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并入配电网后,传统的接线结构由单电源供电网络变为了多电源供电网络,改变了系统的潮流分布,继而配电网继电保护出现不协调的问题。针对DG并网后带来的误动、拒动和灵敏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式自适应...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并入配电网后,传统的接线结构由单电源供电网络变为了多电源供电网络,改变了系统的潮流分布,继而配电网继电保护出现不协调的问题。针对DG并网后带来的误动、拒动和灵敏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式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法,采用GOOSE over UDP实现信息传输并和自适应电流整定方法相结合,解决了DG接入配电网带来的问题。展开更多
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 distribution generator,IIDG)的配电网故障时,IIDG由于受到控制策略及出力随机性的影响,其短路电流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这给配电网的保护整定带来了困难。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含IIDG配电网不同故障...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 distribution generator,IIDG)的配电网故障时,IIDG由于受到控制策略及出力随机性的影响,其短路电流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这给配电网的保护整定带来了困难。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含IIDG配电网不同故障情况下短路电流与IIDG输出功率的关系,并指出其对现有传统保护的影响,提出了根据故障类型采用不同定值的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案。以MATLAB/Simulink中建立的一个含IIDG的10 kV配电系统为例,验证了该保护方案在不同故障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灵敏性。展开更多
在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具有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能力的光伏电源(PV)的输出电流与PV容量、故障类型以及故障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这给配电网电流保护的整定带来了很大困难。分析了PV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特性及控...在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具有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能力的光伏电源(PV)的输出电流与PV容量、故障类型以及故障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这给配电网电流保护的整定带来了很大困难。分析了PV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特性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PV配电网的故障分析方法。并结合含PV配电网故障时短路电流的特点,分析了现有配电网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存在的问题,针对PV只输出正序电流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个PV接入的配电网自适应正序电流速断保护。利用PSCAD建立了一个10 k V配电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了该保护的正确性。展开更多
文摘分析了分布式电源(DG)并入配电网后,传统的接线结构由单电源供电网络变为了多电源供电网络,改变了系统的潮流分布,继而配电网继电保护出现不协调的问题。针对DG并网后带来的误动、拒动和灵敏度降低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一种通信式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法,采用GOOSE over UDP实现信息传输并和自适应电流整定方法相结合,解决了DG接入配电网带来的问题。
文摘含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 interface distribution generator,IIDG)的配电网故障时,IIDG由于受到控制策略及出力随机性的影响,其短路电流具有很强的非线性,这给配电网的保护整定带来了困难。针对该问题分析了含IIDG配电网不同故障情况下短路电流与IIDG输出功率的关系,并指出其对现有传统保护的影响,提出了根据故障类型采用不同定值的自适应电流保护方案。以MATLAB/Simulink中建立的一个含IIDG的10 kV配电系统为例,验证了该保护方案在不同故障情况下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与灵敏性。
文摘在配电网发生故障的情况下,具有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能力的光伏电源(PV)的输出电流与PV容量、故障类型以及故障位置等因素密切相关,这给配电网电流保护的整定带来了很大困难。分析了PV的低电压穿越运行特性及控制策略,给出了含PV配电网的故障分析方法。并结合含PV配电网故障时短路电流的特点,分析了现有配电网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存在的问题,针对PV只输出正序电流这一特点,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个PV接入的配电网自适应正序电流速断保护。利用PSCAD建立了一个10 k V配电系统模型,仿真验证了该保护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