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伦理探究 被引量:3
1
作者 何佩雯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20年第1期132-139,共8页
灾害自人类童年始就一直存在,且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无论是经历灾害还是在灾害故事的形成中都集中凸显了伦理冲突,灾害中所体现的民族伦理道德不仅在民间故事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影响着民间故事中的灾害叙事。苗族所处的生... 灾害自人类童年始就一直存在,且伴随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无论是经历灾害还是在灾害故事的形成中都集中凸显了伦理冲突,灾害中所体现的民族伦理道德不仅在民间故事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同时也影响着民间故事中的灾害叙事。苗族所处的生态环境使得其频繁地受到灾害的困扰。在灾害的“产生—破坏—结束”中,苗族灾害故事在伦理方面经历了“建立—失序—重构”三阶段,这三个阶段在苗族民间故事中又具体表现为灾害二重性下的灾害伦理;善恶二元对立下的灾害伦理;社会秩序重构下的灾害伦理。这三方面所体现的灾害伦理思维方式共同构成了苗族民间故事中的灾害叙事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民间故事 灾害伦理 灾害故事 灾害二重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域下湘西苗绣传承的创新路径 被引量:35
2
作者 刘文良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5期136-144,共9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设计和创新发展,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湘西苗绣,因其特殊的渊源和生态环境,在纹样、图案、配色、针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湘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一张...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再设计和创新发展,不仅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需要,也是文化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湘西苗绣,因其特殊的渊源和生态环境,在纹样、图案、配色、针法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湘西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中一张绚丽的名片。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苗绣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湘西苗绣的传承正面临着很大的困惑,亟需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湘西苗绣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在“内容为王、创意制胜”的原则引领下,着力于打造本土品牌、讲好苗族故事,要善于融会生活元素、激活产品生机,同时要注重跨界补强技能、助力长足发展。湘西苗绣,要在当代审美文化的浸染中传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中传承,在苗绣艺术核心精魂的弘扬中传承,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中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传承 湘西苗绣 创新设计 苗族故事 生活元素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汉族形象及其背景──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一例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洪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4-40,48,共8页
应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研究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族形象,便可了解,苗族文化是沈从文作为湘西代言人与外界对话的依据和支撑,“湘西的真正特色是苗族文化;在处于优势的汉文化与劣势苗文化冲突的历史背景中,沈从文在确定自己民族身份... 应用比较文学形象学方法,研究沈从文小说中的苗族形象,便可了解,苗族文化是沈从文作为湘西代言人与外界对话的依据和支撑,“湘西的真正特色是苗族文化;在处于优势的汉文化与劣势苗文化冲突的历史背景中,沈从文在确定自己民族身份时反映出深刻矛盾:中期他说自己是苗族,后期又说自己是汉族。沈从文后期创作中,“隐瞒”民族身份是一个普遍现象,他采取的策略是用地域性消解民族性,用地域的存在瓦解民族的存在。在“五四”东西文化碰撞主潮中。沈从文所呈现的苗汉文化对话的极其复杂的形式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苗族文化 比较文学 形象学研究 苗族故事 《边城》 《神巫之爱》 民族身份 《月下小景》 《晨报副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