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共振和频光谱分析自组装单分子层/铂界面的电子结构
1
作者 王悦 何玉韩 +2 位作者 刘晓琳 宋前通 王朝晖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31,549,共7页
[目的]界面电子结构对于物理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发展界面电子结构的表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Pt表面自组装单分子层(SAM)为模型体系,根据和频(SFG)光谱强度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研究SAM对Pt基底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研究发... [目的]界面电子结构对于物理和化学过程具有重要的影响,发展界面电子结构的表征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Pt表面自组装单分子层(SAM)为模型体系,根据和频(SFG)光谱强度随入射光波长的变化,研究SAM对Pt基底电子结构的影响.[结果]研究发现,对巯基苯甲腈分子自组装于Pt基底表面时,基底的SFG响应显著增强.对巯基苯甲腈分子通过巯基与Pt表面相互作用,改变了界面电子结构,形成了SAM/Pt电荷转移态,在510~620 nm波段出现了新的吸收带,从而产生双共振SFG效应使基底的SFG响应显著增强.[结论]具有界面选择性的SFG光谱可以有效分析金属界面的电荷转移态,是研究界面电子结构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共振和频光谱 自组装单分子层 界面电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素蛋白多级结构的自组装机制及其重构材料研究进展
2
作者 罗欣 王磊 +3 位作者 王筱悠 伍韬 张贞贞 张一帆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5-235,共11页
丝素蛋白是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独特的多级结构和自组装特性,赋予蚕丝优异的力学性能。综述了目前提出的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总结了丝素蛋白的排列方式和自组装机制,探讨了丝素蛋白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方式,为探索丝素蛋白材... 丝素蛋白是构成蚕丝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独特的多级结构和自组装特性,赋予蚕丝优异的力学性能。综述了目前提出的蚕丝纤维结构模型,总结了丝素蛋白的排列方式和自组装机制,探讨了丝素蛋白结构对其宏观性能的影响方式,为探索丝素蛋白材料功能化和性能提升的新途径提供参考。详述了由五级结构模型启发的多级结构分级调控机制,总结了各层级结构对蚕丝基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基于结构调控的丝素蛋白基功能材料在生物医药、储能、环境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实现了突破,针对丝素蛋白材料缺乏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的问题,提出其在新兴学科领域的发展潜力和可能面临的挑战,为天然蛋白质材料的多元化和产业化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素蛋白 结构模型 自组装 结构调控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子自组装结构的外界调控及STM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旭 万立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582-2590,共9页
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工作,概述了利用外界调控方式包括溶剂调控、热调控、光激发调控及电场/电位调控表面分子自组装结构的STM研究进展,展望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分子自组装结构 外界调控 扫描隧道显微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客体作用介导的组装结构多样化:生物分子组装调控新策略
4
作者 刘鸣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387-2387,共1页
生物分子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构筑形式多样的纳米结构是纳米领域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一些常用的生物构建模块中,肽类分子因其固有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易于化学修饰以及方便易得等优点,使其成为生物纳米材料非常有潜质的构... 生物分子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构筑形式多样的纳米结构是纳米领域近几十年来的研究热点。在一些常用的生物构建模块中,肽类分子因其固有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易于化学修饰以及方便易得等优点,使其成为生物纳米材料非常有潜质的构筑基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分子 分子组装 组装结构 多样化 调控 介导 客体 生物可降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碳纳米片组装木陶瓷电极的结构调控与电化学储能 被引量:2
5
作者 余先纯 孙德林 +1 位作者 计晓琴 王张恒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12-2018,共7页
以杨木基木陶瓷为骨架,采用电沉积法组装黑液木质素,经高温烧结和物理活化制备木质素基碳纳米片组装块状木陶瓷电极,并对序列组装机制、结构与形貌、物相构成、电化学储能机制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黑液木质素在电场... 以杨木基木陶瓷为骨架,采用电沉积法组装黑液木质素,经高温烧结和物理活化制备木质素基碳纳米片组装块状木陶瓷电极,并对序列组装机制、结构与形貌、物相构成、电化学储能机制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探讨与分析。结果表明:黑液木质素在电场的作用下可按照一定的序列组装在木陶瓷骨架的表面与孔隙中,高温烧结后木质素转化为碳纳米片,部分依然保持有序排列;同时,所制备的木陶瓷电极主要由无定型炭与石墨微晶构成,具有多层次孔隙,且木质素的组装可优化孔隙结构。其中电沉积10 min、1000℃保温烧结2 h、180℃活化6 h的试件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在扫描速率为0.25 A·g-1时比电容可达141.8 F·g-1;充放电循环1000次后比电容保持率为88.1%;在能量密度为132.6 Wh·kg-1时,功率密度达12.8 W·kg-1,该木陶瓷电极具有较好的储能性能与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状木陶瓷电极 黑液木质素 序列组装 结构调控 储能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嵌段共聚物液相自组装体的结构调控 被引量:3
6
作者 陈爱华 张承鋆 +1 位作者 邓子超 孙亚兰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55-1267,共13页
液晶化作用可作为一种外加驱动力,引入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体系中用以调控聚集体形成各向异性形貌。主链型液晶高分子刚性强,聚合难度大,而侧链型液晶高分子柔性间隔基可调,且适用于活性聚合,故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获... 液晶化作用可作为一种外加驱动力,引入嵌段共聚物自组装体系中用以调控聚集体形成各向异性形貌。主链型液晶高分子刚性强,聚合难度大,而侧链型液晶高分子柔性间隔基可调,且适用于活性聚合,故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行为获得了广泛的关注。本综述结合嵌段共聚物的液相自组装方法,从液晶基元种类、液晶相态以及功能化等方面总结了近年来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溶液自组装体结构调控的研究与动态。最后,本综述总结了近年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相关研究工作的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链型液晶高分子嵌段共聚物 溶液自组装 聚合诱导自组装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d-coil型嵌段共聚物(PANI)_(98)-(PEG)_(136)-(PANI)_(98)自组装的结构调控
7
作者 吴进高 杨应奎 +2 位作者 毛联波 解孝林 曾繁涤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89-291,共3页
研究了(PANI)98-(PEG)136-(PANI)98三嵌段共聚物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DMF、乙醇和水等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以及溶剂、溶液浓度和超声波作用等对其自组装行为的结构调控。结果表明,(PANI)98-(PEG)136-(PANI)98在NMP、DMF、乙醇... 研究了(PANI)98-(PEG)136-(PANI)98三嵌段共聚物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DMF、乙醇和水等选择性溶剂中的自组装行为,以及溶剂、溶液浓度和超声波作用等对其自组装行为的结构调控。结果表明,(PANI)98-(PEG)136-(PANI)98在NMP、DMF、乙醇和水中自组装形成了球形、棒状、网状和纤维带状结构;在乙醇溶剂中,随着(PANI)98-(PEG)136-(PANI)98浓度的提高,自组装形成的网状结构由单层变为多层、立体网状结构和花瓣结构。超声波作用对(PANI)98-(PEG)136-(PANI)98自组装有序结构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d-coil型嵌段共聚物 自组装:选择性溶剂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利用精确纳米组装结构调控水下产气速率的普适方法
8
作者 俞书宏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9-20,共2页
由于能源气体如氢气(H2) 1,一氧化碳(CO)2和氧气(O2)3在可持续和高效能源系统中的潜在应用,目前正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目前大多数工作都致力于设计和研发高效的催化剂以达水下高效电催化产气的效果,例如设计特殊晶体构型的金属及金属氧化... 由于能源气体如氢气(H2) 1,一氧化碳(CO)2和氧气(O2)3在可持续和高效能源系统中的潜在应用,目前正引起全世界的关注。目前大多数工作都致力于设计和研发高效的催化剂以达水下高效电催化产气的效果,例如设计特殊晶体构型的金属及金属氧化物4,碳材料负载少量的贵金属等等5。大多数制备的催化剂是以滴涂的方式在电极表面生成薄膜,在优化后的电压条件下进行电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 产气速率 纳米组装 碳材料 结构调控 高效能源 贵金属 晶体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沙门菌Ⅵ型分泌系统组装、结构特征和分泌调控网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松彪 尚珂 +7 位作者 杜付熙 余祖华 李静 贾艳艳 廖成水 张春杰 丁轲 程相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52-2263,共12页
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 T6SS)是革兰阴性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分泌装置”和“杀伤机器”,其功能是将细菌毒素输送至原核或真核细胞中从而抑制/杀灭它们。T6SS在沙门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独立编码5套T6SSs(T... 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 T6SS)是革兰阴性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分泌装置”和“杀伤机器”,其功能是将细菌毒素输送至原核或真核细胞中从而抑制/杀灭它们。T6SS在沙门菌致病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独立编码5套T6SSs(T6SS-1~T6SS-5),分别由沙门菌毒力岛6(SPI-6)、毒力岛19(SPI-19)、毒力岛20(SPI-20)、毒力岛21(SPI-21)和毒力岛22(SPI-22)编码。T6SS参与沙门菌的种间竞争、生物被膜形成、金属离子摄取运输以及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在沙门菌生活周期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主要综述沙门菌T6SS组装、基因组结构特征以及分泌调控网络最新研究进展,为深入研究沙门菌致病机制以及开发新的抗菌策略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T6SS 组装 结构特征 分泌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酰配位介导咔唑三羧酸超分子组装体的结构演变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帅 孟燎 +3 位作者 刘康 于吉攀 胡孔球 梅雷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5-126,共12页
作为一类典型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基于锕系金属节点的MOFs具有其独特的锕系-配体键合方式。然而,这些配位相互作用如何参与并影响有机配体的晶格组装过程仍有待研究。在本工作中,以咔唑三羧酸有机配体与铀酰离子的配位组装为例,... 作为一类典型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基于锕系金属节点的MOFs具有其独特的锕系-配体键合方式。然而,这些配位相互作用如何参与并影响有机配体的晶格组装过程仍有待研究。在本工作中,以咔唑三羧酸有机配体与铀酰离子的配位组装为例,通过控制合成条件详细研究了铀酰配位作用对咔唑三羧酸配体晶格组装过程的调控。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随着铀酰金属节点的引入,咔唑三羧酸超分子组装体实现了从氢键-有机网络结构向金属-有机网络结构的逐级演变。在这一调控过程中,不同咔唑三羧酸间的连接方式由羧基氢键对逐渐被铀酰配位作用取代,二维网络结构也从六重穿插非平面网络转变为平面超分子网络和金属-有机配位网络。相关转变过程主要表现在羧基不断参与铀酰中心的配位作用,这一过程也得到了红外光谱的证实。通过本工作的开展,成功揭示了铀酰-配体配位作用调控无机-有机多孔材料合成的分子机制及相关材料结构演变的详细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锕系元素 铀酰 金属-有机框架 配位键合 分子组装 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耗散粒子动力学与可极化ABEEM力场结合模拟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态调控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林林 杨忠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179-2188,共10页
本文采用介观尺度上的耗散粒子动力学与基于ABEEM可极化力场的全原子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式,从理论上探究了嵌段共聚物结构、对称性、分子组成及温度等对嵌段共聚物最终自组装结构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会对嵌段共聚物在... 本文采用介观尺度上的耗散粒子动力学与基于ABEEM可极化力场的全原子分子动力学相结合的方式,从理论上探究了嵌段共聚物结构、对称性、分子组成及温度等对嵌段共聚物最终自组装结构形态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这些因素均会对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的最终自组装结构产生一定影响.这一理论研究为实现可控操纵自组装结构,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散粒子动力学 ABEEM力场 嵌段共聚物 囊泡 胶束 自组装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纳米结构的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调控
12
作者 胡灵 殷垚 +1 位作者 柯国梁 张晓兵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284-3294,共11页
细胞通过化学信号、电子交换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交换彼此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以调节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因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与调控在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NA纳米结构具有易合成、易修饰、... 细胞通过化学信号、电子交换和直接接触等方式交换彼此之间的物质和信息,以调节生命体的生长发育.因此,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研究与调控在细胞功能的机制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等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NA纳米结构具有易合成、易修饰、可编程性设计及生物安全性高等优点,有望实现操作简单、精确可调、智能响应的细胞间相互作用调控,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寡核苷酸链杂交、受体-配体结合和核酸适体靶向识别等基于DNA纳米结构的细胞组装策略,总结了pH调控、金属离子调控和DNA链激活等细胞间相互作用的调控手段,并重点介绍了其在细胞间作用力的测量和成像、体外组织模型的构建、细胞间的通讯交流和细胞免疫治疗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该领域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希望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核糖核酸纳米结构 细胞间相互作用 细胞组装 调控手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工大等提出DNA纳米自组装动态调控新方法
13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6-186,共1页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李育林课题组提出一种全新的调控方法,使DNA纳米自组装不再依赖特殊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动态控制,进一步拓宽了DNA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以DNA分子为原料,利用DNA链与链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采用类...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研究员李育林课题组提出一种全新的调控方法,使DNA纳米自组装不再依赖特殊结构设计即可实现动态控制,进一步拓宽了DNA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以DNA分子为原料,利用DNA链与链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采用类似"搭积木"等方式将DNA组装成为各种稳定有序的微纳米结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分子 纳米自组装 动态调控 合肥 纳米结构材料 DNA链 调控方法 化工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所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形貌调控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14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66-266,共1页
嵌段聚合物可以自发组装为尺寸周期低于100nm以下纳米的结构,进而作为制备具有特定纳米结构材料的模板。嵌段共聚物尺寸小且有高产易得的优异特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基于嵌段聚合物的纳米刻蚀技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下一代刻... 嵌段聚合物可以自发组装为尺寸周期低于100nm以下纳米的结构,进而作为制备具有特定纳米结构材料的模板。嵌段共聚物尺寸小且有高产易得的优异特点,使其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基于嵌段聚合物的纳米刻蚀技术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下一代刻蚀技术之一。为了实现纳米刻蚀技术的应用,需要解决嵌段聚合物满足垂直取向形貌控制和局部图案调控两方面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段共聚物 形貌调控 自组装 纳米结构材料 纳米刻蚀技术 嵌段聚合物 化学 形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光子拓扑结构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林 邹鑫 蒙翠玲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36-1656,共21页
将拓扑引入液晶微纳光子系统而形成的新颖构态被称为软光子拓扑结构。液晶作为一种各向异性的软物质,为不同维度的拓扑结构构筑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平台。液晶独特的光电特性使得拓扑结构成为一种可光学观测、可空间重构以及可微观操纵的... 将拓扑引入液晶微纳光子系统而形成的新颖构态被称为软光子拓扑结构。液晶作为一种各向异性的软物质,为不同维度的拓扑结构构筑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平台。液晶独特的光电特性使得拓扑结构成为一种可光学观测、可空间重构以及可微观操纵的准粒子。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液晶软光子拓扑结构的制备方法不断完善,结构的精密度不断提高,拓扑特征数不断完备,各种潜在应用被逐步挖掘出来,例如光孤子调控、光子信息集成、光控粒子运动等。本综述将从同伦理论出发,介绍并演绎如何在液晶中构筑两种不同类型的拓扑结构以及相应的动态调控模式。接着围绕拓扑结构在软物质液晶中的独特性,论述液晶拓扑构态如何渗透在不同的科学研究领域中以及其突出应用。最后总结并展望软光子拓扑结构的未来更多可能的操纵方式与构筑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物质液晶 拓扑结构 可重构自组装 光镊微操控 光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氧化镍空穴传输层的优化策略
16
作者 汪舒扬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3-596,共14页
空穴传输层的特性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整体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氧化镍空穴传输层(NiOx-HTL)基器件展示出了最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NiOx-HTL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出发,系统地讨论了氧化镍作为传输层存在的问题,... 空穴传输层的特性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的整体表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氧化镍空穴传输层(NiOx-HTL)基器件展示出了最高的光电转化效率且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从NiOx-HTL的基本物理化学性质出发,系统地讨论了氧化镍作为传输层存在的问题,总结了近年来提出的NiOx-HTL的优化方法,探讨了优化原理和逻辑,并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空穴传输层 空穴传输层优化 自组装单分子层结构调控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TS自组装单层膜诱导生长Sb_2S_3薄膜及其生长机理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刚强 黄锡金 +2 位作者 冯波 葛宝 边小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041-2046,共6页
在接近室温的水溶液中通过采用OTS-自组装单分子层制备了Sb2S3薄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Sb2S3薄膜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在接近室温的水溶液中通过采用OTS-自组装单分子层制备了Sb2S3薄膜。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对Sb2S3薄膜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低温下所制备的薄膜为非晶态结构,当薄膜在空气中200~300℃热处理1h时,非晶态薄膜转化成具有正交晶相结构的多晶结构。光学性能测试表明,沉积的Sb2S3薄膜和在空气中200℃热处理1h后Sb2S3薄膜的能带值分别为2.05和1.78eV。功能化OTS自组装单分子层(SAMs)在Sb2S3薄膜的生长过程中起到了诱导生长的作用。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分析了Sb2S3薄膜的形成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单分子层 光学性能 半导体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酶体结构和活性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鹏 刘淼 +1 位作者 冯利兴 刘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84-1093,共10页
蛋白酶体负责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几乎对生物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具有调控作用.蛋白酶体功能异常能够导致很多疾病.近期,研究者们在蛋白酶体的结构分析和活性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获得了重要的突破.本文综述了有关蛋白酶体结... 蛋白酶体负责细胞内绝大多数蛋白质的降解,几乎对生物体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具有调控作用.蛋白酶体功能异常能够导致很多疾病.近期,研究者们在蛋白酶体的结构分析和活性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都获得了重要的突破.本文综述了有关蛋白酶体结构和活性调控机制,包括转录调控、翻译后修饰、组装机制等的研究进展,这些对蛋白酶体新的认识将为蛋白酶体相关疾病的研究及相应药物的开发带来新的思路.对于目前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研发本文也做了简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体 结构 转录调控 翻译后修饰 亚基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调控合成不同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 被引量:6
19
作者 彭策 牟鸣薇 +1 位作者 谢诗航 蔡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64-1870,共7页
经过简单的水热处理,以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和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分别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合成了不同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通过调控2种表面活性剂摩尔分数R(R=n(... 经过简单的水热处理,以二元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CTAB)和十二烷基磺酸钠( SDS)分别作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合成了不同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通过调控2种表面活性剂摩尔分数R(R=n(SDS)/[n(SDS)+n(CTAB)]),合成了多种形貌的介孔二氧化硅.对合成的不同形貌样品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X射线粉末衍射仪( XRD)及比表面和孔隙分析仪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R值从0.01变化到0.50,介孔二氧化硅的形貌经历了一系列规律性的变化,出现了二维六方、层状相和反相堆积的形貌:在R=0.01~0.18之间,主要产物为六方相棒状结构,且长径比随着R值增大而增大;在R=0.20~0.28之间主要得到空心泡状结构且具有明显的演变过程;在R=0.32~0.40之间发生了多层囊泡到单层囊泡的结构转变;当R值超过一定范围时会产生反相堆积的形貌.分析认为, SDS在加入过程中通过影响堆积参数g影响胶束的形貌变化,调控了不同形貌介孔二氧化硅的合成.各阶段产物形貌和R值的变化有直接关系,可通过改变R值来合成特定形貌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调控 介孔二氧化硅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结构转变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核-壳微颗粒的微流控制备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阳 陈建琦 +2 位作者 徐银香 王飞 汪华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3-110,共8页
报道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复杂结构核-壳微颗粒的制备方法。对微流控装置进行模块化分析,组装了不同结构的微流控装置。装置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扩展性强等优点。利用这些装置分别制备了包含不同尺寸或组分内液滴的W/O/W型复合乳液... 报道了一种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复杂结构核-壳微颗粒的制备方法。对微流控装置进行模块化分析,组装了不同结构的微流控装置。装置具有成本低、易操作、扩展性强等优点。利用这些装置分别制备了包含不同尺寸或组分内液滴的W/O/W型复合乳液模板。之后结合紫外聚合反应,合成了包埋不同尺寸内核的核-壳微颗粒。此外,引入海藻酸水凝胶优化体系,解决了内核包埋物扩散问题,合成了包埋不同组分内核的核-壳微颗粒。对乳液模板及颗粒的形貌进行了表征,其具有单分散性高、结构均一性强的特点。此种复杂结构核-壳微颗粒在药物控释、微反应器、示踪颗粒等方面均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 核-壳微颗粒 模块化组装 复杂微结构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