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船舶航行安全主动控制技术研究及展望
1
作者 张笛 万程鹏 +4 位作者 艾云飞 谢磊 张金奋 张亮 严新平 《中国航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船舶航行安全是保障水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但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对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带来巨大挑战,船舶航行安全风险控制正从事发应急处置、事后事故分析等被动手段逐渐向事前决策、风险预警等主动风险防控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国... 船舶航行安全是保障水路交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前提,但复杂多变的航行环境对保障船舶安全航行带来巨大挑战,船舶航行安全风险控制正从事发应急处置、事后事故分析等被动手段逐渐向事前决策、风险预警等主动风险防控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国内外船舶航行安全主动控制研究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难题,梳理了船舶航行信息感知、船端航行决策以及岸基风险预警三个方面的关键技术和工程应用实际,提出了船舶航行安全控制一体化、智能化、韧性化的发展方向,为提升船舶航行安全主动控制能力提供思路借鉴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航行安全 信息感知 风险预警 安全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风浪中船舶航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18
2
作者 毛筱菲 熊文海 熊云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8-31,共4页
从船舶在波浪中运动的机理出发,将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理论用到大风浪中船舶航行安全性评估上来,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寻找到了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的安全航态范围和在某一航速(或航向)时的最佳航向(或航速),形成了一套"理论航... 从船舶在波浪中运动的机理出发,将模糊数学中的层次分析法理论用到大风浪中船舶航行安全性评估上来,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寻找到了船舶在波浪中航行时的安全航态范围和在某一航速(或航向)时的最佳航向(或航速),形成了一套"理论航法",使得驾驶员在操纵船舶时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行安全 大风浪 航法 航向 驾驶员 波浪 操纵 理论 层次分析法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近海船舶航行安全的台风浪数值预报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黄立文 张进峰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2-56,共5页
台风引起的大风浪和涌浪对船舶航行、抗台和避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航海者提供实时、准确的海浪场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营运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选用一个对我国近海船舶航行造成较大影响的9711号台风Winnie为研究对象,应用国际上先进... 台风引起的大风浪和涌浪对船舶航行、抗台和避风有着重要的影响,为航海者提供实时、准确的海浪场对船舶的航行安全和营运效率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选用一个对我国近海船舶航行造成较大影响的9711号台风Winnie为研究对象,应用国际上先进的海浪预报模型WAVEWATCH -Ⅲ对Winnie的海浪场进行了后报,将预报的有效波高与TOPEX Poseidon卫星高度计资料作了详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预报的有效波高与卫星高度计资料基本一致,达到了航海活动所需的精度,从而为近海船舶航行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船舶航行安全 研究 近海 台风浪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志明 金国平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9-42,共4页
提出《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的体系结构 ,概括了编制该体系表的原则和要求 ,介绍了具体的编制方法 ,论述了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在航运领域中的重要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
关键词 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 体系结构 编制方法 航运 编制原则 水路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船舶航行安全评价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元丰 唐兴莉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23-126,共4页
构成船舶航行安全的评价指标不仅因素众多,而且绝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船舶航行安全进行评价,从船舶航行安全指标体系内部出发,结合外部环境,分析各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确定主次因素,为航运公司、海事部门和航... 构成船舶航行安全的评价指标不仅因素众多,而且绝大部分因素具有模糊性,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对船舶航行安全进行评价,从船舶航行安全指标体系内部出发,结合外部环境,分析各因素之间存在的联系,确定主次因素,为航运公司、海事部门和航道部门提供可靠、详实的信息和数据,以防止或减少船舶交通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 船舶航行安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船舶航行安全服务能力评价
6
作者 傅海威 唐连生 赵亚鹏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9-102,115,共5页
港口船舶航行安全关系到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合理地评价港口船舶航行安全服务能力有助于改善港口船舶的航行环境。通过问卷调研与因子分析,识别港口船舶航行安全服务能力的主要属性,并基于物元理论构建其评价模型,最后对宁波港域的船舶航... 港口船舶航行安全关系到港口的国际竞争力,合理地评价港口船舶航行安全服务能力有助于改善港口船舶的航行环境。通过问卷调研与因子分析,识别港口船舶航行安全服务能力的主要属性,并基于物元理论构建其评价模型,最后对宁波港域的船舶航行安全服务能力进行实证评价。结果显示,宁波港域在助航设施、船舶靠泊等硬服务能力方面评级较高,而在船舶交通服务等软服务能力方面评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路运输 港口 船舶航行安全 服务能力 因子分析 物元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装箱支线运输船舶航行安全风险识别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威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52-54,共3页
针对当前使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受到航行环境的影响,导致风险识别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事故树的集装箱支线运输船舶航行安全风险识别方法。采用事故树定量分析事故致因,构建安全风险因子辨识模型,确定航行风险的主要因子。基于事故... 针对当前使用的风险识别方法受到航行环境的影响,导致风险识别精准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事故树的集装箱支线运输船舶航行安全风险识别方法。采用事故树定量分析事故致因,构建安全风险因子辨识模型,确定航行风险的主要因子。基于事故树确定安全识别因素集,计算各个指标权重,结合各个指标风险评分,确定5级风险识别等级,由此完成航行安全风险识别流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风险类型为装箱不当情况下,与统计值相差90.09,具有精准识别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支线运输 船舶航行安全 风险识别 事故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浪对洪泽湖区航行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德春 何蘅 《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39,共4页
在调查和研究洪泽湖区最近10多年的船舶事故原因和有关因素的基础上,明确引起洪泽湖区船舶事故的主要因素是风浪.根据湖区的环境因素,综合计算在正常水位条件下5个风级、8个方位的波浪情况,由此可清楚地了解船舶在湖区内遭遇不同风级作... 在调查和研究洪泽湖区最近10多年的船舶事故原因和有关因素的基础上,明确引起洪泽湖区船舶事故的主要因素是风浪.根据湖区的环境因素,综合计算在正常水位条件下5个风级、8个方位的波浪情况,由此可清楚地了解船舶在湖区内遭遇不同风级作用时的波浪要素,并结合航线方向计算洪泽湖区航行船舶遭受风浪时的几种摇摆运动形式,进而对船舶事故进行分析,为船舶安全保障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泽湖 波要素 摇摆运动 船舶航行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PSO-ANN神经网络算法在船舶安全性预测方面的研究应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陆璐 杨志献 姜永亮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X期55-57,共3页
利用神经网络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强、并行计算快、容错性高的特点来评估船舶航行安全性状态,同时利用微粒群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阈值。阐述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在船舶航行安全性系统状态评测中的流程,相对于目前的船... 利用神经网络网络的自学习能力强、并行计算快、容错性高的特点来评估船舶航行安全性状态,同时利用微粒群算法(PSO)优化反向传播神经网络的连接权值和阈值。阐述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在船舶航行安全性系统状态评测中的流程,相对于目前的船舶航行安全性预测方法,本文提出的智能模型具有结构简单及预测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行安全 反向神经网络 微粒群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在船舶电机轴承异常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0
作者 宋今朝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X期115-117,共3页
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针对当前船舶机械轴承故障检测过程中常出现检测速度缓慢、检测误差大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组合机械故障检测技术对船舶电机轴承异常诊断方法进行了创新和优化。首先对电机轴承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信号特征和故障信号特... 为保障船舶航行安全,针对当前船舶机械轴承故障检测过程中常出现检测速度缓慢、检测误差大等问题进行分析,结合组合机械故障检测技术对船舶电机轴承异常诊断方法进行了创新和优化。首先对电机轴承正常运行状态下的信号特征和故障信号特征分布进行提取,并录入数据库。其次,利用人工蜂群算法对最优信号分类参数进行搜寻。最后,利用组合机械故障诊断算法对电机轴承运行参数采集结果做出判断。最后通过实验检测结果证实,结合组合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在船舶电机轴承异常检测可及时对船舶电机轴承异常情况进行检测,快速检测出设备运行异常,避免船舶航行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促进船舶航运工程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机械 故障诊断 电机轴承异常检测 船舶航行安全 船舶设备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水上交通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
11
作者 许天慧 《船海工程》 2001年第S1期36-37,41,共3页
关键词 水上交通事故 安全管理 原因及对策 长江航道 船舶安全航行 水运企业 长江航运 船舶检验 乡镇船舶 长江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破坏航标案件的定性处理
12
作者 张杰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6期25-27,共3页
近年来,长江航道航标被破坏问题日趋严重,发案数逐年上升,经济损失成倍增加,由盗零部件发展到窃走航标整体。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以来发生破坏航标的案件1557起,直接损失49万元,航标被破坏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的潜在威胁则更... 近年来,长江航道航标被破坏问题日趋严重,发案数逐年上升,经济损失成倍增加,由盗零部件发展到窃走航标整体。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自1987年以来发生破坏航标的案件1557起,直接损失49万元,航标被破坏给船舶安全航行带来的潜在威胁则更是无法估量。造成这种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标 破坏行为 刑事责任 刑事案件 治安案件 案件处理 公安机关 零部件 船舶倾覆 船舶安全航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汞职业危害调查与防治讨论
13
作者 田庆云 张文涛 《医学与哲学(A)》 1992年第5期4-4,共1页
海上航标系保障国际国内船舶安全航行的精密导航设备,随着改革开放,助航设备与日俱增,为海上安全运输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带汞作业部分职工的职业危害状况,特进行了调查,现讨论如下:
关键词 危害调查 职业危害 助航设备 船舶安全航行 职工体检 汞蒸气 尿汞 空气监测 实验检查 抗组织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地破舱稳性及其在多用途船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沛 刘灿波 +1 位作者 马宇斌 王楠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2-44,共3页
根据《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第4章分舱与稳性,对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万t级极地多用途船进行极地破舱稳性的计算,探讨IMO RES.A.1024(26)决议及该极地规则对极地航行船破舱稳性计算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极地规... 根据《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第4章分舱与稳性,对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2万t级极地多用途船进行极地破舱稳性的计算,探讨IMO RES.A.1024(26)决议及该极地规则对极地航行船破舱稳性计算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极地规则将影响船舶的总体布置和装载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用途船 《极地水域船舶航行安全规则》 破舱稳性 PC COD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呵护地球的蓝色沃土
15
作者 夕月 《绿色中国》 2013年第22期60-63,共4页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污染正变得目益严重,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已经使海洋中的垃圾普遍增多。海洋垃圾是海洋污染物的一种。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将海洋视作废弃物倾倒或排放的场所,但海洋垃圾造成海洋污染是工业社会发展以后的现... 人类对地球环境的污染正变得目益严重,尤其是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已经使海洋中的垃圾普遍增多。海洋垃圾是海洋污染物的一种。自古以来,人类社会一直将海洋视作废弃物倾倒或排放的场所,但海洋垃圾造成海洋污染是工业社会发展以后的现象。以美国为例,自19世纪下半叶开始,海洋垃圾成为危害海洋生物和海岸带居民的一种环境问题。这不仅威胁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对人类船舶航行安全同样造成影响、食品安全同样造成影响。为唤起人们对海洋垃圾问题的关注,世界各地的科学家、艺术家和学者们纷纷献策献计,旨在最大限度地清理回收各类海洋垃圾,帮助海洋恢复到污染前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环境 海洋污染物 海洋垃圾 海洋环境 蓝色 人类社会 船舶航行安全 海洋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采集及分析的限制性二级航道实船试验研究
16
作者 尚世鹏 胡伟杰 +2 位作者 方诚 任鸿翔 韦德鉴 《中国航海》 2025年第S1期237-245,共9页
针对内河限制性二级航道尺度优化需求,采用实船试验与多源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开展航道适应性评估。以浙江省长湖申线某典型航段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种典型工况,包括直线段单船自航、直线段两船交会以及弯曲段两船交会,重点关注弯道及直... 针对内河限制性二级航道尺度优化需求,采用实船试验与多源数据采集及分析方法,开展航道适应性评估。以浙江省长湖申线某典型航段为研究对象,选取多种典型工况,包括直线段单船自航、直线段两船交会以及弯曲段两船交会,重点关注弯道及直线航段两船交会时的水流和船舶姿态。设计了多维数据采集模块,开发了实时监测平台,高效采集并存储航行参数与环境数据。数据经高斯滤波分析显示,单船航行时航速最高,最大流体阻力达25.4 kN;直线段交会时,受兴波叠加影响,波高范围增加至19.5~35.1cm;弯曲段交会时,航道曲率与水流导致船速下降,最大阻力达22.4 kN,两船交会时,及时沟通显著影响安全性;“非协调交会”最小间距为0 m,发生轻微碰擦,航行风险高;“协调交会”最小间距达5 m,安全性显著提升。为此,建议适当拓宽弯曲段航道底宽以提升通航安全性。为内河航道优化提供了科学数据与实践依据,也为未来航道规划及船舶安全航行改进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船试验 高斯滤波 内河航道 船舶安全航行 数据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