82~88)/1000C.对支化聚乙烯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并与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二元乙丙橡胶(EPM)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支化聚乙烯拉伸强度达27.90 MPa,比LDPE(14.40 MPa)和EPM(5.44 MPa)高,但支化聚乙烯的弹性模量仅为2.10 MPa,与EPM(2.11 MPa)相近;支化聚乙烯的断裂伸长率为774.6%,略高于LDPE的断裂伸长率(725.6%),比EPM的断裂伸长率(1770.1%)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催化剂 α-二合镍配合物 乙烯聚合 支化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