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可控坍塌芯片连接技术(C4)及芯下材料力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汪海英 白以龙 +1 位作者 赵亚溥 刘胜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5-319,共5页
可控坍塌芯片连接 (C4)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高密度、小外形的封装 ,因此日渐得到关注和发展。然而 ,随着C4技术的普及 ,C4封装内由于芯片和基板间热膨胀系数 (CTE)的不匹配而引起的可靠性问题将日益突出 ,为此研究者在C4封装中引入芯下... 可控坍塌芯片连接 (C4)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高密度、小外形的封装 ,因此日渐得到关注和发展。然而 ,随着C4技术的普及 ,C4封装内由于芯片和基板间热膨胀系数 (CTE)的不匹配而引起的可靠性问题将日益突出 ,为此研究者在C4封装中引入芯下材料来提高C4封装的可靠性。文中侧重于制造工艺、可靠性以及最新进展对C4技术进行介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子封装 可控坍塌芯片连接技术 芯下材料 力学性能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推出微电子研究新项目:重点是芯片设计、检测和连接新方法
2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21-121,共1页
关键词 微电子研究 芯片设计 芯片检测 芯片连接方法 美国半导体工业协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连接探针杂交芯片特异性检测转基因水稻品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哲 陈吴健 +3 位作者 张晓峰 陈笑梅 陈曦 吴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22-225,共4页
酶连接探针杂交芯片是一种基于连接酶催化的探针杂交芯片技术,其原理是采用硫代引物保护法,利用Lambda DNA外切酶将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切割成单链。在氨基修饰的芯片上固定5’端探针,并与制备的产物单链进行杂交,加入荧光修饰的第2... 酶连接探针杂交芯片是一种基于连接酶催化的探针杂交芯片技术,其原理是采用硫代引物保护法,利用Lambda DNA外切酶将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产物切割成单链。在氨基修饰的芯片上固定5’端探针,并与制备的产物单链进行杂交,加入荧光修饰的第2个探针与之前的探针进行酶连接反应,从而实现高特异性、高通量检测。结果表明:酶连接探针杂交芯片技术检测4种转基因水稻品系特异性好,灵敏度可达0.1%(m/m),可以应用于进出口检验检疫、食品安全监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探针杂交芯片 转基因水稻 品系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微米银焊膏的低温无压烧结性能研究
4
作者 李欣 汪智威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74-981,共8页
烧结银焊膏具备高导热、高导电、低弹性模量和高可靠性等优异性能,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SiC和GaN器件的潜能,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银焊膏的制备成本,同时改善银焊膏的烧结性能,使用球形和片状两种亚微米银颗粒制备了3种烧结... 烧结银焊膏具备高导热、高导电、低弹性模量和高可靠性等优异性能,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出SiC和GaN器件的潜能,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降低银焊膏的制备成本,同时改善银焊膏的烧结性能,使用球形和片状两种亚微米银颗粒制备了3种烧结银焊膏,通过分析银焊膏在200~250℃低温无压烧结后的电阻率、剪切强度和微观形貌,研究了不同形貌亚微米银颗粒及混合颗粒的低温无压烧结性能.研究表明:球形银颗粒制备的银焊膏在250℃烧结后,具有52.4 MPa的高剪切强度,同时其电阻率仅为6.28×10^(-8)Ω·m;银片制备的银焊膏烧结后的剪切强度始终较低且电阻率始终较大,在250℃烧结后,剪切强度为21.5 MPa,电阻率为15.54×10^(-8)Ω·m,这归因于银片的径向尺寸较大、振实密度较低和银片层层堆叠的烧结结构;混合颗粒的银焊膏展现出了在更低温度下烧结的潜力,在200℃烧结后,剪切强度为28.2 MPa,电阻率为7.77×10^(-8)Ω·m,这得益于银片可促进所选有机组分更早地去除和混合颗粒具有更高的初始堆积密度.本文研究成果有助于亚微米银颗粒焊膏的成熟稳定制备,也为低温无压烧结的高性能银焊膏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无压烧结 亚微米银颗粒 银片 芯片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