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品质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2
1
作者 黄玉平 彭文娟 +5 位作者 张瑜 李园园 王莉 单体敏 金鹏 郑永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59-1966,共8页
为探讨NO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红艳草莓为材料,定期测定草莓果实室温下的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其最优浓度为20μL·... 为探讨NO处理在草莓果实采后保鲜中的作用机制,以红艳草莓为材料,定期测定草莓果实室温下的品质、抗氧化物质含量、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程度和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NO熏蒸处理能有效抑制草莓果实采后腐烂,其最优浓度为20μL·L^(-1)。NO处理可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降低细胞膜过氧化程度,保持较好品质;也可显著提高草莓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肉桂醛羟化酶和查尔酮异构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总酚、花色苷和总黄酮的积累,提高草莓果实的抗氧化活性。因此,适宜浓度的NO处理(20μL·L^(-1))可提高草莓果实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本研究为丰富草莓果实采后保鲜技术提供了较好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一氧化氮 品质 苯丙烷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波紫外线对草莓采后腐烂、苯丙烷类代谢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焕宇 姜璐璐 +3 位作者 王惠源 喻譞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21-226,共6页
以‘红艳’草莓为材料,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5℃、12 d贮藏期间腐烂、苯丙烷类代谢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k J/m2 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的上升。同时,UV-C处理能有效... 以‘红艳’草莓为材料,研究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C,UV-C)处理对草莓果实在5℃、12 d贮藏期间腐烂、苯丙烷类代谢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k J/m2 UV-C处理能显著抑制草莓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的上升。同时,UV-C处理能有效诱导果实贮藏期间苯丙氨酸解氨酶、肉桂酸羧化酶、对香豆酰-Co A连接酶、查尔酮异构酶和二氢黄酮醇还原酶活性的增加,维持较高的总酚、总花色苷、总黄酮以及主要酚类和花色苷类单体的含量,促进果实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的上升,抑制羟自由基清除率的下降,从而保持了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短波紫外线 腐烂 苯丙烷类代谢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抗薯瘟病的苯丙烷类代谢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伟 阮妙鸿 +3 位作者 邱永祥 王伟英 柯玉琴 潘廷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4-948,共5页
甘薯瘟病是甘薯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甘薯的品质和产量。本试验在甘薯苗期,通过剪叶法接菌研究甘薯抗感病品种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抗感病品种接菌后PAL、POD活性均有所提高,且提高速度与品种抗性呈正相关;抗病品种接... 甘薯瘟病是甘薯的重要病害,严重影响甘薯的品质和产量。本试验在甘薯苗期,通过剪叶法接菌研究甘薯抗感病品种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抗感病品种接菌后PAL、POD活性均有所提高,且提高速度与品种抗性呈正相关;抗病品种接菌后木质素和绿原酸含量显著增加,感病品种接菌后绿原酸、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波动较大,木质素含量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接菌后木质素和绿原酸的积累与甘薯品种抗病性密切相关。接菌后PAL、POD活性迅速提高并积累木质素和绿原酸等抗病物质是甘薯抗薯瘟病的苯丙烷类代谢基础,在抗病品种鉴定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瘟病 苯丙烷类代谢 PAL POD 木质素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茄抗黄萎病特性与苯丙烷类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29
4
作者 周宝利 林桂荣 +1 位作者 高艳新 付亚文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57-60,共4页
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对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抗性达到免疫或高抗程度,作为砧木嫁接栽培极显著地降低了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测定并分析了抗病与感病茄株感病前后可溶性糖、... 野生茄托鲁巴姆(Solanum torvum)对黄萎病(Verticillium wilt)抗性达到免疫或高抗程度,作为砧木嫁接栽培极显著地降低了茄子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测定并分析了抗病与感病茄株感病前后可溶性糖、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酚类物质及木质素等指标的变化及特点,从养草酸-苯丙烷类代谢角度,探讨了嫁接茄子抗黄萎病的生理生化基础,提出PAL活性和酚类物质含量可作为茄子黄萎病抗性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嫁接 黄萎病 抗病性 苯丙烷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梅果实采后抗氧化活性变化及其与苯丙烷类代谢的关系 被引量:5
5
作者 杨爱萍 汪开拓 +1 位作者 金文渊 郑永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21-225,共5页
以"乌种"杨梅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在1℃8d贮藏期间品质、抗氧化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及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1℃贮藏期间,杨梅果实腐烂率逐渐上升而品质和抗氧化活性逐渐下降,果实总酚、总黄酮、总花色... 以"乌种"杨梅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果实在1℃8d贮藏期间品质、抗氧化活性、酚类物质含量及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1℃贮藏期间,杨梅果实腐烂率逐渐上升而品质和抗氧化活性逐渐下降,果实总酚、总黄酮、总花色苷和主要酚类单体物质含量和苯丙烷类代谢关键酶活性在贮藏前4 d呈上升趋势,然后不断下降。统计分析表明,总酚含量与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活性间具有显著的线性正相关关系。因此,杨梅果实采后酚类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变化与与苯丙烷类代谢的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 抗氧化活性 多酚物质 苯丙烷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C处理对杨梅采后品质及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喻譞 姜璐璐 +2 位作者 王焕宇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55-259,共5页
以"东魁"杨梅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抗氧化活性、苯丙烷类代谢产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杨梅果实先用0、1.5、3.0、4.5、6.0 k J/m2剂量的UV-C照射处理,然后转入5℃贮藏... 以"东魁"杨梅果实为材料,研究不同剂量的短波紫外线(UV-C)照射处理对杨梅果实采后品质、抗氧化活性、苯丙烷类代谢产物含量和相关酶活性的影响。杨梅果实先用0、1.5、3.0、4.5、6.0 k J/m2剂量的UV-C照射处理,然后转入5℃贮藏12 d。结果表明,3.0 k J/m2 UV-C处理显著地抑制了杨梅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的发生,延缓了果实硬度和VC含量的下降,保持了果实品质;UV-C处理还显著提高了果实中苯丙氨酸解氨酶、4-香豆酰辅酶A连接酶、查尔酮异构酶和肉桂醛羟化酶等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增加了总酚、花色苷、胡萝卜素和类黄酮的积累,保持了果实较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波紫外线 杨梅 品质 抗氧化活性 苯丙烷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霜疫霉侵染对不同荔枝品种果皮苯丙烷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陈浩 孙进华 +3 位作者 王树军 李焕苓 王果 王家保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94-1699,共6页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荔枝品质和产量。本文以霜疫霉病抗病品种‘黑叶’和感病品种‘桂味’成熟果实为材料,研究霜疫霉悬浮孢子接种后果皮中苯丙烷类代谢通路相关酶活性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分析苯丙... 荔枝霜疫霉病是荔枝生产过程中的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荔枝品质和产量。本文以霜疫霉病抗病品种‘黑叶’和感病品种‘桂味’成熟果实为材料,研究霜疫霉悬浮孢子接种后果皮中苯丙烷类代谢通路相关酶活性及代谢产物含量的变化,分析苯丙烷代谢通路与荔枝对霜疫霉侵染抗性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抗、感病品种接种霜疫霉菌后,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抗性品种‘黑叶’的POD活性高于感病品种‘桂味’。与之相反,‘桂味’的β-葡萄糖苷酶(BGLU)活性高于‘黑叶’。抗性品种‘黑叶’的总酚、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高于感病品种‘桂味’,而‘桂味’的香豆素含量高于‘黑叶’。接种霜疫霉菌后,总酚、类黄酮和花色素苷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香豆素含量则有一定程度的升高。相关分析表明,上述指标与病情指数显著相关,暗示它们与荔枝对霜疫霉侵染的抗性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霜疫霉病 苯丙烷类代谢 丙氨酸解氨酶 过氧化物酶 Β-葡萄糖苷酶 香豆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减数分裂期高温对苯丙烷类代谢及下游分支代谢途径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汪胜勇 陈宇航 +4 位作者 陈会丽 黄钰杰 张啸天 丁双成 王宏伟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8-378,共11页
【目的】探究水稻减数分裂期高温如何影响苯丙烷类代谢,并分析其与水稻耐热性的关系。【方法】以N22、广陆矮15、SDWG005、全两优681、Y两优900、Y两优1号、两优培九和绵恢101(MH101)等8种耐热和不耐热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常温和高... 【目的】探究水稻减数分裂期高温如何影响苯丙烷类代谢,并分析其与水稻耐热性的关系。【方法】以N22、广陆矮15、SDWG005、全两优681、Y两优900、Y两优1号、两优培九和绵恢101(MH101)等8种耐热和不耐热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常温和高温处理,分析减数分裂期高温胁迫对水稻的花粉活力与苯丙烷类代谢关键酶活性、木质素、总黄酮及总酚等主要代谢产物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选择极端耐高温的SDWG005和极端不耐高温的MH101为材料分析苯丙烷类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抗氧化系统对水稻耐热性的影响。【结果】1)与对照相比,高温显著降低水稻花粉活力和颖花受精率,不同的水稻品种受高温影响后,花粉活力和颖花受精率的降幅不同。2)高温显著增加颖花中肉桂酸-4-羟化酶和4-香豆酸辅酶A连接酶活性以及木质素、总黄酮和总酚的含量,且耐热品种增幅高于敏感品种。3)高温下花粉活力与肉桂酸-4-羟化酶活性、木质素含量显著相关,颖花受精率与木质素含量以及木质素含量与类黄酮含量极显著相关。4)与MH101相比,SDWG005小穗颖壳中木质素受高温显著诱导积累,且高温下能够维持较高细胞壁过氧化物酶活性。5)与MH101相比,SDWG005颖花在高温下能够维持较高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抗坏血酸氧化酶活性,进而减少颖花中过氧化氢和丙二醛的积累。高温下SDWG005颖花中淀粉含量更高,酸性转化酶、蔗糖合酶及ATPase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增加。【结论】减数分裂期高温促进颖花中苯丙烷类代谢关键酶活性的上升和代谢产物含量的增加,耐热品种高温下能够积累较多的木质素和类黄酮,具有较高抗氧化酶活性,同时蔗糖代谢和能量产生效率较高,从而具有较强的耐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 颖花 苯丙烷类代谢 木质素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条件对烤烟打顶前后代谢及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9
9
作者 耿素祥 王树会 刘卫群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50-1254,共5页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对烤烟打顶前后碳氮代谢、苯丙烷类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相关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下(N0),打顶前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较低,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却较高,这使得光合固定的碳优先向蔗糖、淀粉... 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条件对烤烟打顶前后碳氮代谢、苯丙烷类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相关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下(N0),打顶前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较低,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却较高,这使得光合固定的碳优先向蔗糖、淀粉、多酚类积累;单施化肥下(N1),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高于N0处理,但氮代谢强度大,烟叶固定的碳较早地向烟碱积累,色素含量高;加施饼肥下(N2),烟叶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高,但代谢协调,淀粉积累推迟,色素含量较高,而多酚类、烟碱积累量均处于N0与N1处理之间。烟株打顶后,烟叶在短期内各关键酶活性都增强,但其改变程度不一致,烟叶内含物重新分配,游离氨、色素含量递减,而烟碱含量逐渐积累,N2处理烟碱含量最高。这说明施氮条件影响烟株碳氮代谢的协调程度,影响烟叶物质积累的流向。因此,通过控制施氮条件可以改变烟叶的代谢流向以至改变烟叶的质量风格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条件 烤烟 打顶 碳氮代谢 苯丙烷类代谢 关键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表达调控机理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7
10
作者 黄小贞 赵德刚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6-20,共5页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 4.3.1.5)是苯丙烷类化合物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在次生代谢物合成及抗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从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基本特性、蛋白定位、基因特点以及组织表达模式等方面,对近几年PAL在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PAL,EC 4.3.1.5)是苯丙烷类化合物代谢的关键限速酶,在次生代谢物合成及抗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从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基本特性、蛋白定位、基因特点以及组织表达模式等方面,对近几年PAL在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和信号调控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苯丙烷合成途径中重要关键酶基因的多样性、表达调控机制复杂性和次生代谢物积累的分子机理以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利用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应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氨酸解氨酶 苯丙烷类代谢 基因表达调控 泛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源性DNA处理对采后枇杷果实抗病性的诱导作用
11
作者 杨丝丝 任秋敏 +5 位作者 向飞 邹燕羽 杜贵昌 汪开拓 黎春红 毛露苹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80-85,共6页
以采后“大五星”枇杷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质量浓度为20 mg/L的自源性DNA(sDNA)处理对果实在贮藏期间炭疽病的影响,并从诱导抗性的角度分析相关机理。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20 mg/L sDNA处理可显著抑制枇杷果实炭疽病的发生,经sDNA处理的枇... 以采后“大五星”枇杷果实为试材,研究了质量浓度为20 mg/L的自源性DNA(sDNA)处理对果实在贮藏期间炭疽病的影响,并从诱导抗性的角度分析相关机理。结果显示,质量浓度为20 mg/L sDNA处理可显著抑制枇杷果实炭疽病的发生,经sDNA处理的枇杷果实细胞壁水解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果实;同时,sDNA处理也可显著诱导果实苯丙烷类代谢途径上游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羟化酶(C4H)和香豆酰-CoA连接酶(4-CL)]、下游木质素合成相关酶[肉桂醇脱氢酶(CAD)、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以及酚类物质合成相关酶[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查耳酮合成酶(CHS)]活性的上升,从而促使果实在遭受C.gloeosporioides侵染时可迅速合成木质素和酚类物质等抗病相关物质。结果表明,sDNA作为典型的损伤相关分子模式(DAMP)激发子,可在胶孢炭疽菌侵染枇杷果实时诱导果实Priming反应,以激活果实抗病性,从而延缓炭疽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sDNA 炭疽病 苯丙烷类代谢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袋对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及着色的影响 被引量:64
12
作者 高华君 王少敏 王江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50-755,共6页
套袋是提高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研究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和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苹果果皮花青苷的合成经由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编码苹果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已得到克隆。套袋后果皮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因... 套袋是提高苹果果实着色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也是研究苹果果皮花青苷合成和基因表达的重要手段。苹果果皮花青苷的合成经由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编码苹果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已得到克隆。套袋后果皮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因而抑制了花青苷合成;摘袋后果皮花青苷迅速合成,与套袋后果皮光受体浓度增加和叶绿素含量降低从而提高对光的敏感度、迅速启动花青苷合成酶类的基因协同表达有关。果皮色素特别是花青苷和叶绿素的含量、比例和分布决定果实的着色状况,套袋促进果皮花青苷合成的同时大大降低了叶绿素含量,从而使果实着色鲜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套袋 花青苷 着色 苯丙烷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采后葡萄果实酚酸合成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汪开拓 郑永华 +2 位作者 唐文才 李君廷 但汉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60-265,共6页
以‘巨峰’葡萄果实(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 L.cv.‘Kyoho’)为试材,研究了10μ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熏蒸处理对采后葡萄果实在1℃贮藏期间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从苯丙烷类代谢角度分析了相关机... 以‘巨峰’葡萄果实(Vitis vinifera L.×V.labrusca L.cv.‘Kyoho’)为试材,研究了10μmol/L茉莉酸甲酯(methyljasmonate,MeJA)熏蒸处理对采后葡萄果实在1℃贮藏期间酚酸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并从苯丙烷类代谢角度分析了相关机理。结果显示:10μmol/L MeJA处理可显著抑制葡萄果实贮藏期间腐烂率和落粒率的上升,诱导苯丙烷类代谢关键酶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肉桂酸羟化酶(C4H)和查耳酮合成酶(CHS)活性的上升并延缓对香豆酰-CoA连接酶(4-CL)活性的下降,同时显著提高果实主要酚酸(没食子酸、咖啡酸、原儿茶酸、丁香酸和p-香豆酸)和总酚含量并维持了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总还原力。结果表明:MeJA可通过调控葡萄果实苯丙烷类代谢相关酶系的活性,从而有效诱导果实中酚酸的合成并维持果实贮藏期间抗氧化活性,最终提高了果实采后食用和营养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茉莉酸甲酯 酚酸 抗氧化 苯丙烷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食橄榄发育成熟过程中多酚及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7
14
作者 谢倩 张诗艳 +2 位作者 叶清华 王威 陈清西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4-784,共11页
【目的】酚类物质由于本身的涩味而影响果实的鲜食品质,探究不同品种(系)橄榄果实中多酚及与酚类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规律,以期探究影响果实鲜食的酚类物质及关键酶。【方法】选用涩味明显的普通橄榄‘檀头23’及适宜鲜食的实生变异株系—... 【目的】酚类物质由于本身的涩味而影响果实的鲜食品质,探究不同品种(系)橄榄果实中多酚及与酚类代谢相关酶的变化规律,以期探究影响果实鲜食的酚类物质及关键酶。【方法】选用涩味明显的普通橄榄‘檀头23’及适宜鲜食的实生变异株系——涩味较淡、回甘明显的清橄榄‘马坑22’为试验材料,研究其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酚类物质的动态变化和苯丙烷类3个代谢相关酶(PAL、C4H、4CL)和多酚分解相关酶(PPO、POD)的活性变化。【结果】在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马坑22’总酚、鞣花酸、没食子酸甲酯与金丝桃苷的含量显著低于‘檀头23’(p <0.05),且含量变化趋势基本相似‘;马坑22’酚类物质合成酶(C4H、4CL)活性显著低于‘檀头23’,酚类物质分解酶PPO的活性在成熟后期出现活性高峰且显著高于‘檀头23’,使得两个品种(系)中酚类物质含量出现明显差异。【结论】总酚及多酚组分间的含量差异导致普通橄榄和清橄榄苦涩味不同,其中鞣花酸、没食子酸甲酯与金丝桃苷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导致鲜食橄榄口感风味不同的重要影响因子;PPO、C4H、4CL活性的协调差异调控与橄榄酚类物质含量的差异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 多酚组分 苯丙烷类代谢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处理对冷藏雷竹笋品质和木质化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大祥 汪开拓 +4 位作者 匡文玲 雷长毅 邱玲岚 黎春红 蒋永波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175-183,共9页
从调控蔗糖代谢的角度分析了外源果糖处理减轻雷竹笋(Phyllostachys praecox f.Preveynalis)采后木质化败坏症状的机理。将雷竹笋分别用0(对照)、10、20、30或40 mmol/L的果糖溶液进行喷淋处理(20℃),随后置于4℃、相对湿度80%~90%条件... 从调控蔗糖代谢的角度分析了外源果糖处理减轻雷竹笋(Phyllostachys praecox f.Preveynalis)采后木质化败坏症状的机理。将雷竹笋分别用0(对照)、10、20、30或40 mmol/L的果糖溶液进行喷淋处理(20℃),随后置于4℃、相对湿度80%~90%条件下冷藏20 d,期间每隔5 d取样测定笋体木质化和品质参数、可溶性糖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uridine diphosphate glucose,UDPG)含量以及蔗糖代谢和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20 mmol/L果糖处理较其他处理能更为显著地延缓雷竹笋冷藏期间硬度、失重率、笋体褐变度以及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的上升,提高出汁率,维持品质和抗氧化活性,从而有效控制笋体冷藏期间木质化败坏症状的发展。20 mmol/L果糖处理可显著上调雷竹笋在冷藏期间蔗糖合成方向的基因表达量(PpSS2、PpSPS和PpSPP),促进蔗糖合成并减少UDPG的积累;同时,经果糖处理的雷竹笋中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相关基因(PpPAL、Pp4CL、PpCAD、PpF5H、PpCCOMT和PpPOD)的表达丰度显著低于对照水平,并伴随着木质素合成量的显著下降。由此推测,果糖处理可通过调控雷竹笋蔗糖代谢途径的方式提高雷竹笋冷藏期间蔗糖合成量,减少木质素合成中间体UDPG的积累,从而竞争性抑制笋体以苯丙烷类代谢途径合成木质素,最终抑制笋体木质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竹笋 木质化 果糖 蔗糖代谢 苯丙烷类代谢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水杨酸诱导的部分甜瓜自毒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16
作者 李易通 张志忠 +1 位作者 王革伏 奚玉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89-893,共5页
以甜瓜(Cucumis melo)品种‘新银辉’为材料,采取根灌法,以水杨酸(10μmol/L)处理甜瓜幼苗,通过Real-Time PCR对叶片中部分自毒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以探究外源水杨酸诱导对甜瓜自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外源水杨酸诱导... 以甜瓜(Cucumis melo)品种‘新银辉’为材料,采取根灌法,以水杨酸(10μmol/L)处理甜瓜幼苗,通过Real-Time PCR对叶片中部分自毒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量进行定量分析,以探究外源水杨酸诱导对甜瓜自毒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经外源水杨酸诱导后:(1)在催化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3个初始反应的蛋白酶编码基因中,PAL和C4H随处理后时间增加,呈逐渐上调趋势,但PAL比C4H更快响应胁迫,而4CL转录水平没有显著变化;(2)在类黄酮生物合成的3个关键酶的基因中,CHI、F3H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下调,CHS于处理后1 d略微上调,然后恢复至处理前水平;(3)两个转录因子基因WD40、R2R3-MYB分别在不同处理时间后显著下调;(4)WD40与CHI的表达相关性较高。据上述结果 ,水杨酸诱导后:(Ⅰ)CHI表达可能与转录因子WD40蛋白相关;(Ⅱ)WD40、R2R3-MYB与PAL、C4H、4CL、CHS间不存在简单、明确的调控关系;(Ⅲ)柚皮苷、表儿茶素、芦丁等甜瓜主要化感物质合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瓜 自毒作用 水杨酸 苯丙烷类代谢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