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的任务规划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杨友东 高曙明 +1 位作者 张书亭 李志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268-1274,1281,共8页
分析了产品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的特点,以及其设计任务规划对产品设计周期和设计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任务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任务分组和任务组分配。任务分组根据设计组工作量尽可能均衡和任务组内任务应具有较高关联耦合度两个原则,给出... 分析了产品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的特点,以及其设计任务规划对产品设计周期和设计效率的影响,研究了任务规划方案,主要包括任务分组和任务组分配。任务分组根据设计组工作量尽可能均衡和任务组内任务应具有较高关联耦合度两个原则,给出了分组遗传算法。根据任务组的关键度和设计组的综合能力,提出了任务组分配算法。以牛头刨床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为例,验证了任务分组和任务组分配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 任务规划 任务分组 任务组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中的变动传播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书亭 高曙明 +1 位作者 陈翔 杨友东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68-1477,1492,共11页
为有效保证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中分布装配模型的一致性,提出了基于智能体的变动传播方法,以便及时将分布装配模型的变动更新到相关站点。通过服务器和客户端智能体间的交互协作,自动监控装配模型的变动,由服务器端的智能体进一步推理... 为有效保证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中分布装配模型的一致性,提出了基于智能体的变动传播方法,以便及时将分布装配模型的变动更新到相关站点。通过服务器和客户端智能体间的交互协作,自动监控装配模型的变动,由服务器端的智能体进一步推理装配模型的变动对象及其分布,以基于命令的方式更新服务器和相关客户端的装配模型。该方法不仅能有效处理工程约束变动、特征变动和装配约束变动,而且能有效处理装配模型不同层次之间的关联变动。通过液压机械手协同装配设计的变动传播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顶向下 协同 装配设计 智能体 变动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中的耦合结构参数协同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张书亭 高曙明 +1 位作者 杨友东 陈翔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484-1488,共5页
提出了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中的耦合结构参数的协同计算方法。针对耦合结构参数协同计算的模糊性和分布性,采用三角模糊数表示设计参数,通过效用函数表示设计者的设计经验和偏好;通过设计者协商建立以效用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 提出了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中的耦合结构参数的协同计算方法。针对耦合结构参数协同计算的模糊性和分布性,采用三角模糊数表示设计参数,通过效用函数表示设计者的设计经验和偏好;通过设计者协商建立以效用为目标的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优化求解。在满足产品功能需求的前提下,该方法可满足分布在异地的设计者的设计经验和偏好。机械手协同装配设计的耦合结构参数协同计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顶向下 协同装配设计 耦合结构参数 效用函数 三角模糊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任务时间窗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友东 张书亭 高曙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889-1896,1904,共9页
针对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过程具有高并行性和任务之间的依赖关联等特点,提出了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的任务时间窗算法。针对任务分组后,组内、组外任务之间存在的依赖关联约束,通过串行活动并行化和耦合活动串行化来确定任务的时间窗约... 针对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过程具有高并行性和任务之间的依赖关联等特点,提出了自顶向下协同装配设计的任务时间窗算法。针对任务分组后,组内、组外任务之间存在的依赖关联约束,通过串行活动并行化和耦合活动串行化来确定任务的时间窗约束,消除了时间窗约束求解过程中产生的冲突,减少了设计过程等待时间。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设计结构矩阵的设计过程随机规划算法,确定了任务的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 自顶向下协同设计 依赖关联约束 时间窗约束 随机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自顶向下设计的装配模型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张帆 张友良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407-1409,共3页
装配模型是支持数字化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基础。设计人员通过装配建模表达产品的功能形状和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本文针对自顶向下设计模式对装配模型的特殊要求 ,提出一种面向自顶向下设计的装配模型 ,支持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多种设计活... 装配模型是支持数字化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基础。设计人员通过装配建模表达产品的功能形状和设计师的设计意图。本文针对自顶向下设计模式对装配模型的特殊要求 ,提出一种面向自顶向下设计的装配模型 ,支持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多种设计活动。给出了模型的维护方法 ,为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提供了安全的数据支持。该模型为产品装配的自顶向下设计提供了良好的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模型 自顶向下设计 模型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装配体自顶向下参数化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江 高东 +1 位作者 李彤彤 贾志新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3-57,共5页
提出一种符合复杂装配体自顶向下参数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尺寸约束和设计参数,实现参数由装配体中主要参数向装配元件中次要参数自顶向下传递,为保证装配体及其元件结构,对主要参数及次要参数实施约束;针对复杂装配体刹车锁紧装置,利... 提出一种符合复杂装配体自顶向下参数化设计方法,该方法通过尺寸约束和设计参数,实现参数由装配体中主要参数向装配元件中次要参数自顶向下传递,为保证装配体及其元件结构,对主要参数及次要参数实施约束;针对复杂装配体刹车锁紧装置,利用二次开发工具Creo/Toolkit对其进行自顶向下参数化设计,从而验证该方法对复杂装配体参数化设计的可行性;该方法可以对任意复杂装配体进行快速系列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设计 复杂装配 自顶向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系统研究及实现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海华 谭宗柒 曾孟雄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3-65,共3页
在建立产品装配模型的基础上 ,给出了自顶向下的装配设计系统开发程序 ,并通过设定主控零件 ,简化装配关系 ,协调各设计子系统之间冲突 ,从而增强了系统的集成度 ,支持了产品从概念设计到详细设计。
关键词 自顶向下 装配设计系统 装配模型 主控零件 机械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自顶向下设计的产品装配模型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洪君 宁汝新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6年第7期99-102,共4页
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而产品装配模型是实现Top-Down设计的关键。论文在基于装配语义的装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top-down设计的产品装配模型,讨论了模型的结构和采用多细节层次模型法建立产品装配模型的实现方法... 产品的设计过程是一种自顶向下的设计过程,而产品装配模型是实现Top-Down设计的关键。论文在基于装配语义的装配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持top-down设计的产品装配模型,讨论了模型的结构和采用多细节层次模型法建立产品装配模型的实现方法,提出了采用基于装配和加工特征统一的建模方法建立包含装配语义关系的零件模型,并在Pro/E软件平台上,开发了原型设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顶向下设计 装配特征 产品装配模型 多细节层次模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环境下面向功能的注塑模具自顶向下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邱浩波 李从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08-212,共5页
根据功能设计的思想 ,采用自顶向下模式 ,给出一个并行协同环境下注塑模具装配设计系统的框架 ,对功能至产品演化过程中的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 .侧重于概念和结构设计阶段 ,提出了概念装配模型的层次化数据结构 ,并对其中的关键组成元素... 根据功能设计的思想 ,采用自顶向下模式 ,给出一个并行协同环境下注塑模具装配设计系统的框架 ,对功能至产品演化过程中的数据模型进行了分析 .侧重于概念和结构设计阶段 ,提出了概念装配模型的层次化数据结构 ,并对其中的关键组成元素进行了分析 .利用知识推理技术辅助进行功能和意图向结构模板的映射 ,提高系统的智能性 .文中给出了一实际系统 IMT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模具 自顶向下设计 并行协同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idWorks的自顶向下装配体设计及运动仿真 被引量:4
10
作者 付永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224-225,共2页
指出了传统的自底向上装配体设计的缺点,并提出自顶向下装配体设计与运动仿真相结合的产品设计方法。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介绍了在SolidW orks平台上自顶向下装配体设计与运动仿真相结合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技术的融合,... 指出了传统的自底向上装配体设计的缺点,并提出自顶向下装配体设计与运动仿真相结合的产品设计方法。以曲柄滑块机构为例,介绍了在SolidW orks平台上自顶向下装配体设计与运动仿真相结合进行产品开发的过程。结果表明,两种技术的融合,不但能够提高设计效率,还可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顶向下设计 运动仿真 装配 SOLIDWOR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化技术的自顶向下设计及其应用 被引量:38
11
作者 崔琼瑶 齐从谦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87-1090,共4页
介绍了基于参数化技术的自顶向下设计的过程和实施方法 ,提出了以“顶层基本骨架”作为自顶向下设计时信息传递纽带的思想 ,并以三维参数设计软件PRO/ENGINEER为平台 ,结合产品设计实例 ,实现了以“顶层基本骨架”为核心自顶向下的零件... 介绍了基于参数化技术的自顶向下设计的过程和实施方法 ,提出了以“顶层基本骨架”作为自顶向下设计时信息传递纽带的思想 ,并以三维参数设计软件PRO/ENGINEER为平台 ,结合产品设计实例 ,实现了以“顶层基本骨架”为核心自顶向下的零件设计和模具设计过程 .该设计思想和方法支持并行工程及工作组之间的协同设计和相关设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数化技术 自顶向下设计 参数化建模 顶层基本骨架 CAD/CAM 机械设计 并行工程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环境下面向装配的产品协同设计集成平台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峻峰 李世其 刘继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1-605,689,共6页
为提高异地设计时产品的可装配性设计质量,提出了分布环境下面向装配的产品协同设计方法,从零件设计、产品结构预装配和产品过程预装配3个方面论述了可装配性设计内容,建立并实现了支持网络环境下面向装配的产品协同设计集成平台,详细... 为提高异地设计时产品的可装配性设计质量,提出了分布环境下面向装配的产品协同设计方法,从零件设计、产品结构预装配和产品过程预装配3个方面论述了可装配性设计内容,建立并实现了支持网络环境下面向装配的产品协同设计集成平台,详细描述了平台的功能模块,并通过涡轮膨胀机实例说明了异地人员间利用该平台实施面向装配的协同设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环境 面向装配设计 协同装配 装配建模 装配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协同设计的面向装配信息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罗天洪 陈小安 +1 位作者 林利红 张彬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815-1818,共4页
提出一种为面向装配设计服务的网络协同设计体系结构和网络环境下面向装配设计的建模体系 ,该结构集产品协同设计、装配设计、装配规划、装配系统设计于一体。建立装配关系矩阵、装配信息矩阵、装配信息链表 ,给出了详细的协同机制和算... 提出一种为面向装配设计服务的网络协同设计体系结构和网络环境下面向装配设计的建模体系 ,该结构集产品协同设计、装配设计、装配规划、装配系统设计于一体。建立装配关系矩阵、装配信息矩阵、装配信息链表 ,给出了详细的协同机制和算法。该数据结构能方便地进行数据的插入、查询和编辑等工作 ,产品设计和装配规划能够在网络协同设计中和面向装配设计系统中同步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向装配设计 协同设计 装配信息 装配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协同装配设计的基于角色显示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伟 陈小安 +1 位作者 罗天洪 孙冬梅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2,共5页
为解决协同装配设计中敏感信息的保护问题,提出了面向协同装配设计的基于角色显示的技术。在该显示技术中,结合角色的访问控制与强制的访问控制,建立访问矩阵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依据角色的访问权限与特征的安全等级,提出了基于特征的... 为解决协同装配设计中敏感信息的保护问题,提出了面向协同装配设计的基于角色显示的技术。在该显示技术中,结合角色的访问控制与强制的访问控制,建立访问矩阵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依据角色的访问权限与特征的安全等级,提出了基于特征的种类删减连续多分辨率模型,定义记录度量α控制不同角色得到的不同分辨率的装配模型。最后,通过建立基于角色显示的协同设计原型系统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装配设计 访问控制 基于角色显示 多分辨率模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协同装配设计的STL模型简化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高建武 王军杰 +1 位作者 左春 吴德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226-228,共3页
针对协同装配设计中模型简化的技术要求:既要保证简化后的模型满足装配接口的精度要求又要能够使模型得到充分的处理,提出了基于装配特征的STL模型简化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CAD系统的二次开发,提取装配特征的紧扣包围盒信息;其次根据... 针对协同装配设计中模型简化的技术要求:既要保证简化后的模型满足装配接口的精度要求又要能够使模型得到充分的处理,提出了基于装配特征的STL模型简化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对CAD系统的二次开发,提取装配特征的紧扣包围盒信息;其次根据紧扣包围盒信息将STL模型读取为可简化和不可简化的部分;最后通过对Garland算法的一系列改进,对可简化部分模型进行简化处理。通过对该算法的实现应用表明:该算法能很好地满足协同装配设计中模型简化的技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装配设计 紧扣包围盒 STL模型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机床协同设计中基于装配约束关系的协同规则研究
16
作者 李月琴 郭志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4-107,共4页
文章简述了组合机床的基本结构、装配接口的约束特性及协同设计人员与产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从装配接口匹配角度出发,对组合机床协同设计过程中各部件装配约束关系类型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通用部件之间、专用部件之间以及专用部件和通用... 文章简述了组合机床的基本结构、装配接口的约束特性及协同设计人员与产品之间的对应关系,并从装配接口匹配角度出发,对组合机床协同设计过程中各部件装配约束关系类型进行了探讨,研究了通用部件之间、专用部件之间以及专用部件和通用部件之间基于装配约束关系的接口协同规则,以期在此规则下,保证协同设计中各小组间密切合作的顺畅实现和产品开发的顺利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设计 装配约束关系 协同规则 数据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协同设计的VRML模型装配特征信息重建方法
17
作者 行开新 田凌 童秉枢 《工程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共6页
VRML模型具有适用于网络化协同设计的许多优点,但在应用时,其离散的三角面片构型造成了大量设计信息的缺失,限制了协同设计操作的实现。由于机械设计中回转体约占70%,其特征参数(如回转中心,回转半径等)在设计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为此提... VRML模型具有适用于网络化协同设计的许多优点,但在应用时,其离散的三角面片构型造成了大量设计信息的缺失,限制了协同设计操作的实现。由于机械设计中回转体约占70%,其特征参数(如回转中心,回转半径等)在设计过程中有重要意义。为此提出了基于向量空间的回转体特征参数提取方法,对装配特征信息进行重建,为基于VRML模型的协同浏览、尺寸信息查询、模型装配定位等操作提供重要参数。对算法复杂度进行了分析。实验表明在高精度要求下算法具有很高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应用 协同设计 装配信息重建 特征参数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公共数据环境的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 被引量:15
18
作者 韩雪莹 周清华 +2 位作者 吴洋 刘昭 李浩冉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55-162,共8页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已经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和机电等专业需要频繁进行数据交互,设计方与生产厂、物流商、施工单位等也是数据高度耦合,沟通协... 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具有高效、环保、节能等优点,已经成为建筑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结构和机电等专业需要频繁进行数据交互,设计方与生产厂、物流商、施工单位等也是数据高度耦合,沟通协调量大。为解决设计阶段信息混乱、共享效率低等问题,推动不同团队、不同单位围绕设计工作展开高效协作,并最终提升装配式建筑设计协同度,为此,采用BIM公共数据环境(CDE)解决传统基于IFC、gbXML等国际标准进行数据交换存在的数据丢失问题,并建立一个基于BIM CDE的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平台。该平台的核心为一种由“三要素”(通用数据、文件数据以及数据关系)组成的扁平化数据模型,对设计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几何数据(如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工程模型和数据)和非几何数据(如装配式建筑设计说明书、生产运输说明书、施工组织设计等)进行融合和存储管理。进而,以REST API的接口方式对资源的访问,包括建筑、结构、机电等专业之间的数据交换,以及设计、生产厂和施工单位之间的信息反馈,并梳理基于该平台的装配式建筑协同设计工作流程。该平台有助于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专业协同与阶段协同,保障设计方案的可生产性与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 设计 协同 BIM 公共数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建筑自上而下设计信息协同与模型构建 被引量:14
19
作者 朱慧娴 徐照 《图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89-298,共10页
为顺应国家建筑产业化、智能化发展的政策引导,针对当前装配式建筑专业信息缺乏关联、模型利用不充分、数据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自上而下设计方法。以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阶段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基于BIM... 为顺应国家建筑产业化、智能化发展的政策引导,针对当前装配式建筑专业信息缺乏关联、模型利用不充分、数据传递效率低下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自上而下设计方法。以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阶段为切入点,详细阐述了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自上而下设计流程。结合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构件设计和组装特点,提出一种基于自上而下设计的装配模型,并从层级和专业2个角度描述了模型的架构。针对各专业模型传递时的数据信息标准化、一致性问题,通过工业基础类(IFC)标准对装配模型进行实体和属性集的扩展,提出基于IFC标准的各专业、各阶段的自上而下设计信息协同。经实例验证了IFC扩展装配模型的自上而下设计可行性,为装配式建筑的协同设计提供了有益的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信息模型 自上而下设计 装配模型 工业基础类扩展 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VR技术的装配式建筑远程协同平台设计 被引量:10
20
作者 何志红 孙会龙 +3 位作者 刘贞 徐德会 包秀莉 叶杨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6-102,共7页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人力需求高的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两大难题,以BIM技术为基础,融合VR技术构建装配式建筑远程协同平台。通过搭建装配式建筑异地人才对接、异地资源共享、异地技术同步的新环境,降低装配式... 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和人力需求高的难题。为有效解决这两大难题,以BIM技术为基础,融合VR技术构建装配式建筑远程协同平台。通过搭建装配式建筑异地人才对接、异地资源共享、异地技术同步的新环境,降低装配式建筑跨区域协调的时间成本和协调成本,最终实现装配式建筑跨区域技术共享和跨区域人才共用、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跨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M 装配式建筑 虚拟现实技术 远程协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