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细菌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膜电子转移研究
1
作者 赵杰权 邹永龙 +3 位作者 刘宝红 彭雪松 徐春和 孔继烈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486-1491,共6页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方法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的 2 ,3-双巯基丁二酸 ( DMSA)、聚二甲基二丙烯氯化铵 ( PDDA)及紫细菌 ( Rhodobacter sphaeroides)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的有序复合膜 .使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该蛋白复合膜的电化学行... 采用自组装单层膜方法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单分子层的 2 ,3-双巯基丁二酸 ( DMSA)、聚二甲基二丙烯氯化铵 ( PDDA)及紫细菌 ( Rhodobacter sphaeroides)反应中心色素蛋白复合体的有序复合膜 .使用方波伏安法研究了该蛋白复合膜的电化学行为 ,成功地检测到该蛋白内多电对的可逆或准可逆电子转移过程 ,探讨了紫细菌反应中心蛋白内各电子受体的氧化还原电位及外加电位驱动对各受体电位的影响 .同时 ,通过对方波信号的非线形拟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传递 电化学 紫细菌 光合反应中心 光合作用 色素蛋白复合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分析叶绿体类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的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 被引量:17
2
作者 李贝贝 郭进魁 +2 位作者 周云 张珠珠 张立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39-643,共5页
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叶绿体蛋白质复合物 ,包括PSⅠ ,PSⅡ ,ATP合酶 ,细胞色素b6f复合物 ,捕光色素复合物和 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还结合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叶绿体多亚基复合物的 5 0多种蛋白质分开 ,... 采用蓝绿温和胶电泳系统可以非常有效地分离叶绿体蛋白质复合物 ,包括PSⅠ ,PSⅡ ,ATP合酶 ,细胞色素b6f复合物 ,捕光色素复合物和 1,5 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还结合SDS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叶绿体多亚基复合物的 5 0多种蛋白质分开 ,利用免疫印迹对蛋白质复合物进行了初步鉴定 ,同时还应用蓝色温和胶电泳分析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类囊体色素蛋白复合 蓝绿温和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免疫印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DNA插入对拟南芥突变体色素和内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峰 王玉萍 +1 位作者 黄惠英 王蒂 《草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5期145-150,共6页
采用正向遗传学方法,从T-DNA标签技术构建的拟南芥突变体种子库中筛选到1株高叶绿素荧光表型的突变体(Hcf-1)。对该突变体及其子代群体进行Basta抗性及PCR分子检测,证实该突变体是由T-DNA插入引起的。突变性状与T-DNA共分离。对突变体(H... 采用正向遗传学方法,从T-DNA标签技术构建的拟南芥突变体种子库中筛选到1株高叶绿素荧光表型的突变体(Hcf-1)。对该突变体及其子代群体进行Basta抗性及PCR分子检测,证实该突变体是由T-DNA插入引起的。突变性状与T-DNA共分离。对突变体(Hcf-1)和野生型(WT)叶片中色素含量、叶绿体内囊体膜色素蛋白复合物及蛋白亚基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叶中的Chla和Chlb含量显著降低。光系统II部分解聚,其主要蛋白亚基CP43,CP47,D1,D2蛋白以及外周捕光色素天线蛋白LCHII含量均下降。光系统I基本未受到影响。据此判断由于T-DNA的插入,导致一个控制PSII发育的基因发生突变,叶绿体的发育和PSII的组装均受到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T-DNA插入 类囊体色素蛋白复合 Hcf-1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