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及性能的研究
1
作者 杨伟 李光吉 +2 位作者 王志 孙陆逸 沈家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7-70,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不同分子量、不同甲基丙烯酸 (MAA)含量的系列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PSMAA)。用 DSC、拉伸、冲击、熔体流变试验等对共聚物的力学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随着 MAA含量的增加 ,PSMAA共聚物的 Tg ...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不同分子量、不同甲基丙烯酸 (MAA)含量的系列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PSMAA)。用 DSC、拉伸、冲击、熔体流变试验等对共聚物的力学和加工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1)随着 MAA含量的增加 ,PSMAA共聚物的 Tg 升高 ,热稳定性增加。(2 )共聚物的拉伸、冲击强度均随MAA含量和分子量的增加而升高。(3) MAA含量在 8mol%以内 ,分子量 (Mn)在 2 0万左右 ;MAA含量在 18mol%以内 ,Mn 在 10万左右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悬浮聚合 力学性能 加工性能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碳酸酯增韧改性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耀先 赵玉庭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3-67,共5页
采用共混的方法,将聚碳酸酯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增韧改性,并以DSC、SEM、FT-IR和力学测试为手段,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MAA/PC是部分相容体系,存在着氢键的相互作用。... 采用共混的方法,将聚碳酸酯对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进行增韧改性,并以DSC、SEM、FT-IR和力学测试为手段,对共混物的微观形态、结构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MAA/PC是部分相容体系,存在着氢键的相互作用。控制共混率在一定范围内,颗粒分散均匀且粒径小,冲击韧性有较大改善,增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碳酸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共聚物 增韧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勒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磨擦学性能 被引量:3
3
作者 江贵长 官文超 郑启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044-1047,共4页
由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1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用FTIR、UV 2 40等进行了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 ,其在水溶液中为平均粒径约 40nm的理想球形。四球机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 由自由基聚合合成了 1种新型纳米级富勒烯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易溶于碱性水、甲醇、四氢呋喃等溶剂。用FTIR、UV 2 40等进行了结构表征。TEM分析表明 ,其在水溶液中为平均粒径约 40nm的理想球形。四球机实验结果表明 ,一定浓度 (质量分数为 0 5 % )的富勒烯共聚物可有效增强抗磨能力。磨斑表面的扫描电镜分析表明 ,磨痕浅 ,磨斑小。随着富勒烯三元共聚物含量的增加 ,摩擦系数从基础液 (质量分数为 2 %的三乙醇胺水溶液和质量分数为 0 5 %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锌 )的 0 2 3 3快速下降到最小值0 0 61 5 ,承载能力从基础液的 1 3 5N上升至最大值 490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纳米微球 合成 磨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李春刚 张邦华 +3 位作者 宋谋道 周庆业 黎明 何炳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1期1879-1883,共5页
采用阴离子聚合技术合成了一系列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的两嵌段共聚物(PS-b-PMMA).采用GPC、FTIR、NMR(1HNMR、13CNMR和固体NMR)和DMA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产物为高分子量、窄分布、具有微相分离结构的两嵌段共聚物.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5
作者 逄杰斌 金关泰 +1 位作者 侯元雪 张洪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428-431,共4页
在 10℃下 ,采用阴离子聚合方法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嵌段组成均可控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嵌段共聚物 ,对所得共聚物进行了IR、NMR、TG、TEM等表征 。
关键词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叔丁酯 嵌段共聚物 阴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分布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微球的制备 被引量:4
6
作者 王雅琼 许文林 鲁萍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27-529,共3页
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稳定剂 ,研究了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极性溶剂中分散聚合的工艺条件对微球粒径及粒径分布的影响。实验表明 ,通过控制工艺条件 ,可以制得粒径均匀的共聚物微球。
关键词 窄分布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 共聚物 微球 制备 分散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液聚合法制备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被引量:3
7
作者 宋晓峰 张德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18,共3页
先制备出粒径均匀、形态一致的乳胶粒 ,采用后处理过程得到大量带有微孔的颗粒 ,并对共聚物进行测试分析。
关键词 乳液聚合法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三元共聚物 微孔粒子 纳米材料 增韧剂 填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P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攀登 路翠苹 +1 位作者 王兴东 张书香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19,共4页
用α-溴代丙酸乙酯(EPN-B)/氯化亚铜(CuCl)/联二吡啶(bpy)作为ATRP催化引发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单分散PTFEMA-X预聚体。并以此预聚体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 用α-溴代丙酸乙酯(EPN-B)/氯化亚铜(CuCl)/联二吡啶(bpy)作为ATRP催化引发体系,环己酮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TFE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得到单分散PTFEMA-X预聚体。并以此预聚体为大分子引发剂引发苯乙烯聚合,得到分子质量可控、分子质量分布窄的聚甲基丙烯酸2,2,2-三氟乙酯-b-聚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考察了大分子引发剂的分子质量、配位剂等对聚合过程的影响。并用1H-NMR、FTIR、GPC、DSC等对产物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甲基丙烯酸2 2 2-三氟乙酯 苯乙烯 嵌段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合成及对铸模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赫文秀 张永强 +2 位作者 索全伶 简丽 贺文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97-99,共3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共聚物。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产品为无规共聚物,对可发处理后的共聚物的铸模性能进行测定,并研究了单体残留量对共聚物分子量和结构以及分子量对铸模性...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两种不同分子量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苯乙烯(ST)共聚物。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产品为无规共聚物,对可发处理后的共聚物的铸模性能进行测定,并研究了单体残留量对共聚物分子量和结构以及分子量对铸模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单体残留量增加,PSMMA共聚物的分子量减小;(2)同一种PSMMA共聚物珠粒,单体残留量不同,其结构也不同;(3)PSMMA共聚物的分子量愈大,发泡剂含量愈高,发泡倍率愈大,成型密度愈小,相应的发气量和灼烧后的残留量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共聚物 合成 铸模性能 悬浮聚合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聚苯乙烯及星形杂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建芳 廖小娟 +1 位作者 刘敏娜 王霞瑜 《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1-65,共5页
以原子转移自由基偶联法合成了多臂星形聚合物S-PS和星形杂臂共聚物PS-PMMA.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分析方法确定了产物的结构.采用GPC法测定了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GPC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偶联效率高,所得... 以原子转移自由基偶联法合成了多臂星形聚合物S-PS和星形杂臂共聚物PS-PMMA.采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1H NMR)分析方法确定了产物的结构.采用GPC法测定了产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GPC分析结果表明偶联剂的偶联效率高,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增大,分子量分布窄.以DSC法研究了S-PS和PS-PMMA的热力学行为,并与相应线性均聚物的热力学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星形PS相对线性PS均聚物,其玻璃化转变温度有所降低,且随PS臂数增加,其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程度明显.星形杂臂共聚物PS-PMMA只存在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偶联法 星形聚合物 星形杂臂共聚物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化模铸模材料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制备、表征及铸模性能 被引量:1
11
作者 简丽 索全伶 +2 位作者 贺文智 赫文秀 乌仁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26,共4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气化模铸造专用的可发性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 MMA)]珠粒,用 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凝胶色谱等方法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引发剂用 量和单体的初始投料比对共聚物... 采用悬浮聚合法制备了气化模铸造专用的可发性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P(St MMA)]珠粒,用 元素分析、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及凝胶色谱等方法对合成的共聚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引发剂用 量和单体的初始投料比对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和平均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随引发剂 用量增大而减小,特别是当引发剂在单体中的摩尔分数小于0.5%时影响最为明显;共聚物的平均组成与初 始投料组成接近,通过调节初始投料比可以控制共聚物的组成;合成的P(St MMA)非支链无规线型结构。 铸模性能测试表明,经可发性处理后的共聚物试样发气量为1016.6mL/g、灼烧残留量为0.012%,可作为市 售气化铸模材料的优良替代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铸模性能 制备 材料 表征 苯乙烯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乙烯-甲基丙烯酸 相对分子质量 气化模铸造 悬浮聚合法 引发剂 元素分析 凝胶色谱 核磁共振 摩尔分数 线型结构 性能测试 可发性 投料比 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数中红外光谱在化工专业实验中应用——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为例
12
作者 王丽欣 吴雨靓 +5 位作者 田晨阳 李雨情 刘文博 李穆婵 李思颖 王昆 《煤炭与化工》 2025年第2期151-160,共10页
探索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下简称:ABS树脂)结构。开展了ABS树脂结构的导数中红外(MIR)光谱(包括:包括一阶导数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三阶导数MIR光谱及四阶导数MIR光谱)和不同平滑点条件下(包括:5个平滑点、9个平滑点... 探索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以下简称:ABS树脂)结构。开展了ABS树脂结构的导数中红外(MIR)光谱(包括:包括一阶导数MIR光谱、二阶导数MIR光谱、三阶导数MIR光谱及四阶导数MIR光谱)和不同平滑点条件下(包括:5个平滑点、9个平滑点、13个平滑点、19个平滑点、25个平滑点、37个平滑点、49个平滑点和149个平滑点)二阶导数MIR光研究。实验发现,ABS树脂结构官能团的红外吸收模式包括:ν_(C-H-苯乙烯结构)、ν_(asCH_(2)-烃类结构)、ν_(sCH_(2)-烃类结构)、ν_(C≡N-腈基结构)、ν_(C=O-羰基结构)、ν_(C=C-苯乙烯结构)、δ_(sCH_(3)-烃基结构)、γ_(C-H-1-丁二烯结构)、γ_(C-H-2-苯乙烯结构)和γ_(C-H-3-苯乙烯结构)。5个平滑点条件下,ABS树脂结构官能团二阶导数MIR光谱可以提供更加丰富的光谱信息。导数MIR光谱可以快速开展ABS树脂结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导数中红外光谱 结构 平滑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的交叉分级
13
作者 叶锦镛 骆德莘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用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在25.0±0.1℃的丙酮-乙腈、一氯代正丁烷-环己烷中进行交叉分级,测定了所得到的35个级分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从实验结果可知,Stockmayer理论对低转化率共聚物及高转化率的MS共... 用自由基引发的高转化率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在25.0±0.1℃的丙酮-乙腈、一氯代正丁烷-环己烷中进行交叉分级,测定了所得到的35个级分的化学组成和分子量。从实验结果可知,Stockmayer理论对低转化率共聚物及高转化率的MS共聚物的化学组成分布的计算都适用,计算所得分布与交叉分级实验结果基本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共聚物 氯代正丁烷 甲基丙烯酸甲酯 自由基引发 高转化率 环己烷 交叉 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表面施胶剂的合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黎珊 戴红旗 丁艳兰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51-54,共4页
采用简单稳定的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SAA),经氨水中和得到铵盐形式的最终产物。通过实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条件,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在3万以上,黏度500 mPa.s以下,得率91.5%以上,符合表面施胶剂的使用要求。并用FT-I... 采用简单稳定的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SAA),经氨水中和得到铵盐形式的最终产物。通过实验确定了合适的工艺条件,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在3万以上,黏度500 mPa.s以下,得率91.5%以上,符合表面施胶剂的使用要求。并用FT-IR、元素分析等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 表面施胶剂 分子质量 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共混一步法制备具有优异水氧阻隔性能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量子点扩散板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博文 段宇豪 +3 位作者 葛伟新 朱家铭 熊英 郭少云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2-128,共7页
为了同时增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的光扩散性能和水氧阻隔性能,首次将阻隔性能优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光扩散粒子,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EVOH含量的SMMA/EVO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率... 为了同时增强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SMMA)的光扩散性能和水氧阻隔性能,首次将阻隔性能优异的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作为光扩散粒子,通过简单的熔融共混法制备了不同EVOH含量的SMMA/EVOH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光率雾度仪、气体渗透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等详细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光扩散性能、水氧阻隔性能、力学性能以及量子点荧光强度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EVOH与SMMA不完全相容,质量分数40%以下的EVOH在SMMA体系中以球形分散相形式存在,可将雾度从纯SMMA的0.3%提高至80%以上,起到光散射粒子的作用,透光率依然保持在60%以上;随着EVOH含量增加,复合材料的拉伸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但水氧阻隔性能逐渐提高。将量子点加入阻隔扩散板中,能够有效延长量子点的荧光寿命,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 乙烯-乙烯共聚物 荧光寿命 水氧阻隔性能 量子点扩散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散体系中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梯度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彬 张兆斌 +2 位作者 万小龙 胡春圃 应圣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170-1173,共4页
以 2 -溴代异丁酸乙酯 ( EBi B)为引发剂 ,Cu Br/Cu Br2 /1 ,1 0 -邻二氮菲 ( phen)为复合催化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 SLS)为乳化剂 ,考察了水分散体系中苯乙烯 ( 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的可控性和相对反应活... 以 2 -溴代异丁酸乙酯 ( EBi B)为引发剂 ,Cu Br/Cu Br2 /1 ,1 0 -邻二氮菲 ( phen)为复合催化剂 ,十二烷基磺酸钠 ( SLS)为乳化剂 ,考察了水分散体系中苯乙烯 ( St)和甲基丙烯酸甲酯 ( 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共聚合的可控性和相对反应活性 .在此基础上 ,通过反应进料法在水分散体系中进行了 St和 MMA的梯度共聚合 ,反应表现出“活性”聚合的特征 ,即所得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随着单体转化率的增加而增大 ,分子量分布较窄 ( Mw/Mn<1 .5 0 ) .用 1 H NMR跟踪分析了聚合反应过程中共聚物微观组成的变化规律 ,结果表明 ,共聚物链中 MMA链节的累积含量和瞬时含量都随着共聚物相对链长的增加而增加 ,即随着聚合物相对链长的增加共聚物的微观组成从 St链节占主导地位逐渐变化为以 MMA链节占主导地位 ,表明确实形成了 St和MMA的梯度或渐变共聚物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水分散体系 梯度共聚物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乳酸/聚己二酸二甘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生物降解薄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吉丽 张会良 +1 位作者 高歌 董丽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2-58,共7页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 采用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MBS)对聚乳酸(PLA)进行增韧改性,增韧后的PLA再与增塑剂聚己二酸二甘醇酯(PDEGA)熔融共混挤出并吹膜。将PDEGA的质量分数固定为8%,改变PLA和MBS的比例,探讨了不同含量的MBS对PLA/PDEGA/MBS薄膜力学性能、光学性能、流变性能以及结晶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撕裂断面形态,用偏光显微镜观察PLA的结晶形貌。结果表明,加入PDEGA后,薄膜的Tg下降了近8℃,Tcc下降了约17℃;随着MBS的不断加入,拉伸强度、撕裂强度分别在25MPa和120kN/m以上,PLA薄膜的断裂伸长率由PLA的3.5%提高到薄膜的40%以上,薄膜的模量、黏度都有所增加;随着MBS含量的增加,PLA球晶的边界逐渐变得模糊,球晶数量增加,球晶尺寸明显变小,但PLA的结晶类型没有改变;薄膜保持了良好的透明性和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 甲基丙烯酸甲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聚己二酸二甘醇酯 吹塑薄膜 增韧 生物可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三元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8
作者 颜志森 钱庆荣 +1 位作者 陈庆华 章文贡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25-328,共4页
以过氧化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将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 (DBTM )与苯乙烯 (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本体三元共聚反应 ,探讨了共聚反应条件 .用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分析对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动态热... 以过氧化苯甲酰 (BPO)为引发剂 ,将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 (DBTM )与苯乙烯 (St)、甲基丙烯酸甲酯(MMA)进行本体三元共聚反应 ,探讨了共聚反应条件 .用液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热重分析对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 .动态热流变性实验结果表明 ,在含锡量相同的情况下 ,共聚物对PVC的热稳定效果优于DBTM ,可以作为多功能化的PVC热稳定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共聚物 合成 表征 PVC热稳定剂 甲基丙烯酸甲酯 苯乙烯 顺丁烯二酸二丁基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凝剂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富马酸-苯乙烯共聚物的制备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维媛 龙小柱 +3 位作者 任德月 徐爽 马超 康铁鑫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7年第2期40-43,53,共5页
以甲基丙烯酸、高碳醇、富马酸、苯乙烯为原料先酯化后聚合,合成了润滑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富马酸-苯乙烯共聚物。首先以甲基丙烯酸和高碳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的酯化工艺条件为:n... 以甲基丙烯酸、高碳醇、富马酸、苯乙烯为原料先酯化后聚合,合成了润滑油降凝剂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富马酸-苯乙烯共聚物。首先以甲基丙烯酸和高碳醇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制得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的酯化工艺条件为:n(酸)∶n(醇)=1.2∶1,w(对甲苯磺酸)=1.5%,w(溶剂)=55%。所得酯化产物、富马酸和苯乙烯共聚得到目标产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聚合反应工艺条件:n(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n(富马酸)∶n(苯乙烯)=1∶1∶4,引发剂w(BPO)=0.7%,聚合温度为75℃,聚合时间为3 h。将所制备产物加入150SN润滑油中,凝点可降低12℃。红外光谱分析分析表明,所合成产物的官能团与目标产物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高碳醇酯 富马酸 降凝剂 苯乙烯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共聚物单分散粒子的合成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康泰 杨治中 +2 位作者 付英毅 刘雪宁 区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4-76,共3页
The dispersion copolmerization fo styrene and glycidyl methacrylate(GMA) in methanol-ethanol mixutre has been studied. The monodisperse particles prepared have sizes ranged in 1. 4 to 6. 5 μm.The effects of solubilit... The dispersion copolmerization fo styrene and glycidyl methacrylate(GMA) in methanol-ethanol mixutre has been studied. The monodisperse particles prepared have sizes ranged in 1. 4 to 6. 5 μm.The effects of solubility parameter of solvents,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monomer ratio on the copolymer particle formation have been exam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greater the solubility parameter difference of the solvent and polymer and the greater the content of GMA,the smaller the size of copolymer particle .When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out at low temperature, small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散粒子 苯乙烯 甲基丙烯酸 环氧丙酯 共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