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由成“人”:教育精神的时代诉求 被引量:7
1
作者 杨建朝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10,共4页
人性是自由的,基于人性的教育应该维护、促进人的自由生长,使人成为完整的自由人,这是教育精神的时代诉求,但工具化的教育阻遏了人性化教育的实现,把人作为社会需要的工具去努力适应和迎合。教育精神的复归应该促进人的自由意识觉醒,培... 人性是自由的,基于人性的教育应该维护、促进人的自由生长,使人成为完整的自由人,这是教育精神的时代诉求,但工具化的教育阻遏了人性化教育的实现,把人作为社会需要的工具去努力适应和迎合。教育精神的复归应该促进人的自由意识觉醒,培养人的自由能力,涵养人的自由精神,逐步趋近马克思意义上的充分的自由个性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成“人” 教育精神 教育工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制度改革的正义取向:自由成“人”——基于哈耶克“无知”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建朝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6-20,共5页
教育制度改革应以保障教育自由成"人"理想为根本旨归。正义制度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规训和控制人的发展,这可以从哈耶克自由哲学中的"无知"观获得证成。要建构正义的教育制度,解放教育实践中的广大师生,... 教育制度改革应以保障教育自由成"人"理想为根本旨归。正义制度努力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非规训和控制人的发展,这可以从哈耶克自由哲学中的"无知"观获得证成。要建构正义的教育制度,解放教育实践中的广大师生,首先要确保教师的消极自由,这是学生成"人"的根本保障。当然,为防止教师僭越自由的可行范围,教育制度也应谨慎维持师生自由边界的平衡,这以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正义 自由成“人” “无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及在航空制造业中的潜在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训忠 马燕楠 +3 位作者 徐勇 周曙君 张士宏 陶杰 《航空制造技术》 2016年第23期16-24,共9页
三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作为金属塑性成形领域近年来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管材、型材、线材在各种弯曲半径条件下的精确成形,对传统弯曲成形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三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对三轴、五轴以及基于并... 三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作为金属塑性成形领域近年来一项重要的技术创新,能够实现管材、型材、线材在各种弯曲半径条件下的精确成形,对传统弯曲成形技术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从三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对三轴、五轴以及基于并联机构的六轴自由弯曲系统的技术优势、关键工艺参数与成形缺陷、相关技术及装备研究进展情况等进行了系统介绍,并对其在航空复杂弯曲构件制造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自由弯曲 柔性 复杂空心弯曲构件 航空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型材构件六轴自由弯曲成形机理及成形质量控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训忠 杨秋成 +4 位作者 程诚 刘春梅 徐勇 白雪山 李光俊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24-32,共9页
六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作为复杂弯曲构件整体成形领域中一项高自由度的制造技术,能够实现具有复杂轴线的弯管构件及具有截面扭转特征的型材弯曲构件的整体精确成形。从六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对关键装备结构的设计、弯曲模... 六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作为复杂弯曲构件整体成形领域中一项高自由度的制造技术,能够实现具有复杂轴线的弯管构件及具有截面扭转特征的型材弯曲构件的整体精确成形。从六轴自由弯曲成形技术的基本原理入手,对关键装备结构的设计、弯曲模运动轨迹的算法解析等进行了介绍。采用有限元模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方管成形时壁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了截面扭转对成形构件的弯曲半径和弯曲方向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轴自由弯曲 截面扭转 型材弯曲 运动轨迹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锚定Cu(Ⅰ)高选择性催化CCl_(4)合成2,4,4,4-四氯丁腈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自胜 李金玲 +2 位作者 陈伊睿 兰支利 尹笃林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293-3300,共8页
以尿素和Cu(NO_(3))_(2)·3H_(2)O为前体,采用热缩合法制备了不同Cu负载量的氮化碳(g-C_(3)N_(4))基催化剂Cu/CNn(n=1、2、3),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 以尿素和Cu(NO_(3))_(2)·3H_(2)O为前体,采用热缩合法制备了不同Cu负载量的氮化碳(g-C_(3)N_(4))基催化剂Cu/CNn(n=1、2、3),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比表面积测试、扫描电子显微镜及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比较了不同Cu负载量的Cu/CNn催化CCl_(4)与丙烯腈(AN)的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RA)反应合成2,4,4,4-四氯丁腈(TBN)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CN1呈现优异的催化性能,以乙腈(MeCN)为溶剂,n(Cu/CN1)∶n(AN)=1∶1000,120℃反应12h,TBN的选择性可达96.5%,产率可达83.3%,Cu/CN作为多相催化剂,经过滤处理便可重复利用,使用7次其催化活性仍能稳定保持。基于相关的实验结果,提出了Cu/CN催化CCl_(4)和AN的ATRA反应的氧化-还原循环机理。实验结果揭示了Cu与g-C_(3)N_(4)载体的协同作用机制,为CCl_(4)深加工开发高效的催化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 4 4-四氯丁腈 氮化碳 Cu/CN催化剂 原子转移自由基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复杂轴线空心构件自由弯曲成形技术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熊昊 马燕楠 +6 位作者 周曙君 何勇 杨秀恩 靳凯 王辉 骆心怡 郭训忠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紫铜复杂轴线空心构件的三维自由弯曲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管材与弯曲模之间的间隙u、弯曲模中心与导向机构前端距离M、管材Z向送料速度v等关键成形工艺参数对弯曲成形结果的影响规律以及成形区的... 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紫铜复杂轴线空心构件的三维自由弯曲成形进行了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管材与弯曲模之间的间隙u、弯曲模中心与导向机构前端距离M、管材Z向送料速度v等关键成形工艺参数对弯曲成形结果的影响规律以及成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最终获得了该复杂弯曲构件三维自由弯曲成形的最优工艺参数。基于仿真优化结果,实施了自由弯曲成形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u为0.25 mm、M为26.5 mm、v为20 mm·s^(-1)的工艺参数条件下,构件成形尺寸与模拟结果相近且均接近设计尺寸;弯曲构件无明显的截面畸变、壁厚增厚减薄现象,成形质量较高,模拟结果为复杂空心件成形提供了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构件 三维复杂轴线 自由弯曲 数值模拟 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空间弯管三维自由弯曲成形有限元模拟及试验 被引量:8
7
作者 马燕楠 熊昊 +5 位作者 王辉 骆心怡 靳凯 徐勇 陶杰 郭训忠 《精密成形工程》 2017年第2期20-26,共7页
目的以一复杂空间弯管为例,开展三维自由弯曲成形实验研究。方法首先提出三维自由弯曲成形工艺解析方法,然后通过有限元模拟与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有限元模拟所得到的弯管与CAD模型相比,弯曲半径偏差值不超过2%,吻合度... 目的以一复杂空间弯管为例,开展三维自由弯曲成形实验研究。方法首先提出三维自由弯曲成形工艺解析方法,然后通过有限元模拟与实际试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有限元模拟所得到的弯管与CAD模型相比,弯曲半径偏差值不超过2%,吻合度较高。实际成形出的弯管与CAD模型对比显示,第1个弯曲段的实际弯曲半径为118 mm,设计值为120 mm,实际值与设计值偏差1.67%;第2个弯曲段的实际弯曲半径为133 mm,设计值为130 mm,实际值与设计值偏差2.30%,2个弯曲半径的偏差值均不超过3%。结论验证了三维自由弯曲成形工艺解析方法的可靠性,有限元模拟较好地指导了实际成形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空间弯管 三维自由弯曲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DQ促进的α-硫代酯类化合物的合成反应研究
8
作者 叶非华 宋珞瑶 +3 位作者 徐洪伍 姬鸿鹤 梁家铨 李春生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980-2986,共7页
本文以重氮酸酯及硫酚底物为起始原料,以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为添加剂,建立了一种在氮气氛围中高效合成结构多样的α-硫代酯类衍生物的新方法。通过考察催化剂、溶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关键因素,确定了该最优反应条件,产率最... 本文以重氮酸酯及硫酚底物为起始原料,以2,3-二氯-5,6-二氰对苯醌(DDQ)为添加剂,建立了一种在氮气氛围中高效合成结构多样的α-硫代酯类衍生物的新方法。通过考察催化剂、溶剂、反应温度、时间等关键因素,确定了该最优反应条件,产率最高可达93%。底物普适性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官能团容忍度高、底物普适性广及可克级规模制备等优点,在有机合成、精细化工、材料合成等领域的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DQ α-重氮酸酯 自由基加 S-H键插入 α-硫代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癸基次膦酸的合成与萃取性能 被引量:3
9
作者 居中军 李林艳 +3 位作者 徐盛明 王成彦 廖复辉 李国宝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254-2259,共6页
以混合癸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加成法合成二癸基次膦酸(DDPA),并研究自由基引发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DDPA产率的影响,获得DDPA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碱洗和离心分离等手段除去产物中的单烷基次膦酸和烯烃聚合物等杂质,得到较纯的... 以混合癸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加成法合成二癸基次膦酸(DDPA),并研究自由基引发剂的种类、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DDPA产率的影响,获得DDPA的最佳合成条件;通过碱洗和离心分离等手段除去产物中的单烷基次膦酸和烯烃聚合物等杂质,得到较纯的DDPA,并用核磁、质谱等方法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产物在硫酸介质中对二价钴、镍、铜、镁、锌及锰等多种离子的萃取性能,并着重研究钴镍分离性能。结果表明:用10%DDPA(溶剂为环己烷)作萃取剂,经过二级萃取,二级洗涤,钴镍分离系数可达1.20×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加 二癸基次膦酸 萃取剂 镍钴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氟丁醇的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波 石强 吕剑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9,23,共3页
2,2,3,4,4,4-六氟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含氟有机中间体,可广泛用作溶剂和农药、染料以及含氟特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原料。通过机理分析和对不同引发条件下的自由基加成反应的比较,认为过氧化物引发自由基加成反应制备六氟丁醇具有工业化前景... 2,2,3,4,4,4-六氟丁醇是一种重要的含氟有机中间体,可广泛用作溶剂和农药、染料以及含氟特种表面活性剂的制备原料。通过机理分析和对不同引发条件下的自由基加成反应的比较,认为过氧化物引发自由基加成反应制备六氟丁醇具有工业化前景。此外,对六氟丁醇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2 3 4 4 4-六氟丁醇 调聚反应 自由基加反应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1,3,3-五氯丙烷的合成工艺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明 汪水旺 李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研究了合成1,1,1,3,3-五氯丙烷的优化工艺条件。以四氯化碳和氯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出1,1,1,3,3-五氯丙烷,用NMR、GC-MS、GC等分析检测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得到合成反应的... 研究了合成1,1,1,3,3-五氯丙烷的优化工艺条件。以四氯化碳和氯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出1,1,1,3,3-五氯丙烷,用NMR、GC-MS、GC等分析检测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得到合成反应的优化工艺条件为:乙腈为溶剂,用量为总物料质量的10%-20%,反应物料比n(四氯化碳)∶n(氯乙烯)=1∶0.3-0.4,反应温度为110-125℃,反应压力为0.5-1.0 MPa,反应时间为5-8 h,催化剂氯化亚铜的用量为氯乙烯质量的1.5%-3.5%,选用三乙醇胺为助催化剂,其用量与氯化亚铜的质量比为1∶1。1,1,1,3,3-五氯丙烷的得率为72%,产物纯度为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烷 1 1 1 3 3-五氯丙烷 自由基加 催化剂 氯化亚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亚铜-三乙醇胺催化合成1,1,1,3,3-五氯丙烷 被引量:2
12
作者 陆明 汪水旺 李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33-536,共4页
以四氯化碳和氯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和助催化剂三乙醇胺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出1,1,1,3,3-五氯丙烷。考察了溶剂、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后发现,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的使用使... 以四氯化碳和氯乙烯为原料,在催化剂氯化亚铜和助催化剂三乙醇胺作用下,通过自由基加成反应合成出1,1,1,3,3-五氯丙烷。考察了溶剂、催化剂和助催化剂对合成反应的影响,以及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的相互作用后发现,助催化剂三乙醇胺的使用使反应得率提高了14%以上。用紫外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加入三乙醇胺的Cu2C l2乙腈溶液,发现波长向紫外方向移动,且随着三乙醇胺加入量的增加,吸光度(ABS值)也随着增加,且吸收最大波长稳定在204 nm;三乙醇胺的加入量与吸光度(ABS)成正比,符合朗伯-比尔定律。研究证实了Cu2C l2和三乙醇胺络合物的形成。络合物的形成,使溶液中Cu2C l2的浓度提高,催化活性中心增加,有效的提高了产物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1 1 3 3一五氯丙烷 自由基加 催化剂 氯化亚铜 三乙醇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响应性偶氮苯-富勒烯纳米复合材料的水相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婷 黄金 +3 位作者 陈志锋 罗文 江艳 全小倩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115-2119,2128,共6页
首次提出以水相作为反应体系合成偶氮苯-富勒烯纳米复合材料(AZO-C_(60))。先采用重氮偶合法制备出4-氨基-2,6-二甲基-4’-羧基偶氮苯(AZO),然后利用自由基加成法在水溶液中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的C_(60)反应合成AZO-C_(60)。利用... 首次提出以水相作为反应体系合成偶氮苯-富勒烯纳米复合材料(AZO-C_(60))。先采用重氮偶合法制备出4-氨基-2,6-二甲基-4’-羧基偶氮苯(AZO),然后利用自由基加成法在水溶液中与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修饰的C_(60)反应合成AZO-C_(60)。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测试方法表征了AZO-C_(60)的化学结构和微观形貌,利用热重分析仪(TGA)分析了AZO和AZO-C_(60)的热稳定性,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研究了AZO和AZO-C_(60)的光谱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功能化的C_(60),AZO-C_(60)纳米复合材料展现出了特殊的光响应性,良好的热稳定性和优异的循环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加反应 偶氮苯 富勒烯 光谱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的管材平面弯曲成形几何加工精度规律 被引量:6
14
作者 谢媛媛 王华 +3 位作者 徐振华 王金明 吕自贵 柏永华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3-180,共8页
目的建立高精度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可以有效地指导实际加工生产,在减少实验成本及结构件制造开发周期的同时提高成形效率。提高数值模拟中金属管材平面弯曲成形的几何加工精度,同时探究关键工艺参数对几何精度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工艺参... 目的建立高精度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可以有效地指导实际加工生产,在减少实验成本及结构件制造开发周期的同时提高成形效率。提高数值模拟中金属管材平面弯曲成形的几何加工精度,同时探究关键工艺参数对几何精度的影响规律,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方法以管材平面弯曲成形构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自由弯曲技术的管材弯曲成形有限元仿真模型,并通过实际加工实验验证了仿真精度,随后针对仿真模型的几何误差进行了参数补偿。将使用较高精度的仿真模型模拟得到的数据作为数据来源,研究关键工艺参数对仿真成形几何精度的影响机制,采用熵值法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通过实际成形实验对比分析,在不同成形条件下,有限元仿真结果与实际加工结果高度吻合,两者之间的加工误差不超过2%,针对规格为32 mm×2 mm的20号碳钢管材,当轴向推进速度为5 mm/s,管材与弯曲模间隙值为0.25 mm时加工精度最高。结论优化改进后的有限元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几何成形精度,可有效指导实际成形工艺参数的优化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弯曲形技术 数值模拟 加工精度 工艺参数优化 管材平面弯曲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填充不同材料条件下管材三维自由弯曲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程旋 魏文斌 +5 位作者 熊昊 王成 余耀晖 万柏方 王林涛 陶杰 《精密成形工程》 2018年第4期22-27,共6页
目的研究三维自由弯曲过程中,不同填充材料对管材成形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填充材料的影响效果。方法建立相关力学模型,分析比较固体填充物以及柔性填充物对成形质量不同的影响机理,并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目的研究三维自由弯曲过程中,不同填充材料对管材成形性能的影响,比较不同填充材料的影响效果。方法建立相关力学模型,分析比较固体填充物以及柔性填充物对成形质量不同的影响机理,并基于ABAQUS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填充PU棒时成形结果相比,当填充SS304钢珠时,管材具有更好的成形性以及更小的厚度变化率,同时,当内部填充材料时,管材椭圆率均会降低,且当填充材料为SS304钢珠时,椭圆度最低可达2.6%。结论将三维自由弯曲技术与填充成形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管材成形性能,并且固体填充物要好于柔性填充物,有限元模拟及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自由弯曲 填充弯曲 力学模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诱导的烯炔和多氟烷基卤环化合成含氟异喹啉酮
16
作者 王硕文 刘缘 +3 位作者 徐振华 曾蓉 陈义 唐石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4-432,共9页
发展了一种可见光诱导的1,7-烯炔与全氟烷基卤串联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RA)/环化合成含氟2,4-二氢异喹啉-2(1 H)-酮的反应。以多氟烷基碘或溴为自由基前体,面式-三(2-苯基吡啶)合铱(摩尔分数1%)为光敏剂,在5 W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照射... 发展了一种可见光诱导的1,7-烯炔与全氟烷基卤串联原子转移自由基加成(ATRA)/环化合成含氟2,4-二氢异喹啉-2(1 H)-酮的反应。以多氟烷基碘或溴为自由基前体,面式-三(2-苯基吡啶)合铱(摩尔分数1%)为光敏剂,在5 W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照射下,多种苯桥联1,7-烯炔顺利发生串联(ATRA)/环化反应,以中等到优秀(62%~84%)的产率合成了一系列多氟化异喹啉酮衍生物。此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清洁、高效且底物适用范围广,为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多氟化2,4-二氢异喹啉-2(1 H)-酮的合成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诱导 原子转移自由基加 2 4-二氢异喹啉-2(1 H)-酮 多氟烷基化 烯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烯胺酮中间体“一锅两步”法合成β-羰基砜衍生物
17
作者 唐裕才 陈飘 +2 位作者 冉书童 王萍 李玲芳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20-425,共6页
以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采用"一锅两步"法制备了β-羰基砜衍生物。首先,在100℃下将苯乙酮衍生物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反应生成活泼的烯胺酮中间体;随后,在80℃下加入甲苯为溶剂、以六水三氯化铁/叔丁基过氧化... 以苯乙酮为起始原料,采用"一锅两步"法制备了β-羰基砜衍生物。首先,在100℃下将苯乙酮衍生物与N,N-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缩醛(DMF-DMA)反应生成活泼的烯胺酮中间体;随后,在80℃下加入甲苯为溶剂、以六水三氯化铁/叔丁基过氧化氢为催化氧化体系、磺酰肼为磺酰基来源,经历自由基加成、氧化、亲核取代反应,最终脱去N,N-二甲基甲酰胺得到终产物,以30%~64%的收率合成了18种具有不同取代基的β-羰基砜衍生物,采用1HNMR、13CNMR对终产物进行了结构鉴定。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良好的底物普适性,多种取代基团,如甲基、甲氧基、卤素、噻吩、呋喃和萘等都能顺利地发生转化得到相应的β-羰基砜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羰基砜 烯胺酮 三氯化铁/叔丁基过氧化氢 自由基加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叔丁基次膦酸铝阻燃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18
作者 刘婷 徐有敏 +2 位作者 耿建刚 段金凤 宋传君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2023年第3期33-36,共4页
以叔丁醇、次磷酸及硫酸铝盐为原料,合成了二叔丁基次膦酸铝。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热重分析仪等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叔丁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对二叔丁基次膦酸收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二叔丁基次膦酸铝阻燃尼龙6/... 以叔丁醇、次磷酸及硫酸铝盐为原料,合成了二叔丁基次膦酸铝。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热重分析仪等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叔丁醇用量、引发剂用量对二叔丁基次膦酸收率的影响,并分析了二叔丁基次膦酸铝阻燃尼龙6/玻璃纤维(PA6/GF)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12.0 h、叔丁醇用量为185.00 g、偶氮二异丁腈用量为8.20 g时,二叔丁基次膦酸的收率最高,为75%。当二叔丁基次膦酸铝用量为26质量份时,PA6/GF复合材料1.6 mm样条的UL94阻燃等级达到V-0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剂 自由基加 二叔丁基次膦酸盐 尼龙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壁碳纳米管侧壁的功能化与表征 被引量:9
19
作者 陈宪宏 陈小金 +2 位作者 钟文斌 陈小华 陈振华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7-90,共4页
利用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羧酸自由基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对其侧壁实现羧酸化,并依次对其进行酰氯化、胺化处理,获得侧壁酰胺化的MWCNTs.采用FT-IR,Raman以及UV-Vis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管表... 利用丁二酸酰基过氧化物分解产生的羧酸自由基与多壁碳纳米管(MWCNTs)进行自由基加成反应,对其侧壁实现羧酸化,并依次对其进行酰氯化、胺化处理,获得侧壁酰胺化的MWCNTs.采用FT-IR,Raman以及UV-Vis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管表面接枝上了羧酸基团,且数量较纯化后的碳管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表征其结构缺陷的I(D+2D)/IG比值增加了0.2,同时酰胺化的MWCNTs紫外可见光谱在320 nm处出现了—CONH—键的π→π*跃迁的吸收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基加 多壁碳纳米管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二芳基烯丙醇的1,2-芳基迁移反应研究进展
20
作者 郭国哲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01-1010,共10页
1,1-二芳基烯丙醇的1,2-芳基迁移反应是合成各种羰基化合物的有效方法之一,已经广泛应用于药物、天然产物、有机功能分子等中间体的合成,文章综述了近几年1,1-二芳基烯丙醇的1,2-芳基迁移反应研究进展。
关键词 芳基烯丙醇 羰基化合物 自由基加 1 2-芳基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