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7篇文章
< 1 2 7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阿育吠陀医学中的人体生理节律
1
作者 史宇兵 Jun Fu 杨洪义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3期126-129,共4页
该文介绍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中关于人体生理节律方面的相关学说思想,包括年龄节律、季节节律、星象节律、昼夜节律、营养转化为身体组织的节律、进餐后的食物消化过程节律等,可供中医及藏医、蒙医等民族医学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 阿育吠陀医学 少数民族医学 生理节律 三因 季节节律 昼夜节律 远日节律 超日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蜡梅属植物花香物质及白天释放节律
2
作者 胡桂婷 杨丽媛 +1 位作者 任广兵 赵宏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2,共9页
【目的】花香是观赏植物的重要特性,对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探讨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花香物质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机制,为蜡梅属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目的】花香是观赏植物的重要特性,对植物的繁殖至关重要。探讨蜡梅属Chimonanthus植物花香物质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机制,为蜡梅属植物资源开发及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蜡梅C.praecox、柳叶蜡梅C.salicifolius和山蜡梅C.nitens等3种蜡梅属植物的花香物质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3种蜡梅属植物共鉴定出44种花香物质,蜡梅、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花中分别鉴定出19、23和18种物质。蜡梅花中醇类和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而柳叶蜡梅与山蜡梅的花香物质中烯类化合物的相对含量最高。3种蜡梅属植物花香物质的白天释放节律存在差异。柳叶蜡梅和山蜡梅在上午、中午和下午的花香物质差异较大,但蜡梅的花香物质在不同时段变化较小。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亲缘关系比蜡梅更近。【结论】柳叶蜡梅和山蜡梅的花香物质较为相似,验证了两者在系统发育上的关联性。鉴于蜡梅特殊的低温开花环境,其传粉昆虫与花香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花香物质产生独特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梅属植物 花香物质 释放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紫叶甲成虫行为节律研究
3
作者 贾妮娅 陈晓卫 +3 位作者 陈焕文 解丹 宇佳 迟德富 《防护林科技》 2025年第2期1-6,16,共7页
为指导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的林间抽样调查、预测预报、性信息素提取鉴定、两性通讯机制建立以及为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室内雌雄配对隔离饲养的方法,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静息、移动、取食、交尾和产卵5种行为节律... 为指导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的林间抽样调查、预测预报、性信息素提取鉴定、两性通讯机制建立以及为综合治理提供理论基础,采用室内雌雄配对隔离饲养的方法,对榆紫叶甲成虫的静息、移动、取食、交尾和产卵5种行为节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在一天中,5种行为间的发生比例存在显著差异,由大到小为静息(71.41%)、交尾(15.63%)、移动(10.57%)、取食(1.94%)、产卵(0.45%)。雌雄成虫的行为均以静息行为比例最高,取食行为比例低于静息、交尾和移动。2)5种行为的高峰期不同,分别为静息11:00(85.80%)、移动20:00(20.00%)、取食16:00(4.60%)、交尾22:00(24.00%)、产卵4:00(2.40%)。3)不同时间段对榆紫叶甲成虫的各个行为均有影响。在白天和黑夜2种条件下,静息、移动和取食的发生率白天大于黑夜,交尾和产卵的发生率白天小于黑夜,交尾(U=0,P<0.001)和产卵(U=15.500,P<0.001)行为具有极显著差异;静息行为(U=30.000,P<0.05)具有显著差异;移动(U=54.500,P=0.324)和取食(U=50.000,P=0.211)行为无显著性差异。在一天6个时间段之间,静息(X^(2)=10.914,df=5,P=0.053)、移动(X^(2)=7.386,df=5,P<0.193)和取食(X^(2)=6.160,df=5,P=0.291)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交尾行为(X^(2)=20.944,df=5,P<0.001)存在极显著差异,产卵行为(X^(2)=14.921,df=5,P=0.05)存在显著差异。4)性别对各个行为的日节律有一定影响,在白天,雌成虫4种行为发生比例由大到小为静息、移动、交尾、取食,雄成虫4种行为发生比例由大到小为静息、交尾、移动、取食。在黑夜,雌成虫和雄成虫4种行为发生比例由大到小均为静息、交尾、移动、取食,雌雄虫发生静息和交尾行为的高峰期相同。时间变化和性别差异对榆紫叶甲成虫行为节律均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紫叶甲 鞘翅目 成虫 行为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昼精夜瞑”的日节律理论探讨昼夜分调法在失眠治疗中的应用
4
作者 李梓荣 吴宇飞 +5 位作者 王妙然 李梦璇 王宪贝 倪恬 张继伟 李秋艳 《环球中医药》 2025年第2期254-257,共4页
时间医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时间特点的学科。中医时间医学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其思想理论源自古代朴素哲学以及天文历法,思想内核是“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在“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功能、脉象虚... 时间医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时间特点的学科。中医时间医学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其思想理论源自古代朴素哲学以及天文历法,思想内核是“天人合一”观和阴阳五行学说。在“天人相应”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学认为人体脏腑功能、脉象虚实等存在随日月阴阳变化规律而变化的多种生命节律,其中营卫运行的昼夜节律与人体睡眠息息相关。本文概述了“昼精夜暝”日节律理论的源流及临证应用,分别探讨了“昼不精”“夜不暝”及失眠的核心病机,强调了日间功能受损在失眠发病中的重要性,提出失眠的治疗关键在于顺应大自然阴阳消长及昼夜节律。在具体治疗方法上,笔者团队主张阴阳分治、昼夜分调之法,使人体达到阴平阳秘、营卫调和、昼精夜瞑的状态。昼夜分调法,昼以引卫行阳促醒神,夜以引阳入阴助安神,治以清心疏肝调枢机,方以药食同源养脾胃,可以充分体现中医“天人合一”、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医学 节律 昼精夜瞑 失眠 昼夜分调 中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紊乱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吴婉婷 冷锦红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5年第2期386-391,共6页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昼夜节律是机体因自然界昼夜变化形成的从微观分子水平到宏观生物行为的周期性节律变化。昼夜节律紊乱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故而分别从中西医角度出发,讨论昼夜节律紊乱和甲状腺结... 甲状腺结节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昼夜节律是机体因自然界昼夜变化形成的从微观分子水平到宏观生物行为的周期性节律变化。昼夜节律紊乱与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故而分别从中西医角度出发,讨论昼夜节律紊乱和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为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甲状腺结节 睡眠 生物钟 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节律与人类工效关系的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贺弋 贺堃 《人类工效学》 2000年第1期50-54,共5页
为探讨生物日节律与人关工效的关系 ,采用目前对日节律的研究结论 ,分析在工效学方面的具体应用。作者分别提出了重新认识生物节律、指导工效学研究 ;适应昼夜节律特性、平衡机体兴奋性 ;预测疾病、保护劳动力身心健康 ;择时用药、发挥... 为探讨生物日节律与人关工效的关系 ,采用目前对日节律的研究结论 ,分析在工效学方面的具体应用。作者分别提出了重新认识生物节律、指导工效学研究 ;适应昼夜节律特性、平衡机体兴奋性 ;预测疾病、保护劳动力身心健康 ;择时用药、发挥时间治疗的作用四观点 ,提出根据已知外界人控因素 ,因时、因地、因人而异合理利用和发挥节律本身稳定和不稳定的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节律 昼夜节律 人类工效 节律 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节律性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赵艳霞 赵倩茹 +2 位作者 李艳丽 张丽娜 张巍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7期58-61,共4页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节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对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节律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收治的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8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39)和观察组(n=39)。对照组采用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比较两组的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定量、肌酐清除率)、血压变异性[24 h收缩压变异性(24hSBPV)、24 h 舒张压变异性(24hDBPV)、日间收缩压变异性(dSBPV)、日间舒张压变异性(dDBPV)、夜间收缩压变异性(nSBPV)、夜间舒张压变异性(nDBPV)]、血压节律性[夜间收缩压(SBP)下降率、夜间舒张压(DBP)下降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相较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均升高(P<0.05),24 h尿蛋白定量均降低(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肌酐清除率更高(P<0.05),24 h尿蛋白定量更低(P<0.05)。观察组24hSBPV、24hDBPV、nSBPV、nDBPV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dSBPV、dDBPV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夜间SBP、DBP下降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结论: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肾功能,维持血压稳定,保持血压正常节律,降低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维持性腹膜透析 终末期糖尿病肾病 血压变异性 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4例脑血管意外患者死亡时间节律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宗胜 程宜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21-223,共3页
目的 揭示脑血管意外死亡的年节律、月相节律以及昼夜节律 ,为临床及时防治提供时间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 ,用 χ2 检验及圆形分布法来分析资料。结果 ①脑出血死亡时间存在向上半夜集中的昼夜节律 ;②脑梗死死... 目的 揭示脑血管意外死亡的年节律、月相节律以及昼夜节律 ,为临床及时防治提供时间依据。方法 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收集资料 ,用 χ2 检验及圆形分布法来分析资料。结果 ①脑出血死亡时间存在向上半夜集中的昼夜节律 ;②脑梗死死亡时间存在向冬季和下半夜集中的年节律和昼夜节律。结论 脑出血死亡存在昼夜节律 ,脑梗死死亡存在年节律和昼夜节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死亡 时间节律 月相节律 昼夜节律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鲤昼夜摄食节律与agrp基因表达水平相关性研究
9
作者 赵淑皓 朱华平 +6 位作者 马冬梅 耿国华 钟再选 樊佳佳 田园园 刘贤德 韩芳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鱼类的摄食节律表现出种间甚至种内差异。为阐明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的昼夜摄食节律,为其室内标准化养殖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在自然光照下华南鲤的昼夜摄食节律以及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 鱼类的摄食节律表现出种间甚至种内差异。为阐明华南鲤(Cyprinus carpio rubrofuscus)的昼夜摄食节律,为其室内标准化养殖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在自然光照下华南鲤的昼夜摄食节律以及刺鼠相关蛋白(Agouti-related protein,AgRP)基因表达水平与摄食昼夜节律的关系。采用分段连续投喂的方法对春分和秋分时节广州地区华南鲤的昼夜摄食量进行测定,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检测agrp基因在华南鲤脑、前肠、中肠和后肠中的昼夜表达节律特点。结果显示,春分和秋分时节华南鲤摄食量有相似的昼夜节律。春分时华南鲤的摄食量在8:00最低,分别在12:00和24:00出现摄食高峰;秋分时华南鲤的摄食量也在8:00最低,分别在12:00和20:00出现摄食高峰。qRT-PCR结果表明,agrp1和agrp2基因的表达量都具有昼夜节律。agrp1和agrp2在脑中的表达量分别在8:00和20:00最高,24:00和4:00最低。agrp1基因在前肠、中肠和后肠的表达量分别在16:00、20:00和24:00最高,8:00最低;agrp2基因在前、中、后肠的表达量分别在16:00、24:00、24:00最高,在12:00、4:00、20:00最低。综上,华南鲤摄食量最低时agrp1基因在脑中的表达量最高以促进后续摄食行为,在2次摄食高峰之间(12:00—20:00)agrp1基因在前、中、后肠的表达量依次出现最高点,其变化趋势与食物在肠道中的运动过程一致,推测agrp1基因可能参与了华南鲤摄食昼夜节律的调控;而agrp2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摄食节律无相关的变化趋势,推测agrp2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可能出现了功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鲤 刺鼠相关蛋白 基因表达 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人的记忆日节律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德明 吴振云 《心理科学进展》 1986年第4期63-66,共4页
在生物组织几乎所有的水平都存在生物节律,其频率范围很大,高达几毫秒一次,低至数年一次。在各种生物节律中,研究得最多的是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似“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s”),常被简称作昼夜节律。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节律周期... 在生物组织几乎所有的水平都存在生物节律,其频率范围很大,高达几毫秒一次,低至数年一次。在各种生物节律中,研究得最多的是以约24小时为周期的似“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s”),常被简称作昼夜节律。人体多种生理功能的节律周期是接近一个昼夜,如体温、血压、代谢变化和激素分泌等。近期,有人研究证明,如果没有环境昼夜信号的影响,人体“自由运行”(“free run”)的节律周期略长于24小时,一般地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 短时记忆 昼夜节律 长时记忆 记忆测验 生物节律 生理功能 唤醒水平 不同时间 激素分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与红腹角雉活动节律比较及其对人为干扰的响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志前 曹和琴 +1 位作者 杨光美 粟海军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7,共7页
为揭示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在活动节律上的异同及其在人为干扰下的变化,本研究利用2017—2020年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建立重叠模型对两种雉类的日活动节律进... 为揭示同域分布的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在活动节律上的异同及其在人为干扰下的变化,本研究利用2017—2020年长时红外相机监测数据,运用核密度分析方法,建立重叠模型对两种雉类的日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雉类均以晨昏活动为主,与繁殖季(Δ=0.874,P>0.05)和多雨季(Δ=0.869,P>0.05)相比,非繁殖季(Δ=0.862,P>0.05)和少雨季(Δ=0.914,P>0.05)的活动节律重叠系数较高,但活动高峰并不相同;(2)红腹锦鸡对人类活动(Δ=0.787,P<0.05)和家畜(Δ=0.831,P<0.05)两种人为干扰类型都表现出较明显的规避行为,而红腹角雉对家养动物的规避程度较小(Δ=0.878,P>0.05)。可见,同域分布的这两种雉类尽管活动节律重叠较大,但仍在活动节律上存在季节性差异,且应对人为干扰的响应亦有不同。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究两种雉类的行为生态和物种共存提供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红腹角雉 人为干扰 活动节律 红外相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湖裸鲤自主摄食节律与生长特性研究
12
作者 卫宇星 么宗利 +7 位作者 来琦芳 祁洪芳 戴阳 高鹏程 杨建新 周凯 孙真 李燕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5,共10页
为探究盐碱环境中鱼类的摄食和生长特性,为耐盐碱鱼类增殖保护和盐碱水养殖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为代表,研究其在盐碱水(青海湖湖水)环境中的自主摄食节律,设置自然光照(14L:10D)湖水组和全黑暗(2... 为探究盐碱环境中鱼类的摄食和生长特性,为耐盐碱鱼类增殖保护和盐碱水养殖提供基础数据,本研究以青海湖裸鲤(Gymnocypris przewalskii)为代表,研究其在盐碱水(青海湖湖水)环境中的自主摄食节律,设置自然光照(14L:10D)湖水组和全黑暗(24D)湖水组,以自然光照(14L:10D)淡水组为对照。结果显示,青海湖裸鲤为白昼摄食类型鱼类。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淡水环境中,青海湖裸鲤的摄食高峰期为08:00—11:00,摄食低谷期则为05:00—08:00;湖水环境中,青海湖裸鲤在08:00—19:00呈现较高且持续的摄食现象,其平均每小时摄食量显著高于05:00—08:00和19:00—05:00时段。而在全暗环境中,青海湖裸鲤摄食的节律性减弱,各时段的平均每小时摄食量较为接近。经63d的自主摄食养殖,在自然光照下,湖水组的青海湖裸鲤在高盐碱环境中的体长增长率为(1.19±0.17)%、体重增长率为(10.66±0.98)%、特定生长率为(0.16±0.02)%/d,均分别显著低于淡水组青海湖裸鲤的体长增长率[(18.66±0.41)%]、体重增长率[(67.32±3.05)%]和特定生长率[(0.82±0.03)%/d],表明生长受到抑制。湖水组和淡水组青海湖裸鲤的体长–体重关系参数(b)均小于3,表明青海湖裸鲤为负异速生长鱼类,其中,湖水组b值小于淡水组,即湖水组体重增长速率低于淡水组,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高盐碱环境导致青海湖裸鲤的生长特性发生变化。本研究通过探寻青海湖裸鲤在青海湖水环境以及淡水人工养殖中的摄食节律及生长规律,为青海湖裸鲤人工增殖投喂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盐碱生境中鱼类的摄食习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环境 青海湖裸鲤 自主摄食节律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形态特征和羽化节律观测
13
作者 王桂萍 刘海港 +9 位作者 王光召 郭文秀 宋莹莹 李霞 贾琪渊 张凯 门兴元 李丽莉 刘大会 于毅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124,共5页
平颜蚜蝇为害天麻球茎,引起天麻腐烂,极大降低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羽化过程和羽化节律等方面对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的发育进行比较,以期了解其习性。结果显示,越冬前后平颜蚜蝇的发育经历老熟幼虫、预蛹、浮蛹、... 平颜蚜蝇为害天麻球茎,引起天麻腐烂,极大降低其商品价值。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羽化过程和羽化节律等方面对一种为害天麻的平颜蚜蝇越冬前后的发育进行比较,以期了解其习性。结果显示,越冬前后平颜蚜蝇的发育经历老熟幼虫、预蛹、浮蛹、沉蛹和成虫5个阶段,形态特征变化明显;成虫羽化分为展翅前、展翅中和展翅后3个阶段,时间持续60~120 min,羽化雌、雄比约为2∶3;52.78%的成虫在23∶00至次日5∶00区间羽化。田间观测发现,平颜蚜蝇以预蛹在为害部位土层中越冬,春季气温回暖后爬到地表寻找隐蔽处化蛹,4月中上旬羽化。建议在春季气温回暖时对平颜蚜蝇进行田间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颜蚜蝇 形态 羽化 性比 节律 田间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调控排便相关胃肠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丁劭华 沈洪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0-86,94,共8页
对昼夜节律调控排便相关胃肠生理功能的机制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分别从结肠运动、脑肠肽的分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稳态和肠道屏障4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昼夜节律对排便相关胃肠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并结合临... 对昼夜节律调控排便相关胃肠生理功能的机制进行了综述。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分别从结肠运动、脑肠肽的分泌、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稳态和肠道屏障4个方面总结归纳了昼夜节律对排便相关胃肠生理功能的调控机制,并结合临床研究探讨了昼夜节律紊乱诱发功能性便秘(FC)的可能机制。昼夜节律紊乱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可能诱发FC,治疗FC可以将优化患者生活作息、恢复昼夜节律作为导向,为未来用药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便秘 胃肠 生理功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近况 被引量:1
15
作者 和振杰 时晓迟 赵英强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4期119-125,共7页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达2.45亿,该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与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比较,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有严重的靶器官损伤和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越来越受到临床治疗与研究的重视,在降压的同时调节... 目前我国高血压病患者达2.45亿,该病发病率仍呈上升趋势。与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比较,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者有严重的靶器官损伤和较高的心血管死亡率。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越来越受到临床治疗与研究的重视,在降压的同时调节血压昼夜节律,如选择24 h平稳降压的长效降压药、调整用药时间及次数以控制血压昼夜节律,虽然疗效确切,但仍不够理想。中医虽无此病名,但对该病病因病机及病理演变等均有独特见解,且治疗该病疗效显著。该文对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研究近况进行回顾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血压 昼夜节律 阴阳消长 运气理论 子午流注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生青阳汤防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及对血压昼夜节律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道海 李小龙 顾振华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4年第6期1149-1153,共5页
目的:观察孟河医派滋生青阳汤防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及对血压昼夜节律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确诊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 目的:观察孟河医派滋生青阳汤防治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疗效及对血压昼夜节律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0例确诊为高血压早期肾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沙坦氨氯地平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滋生青阳汤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疗效及胱抑素 C(Cys-C)、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微球蛋白水平。结果: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 Cys-C、尿β-微球蛋白及尿 mAlb 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 Cys-C 、尿β-微球蛋白及尿mAl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治疗 8周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Cys-C、尿β-微球蛋白及尿 mAlb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水平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 24 h平均收缩压和 24 h平均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前血压昼夜节律无差别,治疗后,观察组杓型血压患者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生青阳汤联合西药常规治疗对早期高血压肾损害具有较好治疗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中医症状和肾功能,还可以调节血压昼夜节律,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河医派 滋生青阳汤 高血压早期肾损害 血压昼夜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龙游县野猪种群密度和活动节律研究
17
作者 李玉滢 陈向向 +5 位作者 应益山 伊理孝 祝立宏 应建平 林晓越 张敏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42-1149,共8页
【目的】目前区域野猪Sus scrofa科学防控的难点在于难以达到精细化防控的水平,特别是以县域为基础的行政单元防控策略制定时,大多缺乏案例和实践经验,亟待从理论、实践到方法应用的示范性监测和评估。【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 【目的】目前区域野猪Sus scrofa科学防控的难点在于难以达到精细化防控的水平,特别是以县域为基础的行政单元防控策略制定时,大多缺乏案例和实践经验,亟待从理论、实践到方法应用的示范性监测和评估。【方法】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在浙江省龙游县境内,以红外相机获取的1308张野猪独立有效照片为材料,采用随机相遇模型对野猪种群密度进行估算,并基于核密度估计法分析野猪种群在当地的活动节律。【结果】龙游县野猪种群的密度为0.957~1.291头·km^(−2);结合适宜栖息地面积推算,县内野猪的总数量为417~563头,分布规律整体呈现南部山区>北部山区>中部地区。在栖息地选择上,野猪种群喜好在针叶林(物种相对多度指数I_(RA)=38.45%)、针阔混交林生境(I_(RA)=24.39%),以及当地1100~1300 m的中高海拔区间段(I_(RA)=57.25%)活动。春冬季日活动节律基本相似,呈现单峰型;夏季日活动节律呈双峰型,主要峰值出现在日出日落前后;秋季日活动节律无明显起伏;四季均在17:00呈现较大的种群密度。种群在海拔梯度上存在极显著的季节性迁移行为(P<0.01)。【结论】龙游县野猪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同时活动节律受海拔、季节等因素的影响。本研究结论将为龙游县野猪防控政策的提出和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县域野猪密度的估计和活动节律研究提供参考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技术 活动节律 野猪 种群密度 海拔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能力的影响
18
作者 谢雨晴 程瑞动 +1 位作者 金振华 叶祥明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10期1469-1472,共4页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步行训... 目的探讨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步行训练,观察组运用节律性听觉刺激软件控制节奏并加强膝关节控制训练,分别在训练前、训练后2周,训练后4周对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E)、Berg平衡评分量表(BBS)、10米最大速度(10 MWT)、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股直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肌腹四块肌肉表面肌电图(sEMG)的RMS值进行评分及疗效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FMALE评分、BBS评分、10MWT、GQOLI-74评分、sEMG、MBI分值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各项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节律性听觉刺激同步膝关节控制训练能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步行能力及下肢相关自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节律性听觉刺激 膝关节控制训练 下肢步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噪声驱动下耦合记忆阻尼Rayleigh振子族的节律模式过渡分析
19
作者 王德莉 李晨莹 +3 位作者 吴炳增 焦一宇 裴海清 徐伟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81-2396,共16页
提出引致联合噪声驱动下耦合记忆阻尼Rayleigh振子族的单节律性(monorhythmicity)、双节律性(birhythmicity)及三节律性(trirhythmicity)振态模式过渡的参数设计方案.应用多尺度扩展、随机平均等方法分析耦合记忆阻尼的随机Rayleigh振子... 提出引致联合噪声驱动下耦合记忆阻尼Rayleigh振子族的单节律性(monorhythmicity)、双节律性(birhythmicity)及三节律性(trirhythmicity)振态模式过渡的参数设计方案.应用多尺度扩展、随机平均等方法分析耦合记忆阻尼的随机Rayleigh振子族(8阶、6阶及4阶变体)的振荡响应,利用振幅、联合相态及其投影与截面概率密度以及最可能振幅及其反解的参数关系等多元化方式定性评价并定量测算振子族的过渡行为,初步辨识Rayleigh阻尼变体系数、记忆阻尼重要参数引致节律模式过渡行为的数量关系.注意到8阶Rayleigh阻尼振子振态出现三节律性模式,获得优化的记忆阻尼模型的振态反馈因子、广义弹性模量与Rayleigh阻尼变体系数及随机载荷参数联合有效控制不稳定振态的样本方案.同步采用Runge-Kutta数值技术展示该随机Rayleigh振子族的相态时空演化序列,可观察到间歇现象,进一步揭示吸引子变化规律.模拟振态概率密度以说明解析方法的可靠性,并得到联合噪声对振子的影响机制.基于振态概率密度集成Shannon熵,分别关于Rayleigh变体系数、记忆阻尼重要参数、随机载荷参数测算Shannon熵、熵变化率及熵-熵变化率联合指标,发现这些熵指标(尤其熵变化率及关联指标)值发生显著变化时可以指示振子族过渡行为的临界态,同时不再局限于单点估测而提供引致节律模式过渡的参数的参考设计范围.文章的探索方法及路径为相关工程交叉应用场景的振动控制及所需的振态模式设计发展了新的改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yleigh振子族 记忆阻尼 联合噪声 节律模式过渡 Shannon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生物钟”的节律全息研究——《黄帝内经》的近似节律全息现象和人体自然节律全息假说的提出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振彬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89年第3期38-39,共2页
中国医学所揭示的生物钟现象称为“中国生物钟”。《黄帝内经》所揭示的“天人相应”的人体自然节律中存在着节律间明显的总体相似现象,我们称之为“近似节律全息现象”。一、《内经》昼夜节律与周年节律的近似全息现象分析比较《内经... 中国医学所揭示的生物钟现象称为“中国生物钟”。《黄帝内经》所揭示的“天人相应”的人体自然节律中存在着节律间明显的总体相似现象,我们称之为“近似节律全息现象”。一、《内经》昼夜节律与周年节律的近似全息现象分析比较《内经》所描述的阳气变化的周年节律和昼夜节律可以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律 黄帝内经 全息现象 昼夜节律 天人相应 节律 中国医学 节律 五脏病 多学科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