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遥话“复合式动量双宾”结构研究——从“双及物”到“致使”的创新演变 |
孙天琦
王怡璇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2
|
景颇语致使范畴声调交替的历时演变构拟 |
饶敏
向柏霖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3
|
迂回致使构式交替使用的力动态研究 |
刘婧
黄莹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4
|
现代汉语表致使态的使成句分析 |
张豫峰
郑薇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5
|
“致使把字句”和“省隐被字句”及其语用解释 |
邵敬敏
赵春利
|
《汉语学习》
北大核心
|
2005 |
64
|
|
|
6
|
N1+V+得+N2+VP/AP构式的复合致使分析 |
熊学亮
杨子
|
《外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7
|
|
|
7
|
试论早期致使义处置式的产生和来源 |
郭浩瑜
杨荣祥
|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
8
|
致使结构的原型研究 |
熊学亮
梁晓波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19
|
|
|
9
|
致使动词语义韵翻译研究——基于俄汉平行语料库的专业文本 |
陶源
胡谷明
|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8
|
|
|
10
|
致使运动事件“把”字句构式的句法语义 |
吴建伟
张晓辉
|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5
|
|
|
11
|
自致使义动结构式“NP+VR”考察 |
吴为善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3
|
|
|
12
|
试析动宾式离合词构成的致使语态句 |
张豫峰
郑薇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13
|
汉语动补复合词致使性特征的语法属性 |
成镇权
梁锦祥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
14
|
“V/A得OC”结构中“得”具有致使义 |
朱其智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1
|
|
|
15
|
现代汉语致使语态句分析 |
张豫峰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
16
|
体认语言学视角下致使类兼语构式的概念套叠研究 |
刘云飞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19 |
18
|
|
|
17
|
小句整合视野下致使结构对致使事件的压制 |
刘人宁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8
|
|
|
18
|
动词上致使标记的产生及其对分析型致使结构的影响 |
牛顺心
|
《语言科学》
|
2007 |
7
|
|
|
19
|
关于现代汉语致使态的思考 |
张豫峰
|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
20
|
“得”字情感致使构式化的事件结构认知研究 |
文旭
段红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