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创作力培养的自然本性之源——重读《爱弥尔》的教育哲学启示 |
冯洁
曹春芳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2
|
《金驴记》中的“德性”“自然本性”与“历史秩序”——对马基雅维利消极命运观的阐释 |
刘思语
|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3
|
自然法理论及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意义 |
储昭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1
|
|
4
|
法本乎自然——以格劳秀斯为切入点 |
严存生
|
《东方法学》
|
2013 |
0 |
|
5
|
论以自然为根的绿色发展伦理 |
龙静云
吴涛
|
《伦理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6
|
“自然”的蜕变:从《老子》到郭象 |
刘笑敢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8
|
|
7
|
论法治与人的本性 |
杜承铭
|
《湖湘论坛》
|
1998 |
5
|
|
8
|
庄子的自然审美观特征及其意义 |
张利群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2 |
1
|
|
9
|
“自然”─—道家的审美理想 |
朱恩彬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10
|
自然的呼唤 从《钢琴课》看人性及两性关系 |
李亚娟
|
《电影评介》
|
2001 |
0 |
|
11
|
一种协调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玄学的名教自然论 |
楼宇烈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
1993 |
0 |
|
12
|
试论魏晋之际士人之自然适意观 |
王丽英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0 |
0 |
|
13
|
论休谟的自然主义 |
罗中枢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5 |
0 |
|
14
|
自然也是美的本源 |
袁振保
|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6 |
0 |
|
15
|
人性是什么 |
王海明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
35
|
|
16
|
索福克勒斯关于“命运”的思考——两部“俄狄浦斯”的悲剧观比较 |
王静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5
|
|
17
|
“探究”教学的历史嬗变 |
张亮
|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8
|
走出道德教育的“人性论困局” |
郑航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7
|
|
19
|
从道家思想看数学教学中的几个关系问题 |
刘茂全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8 |
6
|
|
20
|
试论荀子对先秦人性论的发展 |
付文杰
|
《求是学刊》
|
1983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