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21篇文章
< 1 2 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在芦笋上的残留及长期膳食风险评估
1
作者 门殿英 刘泽辉 +5 位作者 韩薇 马琳 温广月 董茂锋 赵莉 王伟民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5,共9页
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在芦笋上的残留膳食风险,分别开展了1年6地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规范残留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在芦笋... 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在芦笋上的残留膳食风险,分别开展了1年6地240 g/L氟啶虫胺腈悬浮剂和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的规范残留试验。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对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在芦笋中的消解动态、残留水平和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在0.005~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的平均回收率在86%~105%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11%,定量限均为0.005 mg/kg。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的半衰期分别在1.1~1.9 d之间和1.3~2.1 d之间,呈现较快的消解趋势;在3 d采样间隔期下,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及其代谢物在芦笋上的残留量分别在<0.005~0.194 mg/kg之间和<0.01~0.041 mg/kg之间。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在平均膳食和97.5%分位值膳食消费量下,芦笋中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残留量对一般人群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的贡献率均不超过0.2%,说明通过芦笋摄入的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残留对人体产生长期膳食摄入的风险较小。本研究为氟啶虫胺腈和乙基多杀菌素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依据,为我国制定其在芦笋上的最大残留限量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虫胺腈 乙基多杀菌素 芦笋 残留 长期膳食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农业赋能兴国县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2
作者 李庆 卢慧 +3 位作者 徐光耀 叶艳英 张冰冰 谢启鑫 《长江蔬菜》 2025年第12期5-8,共4页
智慧农业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在促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芦笋产业作为兴国县主推的特色蔬菜产业,在标准化生产、数字技术运用和数字化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应用,但存在智慧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生产端... 智慧农业是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体现,在促进地方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芦笋产业作为兴国县主推的特色蔬菜产业,在标准化生产、数字技术运用和数字化营销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应用,但存在智慧农业资金投入不足、生产端数字技术应用不够、全产业链智能管理水平较低、智慧农业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加大智慧农业领域资金投入力度、提升数字技术生产能力、构建智慧农业管理服务平台、加强智慧农业领域人才培育等对策建议,以期赋能兴国县芦笋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国县 智慧农业 芦笋产业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的营养功能及施硒对芦笋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于群 安磊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5期68-70,共3页
芦笋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单一蔬菜加工贸易品种,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而硒作为人体必需元素之一,生产富硒蔬菜已经成为补充人体硒元素的重要途径,通过施硒提高芦笋品质、大量生产富硒芦笋已经成为该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其中... 芦笋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单一蔬菜加工贸易品种,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的朝阳产业。而硒作为人体必需元素之一,生产富硒蔬菜已经成为补充人体硒元素的重要途径,通过施硒提高芦笋品质、大量生产富硒芦笋已经成为该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其中有必要深入了解芦笋的营养功能和施硒对芦笋品质的影响进展状况,针对芦笋营养功能进行全面分析,将施硒对芦笋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概括,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品质 施硒 营养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芦笋采后贮藏品质及木质化程度的变化
4
作者 项可心 于蕊 +5 位作者 张博 刘春菊 孙希云 李大婧 刘宣东 郑标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0-58,共9页
为探究不同品种芦笋采后贮藏品质及木质化程度的变化情况,对比了‘航天6号’‘提卡斯’‘格兰德’3个品种芦笋在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贮藏品质、关键酶活性和木质化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芦笋的感官评分... 为探究不同品种芦笋采后贮藏品质及木质化程度的变化情况,对比了‘航天6号’‘提卡斯’‘格兰德’3个品种芦笋在贮藏过程中营养成分、贮藏品质、关键酶活性和木质化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同品种芦笋的感官评分和L^(*)值均呈下降趋势,硬度呈先减后增的趋势,苯丙氨酸转氨酶(Phenylalanine ammonia lyase,PAL)、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木质素含量均逐渐上升;不同品种芦笋贮藏期间的品质和木质化程度变化不尽相同,‘格兰德’品种的芦笋在贮藏期间品质保持较好,木质化程度缓慢。研究结果可为芦笋育种方向及保鲜加工品种的选择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贮藏品质 营养品质 关键酶活性 木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的芦笋代谢物差异分析
5
作者 牛晓雪 包艳存 +5 位作者 雷霆 李付军 李霞 牟萌 路远 李保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1-81,共11页
以鲁芦笋7号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不同性别、颜色芦笋中的代谢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统计方法PCA和OPLS-DA可实现对绿芦笋雌株、绿芦笋雄株和白芦笋3个样本的明显区分;对检测鉴定到926个... 以鲁芦笋7号为试材,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对不同性别、颜色芦笋中的代谢物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多元统计方法PCA和OPLS-DA可实现对绿芦笋雌株、绿芦笋雄株和白芦笋3个样本的明显区分;对检测鉴定到926个代谢物进行分类,可划分为12类,其中黄酮和酚酸类数量最多,占代谢物总数量的35.6%。对差异代谢物进行筛选分析,发现绿芦笋雄株内甾体含量高于雌株,在鉴定到的39种甾体类代谢物中有31种含量升高;绿芦笋雌株和雄株中大部分甾体皂苷含量低于白芦笋,降低的甾体类数量约占甾体总数量的84.6%,黄酮和酚酸类含量大部分高于白芦笋,升高的数量分别约占各自类别总数量的62.4%、45.5%。对不同性别、颜色芦笋的差异代谢物进行功能注释、聚类分析,分别找到了4种和7种差异倍数较大的代谢物,其中属于甾体类的薯蓣皂苷元为绿芦笋雌株和雄株特有的差异代谢物,松柏苷、槲皮素、3-磷酸-D-甘油酸、1-O-芥子酰-D-葡萄糖、乙酸胍为绿芦笋和白芦笋特有的差异代谢物。研究结果为芦笋育种、品质分析及保健功能的挖掘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性别 颜色 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DUF247基因家族成员鉴定及表达分析
6
作者 李云宾 黎玉萍 +3 位作者 成钦 林春 毛自朝 刘正杰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9,共12页
【目的】对芦笋全基因组DUF247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为该基因家族特别是AoSOFF的性别决定的分子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芦笋中的DUF247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开展其各成员编码蛋白理化性质、聚类、蛋白保守结构... 【目的】对芦笋全基因组DUF247家族进行鉴定与分析,为该基因家族特别是AoSOFF的性别决定的分子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芦笋中的DUF247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开展其各成员编码蛋白理化性质、聚类、蛋白保守结构域、启动子中顺式作用元件及表达模式分析;利用实时定量PCR(RT-qPCR)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验证芦笋性别决定基因AoSOFF的表达模式。【结果】芦笋中鉴定出24个DUF247基因家族成员,它们不均匀地分布在7条染色体上,且在不同器官中呈现差异表达。该家族成员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如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理论等电点、不稳定系数和脂肪族系数等都存在差异。RT-qPCR和组织原位杂交结果表明,DUF247基因家族成员之一AoSOFF在芦笋雄花无性别分化早期的雌蕊、雄蕊以及花冠中均有较高表达,但在性别分化早期开始降低表达;在两性花中的表达量较低;而在雌性芦笋各组织中表达极低或检测不到,说明AoSOFF在雄性芦笋中特异性表达,与芦笋性别决定中的雌性抑制功能密切相关。【结论】芦笋DUF247家族成员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在芦笋不同性别的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AoSOFF是一个雄性专一性基因,其同源基因参与植物的自交亲和调控,预示其以自交不亲和类似的反应导致雌性发育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DUF247 AoSOFF 性别分化 雄性专一性 雌性抑制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病毒诱导基因沉默体系的初步构建
7
作者 吴贺 李云宾 +3 位作者 董陈文华 林春 刘正杰 毛自朝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41,共11页
【目的】在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中建立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体系,以快速探究芦笋中关键基因的功能。【方法】以绿芦笋品种‘Guelph Millennium’为试验材料,选用八氢番茄... 【目的】在多年生雌雄异株植物芦笋(Asparagus officinalis L.)中建立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rus-induced gene silencing,VIGS)体系,以快速探究芦笋中关键基因的功能。【方法】以绿芦笋品种‘Guelph Millennium’为试验材料,选用八氢番茄红素脱氢酶编码基因(AoPDS)和镁螯合酶Ⅰ亚基编码基因(AoCH42)为报告基因,基于苹果潜伏球形病毒(apple latent spherical virus,ALSV)沉默载体,采用真空渗透法通过农杆菌对芦笋露白种子进行侵染,经表型和qRT-PCR检测,构建芦笋的VIGS体系,并进一步验证编码芦笋NADH-脱氢酶铁硫蛋白亚基S8基因(AoNDUFS8)的功能。【结果】侵染21 d后,AoPDS和AoCH42沉默植株分别出现白化和黄化表型;AoNDUFS8沉默植株长势瘦弱,发育迟缓。qRT-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植株侵染后,目的基因表达均下降,预示成功构建芦笋VIGS体系。【结论】基于ALSV的VIGS体系能有效沉默芦笋中的目的基因,为后续芦笋功能基因组分析提供了实践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病毒诱导基因沉默(VIGS)体系 PDS CH42 基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研究
8
作者 牛晓雪 牟萌 +2 位作者 包艳存 雷霆 李保华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2,245,共7页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4—1995),研究芦笋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结果表明,芦笋种子真实性鉴定采用外观形态法;种子千粒重采用百粒法,千粒重为22.2695 g;含水量测定采用整粒、高恒温(130±2)℃烘干5 h,含水量为11.1%;... 参照《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4—1995),研究芦笋种子质量检验方法。结果表明,芦笋种子真实性鉴定采用外观形态法;种子千粒重采用百粒法,千粒重为22.2695 g;含水量测定采用整粒、高恒温(130±2)℃烘干5 h,含水量为11.1%;生活力测定采用TTC法,用水浸种4 h,种脐朝下,将种子从下到上切去三分之一,露出种胚纵切,用1.0%TTC溶液在40℃避光条件下染色1 h测定生活力;发芽试验条件为室温下浸种48 h,在25℃恒温、光照12 h/黑暗12 h交替条件下,在卷纸上发芽,发芽计数时间为2~2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种子 检验 发芽 生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化条件下减量施肥结合土壤改良剂施用对芦笋产量及土壤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敬文 张圆圆 +1 位作者 杨艳 王峰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370-375,共6页
过量施肥是导致土壤酸化关键原因之一,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芦笋为研究对象,采用每667 m^(2)8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模式一)和每667 m^(2)300 kg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每667 m^(2)400 kg... 过量施肥是导致土壤酸化关键原因之一,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对于推动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芦笋为研究对象,采用每667 m^(2)8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模式一)和每667 m^(2)300 kg含腐殖酸土壤改良剂+每667 m^(2)400 kg有机肥+化肥减量(模式二)两种施肥模式,研究其对芦笋产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模式一处理对芦笋的单株茎数、株高、茎粗、第一分枝高度、合格笋产量和总产量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了一级笋产量;模式二处理显著提高了芦笋的株高和茎粗,增加了一级笋、二级笋、合格笋和总笋产量,说明在以上两种施肥模式下降低施肥量不会造成芦笋减产,反而有助于提高优质笋的产量。与常规施肥相比,模式一和模式二处理可有效提高土壤pH值和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可交换性酸总量、土壤交换性H^(+)、交换性铝和交换性锰含量,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交换性钙和镁含量,且模式二处理更为显著。因此,模式一和模式二施肥模式均可在保证芦笋产量的前提下,改善土壤酸化、培肥土壤,其中以模式二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酸化 减量施肥 土壤改良剂 产量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山东省特色小宗作物芦笋褐斑病试验研究
10
作者 薛雯 薛燕楠 +4 位作者 张国福 金岩 夏晓明 张耀中 李向阳 《农药科学与管理》 2025年第8期39-44,50,共7页
为解决特色小宗作物芦笋登记农药种类少的现状,山东省农药检定所组织开展了25%己唑醇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芦笋褐斑病的室内活性、安全性以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己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对芦笋褐斑病菌... 为解决特色小宗作物芦笋登记农药种类少的现状,山东省农药检定所组织开展了25%己唑醇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防治芦笋褐斑病的室内活性、安全性以及田间药效试验。室内活性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己唑醇和吡唑醚菌酯对芦笋褐斑病菌的室内活性较好,EC_(50)值分别为0.4342 mg/L和0.9067 mg/L。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2种药剂对芦笋生长表现为安全,安全系数为4.0。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己唑醇悬浮剂和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对芦笋褐斑病均具有较好的田间防效。田间推荐使用制剂量分别为25%己唑醇悬浮剂15~25 mL/667 m^(2)、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0~50 mL/667 m^(2),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进行全株均匀喷雾,间隔7 d连续施药2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褐斑病 田间药效 室内活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EXP基因家族鉴定及其在茎伸长阶段表达分析
11
作者 李威龙 贺茂林 +6 位作者 仇公凯 李欢 李梦瑶 谢婉 鲜登宇 岳诚 郑阳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6-305,共10页
【目的】全基因组鉴定芦笋EXP基因家族成员,探究EXP基因参与芦笋嫩茎生长的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芦笋基因组中的EX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分析AoEXPs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 【目的】全基因组鉴定芦笋EXP基因家族成员,探究EXP基因参与芦笋嫩茎生长的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芦笋基因组中的EXP基因家族成员进行鉴定和分析,并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分析AoEXPs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芦笋基因组中共有23个EXP基因成员,随机分布在8个染色体上,编码蛋白均定位于细胞壁。结构和进化分析显示,23个AoEXPs基因可分为EXPA、EXPB及EXPLB 3个亚家族。所有基因均具有3个共同的motif结构,且启动子区域均含有数量不等的与植物激素、细胞分裂伸长相关的顺式作用元件。转录组分析表明,在23个EXP基因成员中,17个EXP在芦笋茎伸长过程中表达,其中10个EXP成员在不同发育阶段呈现显著差异表达特征。进一步采用qRT-PCR验证发现,AoEXPs基因具有各自特异的时空表达模式,并与转录组表达丰度相一致。例如AoEXPA5、AoEXPA7、AoEXPA10和AoEXPB1这4个基因随着嫩茎的伸长,表达水平逐渐降低。进而可以推测这10个EXP基因成员可能参与了调控芦笋的伸长生长的过程。【结论】初步鉴定并提供了芦笋EXP基因家族成员信息,为今后进一步探索芦笋EXP基因功能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EXP家族 序列分析 茎伸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红壤区芦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
12
作者 许斌星 管春松 +5 位作者 王国庆 王爽 陈永生 金水凤 杨光华 陈赣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5年第5期101-103,共3页
芦笋,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有着“洞庭虫草”的美誉,近几年,我国芦笋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与出口方面占据世界首要位置。针对井冈山红壤区缺少芦笋机械化生产指导性规范文件等现象,我们制定了《井冈山红壤区芦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并介... 芦笋,营养丰富、滋味鲜美,有着“洞庭虫草”的美誉,近几年,我国芦笋产业发展迅速,在生产与出口方面占据世界首要位置。针对井冈山红壤区缺少芦笋机械化生产指导性规范文件等现象,我们制定了《井冈山红壤区芦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范》并介绍了此“规范”的应用范围及生产前基本要求,同时,从育苗、施基肥、耕整地、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和运输、包装等关键环节的农艺要求、作业要点、典型机型做了详细介绍,为井冈山红壤典型区域芦笋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芦笋生产 机械化 技术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炭耦合对芦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嘉平 姚磊磊 陈刚 《农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5-143,共9页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维持土壤健康与活力的关键因素,然而土壤水分和生物炭耦合作用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索水炭耦合对芦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调控芦笋根际生态系统的机制,该研究以芦笋为研究对象,设置... 根际土壤微生物是维持土壤健康与活力的关键因素,然而土壤水分和生物炭耦合作用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存在一定的影响。为了探索水炭耦合对芦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以及调控芦笋根际生态系统的机制,该研究以芦笋为研究对象,设置了4个灌溉水平(W_(0):重度亏缺灌溉,I=320 mm;W_(1):中度亏缺灌溉,I=375 mm;W_(2):轻度亏缺灌溉,I=430 mm;W_(3):充分灌溉,I=480 mm,I为总灌溉量)和4个生物炭施用水平(0(B_(0))、10 t/hm^(2)(B_(10))、20 t/hm^(2)(B_(20))和30 t/hm^(2)(B_(30)))进行田间定位试验,采用Illumina新一代测序(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技术,研究不同水炭耦合处理对芦笋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丰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度亏缺灌溉促进了芦笋根际土壤细菌丰度和多样性的形成,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芦笋根际土壤真菌相对丰度增加了4.48%~22.05%;与未施加生物炭相比,施用生物炭增加了根际土壤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与B_(0)和B_(10)处理相比,B_(20)(20 t/hm^(2))处理增加了根际细菌群落数量,降低了真菌群落数量;而施用30 t/hm^(2)生物炭对两者均存在明显抑制作用。此外,不同水炭耦合条件下对细菌和真菌群落的结构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与未施用生物炭处理相比,施加生物炭可以减少根腐病致病菌镰刀菌(Fusarium)的生长与繁殖,改善芦笋根际土壤微环境。在W_(1)B_(20)处理下不仅促进了细菌群落的生长,而且抑制了有害真菌群落的丰度,更有利于调控芦笋根际生态系统。该研究可为多年生芦笋连作根际土壤微生态调控和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生物炭 水炭耦合 连作土壤系统 根际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组培苗过渡移栽模式
14
作者 路远 包艳存 +4 位作者 李保华 雷霆 牛晓雪 牟萌 李霞 《蔬菜》 2025年第8期77-80,共4页
为优化芦笋组培苗移栽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高效化的过渡移栽模式,系统探究了从炼苗处理至大田定植的全流程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了过渡移栽模式的核心技术方案:移栽前进行闭瓶与开瓶分阶段炼苗;适宜移栽基质配比为V(泥炭)∶V(椰糠)=1∶1... 为优化芦笋组培苗移栽技术体系,建立标准化、高效化的过渡移栽模式,系统探究了从炼苗处理至大田定植的全流程关键技术,总结形成了过渡移栽模式的核心技术方案:移栽前进行闭瓶与开瓶分阶段炼苗;适宜移栽基质配比为V(泥炭)∶V(椰糠)=1∶1;创新使用可降解无纺布营养钵,可避免二次移栽伤根;第1次过渡移栽后进行分阶段管理,包括缓苗阶段、快速生长阶段和壮苗阶段;二次过渡移栽促主根生长等。与传统移栽模式相比,过渡移栽模式的移栽苗新根萌发时间可提前7~10 d,且移栽成活率提高37%,综合成本降低45%,有效提高了芦笋优质亲本的繁育效率和水平,节约了育种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组织培养 炼苗 移栽模式 二次移栽 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环境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的加工及尾菜利用研究进展
15
作者 窦勇博 刘晓欢 +5 位作者 王保华 苗风收 张一鸣 和法涛 吴潇 张明 《中国果菜》 2025年第8期70-73,共4页
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药两用价值。本文概述了芦笋的功能成分与生物学活性,介绍了目前国内芦笋在鲜食、初加工、废弃物利用以及食品配料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在芦笋鲜食和加工产业方面存在的原料过剩、浪费... 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药两用价值。本文概述了芦笋的功能成分与生物学活性,介绍了目前国内芦笋在鲜食、初加工、废弃物利用以及食品配料开发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指出了我国在芦笋鲜食和加工产业方面存在的原料过剩、浪费等问题,分析了芦笋的尾菜综合利用技术,为芦笋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加工 尾菜 高值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地区大棚芦笋套种蚕豆高效栽培技术
16
作者 黄向荣 叶艳英 +3 位作者 黄伟平 郭书蓉 周劲松 尹玉玲 《上海蔬菜》 2025年第1期33-35,39,共4页
为充分利用芦笋“空窗期”大棚内的光热资源和冬闲期间的劳动力资源,科技人员探索出一套冬季大棚芦笋套种蚕豆高效生产模式。芦笋于2月下旬播种,5月上旬移栽,次年1月上旬开始采收“光头笋”;蚕豆于12月下旬(芦笋休眠期)定植,次年4月采... 为充分利用芦笋“空窗期”大棚内的光热资源和冬闲期间的劳动力资源,科技人员探索出一套冬季大棚芦笋套种蚕豆高效生产模式。芦笋于2月下旬播种,5月上旬移栽,次年1月上旬开始采收“光头笋”;蚕豆于12月下旬(芦笋休眠期)定植,次年4月采收。生产实践表明,该模式不仅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充分发挥了蚕豆的固氮能力,每667m^(2)土地可增产250~300kg、增收1750~2100元。该文从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芦笋套种蚕豆高效生产模式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芦笋 蚕豆 套种 冬闲期 江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大棚芦笋幼株期栽培管理技术
17
作者 黄向荣 曾果 +2 位作者 郭书蓉 罗绍春 尹玉玲 《上海蔬菜》 2025年第3期27-29,共3页
为探索适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及气候相似地区的芦笋栽培技术,作者引进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芦笋品种开展试种试验,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芦笋幼株期栽培管理技术体系。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 为探索适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及气候相似地区的芦笋栽培技术,作者引进了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培育的芦笋品种开展试种试验,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芦笋幼株期栽培管理技术体系。该文从品种选择、播种育苗、定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阿克陶县大棚芦笋幼株期栽培技术要点,供种植户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芦笋 幼株期 栽培技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陶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碱地芦笋栽培技术
18
作者 任文来 曹岩坡 《现代农村科技》 2025年第3期36-36,共1页
本文针对盐碱地区芦笋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耐盐品种选择、育苗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盐碱地芦笋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定技术参考。
关键词 芦笋 盐碱地 高效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莒县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种植技术
19
作者 孙强春 刘祥志 蒋学杰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12期209-212,共4页
绿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莒县位于鲁东南地区,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是山东省绿芦笋生产基地。介绍了莒县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育苗、... 绿芦笋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莒县位于鲁东南地区,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是山东省绿芦笋生产基地。介绍了莒县出口绿芦笋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具体包括品种选择、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与留茎,以期为提高绿芦笋出口质量和促进绿芦笋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芦笋 优质 高效 种植技术 出口 山东莒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流域芦笋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20
作者 王昊 《中国种业》 2025年第7期206-209,共4页
为了提高黄淮流域芦笋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高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增产潜力,在回顾总结多年大面积生产、田间观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品种利用、高质量育苗、适时移栽定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采笋等方... 为了提高黄淮流域芦笋种植效益,降低生产成本,高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充分发挥优良品种增产潜力,在回顾总结多年大面积生产、田间观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从品种利用、高质量育苗、适时移栽定植、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采笋等方面较为系统地总结出一套芦笋高产、优质、低成本关键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芦笋种植生产、品种利用、技术推广、产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淮流域 芦笋 高产 优质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