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型和单倍型与干眼病的关系
1
作者 刘云霞 王群 +3 位作者 黄靖 杨梁政 彭洁 任桂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7-1201,共5页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干眼病(DE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106例DED患者和220例健康者进行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DE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共发现23种KIR...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干眼病(DED)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对106例DED患者和220例健康者进行KIR基因型分析。结果:在DED患者和健康人群中共发现23种KIR基因型,其中新发现的KIR基因型有10种。与对照组相比,DED患者组KIR基因型G和单倍型4频率显著增加(P=0.025,P=0.004),而单倍型2频率显著下降(P=0.016)。DED患者KIR基因型B/B的频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7)。KIR单倍型A和B具有独特的着丝粒(Cen)和端粒(Tel)基因基序,DED患者Cen-B/B基因型频率也高于对照组(P=0.037)。结论:在汉族人群中,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型与DED之间可能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基因 单倍 干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疗法的机遇与挑战
2
作者 丁亦扬 赵翔宇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1-627,共7页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识别并消除异常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NK细胞治疗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颇有前景。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治疗(CAR-NK...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天然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可以不受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限制识别并消除异常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NK细胞治疗在免疫细胞治疗领域颇有前景。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治疗(CAR-NK)增加了NK细胞的靶向性和功能活性,进一步提升了NK细胞杀伤潜力,是当前及未来NK细胞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现阶段NK细胞治疗已在抗肿瘤、抗病毒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开展诸多临床试验。本文总结了当前NK细胞治疗在临床应用的研究现况,表明了NK细胞治疗是一项极具潜力的免疫细胞疗法,尽管面临着细胞持久性和肿瘤微环境抑制等挑战,但这一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治疗 嵌合抗原受体NK细胞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3
作者 马苓 牛俊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1-1221,共1页
【据《J Hepatol》2019年3月报道】题: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 +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抗纤维化作用(Wijaya RS等)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具有强抗病毒活性。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KLRG1)由终分化NK细... 【据《J Hepatol》2019年3月报道】题: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 +自然杀伤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抗纤维化作用(Wijaya RS等)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具有强抗病毒活性。杀伤细胞凝集素样受体G亚家族成员1(KLRG1)由终分化NK细胞表达,而表达KLRG1的淋巴细胞在慢性病毒感染后也会扩增。KLRG1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慢性乙肝炎 抗纤维化作用 家族成员 凝集素 受体 抗病毒活性 NK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势化Ⅱ型T淋巴细胞表达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段连宁 李江琪 +2 位作者 杜江 潘兴华 郭坤元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 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IL-4 免疫耐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丝分裂原体外活化成人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CD69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振 曾耀英 +3 位作者 何贤辉 蔡小嫦 曾山 狄静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 :利用自然杀伤细胞 (NK)的早期活化标记CD69的表达探讨NK细胞体外活化的规律 ,促进这类细胞的临床应用 方法 :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分别在两种不同的有丝分裂原 ,植物血凝素 (PHA ,... 目的 :利用自然杀伤细胞 (NK)的早期活化标记CD69的表达探讨NK细胞体外活化的规律 ,促进这类细胞的临床应用 方法 :用Ficoll-Hypaque梯度离心法分离出正常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分别在两种不同的有丝分裂原 ,植物血凝素 (PHA ,2 0 μg/mL)和佛波醇酯 (PDB ,10 - 7mol/L)存在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于 0、2、12、2 4h收获细胞后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 ,以流式细胞术对NK细胞的CD69分子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NK细胞在PHA、PDB刺激 2h后CD69的表达明显上升 ,而且随时间的延长CD69的表达率逐渐增加 ,2 4h分别达到 ( 84 .96± 9.2 4 ) %、( 91 85± 2 .94 ) % ;PDB刺激组CD69的表达率在不同的时间点均比PHA组高 结论 :体外条件下 ,PHA、PDB均能快速上调NK细胞CD69表达 ,而且PDB( 10 - 7mol/L)作用明显强于PHA( 2 0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69 活化抗原 流式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有丝分裂原 表达 人外周血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相合亲缘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朱发明 姜侃 +4 位作者 吕沁风 章伟 何吉 许先国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76-1280,共5页
本研究分析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其KIR相合的可能性。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和测序方法检测HLA-A,-B,-Cw和-DRB1位点;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检测KIR基因。结果表明:在HLA... 本研究分析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其KIR相合的可能性。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和测序方法检测HLA-A,-B,-Cw和-DRB1位点;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检测KIR基因。结果表明:在HLA-A,-B,-Cw和-DRB1等8个位点相合的27对亲缘关系供受者样本中检出17个KIR基因,其中KIR3DL3、KIR3DP1、KIR2DL4和KIR3DL2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检出20种KIR基因型和12种单倍体,常见基因型为2,2,频率为29.6%;最常见单倍体是2,频率为53.0%,样本以A型单倍体为主,频率为67.2%;12对(44.4%)供者KIR与受者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完全相同,13对(48.1%)供者KIR与受者KIR存在1个单倍体相同,2对(7.4%)供者KIR与受者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完全不同;1对供者KIR2DL1与受者HLA-Cw(Lys80)配基完全相合,17对供者KIR2DL2/2DL3与受者HLA-Cw(Asn80)配基完全相合,5对供者KIR3DL1与受者HLA-B(Bw4)配基完全相合。结论: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KIR匹配的错配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相合亲缘供受者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信号的转导和效应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庆华 安云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60-362,共3页
新近研究发现,NK细胞活化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交联结合后,可通过以SLP-76和WASP为核心的信号传递复合体及PI3K途径发挥作用。SLP-76活化后,通过募集结合PLC-γ、Itk和Vav,形成SLP-76信号转导复合体;WASP活化后,通过募集结合Grb2、... 新近研究发现,NK细胞活化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配体交联结合后,可通过以SLP-76和WASP为核心的信号传递复合体及PI3K途径发挥作用。SLP-76活化后,通过募集结合PLC-γ、Itk和Vav,形成SLP-76信号转导复合体;WASP活化后,通过募集结合Grb2、Vav、WIP、Arp2/3和Cdc42-GTP等,形成WASP信号转导复合体。上述2种信号转导复合体经Nck相连后,与浆膜上的LAT作用,进而活化其中的PLC-γ和Arp2/3复合体,最终导致转录因子NFAT活化、细胞因子(GM-CSF、IFN-γ等)分泌和肌动蛋白聚合。PI3K介导Rac/PAK/MEK/ERK途径,导致NK细胞脱颗粒,释放穿孔素和颗粒酶,诱导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活化信号 效应 WASP 信号转导 肌动蛋白聚合 复合体 PLC-Γ IFN-γ ERK途径 细胞脱颗粒 研究发现 细胞表面 活化受体 NK细胞 发挥作用 信号传递 Grb2 转录因子 细胞因子 细胞凋亡 Itk LAT CSF MEK Rac 颗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T细胞在溃疡性结肠炎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孙莺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10期1386-1389,共4页
目的:探索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湿热型及脾肾阳虚型UC患者各25例,选取20例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以上三组观察对象的外周血及结肠黏膜活检组织,采... 目的:探索自然杀伤T细胞(NKT)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不同证型患者的表达与意义。方法:收集行结肠镜检查的湿热型及脾肾阳虚型UC患者各25例,选取20例行肠镜检查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以上三组观察对象的外周血及结肠黏膜活检组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KT及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百分含量。结果:湿热组外周血NKT为(1.87±0.76)%,脾肾阳虚组为(2.79±1.35)%,对照组为(4.48±2.26)%。以上三组任意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F=5.632,P=0.000)。外周血IFN-γ及TNF-α与NKT类似,均表现为湿热组<脾肾阳虚组<对照组,且任意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03、0.015)。与外周血比较,三组观察对象结肠黏膜组织内的NKT显著降低(P<0.05);仅湿热组外周血IFN-γ显著高于结肠黏膜,而仅脾肾阳虚组外周血TNF-α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KT及其细胞因子含量降低在UC不同证型的鉴别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自然杀伤T细胞 细胞因子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样自然杀伤T细胞缺如小鼠血清TSH受体抗体的水平
9
作者 郭辉 蒲丹 +3 位作者 王淑梅 雒文田 青才文江 矢野明彦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 (naturalkillerTcell,NKT)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表达有人TSH受体的细胞免疫NKT细胞缺如小鼠和野生型BLAB/c小鼠 ,每两周一次 ,共 6次。在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两周处死小鼠 ,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 ... 目的 探讨自然杀伤T细胞 (naturalkillerTcell,NKT)在Graves’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用表达有人TSH受体的细胞免疫NKT细胞缺如小鼠和野生型BLAB/c小鼠 ,每两周一次 ,共 6次。在最后一次免疫结束后两周处死小鼠 ,检测血清甲状腺素水平 ,TSH受体抗体。结果 免疫后的NKT细胞缺如小鼠 ,血清TT4和TRAb水平轻度升高 ,并且与对照组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但是 ,在经免疫的NKT细胞缺如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之间 ,血清平均TT4水平和TRAb水平相似 ,且TSAb与TSBAb水平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自然杀伤T细胞缺如 小鼠 血清 TSH受体抗体 甲状腺素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应红宇 沈翔 丁仁瑞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5-29,共5页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表达两类功能相悖的识别受体,即活化受体(KAR)和抑制受体(KIR)。KIR能识别自身细胞上的MHCⅠ类分子与自身或外来肽形成的复合物,所产生的抑制信号可阻断KAR的活化,以此抑制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如果靶细胞失去KI...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可表达两类功能相悖的识别受体,即活化受体(KAR)和抑制受体(KIR)。KIR能识别自身细胞上的MHCⅠ类分子与自身或外来肽形成的复合物,所产生的抑制信号可阻断KAR的活化,以此抑制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如果靶细胞失去KIR所识别的配体,NK细胞即可通过KAR对靶细胞进行攻击。本文将介绍此类受体的结构及其识别与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活化受体 抑制受体 识别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定型自然杀伤T细胞在1型糖尿病的免疫调节作用
11
作者 陈晔 王坚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306-1309,共4页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 mellitus,T1DM)可能是免疫系统自我平衡破坏所导致的疾病,被认为是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致病性T细胞所介导。恒定型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NK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 mellitus,T1DM)可能是免疫系统自我平衡破坏所导致的疾病,被认为是针对胰岛β细胞的致病性T细胞所介导。恒定型自然杀伤T(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iNKT)细胞是一种独特的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发挥关键作用,对T1DM有保护作用。在脾和胰岛中iNKT细胞通过与糖脂配体、相应细胞表面CD1d复合物结合后,iNKT细胞释放出大量IL-4和IL-10分子,这是一种与辅助性T淋巴细胞2(T-helper lymphocyte 2,Th 2)有关的保护作用。同时,iNKT细胞能够与其他多种细胞,包括CD4+CD25+调节性T细胞、树突状细胞、产生TGF-β的T细胞和部分B细胞协同作用,抑制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这些研究结果表明,iNKT对T1DM有预防和缓解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糖尿病 恒定自然杀伤T细胞 CD1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皓 黎正行 罗天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6-1342,共7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我国胃癌就诊患者仍以进展期为主,晚期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我国胃癌就诊患者仍以进展期为主,晚期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疗效显著,也为胃癌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然而,由于胃癌的异质性、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肿瘤靶抗原逃逸及脱靶毒性等问题,使得CAR-T免疫疗法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存在挑战。本文综述了CAR的结构及CAR-T治疗原理、CAR-T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靶点及治疗现状,并探讨了CAR-T治疗胃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晚期胃癌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密封蛋白18.2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型受体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对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胞质型磷脂酶A_2的活化作用
13
作者 管青 张弘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71-573,共3页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激动剂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胞质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的磷酸化效应及机制。方法分别用β-A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10μmol/L)和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10μm...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受体(adrenergic receptor,AR)激动剂对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胞质型磷脂酶A2(cy-tosolic phospholipase A2,cPLA2)的磷酸化效应及机制。方法分别用β-AR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10μmol/L)和α1-AR激动剂苯肾上腺素(10μmol/L)处理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Western blot法检测cPLA2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磷酸化水平随时间变化的效应曲线。结果α1-AR激活引起心肌细胞内cPLA2磷酸化水平显著增高,此效应可能由p38MAPK及ERK1/2的磷酸化介导;β-AR激活可引起p38MAPK及ERK1/2的磷酸化,但不伴有cPLA2的磷酸化。结论实验结果揭示了心肌细胞中α1-AR激动在调控cPLA2活性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1/2 胞质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与癌症--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的调控 被引量:3
14
作者 Amanda K. PURDY Kerry S. CAMPBELL +3 位作者 王伟强(翻译) 李书军(翻译) 南娟(校对) 丁燕(校对)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731-743,共13页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效应细胞,约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主要参与免疫监视,以消除转化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NK细胞最初被界定是由于它们具有自发消除少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major histocompati... 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是先天性免疫效应细胞,约占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主要参与免疫监视,以消除转化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NK细胞最初被界定是由于它们具有自发消除少数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I类(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lass I,MHC-I)自身分子表达缺乏细胞的能力,即常说的"丢失自我"识别能力。NK细胞表面表达的MHC-I特异性抑制性受体,可使NK细胞对表达MHC-I的正常细胞耐受,此为丢失自我识别能力的分子基础。由于缺乏抑制性受体的配体,表面MHC-I表达下调的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易受NK细胞攻击。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CD158)组成MHC-I结合受体家族,对调节人NK细胞和部分T细胞的活化阈值起重要作用。KIR多样性使NK细胞具有多种功能,在此我们将综述多个水平上的KIR多样性,并诠释KIR多样性是如何影响各种疾病(包括癌症)的易感性的。我们将进一步阐述通过针对KIR进行癌症治疗的策略:利用KIR/MHC-I配体的错配以强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以及通过阻滞KIR以增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 先天性免疫 癌症细胞毒性 MHCI类分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唐文娇 李燕 +2 位作者 郑宇欢 张丽 牛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7,共8页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和脱靶效应等。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分,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免疫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CAR-NK免疫治疗MM的研究显示,多个靶点可作为CAR-NK免疫治疗技术特异性治疗靶点,并且在MM细胞及动物实验中也证实其抗肿瘤效应。本文总结了MM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抗肿瘤机制、生物学特点和功能缺陷情况,以及CAR-NK免疫治疗MM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 复发 难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NK)细胞应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任芹 杨国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0-665,共6页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MTB感染时,NK细胞可分化出不同亚群,表现出受体和功能的多样性;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串联其他免疫细胞发挥... 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慢性传染病。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MTB感染时,NK细胞可分化出不同亚群,表现出受体和功能的多样性;并通过分泌细胞因子,串联其他免疫细胞发挥对MTB的抗感染作用,从而增强机体的抗MTB免疫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感染与免疫 NK细胞受体 抗结核免疫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受体表达谱及其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7
作者 惠怡华 王海娜 苏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40-744,共5页
自然杀伤(NK)细胞抵御感染和肿瘤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NK细胞无需外界抗原刺激,即可发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NK细胞主要通过其表面多种激活和抑制性受体的调节,对抗肿瘤细胞和靶细胞的入侵。此外,NK细胞的两个主要亚型,为... 自然杀伤(NK)细胞抵御感染和肿瘤的能力,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NK细胞无需外界抗原刺激,即可发挥杀伤靶细胞的作用。NK细胞主要通过其表面多种激活和抑制性受体的调节,对抗肿瘤细胞和靶细胞的入侵。此外,NK细胞的两个主要亚型,为其抵御靶细胞提供物质基础:其中,CD56^dimCD16^+NK细胞,主要发挥细胞毒作用;CD56^brightCD16^-NK细胞,具有高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NK细胞此种特异性,为其提供更多肿瘤免疫治疗的方向。我们阐述了NK细胞表面受体表达谱、主要识别机制和针对NK细胞的免疫治疗,以期为临床研究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NK)细胞 表面受体 识别机制 免疫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和人白细胞抗原C基因型特定前葡萄膜炎的关系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玉青 刘云霞 任桂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628-1632,共5页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和人类白细胞抗原C(HLA-C)与HLA-B27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B27AAU)和特发性AAU(IAAU)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196例B27AAV和IAAU患者和210例正常人进行KIR基因和HLA-C等... 目的:探讨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和人类白细胞抗原C(HLA-C)与HLA-B27相关的急性前葡萄膜炎(B27AAU)和特发性AAU(IAAU)的关系。方法: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196例B27AAV和IAAU患者和210例正常人进行KIR基因和HLA-C等位基因分析。结果:B27AAU组的HLA-C2和KIR2DL1/HLA-C2的频率分别为0.009和0.044,而HLA-C1C1和HLA-C1的频率较低(P=0.034和P=0.009)。在IAAU中,KIR2DL2和KIR2DL2/HLA-C1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09和P=0.044),而KIR2DL3和KIR2DL3/HLA-C1的频率较低(分别为P=0.000和P=0.001)。结论:HLA-C2和KIR2DL1/HLAC2、KIR2DL2和KIR2DL2/HLA-C1可能分别对B27AAU和IAAU敏感。HLA-C1C1和HLA-C1、KIR2DL3和KIR2DL3/HLA-C1可能分别对B27AAU和IAAU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人白细胞抗原C 基因 急性前葡萄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1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穆新月 刘树泰 +3 位作者 孙继军 柳晓琳 李媛媛 王文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55-359,共5页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NT)是源于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细胞毒性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情况因罕见和认识不足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ENKTL-NT,并通过... 鼻型-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ENKTL-NT)是源于自然杀伤细胞或者细胞毒性T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情况因罕见和认识不足使其诊断具有挑战性。本文报道1例以口腔溃疡为首发症状的ENKTL-NT,并通过分析该疾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误诊原因,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自然杀伤/T细胞淋巴瘤 口腔溃疡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发育和功能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全辉 雷冰 +10 位作者 袁鸿儒 马剑楠 刘兆基 张郡 刘倚博 张冰 张爱红 郑爱华 张颖 李会婷 田枫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5-213,共9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缺失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数量、发育表型和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确定HDAC3在iNK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细胞特异的hdac3基因敲除(HDAC3KO)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WT)...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缺失对恒定型自然杀伤性T细胞(iNKT)数量、发育表型和细胞因子产生功能的影响,确定HDAC3在iNKT细胞发育和功能发挥中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T细胞特异的hdac3基因敲除(HDAC3KO)及其野生型正常对照(WT)小鼠,每种小鼠各取3~5只,分离小鼠胸腺、脾脏、淋巴结和肝脏淋巴细胞,采用细胞表面抗体染色和流式细胞术检测HDAC3对iNKT细胞数量和发育表型的变化,实验至少重复3次。采用HDAC3KO小鼠及其同系B6.SJL小鼠,每种小鼠各取4~6只;提取以上2种小鼠骨髓细胞,混合后经尾静脉注入经γ射线照射的B6.SJL小鼠,以制备骨髓混合嵌合体模型,8周后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骨髓来源iNKT细胞在胸腺的产生和发育,实验重复3次。选取HDAC3KO和WT小鼠,每种各取小鼠3~5只;采用iNKT细胞特异激活剂半乳糖神经酰胺腹腔注射4 h后,收集各组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和血清,分别采用细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检测HDAC3作用下iNKT细胞因子水平,实验至少重复3次。结果:与WT小鼠比较,HDAC3KO小鼠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中iNKT细胞比例和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HDAC3KO小鼠胸腺iNKT细胞中CD44-NK1.1-和CD44+NK1.1-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而CD44+NK1.1+、CD122+、CD69+和DX5+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5)。骨髓混合嵌合体实验,与正常B6.SJL小鼠来源的骨髓细胞比较,来源于HDAC3KO小鼠的骨髓细胞产生的iNKT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同时iNKT细胞中CD44+NK1.1+细胞比例也明显降低(P<0.05)。细胞因子胞内染色和ELISA法检测,与WT小鼠比较,HDAC3KO小鼠iNKT细胞和血清中IFN-γ和IL-4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HDAC3缺失通过内源性机制导致iNKT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发育成熟受阻;同时HDAC3缺失导致iNKT细胞因子产生功能明显降低。提示HDAC3在iNKT细胞的发育和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 恒定自然杀伤性T细胞 细胞发育 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