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探讨 被引量:4
1
作者 彭小红 周海蔚 +2 位作者 龙向宇 张宇峰 张婉月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05-308,共4页
目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价只针对实验室操作过程产生的三废展开,但病原微生物进入自然环境远远不止这一种途径。分析病原微生物进入自然环境的3种途径:通过实验室产生的三废进入自然环境,被感染的人或动物进入自然环境... 目前,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价只针对实验室操作过程产生的三废展开,但病原微生物进入自然环境远远不止这一种途径。分析病原微生物进入自然环境的3种途径:通过实验室产生的三废进入自然环境,被感染的人或动物进入自然环境,在运输、储存、安保等环节,病原微生物样本直接进入自然环境。同时概述了由环境介质进入人体的3种途径。总结出病原微生物从实验室多途径散逸出来到侵入人体的全过程轨迹。最后指出了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环境风险评价应该覆盖实验室运行活动可能产生的所有环境生物污染风险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病原微生物实验 生物污染 环境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与鉴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桂梅 王韦华 《畜禽业》 2021年第4期3-3,5,共2页
简要介绍了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鉴定与检测方法,并通过对小白鼠致病性实验的介绍更为直观地体现了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于人类和动物的潜在威胁。
关键词 猪源致病大肠杆菌 分离 鉴定 致病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3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3,共3页
关键词 致病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实验活动 资格证书 农业部 动物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4
《北方牧业》 2005年第12期7-7,共1页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审批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资格、实验活动和运输的审批,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审批工作,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的实验室资格、实验活动和运输的审批,适用本办法。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是指来源于动物的、《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中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病原微生物。《动物病原微生物分类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病原微生物 实验 致病 实验活动 致病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病原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5
《河北畜牧兽医》 2005年第7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致病动物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审批办法 实验活动 资格证书 农业部 动物病原微生物 实验室生物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链球菌2型中国强致病株05ZYH33荚膜缺陷菌株的构建 被引量:5
6
作者 胡丹 王长军 +5 位作者 胡福泉 王晶 程功 李明 潘秀珍 唐家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构建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serotype 2,S.suis2)中国强致病株05ZYH33荚膜缺陷株。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方法获得S.suis2强毒株05ZYH33荚膜合成基因cps2B敲除突变株,通过小鼠攻毒实验证实荚膜缺陷株对细菌毒力的影响。... 目的构建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serotype 2,S.suis2)中国强致病株05ZYH33荚膜缺陷株。方法利用同源重组基因敲除方法获得S.suis2强毒株05ZYH33荚膜合成基因cps2B敲除突变株,通过小鼠攻毒实验证实荚膜缺陷株对细菌毒力的影响。结果PCR和Southern杂交结果均显示cps2B基因完全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替代,表明基因敲除突变体构建成功。电镜结果证实突变体荚膜合成能力缺失,小鼠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突变体毒力基本丧失。结论成功构建05ZYH33荚膜缺陷株,提示菌体荚膜多糖成分对于猪链球菌2型侵袭和致病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2型 荚膜多糖 基因敲除 致病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6
7
作者 刘梦佳 任嘉瑞 +1 位作者 张耀相 刘炳琪 《畜牧兽医杂志》 2017年第4期3-6,共4页
陕西省某羊场羊发生细菌性疾病,为了确定发病原因作了实验室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将病死羊解剖后无菌操作采取腹腔积液、肝脏及脾脏等病料做细菌分离鉴定工作。从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试验,结... 陕西省某羊场羊发生细菌性疾病,为了确定发病原因作了实验室微生物学诊断。方法:将病死羊解剖后无菌操作采取腹腔积液、肝脏及脾脏等病料做细菌分离鉴定工作。从病料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对其进行生物学特性及生理生化试验,结果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对抗生素庆大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等高度敏感,对复方新诺明、苯唑西林、头孢他啶、头孢呋辛等抗生素有耐药性。小白鼠致病性试验对小白鼠有致死性。综合上述结果证实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为弗氏柠檬酸杆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羊 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致病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肉发光细菌(PB-CS-01)的鉴定与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肖安东 邓云波 +7 位作者 李裕 周汝顺 匡光伟 隆雪明 徐丽枚 宋跃君 陈启友 吴礼龙 《中国兽药杂志》 2010年第8期1-4,9,共5页
对一株从发光猪肉中分离到的发光细菌(PB-CS-01)进行了形态结构与培养特征的观察、生化特征研究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在温度为18~22℃及盐浓度为1.5%~3.0%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光照好氧及厌... 对一株从发光猪肉中分离到的发光细菌(PB-CS-01)进行了形态结构与培养特征的观察、生化特征研究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在温度为18~22℃及盐浓度为1.5%~3.0%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光照好氧及厌氧条件下都能生长,发蓝绿色光。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GenBank中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的同源性水平达100%,结合菌株的形态学和生化学特性,鉴定为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该菌对小鼠无急性致病性;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呋辛等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新洁尔灭、戊二醛等常用消毒剂能杀死该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细菌 细菌鉴定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药敏实验 致病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