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寒滞肝脉证探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庄泽澄 月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7期11-12,共2页
寒滞肝脉证是指寒邪凝滞肝经,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所产生的证候。目前,高校教材对本证的临床表现描述为:“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见《中医诊断学》第121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寒滞肝脉证是指寒邪凝滞肝经,阻滞气机,气血运行不畅所产生的证候。目前,高校教材对本证的临床表现描述为:“少腹牵引睾丸坠胀冷痛或阴囊收缩引痛,受寒则甚,得热则缓,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见《中医诊断学》第121页,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年)笔者认为,此描述尚欠全面,值得商榷。因为这只概括了男子寒滞肝脉的临床表现,而缺乏女子寒滞肝脉的临床见症。女子虽无阴囊、睾丸,但女子有肝脉,亦有阴器。足厥阴肝经绕阴器、循少腹的循行部位,男女皆然,女子毫无例外。《素问·举痛论》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滞肝脉 临床表现 阴器 男子 厥阴 女子 肝经 寒邪内侵 腹冷痛 舌苔白滑 寒凝肝脉 少腹痛 小腹痛 脉沉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逆汤加味在兽医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双锋 张先军 《北方牧业》 2023年第19期16-16,共1页
四逆汤是《伤寒论》少阴病的主方。它的功效是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之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细微或太阳病汗多亡阳者。它由生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附子为纯阳燥烈... 四逆汤是《伤寒论》少阴病的主方。它的功效是回阳救逆,主治少阴病之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证之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象细微或太阳病汗多亡阳者。它由生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组成。附子为纯阳燥烈之品,效力强大,能上助心阳以通心脉,中温脾阳以散寒,下补肾阳以益火,能复散失之元阳,有回阳于顷刻之间之效。笔者常用此方治疗猪、牛、羊的高烧不退、腹泻或者母畜产后不食等疾病,在兽医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大略陈述于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阴病 回阳救逆 舌苔白滑 太阳病 补肾阳 心阳 厥逆 纯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7年上半年辽宁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医内科学(中医专业)试卷
3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1989年第3期20-22,共3页
关键词 中医专业 中医内科学 柴胡疏肝散 建中汤 气失摄纳 舌苔白滑 舌质淡红 温阳益气 肺肾两虚 益气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