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蔗核心种质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自然抗病性调查与分子检测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晓燕 马永德 +5 位作者 单红丽 李婕 张荣跃 李银煳 李文凤 黄应昆 《中国糖料》 2023年第4期47-56,共10页
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关键,筛选抗病种质对选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核心种质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病情及其自然抗病性,本研究于2021年,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105份甘蔗核心种... 抗病种质资源的发掘利用是抗病育种的基础和关键,筛选抗病种质对选育抗病品种具有重要意义。为明确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核心种质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病情及其自然抗病性,本研究于2021年,对国家甘蔗种质资源圃保存的105份甘蔗核心种质进行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田间自然发病调查及其病原检测与抗性评价。结果表明,105份核心种质中,花叶病1级高抗到3级中抗的有75份,占71.4%;105份核心种质样品检测到SCSMV、SrMV两种病毒,所有样品均未检测出SCMV病毒;38份核心种质受SCSMV单独侵染检测出SCSMV、检出率为36.2%,15份核心种质受SrMV单独侵染检测出SrMV、检出率为14.3%,20份核心种质受SCSMV和SrMV复合侵染检测出SCSMV和SrMV、检出率为19.0%;105份核心种质中88份感RSD呈阳性、阳性检出率为83.8%,17份未感RSD呈阴性、占总检测数的16.2%。综合分析结果显示,21份核心种质对SCSMV和SrMV 2种病毒均表现为高抗,占20.0%;27份核心种质双抗SCSMV和SrMV 2种病毒,占25.7%;17份核心种质抗RSD,占16.2%;其中11份核心种质多抗SCSMV、SrMV和RSD,占10.5%。研究结果明确了105份甘蔗核心种质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田间病情及其病原类群,筛选出11份多抗SCSMV、SrMV和RSD核心种质,为深入开展甘蔗抗病育种提供了抗病基因源和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核心种质 花叶病和宿根矮化病 病原检测 自然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品种在广西南宁的自然抗病性表现 被引量:4
2
作者 徐鹏超 李战彪 +3 位作者 秦碧霞 谢慧婷 崔丽贤 蔡健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1-194,225,共5页
近年来,广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D)发生较为严重,病原也比较复杂(发现4种病毒且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对广西的番茄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本研究对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浙江省... 近年来,广西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D)发生较为严重,病原也比较复杂(发现4种病毒且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对广西的番茄生产造成了很大威胁,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关键措施。本研究对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所、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和广西大学提供的43份抗TYLCD番茄品种在广西南宁的自然抗病性进行了评价。采用自然诱发的方法,病圃的番茄混合感染中国番茄曲叶病毒与中国番木瓜曲叶病毒。试验结果表明,表现高抗的品种有‘浙红3号’、‘浙红4号’、‘K22’、‘K64’等8个番茄品种,表现抗病和中抗的品种有‘红贝贝’、‘春展56’等25个品种,表现感病的品种有‘樱红1号’、‘K6’等5个品种,表现高感的品种有‘金陵佳玉’、‘苏粉11号’等5个品种。本试验结果为抗病番茄品种在广西乃至全国的推广和布局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 抗病品种 自然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桉树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的鉴定 被引量:28
3
作者 吴光金 林雪坚 +5 位作者 石明旺 许少嫦 李冬 蔡俊欣 李贤兴 黄建文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通过林间调查、人工接种试验和自然抗病性测定发现:桉树树种和无性系之间抗青枯病特性差异显著.赤桉、窿缘桉、柠檬桉、刚果桉、窿缘桉83002、雷林1号、雷林33号、刚果12号桉A2、、刚果12号桉A5、刚果12号桉W4、尾叶桉1号、巴勒斯桉...  通过林间调查、人工接种试验和自然抗病性测定发现:桉树树种和无性系之间抗青枯病特性差异显著.赤桉、窿缘桉、柠檬桉、刚果桉、窿缘桉83002、雷林1号、雷林33号、刚果12号桉A2、、刚果12号桉A5、刚果12号桉W4、尾叶桉1号、巴勒斯桉等属于抗病类型.这些树种和无性系适应性强,速生,有些在生产中已被应用,其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 青枯病 鉴定 树种 林间调查 人工接种 自然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种质资源抗霜霉病鉴定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东奎 许一博 王跃进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20,共8页
葡萄霜霉病是严重危害葡萄的世界性病害,抗霜霉病育种是解决欧洲葡萄抗病性差的有效途径。中国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葡萄种质资源,鉴定这些资源的抗病性是抗病育种的前提。本文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对中国野生葡萄10个种29个株系以及17个欧... 葡萄霜霉病是严重危害葡萄的世界性病害,抗霜霉病育种是解决欧洲葡萄抗病性差的有效途径。中国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葡萄种质资源,鉴定这些资源的抗病性是抗病育种的前提。本文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法,对中国野生葡萄10个种29个株系以及17个欧洲葡萄品种、9个欧美杂交品种共55份材料进行抗霜霉病鉴定,研究不同种质资源的抗病性;进一步在人工接种霜霉菌后,对抗病毛葡萄株系丹凤-2及感病品种‘白玉霓’‘黑比诺’‘法国蓝’进行霜霉菌的侵染过程观察,比较抗病与感病材料中菌丝生长差异;在人工接种霜霉菌条件下,对中国野生葡萄抗病株系丹凤-2、塘尾和感病品种‘黑比诺’‘白玉霓’的抗病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野生葡萄、欧洲葡萄、美洲葡萄对霜霉病表现出抗病性差异,其中中国野生葡萄商南-1、湖南-1、商南-2、南郑-1、白水-40、渭南-3、安林-2、安林-3以及欧美杂种‘瑞比尔’‘高妻’与砧木材料‘SO4’对霜霉病有较高的抗性,这些材料具有强的抗霜霉菌入侵能力,以及抗病相关基因的上调表达。因此,本研究中中国野生葡萄中对霜霉病表现抗病的株系是今后抗病育种可以利用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田间自然抗病性鉴定 霜霉病 人工接种 葡萄种植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