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纯净的完型——苏州博物馆新馆解读 被引量:12
1
作者 梅青 薛求理 贾巍 《新建筑》 2010年第5期106-111,共6页
通过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作品及其与周围环境之拓扑布局关系,对照贝聿铭其他设计作品,尝试以"道"与"器"、"名"与"实"的中、西方古典哲学视角,再度挖掘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内涵及其设计手法,... 通过阅读苏州博物馆新馆作品及其与周围环境之拓扑布局关系,对照贝聿铭其他设计作品,尝试以"道"与"器"、"名"与"实"的中、西方古典哲学视角,再度挖掘贝聿铭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内涵及其设计手法,解读分析这一"完型"之作中所体现的主题,并发现其对当今建筑实践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 “名” “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博物馆新馆工程综合施工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方韧 韩伟 钱全林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10,共4页
苏州博物馆新馆工程的建筑节点和构造做法为国内首次,在施工过程中遇到了较多的技术难点,因此重点介绍解决博物馆新馆中有关技术难题时所采取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钢结构 古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设计谈景观设计中的新乡土倾向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峻 《华中建筑》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新乡土建筑"是抵御建筑"国际化"多元建筑思潮中的重要一支。"批判的地域主义"则是理论界对其的响应。在此背景之下,景观设计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带有"新乡土倾向"。该文试结合苏州博物馆新... "新乡土建筑"是抵御建筑"国际化"多元建筑思潮中的重要一支。"批判的地域主义"则是理论界对其的响应。在此背景之下,景观设计可能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带有"新乡土倾向"。该文试结合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景观设计对其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的地域主义” “乡土景观”“新乡土倾向的景观” 苏州博物馆新馆庭院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中传统文化的体现--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琪 《美与时代(城市)》 2021年第4期27-28,共2页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融入当地历史文化,设计出既现代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建筑。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设计理念相结合,为设计师提供了大量能够借鉴和学习的经验。文章阐... 在如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设计师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应该融入当地历史文化,设计出既现代又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新建筑。贝聿铭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设计理念相结合,为设计师提供了大量能够借鉴和学习的经验。文章阐述了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设背景,对新馆的造型、色彩与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了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设计理念相融合的具体表现,以及新馆设计中的艺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 传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传统园林符号的现代演绎——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5
作者 刘天琪 王旭 《城市建筑》 2017年第6期250-250,283,共2页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苏州传统园林及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形态,研究了苏州园林空间中流线组织、内聚性院落、观景视线的"藏露"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表达.希望能提取传统园林的设计精髓,运用于现代建筑的再创作,从而延续传承... 本文从符号学的角度,对比分析了苏州传统园林及苏州博物馆新馆的空间形态,研究了苏州园林空间中流线组织、内聚性院落、观景视线的"藏露"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表达.希望能提取传统园林的设计精髓,运用于现代建筑的再创作,从而延续传承传统园林的空间历史文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苏州园林 符号学 空间演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博物馆新馆——“折衷”的园林式建筑
6
作者 尚维 胡延康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1期61-62,共2页
通过对比的方法,对贝聿铭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院落关系、空间序列、空间层次和建筑形式上的特点展开分析,揭示了该馆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空间类型的取与舍,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及空间特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 通过对比的方法,对贝聿铭的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在院落关系、空间序列、空间层次和建筑形式上的特点展开分析,揭示了该馆在设计中对中国传统空间类型的取与舍,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东西方不同时期的建筑文化及空间特征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创作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新馆 传统空间类型 取与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文化融合理论简析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文化特征
7
作者 赵速梅 时曼丽 《海外英语》 2013年第13期9-10,19,共3页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的最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之一,也是苏州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该文将结合文化融合的三个过程,从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简要分析新馆的文化特征。根据博物馆的建筑材料和采光与文化融合之间...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贝聿铭先生的最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之一,也是苏州传统文化与世界现代文化融合的一个典型范例。该文将结合文化融合的三个过程,从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简要分析新馆的文化特征。根据博物馆的建筑材料和采光与文化融合之间的联系来探讨文化融合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 文化融合 建筑材料 采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解读与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冰 《艺术探索》 2007年第3期123-125,共3页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形式主义的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现代主义的建筑理念和审美风格的结合,"中而新""苏而新"不过是贝聿铭的现代建筑几何情结与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生硬凑合。在目前中国设计界倡导东方文化元素的热情中,...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形式主义的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现代主义的建筑理念和审美风格的结合,"中而新""苏而新"不过是贝聿铭的现代建筑几何情结与中国传统建筑符号的生硬凑合。在目前中国设计界倡导东方文化元素的热情中,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因为在设计界,也将发生"世界是平的"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新馆 东方元素 现代主义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建筑用色之美 被引量:3
9
作者 黄华星 柳真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85-86,共2页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色彩上借鉴了苏州传统黑、白、灰的建筑用色,通过黑、白、灰不同位置、面积、明度的对比并用灰色调和,形成了色彩层次丰富、古典雅致的艺术效果。这是由苏州政府关于苏州古城区建筑色彩的规定、苏州建筑的用色传统和其... 苏州博物馆新馆在色彩上借鉴了苏州传统黑、白、灰的建筑用色,通过黑、白、灰不同位置、面积、明度的对比并用灰色调和,形成了色彩层次丰富、古典雅致的艺术效果。这是由苏州政府关于苏州古城区建筑色彩的规定、苏州建筑的用色传统和其设计师贝聿铭的设计思想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用色之美 黑、白、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中传统与现代结合手法研究——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探究对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磊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1年第4期41-44,共4页
本文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如何运用一系列手法来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逐个分析其中设计成功的具体地方,除了新馆设计的成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外,也带来了更多的是我们的思考,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将... 本文通过对苏州博物馆新馆建筑如何运用一系列手法来完成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逐个分析其中设计成功的具体地方,除了新馆设计的成功带给我们一些启示外,也带来了更多的是我们的思考,在现代建筑材料和建筑技术日益发达的情况下,如何将本民族的传统风格运用到现代建筑之中,其实并不是用传统建筑元素和一些简单的符号象征就可以办到的,我们要结合更多的因素运用到中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符号化 传统 现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博物馆新馆中传统窗的运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许言 《美术教育研究》 2016年第15期27-27,共1页
苏州博物馆新馆虽为现代建筑,但每一处都蕴含着古典水墨的韵味。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中,每处都体现着江南园林设计的精髓。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建筑群落,令世人瞩目。在苏州博物馆新馆整个建筑设计中,非常讲究对窗的设... 苏州博物馆新馆虽为现代建筑,但每一处都蕴含着古典水墨的韵味。在这座博物馆的设计中,每处都体现着江南园林设计的精髓。苏州博物馆新馆是传统与现代完美结合的建筑群落,令世人瞩目。在苏州博物馆新馆整个建筑设计中,非常讲究对窗的设计,将传统窗融入不同空间的墙面,并且在功能和形式上进行了深入的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者贝聿铭用自己多年的现代设计实践证明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新馆 新中式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土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与苏州园林空间及意境的比较 被引量:3
12
作者 鲁墨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3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当代中国城市的历史脉络和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城市建筑呈现同质化的趋势。本文以"本土设计"立意,从空间和意境两个方面对苏州博物馆新馆与苏州园林进行比较,认为前者全面深刻地传承了后者的风格特点,非常熨贴地嵌入了特定的建... 当代中国城市的历史脉络和地域文化逐渐丧失,城市建筑呈现同质化的趋势。本文以"本土设计"立意,从空间和意境两个方面对苏州博物馆新馆与苏州园林进行比较,认为前者全面深刻地传承了后者的风格特点,非常熨贴地嵌入了特定的建筑环境,从而延续了苏州的地域历史文化脉络。苏州博物馆新馆渗透着贝聿铭先生"中而新、苏而新"的创新理念,是一次本土设计的成功实践,为我们从文化的角度理解建筑与城市、城市与环境的关系提供了绝好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本土设计 苏州园林 空间 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计的文脉——观苏州博物馆新馆有感
13
作者 赵传玉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66-167,共2页
文脉设计在老城区或是在城市重要的、经典的建筑区域是比较适宜的。美籍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主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就是文脉设计在苏州老城区的一个经典之作。
关键词 贝聿铭 建筑 设计 文脉设计 苏州博物馆新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狮子林到苏州博物馆新馆--贝聿铭的传承与创新 被引量:3
14
作者 潘钜灿 王欣 《美术教育研究》 2022年第1期120-121,共2页
贝聿铭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设计大师,他在孩提时代生活在苏州狮子林,园林生活与传统文化对他影响深远。晚年时,他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如何在一片古老的历史街区中创造出一座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建筑,如何使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周边的环... 贝聿铭是享有国际盛誉的设计大师,他在孩提时代生活在苏州狮子林,园林生活与传统文化对他影响深远。晚年时,他受邀设计苏州博物馆新馆。如何在一片古老的历史街区中创造出一座符合时代潮流的现代化建筑,如何使苏州博物馆新馆与周边的环境完美协调,都是他当时面对的难题。该文分析贝聿铭如何将传统造园手法运用于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从狮子林到苏州博物馆新馆,能看到贝聿铭人生的回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林 苏州博物馆新馆 贝聿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引发的思考
15
作者 马远 达志翔 《美术教育研究》 2013年第16期160-161,共2页
苏州博物馆新馆建成至今,已经运营了多年,公众一直关注这所建筑能否成为中国建筑的新高度,同时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评价也褒贬不一。笔者主要对苏州博物馆新馆中争议最多的问题做尝试性分析,并就其对当前的设计所带来的启示进行思考。
关键词 苏州博物馆新馆 文脉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建筑对明清江南园林设计理念的继承与创新——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江逸华 李青青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15期84-85,共2页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建筑整体清新雅致、精巧简约。设计师通过巧妙结合明清江南园林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该文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研究对象,对比博物馆的设计手法与明清江南... 苏州博物馆新馆是建筑大师贝聿铭的代表作之一。建筑整体清新雅致、精巧简约。设计师通过巧妙结合明清江南园林的设计理念与现代建筑的设计思想,达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该文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研究对象,对比博物馆的设计手法与明清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探究二者内在的异同点,剖析设计师对传统造园原则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园林 苏州博物馆新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成与生成的空间模式分析——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与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专家接待中心为例
17
作者 戴一正 戚广平 《城市建筑》 2015年第29期12-13,共2页
生成与构成是两种不同的设计方法.本文从苏州博物馆新馆与“水岸山居”专家楼两个案例出发,通过对方案中的空间组织方式以及人们在空间中的体验两个角度对比,探讨生成与构成在建筑设计中的不同空间操作手段及不同空间结果的实现.
关键词 生成 构成 关联性 差异性 苏州博物馆新馆“水岸山居”专家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的浓缩——体验苏州博物馆新馆
18
作者 赵西康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12期99-100,共2页
贝聿铭先生儿时曾在苏州生活过一段时光,为家乡设计博物馆时以其一贯擅长的几何图形表达了"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用贝先生本人说过的一句话为题目,也使这一座融合了苏州传统园林特色和现代结构特征的建筑得到一些诠释。以... 贝聿铭先生儿时曾在苏州生活过一段时光,为家乡设计博物馆时以其一贯擅长的几何图形表达了"中而新,苏而新"的理念。用贝先生本人说过的一句话为题目,也使这一座融合了苏州传统园林特色和现代结构特征的建筑得到一些诠释。以此为出发点,追寻贝先生的脚步,以一个游人的视角拜读大师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新馆 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林中框景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
19
作者 陈婧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第16期85-85,90,共2页
在传统园林的建造中,框景是一种常见的造园手法,它在现代新中式建筑设计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该文主要探讨苏州博物馆新馆中框景艺术的应用,分别从设计概述、艺术应用和艺术展示三个方面总结了园林设计中框景手法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关键词 框景手法 现代设计 苏州博物馆新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博物馆——论中国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当中的诠释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思宇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1年第5期82-83,共2页
当今的中国,在发展现代设计的途中正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曾经的辉煌我们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记入史册,摆在博物馆中,成为遥远的历史,还是能试图用现代的方式把它们继承下去。这是许多设计师正思考的问题。本文将试图从华裔建筑大师贝聿... 当今的中国,在发展现代设计的途中正面临着这样的选择:曾经的辉煌我们是眼睁睁地看着它们被记入史册,摆在博物馆中,成为遥远的历史,还是能试图用现代的方式把它们继承下去。这是许多设计师正思考的问题。本文将试图从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为故乡建造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来分析中国的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当中的诠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聿铭 苏州博物馆新馆 文化 中国 符号 现代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