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艺术隐喻的本质、特征与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炳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隐喻是思维。艺术隐喻就是人脑运用隐喻方法,通过已知的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来暗示或者隐含另一事物相似属性的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过程。艺术隐喻具有发散性与跳跃性、形象生动性与创造性、以相似性和类型性选择为基础、意向的不确定性...
隐喻是思维。艺术隐喻就是人脑运用隐喻方法,通过已知的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来暗示或者隐含另一事物相似属性的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过程。艺术隐喻具有发散性与跳跃性、形象生动性与创造性、以相似性和类型性选择为基础、意向的不确定性等特征。艺术隐喻的主要方法有主动隐喻法、存在性隐喻法和可能性隐喻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隐喻
跳跃性
创造性
相似性
可能性
隐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艺术隐喻在审美批评中的价值与作用——以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为例
2
作者
王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79,共5页
审美批评就是以审美为圭臬的文学批评。在审美批评中,艺术隐喻不是一种文学修辞,而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艺术隐喻作为批评的渡河之筏,不但实现了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的契合,而且使批评主体在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的传达中自然而然地揭示了...
审美批评就是以审美为圭臬的文学批评。在审美批评中,艺术隐喻不是一种文学修辞,而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艺术隐喻作为批评的渡河之筏,不但实现了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的契合,而且使批评主体在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的传达中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批评对象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水准。艺术隐喻是实现审美批评文本文学意味的心理桥梁,也是实现人性共鸣的中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批评
艺术隐喻
审美体验
人生感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教学作品”:一项指称教师教学创造结果的艺术隐喻
3
作者
谢计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8期48-56,共9页
广大教育实践者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隐喻思维去审视教育的过程中,创造出“成器”“成材”“产品”“种子”“桃李”“禾苗”等一系列隐喻指称教学的对象及其产生的预期理想结果,形成了特色的教学隐喻传统。秉持艺术隐喻的眼光看待教师...
广大教育实践者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隐喻思维去审视教育的过程中,创造出“成器”“成材”“产品”“种子”“桃李”“禾苗”等一系列隐喻指称教学的对象及其产生的预期理想结果,形成了特色的教学隐喻传统。秉持艺术隐喻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教学,教师教学创造的过程与艺术家艺术创造的过程、教师与艺术家之间具有默契的相似性关系。由此,教学可被隐喻式地描述为: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教学艺术家,教师教学创造的结果是“教学作品”。“教学作品”隐喻在理念层面意味着是一种教师秉持的个人教学哲学,在关系层面意味着是一种教师与教学保持的审美关系,在实践层面意味着是一种教师追求的美好教学境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作品”
教师
根
隐喻
派生
隐喻
教学
隐喻
艺术隐喻
教学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及其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
7
4
作者
胡艺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5,共11页
隐喻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本质是理论阐释与通俗表达的有机结合。它既具有大众性,促进理论与生活的相互连通,也具有通俗性,体现理论与话语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隐喻方...
隐喻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本质是理论阐释与通俗表达的有机结合。它既具有大众性,促进理论与生活的相互连通,也具有通俗性,体现理论与话语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隐喻方法引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形成了高超精妙的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插上翅膀。这在方法论意义上给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隐喻艺术的突出亮点,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思想政治教育
隐喻
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意象、象征与隐喻艺术思维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炳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3-15,共3页
意象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核心,是象征的基本要素。只有由单个意象组成意象群,形成象征,才能构成艺术。意象具有实体的意义和独立的价值,它决定了艺术家的思维走向,同时对艺术家的思维具有反作用。象征是隐喻艺术思维的隐在形态或抽象形态...
意象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核心,是象征的基本要素。只有由单个意象组成意象群,形成象征,才能构成艺术。意象具有实体的意义和独立的价值,它决定了艺术家的思维走向,同时对艺术家的思维具有反作用。象征是隐喻艺术思维的隐在形态或抽象形态。它是以意象为基本元素、以整体为单元隐喻展示生活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艺术之隐喻价值放大和审美价值提升的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
象征
隐喻
艺术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影《绿皮书》中的隐喻解读
被引量:
8
6
作者
赵岚
李少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6-69,共4页
2019年上映的电影《绿皮书》成为近十年来中国票房最高的奥斯卡影片。除了对叙事节奏的精准把控,电影将叙事和隐喻完美融合,从新视角诠释着故事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蕴。通过解读电影中关系到政治意识、历史背景、人物刻画的“语言...
2019年上映的电影《绿皮书》成为近十年来中国票房最高的奥斯卡影片。除了对叙事节奏的精准把控,电影将叙事和隐喻完美融合,从新视角诠释着故事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蕴。通过解读电影中关系到政治意识、历史背景、人物刻画的“语言性”与“非语言性”的隐喻,唤起人们对于自身和世界关系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皮书》
隐喻
艺术
故事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艺术隐喻的本质、特征与方法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炳社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2期84-87,共4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760007)
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2008)年度课题(陕艺课题[2008]029号)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隐喻是思维。艺术隐喻就是人脑运用隐喻方法,通过已知的某一事物的个别属性来暗示或者隐含另一事物相似属性的信息加工处理及整合过程。艺术隐喻具有发散性与跳跃性、形象生动性与创造性、以相似性和类型性选择为基础、意向的不确定性等特征。艺术隐喻的主要方法有主动隐喻法、存在性隐喻法和可能性隐喻法。
关键词
艺术隐喻
跳跃性
创造性
相似性
可能性
隐喻
Keywords
artistic metaphor
leap
creation
similarity
potential metaphor
分类号
J042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艺术隐喻在审美批评中的价值与作用——以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为例
2
作者
王衡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5-79,共5页
基金
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艺术隐喻的审美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
项目编号:陕艺课题(2008)年029号
文摘
审美批评就是以审美为圭臬的文学批评。在审美批评中,艺术隐喻不是一种文学修辞,而是一种艺术思维方式。艺术隐喻作为批评的渡河之筏,不但实现了批评主体与批评对象的契合,而且使批评主体在审美体验与人生感悟的传达中自然而然地揭示了批评对象的审美特征与艺术水准。艺术隐喻是实现审美批评文本文学意味的心理桥梁,也是实现人性共鸣的中介。
关键词
审美批评
艺术隐喻
审美体验
人生感悟
Keywords
aesthetic criticism, art metaphor, LI Jianwu, aesthetic experience, life sense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教学作品”:一项指称教师教学创造结果的艺术隐喻
3
作者
谢计
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28期48-56,共9页
基金
2024年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教师教学作品及其自觉创造研究”(项目编号:KYCX24_17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广大教育实践者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隐喻思维去审视教育的过程中,创造出“成器”“成材”“产品”“种子”“桃李”“禾苗”等一系列隐喻指称教学的对象及其产生的预期理想结果,形成了特色的教学隐喻传统。秉持艺术隐喻的眼光看待教师的教学,教师教学创造的过程与艺术家艺术创造的过程、教师与艺术家之间具有默契的相似性关系。由此,教学可被隐喻式地描述为: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是教学艺术家,教师教学创造的结果是“教学作品”。“教学作品”隐喻在理念层面意味着是一种教师秉持的个人教学哲学,在关系层面意味着是一种教师与教学保持的审美关系,在实践层面意味着是一种教师追求的美好教学境界。
关键词
“教学作品”
教师
根
隐喻
派生
隐喻
教学
隐喻
艺术隐喻
教学结果
Keywords
“teaching works”
teacher
root metaphor
derived metaphor
teaching metaphor
artistic metaphor
teaching result
分类号
G420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及其方法论启示
被引量:
7
4
作者
胡艺华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处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35,共11页
基金
2015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与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研究”(15AKS016)
2017年湖北省(第四批)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项目(17ZD066)。
文摘
隐喻是推动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生活化的有效方法之一,其本质是理论阐释与通俗表达的有机结合。它既具有大众性,促进理论与生活的相互连通,也具有通俗性,体现理论与话语的内在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把隐喻方法引入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形成了高超精妙的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化插上翅膀。这在方法论意义上给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总结提炼习近平总书记隐喻艺术的突出亮点,可以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
习近平
思想政治教育
隐喻
艺术
分类号
G4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意象、象征与隐喻艺术思维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炳社
机构
渭南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13-15,共3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7JA760007)
陕西省艺术科学规划(2008)年度课题(029)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意象是隐喻艺术思维的核心,是象征的基本要素。只有由单个意象组成意象群,形成象征,才能构成艺术。意象具有实体的意义和独立的价值,它决定了艺术家的思维走向,同时对艺术家的思维具有反作用。象征是隐喻艺术思维的隐在形态或抽象形态。它是以意象为基本元素、以整体为单元隐喻展示生活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是艺术之隐喻价值放大和审美价值提升的有力保障。
关键词
意象
象征
隐喻
艺术
思维
分类号
J902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影《绿皮书》中的隐喻解读
被引量:
8
6
作者
赵岚
李少洋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6-69,共4页
基金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项目“接受美学视角下的新媒体艺术的审美主体——以VR艺术为例”(项目编号:17Y021)阶段性成果
成都理工大学传播科学与艺术学院种子计划资助(项目编号:cxzd201902)
文摘
2019年上映的电影《绿皮书》成为近十年来中国票房最高的奥斯卡影片。除了对叙事节奏的精准把控,电影将叙事和隐喻完美融合,从新视角诠释着故事所包含的更深层次的思想意蕴。通过解读电影中关系到政治意识、历史背景、人物刻画的“语言性”与“非语言性”的隐喻,唤起人们对于自身和世界关系的思考。
关键词
《绿皮书》
隐喻
艺术
故事建构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艺术隐喻的本质、特征与方法
王炳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艺术隐喻在审美批评中的价值与作用——以李健吾的文学批评为例
王衡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教学作品”:一项指称教师教学创造结果的艺术隐喻
谢计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隐喻艺术及其方法论启示
胡艺华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意象、象征与隐喻艺术思维
王炳社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电影《绿皮书》中的隐喻解读
赵岚
李少洋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