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技术
被引量:
6
1
作者
温秀杰
刘鲁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隐形”
矫治
器
舌侧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治疗
牙齿美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产个体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双牙合前突1例
2
作者
李舒舒
孔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5-1046,共2页
近年来,德国Incognito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研究和制作已日趋成熟,其确切的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1,2],但国外产品存在价格昂贵﹑个体化制作及个别托槽遗失重新定制周期长等方面制约因素,难以在国内普及推广,而国产个体化舌侧矫治...
近年来,德国Incognito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研究和制作已日趋成熟,其确切的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1,2],但国外产品存在价格昂贵﹑个体化制作及个别托槽遗失重新定制周期长等方面制约因素,难以在国内普及推广,而国产个体化舌侧矫治系统可以克服国外产品的诸多不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矫治技术
个体
国产
前突
牙合
治疗
舌
侧
矫治
器
临床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矫治效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启兴
林久祥
艾婷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23,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率。方法:纳入因双颌前突就诊的成人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n=10),实验组使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唇侧固定矫治技术。计算每位患者治疗疗程,复诊次数及椅旁...
目的:探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率。方法:纳入因双颌前突就诊的成人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n=10),实验组使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唇侧固定矫治技术。计算每位患者治疗疗程,复诊次数及椅旁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治疗疗程为(16.5±3.5)个月和(23.9±3.1)个月(P<0.05),总复诊次数为(11±2.3)次和(16±2.1)次(P<0.05),总椅旁时间为(355.6±85.2) min和(390.5±42.4) min(P>0.05)。结论: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是一项高效的隐形矫治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
舌侧矫治技术
双颌前突
治疗疗程
椅旁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舌侧矫治技术中的支抗控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东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0-180,共1页
无论采用何种矫治技术,支抗的预备和控制是大多数错骀畸形治疗成功的关键。当运用舌侧矫治技术时,在支抗控制问题上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但研究表明,在关闭间隙阶段,无论是使用滑动机法还是关闭曲,舌侧矫治技术较传统唇侧矫治器均...
无论采用何种矫治技术,支抗的预备和控制是大多数错骀畸形治疗成功的关键。当运用舌侧矫治技术时,在支抗控制问题上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但研究表明,在关闭间隙阶段,无论是使用滑动机法还是关闭曲,舌侧矫治技术较传统唇侧矫治器均能提供较强的支抗控制,这可能是由于舌侧托槽更加接近牙的抗力中心,而且在间隙关闭过程中,矫治力的方向使磨牙产生一定程度的根颊向转距和远中旋转继之产生骨皮质支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矫治技术
支抗控制
骨皮质支抗
控制问题
关闭间隙
舌
侧
托槽
间隙关闭
关闭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舌侧矫治技术中前牙控制的概念
5
作者
袁东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4-164,共1页
将前牙矫治到最理想的位置是正畸治疗重要的目标之一。舌侧矫治中前牙的控制相对传统的颊侧矫治困难,主要体现在:前牙面舌侧解剖形态的变异;舌侧托槽咬合面的影响;较小的槽间距对弓丝刚性和摩擦力的影响;正畸力点与牙齿抗力中心的...
将前牙矫治到最理想的位置是正畸治疗重要的目标之一。舌侧矫治中前牙的控制相对传统的颊侧矫治困难,主要体现在:前牙面舌侧解剖形态的变异;舌侧托槽咬合面的影响;较小的槽间距对弓丝刚性和摩擦力的影响;正畸力点与牙齿抗力中心的距离较小和前牙托槽的脱落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侧矫治技术
前牙
舌
侧
托槽
正畸治疗
解剖形态
牙
矫治
咬合面
摩擦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6
作者
叶亮
朱双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16-618,共3页
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是将自锁托槽应用于舌侧正畸的一种全新的矫治方法。该技术兼容了自锁托槽和舌侧矫治2项技术,既拥有自锁托槽固有的低摩擦力、短矫治疗程和节省门诊椅旁操作时间等优势又同时具备舌侧矫治"隐形矫正"的美...
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是将自锁托槽应用于舌侧正畸的一种全新的矫治方法。该技术兼容了自锁托槽和舌侧矫治2项技术,既拥有自锁托槽固有的低摩擦力、短矫治疗程和节省门诊椅旁操作时间等优势又同时具备舌侧矫治"隐形矫正"的美观性。因此,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具有其他矫治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其先进性不言而喻,必定会在将来的正畸界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就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
侧
矫治
自锁托槽
舌
侧
自锁托槽
矫治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不同方式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高媛
陈裕桦
+3 位作者
王连城
郭子煜
刘玲
付善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1);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及侧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2);对上颌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3)。对比分析3种不同的内收方式下,上牙列的初始位移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在模型1、2、3加力下,第一磨牙牙冠的近移量分别为-2.64E-04 mm、-7.24E-04 mm、-1.09E-03 mm。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分别为6.23E-03 mm、7.87E-03 mm、7.47E-03 mm。第二磨牙远中牙冠伸长位移分别为1.02E-04 mm、2.81E-04mm、4.22E-04 mm。结论:模型1的内收方式,最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转矩的控制和“拱形效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舌
侧
活动翼
矫治
技术
内收上前牙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技术
被引量:
6
1
作者
温秀杰
刘鲁川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口腔科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36-337,共2页
关键词
“隐形”
矫治
器
舌侧矫治技术
口腔正畸治疗
牙齿美容
分类号
R783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产个体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双牙合前突1例
2
作者
李舒舒
孔卫东
机构
暨南大学医学院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45-1046,共2页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5106320100007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21609503)
文摘
近年来,德国Incognito个体化舌侧矫治器的研究和制作已日趋成熟,其确切的疗效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实[1,2],但国外产品存在价格昂贵﹑个体化制作及个别托槽遗失重新定制周期长等方面制约因素,难以在国内普及推广,而国产个体化舌侧矫治系统可以克服国外产品的诸多不便。
关键词
舌侧矫治技术
个体
国产
前突
牙合
治疗
舌
侧
矫治
器
临床实践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矫治效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4
3
作者
陈启兴
林久祥
艾婷婷
机构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州口腔医院疾病研究所.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广东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基金
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编号:20151280)
文摘
目的:探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双颌前突错(牙合)畸形的治疗效率。方法:纳入因双颌前突就诊的成人患者20例,随机分为2组(n=10),实验组使用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唇侧固定矫治技术。计算每位患者治疗疗程,复诊次数及椅旁时间。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治疗疗程为(16.5±3.5)个月和(23.9±3.1)个月(P<0.05),总复诊次数为(11±2.3)次和(16±2.1)次(P<0.05),总椅旁时间为(355.6±85.2) min和(390.5±42.4) min(P>0.05)。结论: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是一项高效的隐形矫治技术。
关键词
个性化
舌侧矫治技术
双颌前突
治疗疗程
椅旁时间
Keywords
Customized lingual orthodontic technique
Bimaxillary protrusion
Treatment duration
Chair side time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舌侧矫治技术中的支抗控制
被引量:
1
4
作者
袁东辉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80-180,共1页
文摘
无论采用何种矫治技术,支抗的预备和控制是大多数错骀畸形治疗成功的关键。当运用舌侧矫治技术时,在支抗控制问题上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但研究表明,在关闭间隙阶段,无论是使用滑动机法还是关闭曲,舌侧矫治技术较传统唇侧矫治器均能提供较强的支抗控制,这可能是由于舌侧托槽更加接近牙的抗力中心,而且在间隙关闭过程中,矫治力的方向使磨牙产生一定程度的根颊向转距和远中旋转继之产生骨皮质支抗。
关键词
舌侧矫治技术
支抗控制
骨皮质支抗
控制问题
关闭间隙
舌
侧
托槽
间隙关闭
关闭曲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舌侧矫治技术中前牙控制的概念
5
作者
袁东辉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164-164,共1页
文摘
将前牙矫治到最理想的位置是正畸治疗重要的目标之一。舌侧矫治中前牙的控制相对传统的颊侧矫治困难,主要体现在:前牙面舌侧解剖形态的变异;舌侧托槽咬合面的影响;较小的槽间距对弓丝刚性和摩擦力的影响;正畸力点与牙齿抗力中心的距离较小和前牙托槽的脱落等。
关键词
舌侧矫治技术
前牙
舌
侧
托槽
正畸治疗
解剖形态
牙
矫治
咬合面
摩擦力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6
作者
叶亮
朱双林
机构
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
口腔医学研究所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616-618,共3页
文摘
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是将自锁托槽应用于舌侧正畸的一种全新的矫治方法。该技术兼容了自锁托槽和舌侧矫治2项技术,既拥有自锁托槽固有的低摩擦力、短矫治疗程和节省门诊椅旁操作时间等优势又同时具备舌侧矫治"隐形矫正"的美观性。因此,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具有其他矫治技术所不具备的优点,其先进性不言而喻,必定会在将来的正畸界占有一席之地。本文就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舌
侧
矫治
自锁托槽
舌
侧
自锁托槽
矫治
技术
Keywords
lingual orthodontics
self-ligating bracket
lingual self-ligating bracket orthodontic treatment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不同方式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高媛
陈裕桦
王连城
郭子煜
刘玲
付善民
机构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昆明联勤保障部队九二〇医院口腔科
出处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81970954)。
文摘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1);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及侧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2);对上颌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3)。对比分析3种不同的内收方式下,上牙列的初始位移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在模型1、2、3加力下,第一磨牙牙冠的近移量分别为-2.64E-04 mm、-7.24E-04 mm、-1.09E-03 mm。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分别为6.23E-03 mm、7.87E-03 mm、7.47E-03 mm。第二磨牙远中牙冠伸长位移分别为1.02E-04 mm、2.81E-04mm、4.22E-04 mm。结论:模型1的内收方式,最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转矩的控制和“拱形效应”的预防。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舌
侧
活动翼
矫治
技术
内收上前牙
生物力学
Keywords
Three-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Lingual active-wing appliance
Retraction of upper anterior teeth
Biomechanics
分类号
R783.5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隐形”矫治器——舌侧矫治技术
温秀杰
刘鲁川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国产个体化舌侧矫治技术治疗双牙合前突1例
李舒舒
孔卫东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个性化舌侧矫治技术矫治效率的临床研究
陈启兴
林久祥
艾婷婷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舌侧矫治技术中的支抗控制
袁东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舌侧矫治技术中前牙控制的概念
袁东辉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舌侧自锁托槽矫治技术的研究进展
叶亮
朱双林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不同方式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高媛
陈裕桦
王连城
郭子煜
刘玲
付善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