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与地下水重金属原位检测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毛康 薛家奇 +1 位作者 陈卓 张华 《岩矿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34,共16页
对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进行现场检测,是快速识别重金属种类和评价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利用特定荧光探针,在目标重金属存在下,通过激光诱导荧光探针产生/猝灭荧光,从而完成对重金属的识别和检测,具有快速甄别地下水... 对地下水重金属污染进行现场检测,是快速识别重金属种类和评价污染程度的重要手段。激光诱导荧光技术(LIF)利用特定荧光探针,在目标重金属存在下,通过激光诱导荧光探针产生/猝灭荧光,从而完成对重金属的识别和检测,具有快速甄别地下水重金属污染特性和无损获取其价态的优势。本文在简述LIF检测重金属原理和LIF原位检测地下水重金属装备基础上,重点从荧光探针合成及其在重金属传感检测方法的构建上总结了基于不同荧光探针的LIF现场检测重金属的研究进展。目前可用于重金属检测的荧光探针包括以小分子探针、有机大分子和聚集诱导发光为主的有机荧光探针和以金纳米簇、量子点和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为代表的纳米荧光探针。这些探针的合成及其对应的传感检测方法的构建表明LIF技术在地下水重金属检测中具有巨大优势。而针对地下水重金属检测的LIF设备研发方面的成果虽不如荧光传感检测方法丰富,但已研制出部分重金属的传感器和检测装备,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未来研究将会聚焦在地下水重金属主控因子识别和抗干扰技术研发、荧光探针合成与LIF检测方法构建、重金属传感部件和检测装备集成研制,以及检测技术标准化,为后续场地地下水典型重金属LIF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重金属 激光诱导荧光 荧光探针 现场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激光诱导荧光成像装置与图像校正处理
2
作者 张瑞 朱绍悠 +5 位作者 王远航 陆家山 李舒伟 王桂秋 关亚风 耿旭辉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74-381,共8页
水下荧光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海洋生物研究、海洋能源探测等领域。然而,受到光在水中的吸收、散射等复杂光学环境因素的影响,水下荧光成像往往存在对比度不足和噪声干扰等问题。因其严重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后续分析,故亟待发展... 水下荧光成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海洋生物研究、海洋能源探测等领域。然而,受到光在水中的吸收、散射等复杂光学环境因素的影响,水下荧光成像往往存在对比度不足和噪声干扰等问题。因其严重影响图像的质量和后续分析,故亟待发展水下图像增强和修复技术以降低这些影响。设计并搭建了一种水下荧光成像装置,针对其构建了一套标准系数图像校正算法。该算法以荧光均匀物体为基准得出归一化校正系数并用于荧光图像校正。使用该方法使探测器信噪比提高了22倍,其对罗丹明B的检测限低至40μg/L。通过对校正前后图片荧光信号强度、信噪比、样品图像及检测限进行分析,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提高荧光成像的对比度和可识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传感器 水下荧光成像 激光诱导荧光 图像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PCA-BP算法的荧光粉检测与识别
3
作者 沈令斌 田丽萍 +1 位作者 田东鹏 刘玉柱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为了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效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与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一种电子荧光粉检测与识别系统来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以3种不同型号的荧光粉(CRT-B,P43和P47)为例,采用该系统获取荧... 为了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效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与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一种电子荧光粉检测与识别系统来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以3种不同型号的荧光粉(CRT-B,P43和P47)为例,采用该系统获取荧光粉样品在200 nm~890 nm范围内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完成了对光谱谱线校正和元素标定。结果表明,荧光粉CRT-B富含元素Zn、Al,P43富含元素Gd,P47富含元素Y、Si,P47中还检测到微量元素Ce;利用PCA算法分析光谱数据,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99.769%,3种荧光粉在空间中可以被清晰地分开;建立的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CRT-B、P43及P47荧光粉的识别率分别为99.8%、100%和100%。该研究结果对工业生产生活中电子废弃物的快速检测和回收利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荧光检测 高精度识别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主成分分析算法 反向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鸡蛋抗生素残留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程文轩 张庆贤 +1 位作者 刘宇 邹立扣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45-1254,共10页
禽蛋产业中抗生素残留超标问题作为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对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微生物检测法、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对于现场样品的快速检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禽蛋产业中抗生素残留超标问题作为重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近些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目前对畜禽产品抗生素残留的检测方法主要采用微生物检测法、免疫分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方法,但这些方法对于现场样品的快速检测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应用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速度快等特点的激光诱导荧光分析技术,开展鸡蛋中抗生素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样品以蛋清为溶剂,抗生素种类选用鸡蛋中可能残存的抗生素,包括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土霉素和庆大霉素,通过加入抗生素试剂模拟鸡蛋中抗生素的残留,测定了不同浓度下的抗生素荧光光谱。采用欧氏距离及概率密度的方法进行定性分析,定性分析的准确率在三倍标准差范围内达到了100%。在对已有的几种不同浓度样品进行检测分析后,建立了每种抗生素对应的c-S拟合曲线。结果表明,在有效检测范围内(环丙沙星:0.0001~1 mg·mL^(-1),诺氟沙星:0.0002~1 mg·mL^(-1),氧氟沙星:0.00005~1 mg·mL^(-1),土霉素:0.0001~0.2 mg·mL^(-1),庆大霉素:0.01~1 mg·mL^(-1)),可以根据荧光峰的净峰面积比较准确地计算抗生素含量。最后,计算了抗生素定量曲线的准确度和检出限,说明了该方法可以应用到鸡蛋中抗生素的残留量检测,但目前还存在检出限较高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来降低检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 抗生素残留 定性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多酶片中四种生物酶
5
作者 刘春叶 张剑 许旭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5期748-751,共4页
通过基于电荷耦合装置的在线自校正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使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多酶片样品中4种生物酶,根据FITC标记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评价胃蛋白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通过基于电荷耦合装置的在线自校正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使用毛细管电泳法同时分离检测了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多酶片样品中4种生物酶,根据FITC标记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评价胃蛋白酶的活力。结果表明,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可以分离检测生物药品中的活性成分,胃蛋白酶活性评价方法,可作为药典方法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自校正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多酶片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0 nm激光诱导土壤中多环芳烃的荧光检测系统 被引量:9
6
作者 何俊 尚丽平 +2 位作者 邓琥 王顺利 武志翔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1-55,共5页
为了提高激光诱导荧光(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方法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检测的精度,以蒽、芘、菲三种多环芳烃的标准土壤混合物作为样本,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这三种物质的最佳激发波长... 为了提高激光诱导荧光(Laser-Induced Fluorescence,LIF)方法对土壤中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检测的精度,以蒽、芘、菲三种多环芳烃的标准土壤混合物作为样本,通过紫外吸收光谱研究了这三种物质的最佳激发波长为250 nm,主要采用ND6000可调谐染料激光器、500is-sm型三光栅光谱仪和DK734-18F型ICCD构建了LIF方法测量土壤中多环芳烃的检测系统。在250 nm激光激发下,这三种PAHs的土壤混合样本的荧光发射光谱满足各自特征发射光谱,不同质量分数和其荧光强度线性相关系数达到0.97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提高了对土壤中PAHs的检出限和线性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激光诱导荧光 定量检测 250nm激光 光学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9
7
作者 杨丙成 关亚风 +1 位作者 黄威东 车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2-334,共3页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 基于共聚焦检测 ,研制了一台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等特点 ;成像观察校准系统使日常校准非常简单。采用毛细管电泳和流动注射方式对该体系性能进行了评价 ,以Cy5染料与Cy5标记的色氨酸作为检测物质 ,其检测下限为 3 7nmol/L ,线性范围为 10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共聚焦检测 微流控系统 毛细管电泳 流动注射 微型化仪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玉米的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周颖 黎源倩 裴晓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458-1463,共6页
采用三重PCR反应,同时扩增CaMV 35S启动子、hsp70 intron1和CryIA(b)基因之间序列以及Invertase基因,扩增产物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从而建立了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快速检测转基因玉米的新方法.对影响多重... 采用三重PCR反应,同时扩增CaMV 35S启动子、hsp70 intron1和CryIA(b)基因之间序列以及Invertase基因,扩增产物用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从而建立了多重PCR-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快速检测转基因玉米的新方法.对影响多重PCR扩增和毛细管电泳的因素进行了优化.在优化的条件下,本方法可以同时检测转基因玉米样品中3种外源基因.经序列测试证实,三重PCR扩增产物的序列与原基因完全一致,表明扩增结果可靠.该方法能检出0.05%MON810转基因玉米成分,远低于欧盟对转基因食品规定标识的质量分数阈值(1%).该方法对玉米及其制品的检测结果与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与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相比,具有特异性高、快速及灵敏等优点,适用于玉米中转基因成分以及转基因玉米MON810品系的快速筛选、鉴定和检测,能满足我国实施转基因食品标签法规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转基因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脑微透析液痕量氨基酸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被引量:5
9
作者 韩慧婉 马明生 +1 位作者 熊少祥 刘国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61-464,共4页
使用自制微透析探针和活动体位生化取样装置以及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 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 激光诱导荧光系统 ,对鼠脑透析液中的痕量氨基酸以异硫氢酸荧光黄 (FITC)进行柱前衍生后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鼠脑海马CA3区微透析液中游离氨基... 使用自制微透析探针和活动体位生化取样装置以及自行组装的毛细管电泳 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 激光诱导荧光系统 ,对鼠脑透析液中的痕量氨基酸以异硫氢酸荧光黄 (FITC)进行柱前衍生后进行了分离和检测 .鼠脑海马CA3区微透析液中游离氨基酸的浓度为 1 0 - 8~ 1 0 - 6mol/L ,并将其用于学习与记忆的研究 ,为无损伤研究活体脑内神经递质和其他痕量生化物质的动态变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微透析 激光诱导荧光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响应曲面优化-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快速检测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6
10
作者 渠凌丽 黎源倩 +3 位作者 郑波 何成艳 何玲 李永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21-1127,共7页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沙门菌的invA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rfbO157基因、志贺菌的ipaH基因及副溶血性弧菌Vpara(16S-23S rDNA IGS)基因的多重PCR产物-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志贺菌及副溶血性弧菌...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沙门菌的invA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rfbO157基因、志贺菌的ipaH基因及副溶血性弧菌Vpara(16S-23S rDNA IGS)基因的多重PCR产物-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沙门菌、大肠杆菌O157∶H7、志贺菌及副溶血性弧菌的特异性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出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多响应曲面法优化毛细管电泳的分离条件,以含有DNA荧光染料SYBR GreenⅠ的1.0%甲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通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同时检测4种常见致病菌的PCR扩增产物.在优化的多重PCR反应体系和毛细管筛分电泳条件下,此方法可以同时检测出沙门菌的invA基因、大肠杆菌O157∶H7的rfbO157基因、志贺菌的ipaH基因及副溶血性弧菌Vpara(16S-23S rDNA IGS)基因的多重PCR扩增产物,25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迁移时间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为0.92%~1.58%.通过多响应曲面的优化,有效改善了毛细管电泳对DNA分子的分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响应曲面优化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检测-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哈元清 钟先琼 +3 位作者 杨经国 黎源倩 栾崇林 周颖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24-728,共5页
采用Nd∶YAG激光器为激发光源 ,与CCD光学多道分析系统联用建立了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 ,并对该装置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荧光光谱测量范围 350~ 10 0 0nm ,波长精度 0 .3nm ,探测器光谱响应灵敏度 0 .1LX。采集和检测了... 采用Nd∶YAG激光器为激发光源 ,与CCD光学多道分析系统联用建立了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 ,并对该装置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荧光光谱测量范围 350~ 10 0 0nm ,波长精度 0 .3nm ,探测器光谱响应灵敏度 0 .1LX。采集和检测了若丹明 6G乙醇溶液的高信噪比荧光谱 ,最低检出限达到 10 - 8mol/L。线性范围为 10 - 6~ 10 - 8mol/L。将所建立的装置用于若丹明B荧光淬灭法测定水中硒的含量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1~ 10 μg/L ,检出限为 0 .5μg/L ,加标回收率为 81.3%~ 11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分析 YAG激光 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三种食源性致病菌 被引量:6
12
作者 毛红霞 黎源倩 +2 位作者 裴晓方 何超 渠凌丽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g/L... 建立了食品中常见致病菌大肠杆菌O157:H7的uidA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和志贺菌的ipaH基因的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的毛细管电泳快速检测方法。根据这3种致病菌的特异性基因序列设计多重PCR引物,优化PCR扩增反应体系,采用7.0g/L甲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法同时检测了3种常见致病菌的PCR扩增产物。在优化的多重PCR反应和毛细管筛分电泳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同时检测沙门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O157:H7基因的多重PCR扩增产物,22min内即可完成3种常见致病菌的毛细管电泳检测。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47%-2.07%。与凝胶电泳法比较,该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用于多种致病菌脱氧核糖核酸的检测,为食品安全提供了一种可靠的快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毛细管电泳法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扫描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晓博 闫卫平 +1 位作者 杨飞 白海明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2-74,88,共4页
以光纤代替传统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中复杂庞大的共聚焦检测光路,采用雪崩二极管作为荧光检测器件,通过曲柄实现了电机的匀速旋转到扫描轴的扫描运动转换,设计出用于阵列毛细管电泳芯片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嵌入式控制系统以STM32F... 以光纤代替传统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中复杂庞大的共聚焦检测光路,采用雪崩二极管作为荧光检测器件,通过曲柄实现了电机的匀速旋转到扫描轴的扫描运动转换,设计出用于阵列毛细管电泳芯片的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系统。嵌入式控制系统以STM32F103芯片为核心,在外围接口电路的配合下实现了高速荧光信号采集、通道识别及同PC机通信等功能,有效降低了电路设计的复杂度,提高了控制系统的性价比。系统具有体积小、灵敏度高、功耗低等优点,能够满足阵列毛细管电泳芯片检测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 毛细管电泳芯片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通道识别 雪崩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高效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6
14
作者 杨丙成 谭峰 关亚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3-615,共3页
采用共聚焦结构,研制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HPLC LIFD)。采用473nm的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为光源,设计了一种专用于共聚焦的HPLC LIFD检测池。该池的物理体积为7μL,有效体积约为0 1nL,入口通道与出口通道的夹角为120&#... 采用共聚焦结构,研制了一种高效液相色谱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HPLC LIFD)。采用473nm的半导体泵浦固体激光器为光源,设计了一种专用于共聚焦的HPLC LIFD检测池。该池的物理体积为7μL,有效体积约为0 1nL,入口通道与出口通道的夹角为120°,无直角区和变径区,无滞留和积累气泡的死角,对谱带展宽影响小。以核黄素标准品为测试物评价了该体系并利用该系统测定了实际样品中核黄素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激光诱导荧光 共聚焦 光学检测 核黄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泵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装置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丙成 谭峰 +1 位作者 陈令新 关亚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93,共3页
基于共聚焦光学结构 ,以发射波长532nm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研制了一小型荧光检测器 ;以罗丹明B为荧光试剂 ,柱上检测模式评价了该检测体系 ,焦宁Y为背景荧光探针间接检测了无机金属离子 ,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 基于共聚焦光学结构 ,以发射波长532nm的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为激发光源研制了一小型荧光检测器 ;以罗丹明B为荧光试剂 ,柱上检测模式评价了该检测体系 ,焦宁Y为背景荧光探针间接检测了无机金属离子 ,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成本低、高灵敏度和易操作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共聚焦 柱上检测模式 焦宁Y 无机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高光谱技术无损检测脐橙表面敌敌畏残留 被引量:10
16
作者 薛龙 庄宏 +3 位作者 黎静 刘木华 王晓 罗春生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9-193,共5页
常规化学方法检测农药残留不仅对样品具有破坏性,而且费时费力。本文以激光诱导荧光结合高光谱图像技术为手段,对脐橙表面的敌敌畏农药残留进行光谱无损检测;实验方法是在脐橙表面,喷施用自来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敌敌畏农药溶液,在实验... 常规化学方法检测农药残留不仅对样品具有破坏性,而且费时费力。本文以激光诱导荧光结合高光谱图像技术为手段,对脐橙表面的敌敌畏农药残留进行光谱无损检测;实验方法是在脐橙表面,喷施用自来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敌敌畏农药溶液,在实验室条件下风干后,采集激光诱导荧光高光谱图像,再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脐橙表面的农药残留量,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方法建立农药残留的预测模型,并找出最佳光谱区间,然后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hine,SVM)方法在最佳光谱区间的基础上建立农药残留的预测模型;所建模型结果其预测集样品的农药残留量实测值(0.4862~10.3791mg/kg)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01;实验结果说明,以激光诱导荧光结合高光谱技术为手段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检测脐橙农药残留方面是有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敌敌畏残留 激光诱导荧光 高光谱图像 脐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芯片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电荷耦合器件检测系统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洪 曾勇 +2 位作者 刘笔锋 庞代文 程介克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93-96,共4页
采用自组建的芯片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电荷耦合器件 ( CCD)检测系统在数十秒内满意地分离了曙红和荧光素。设计了一种进样、分离电路 ,可以有效地消除进样通道的样品溶液向分离通道的渗漏。解决了由这种渗漏所引起的电泳峰变宽... 采用自组建的芯片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电荷耦合器件 ( CCD)检测系统在数十秒内满意地分离了曙红和荧光素。设计了一种进样、分离电路 ,可以有效地消除进样通道的样品溶液向分离通道的渗漏。解决了由这种渗漏所引起的电泳峰变宽、拖尾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芯片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 电荷耦合器件 曙红 荧光 检测系统 电泳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限制性内切酶谱 被引量:3
18
作者 黎源倩 王国庆 +3 位作者 米建萍 周颖 曾红燕 张朝武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3-107,共5页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分离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 LIFD)分析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限制性内切酶谱的新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分枝杆菌hsp65基因的长度为439bp的片段,该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stEⅡ和HaeⅢ酶切后,分别用CE LIFD...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分离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CE LIFD)分析分枝杆菌脱氧核糖核酸(DNA)限制性内切酶谱的新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分枝杆菌hsp65基因的长度为439bp的片段,该扩增片段经限制性内切酶BstEⅡ和HaeⅢ酶切后,分别用CE LIFD装置和常规琼脂糖电泳(AGE)对比检测酶切片段。对PCR扩增片段的酶切样品的预处理和CE条件进行了优化,获得了8种分枝杆菌DNA的限制性内切酶谱图。DNA片段相对迁移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 6%。结果表明,CE的分离效能明显高于AGE,是研究DNA限制性内切酶谱的更有效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限制性内切酶谱 分枝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器的研制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丙成 谭峰 关亚风 《应用光学》 CAS CSCD 2003年第5期20-21,共2页
 采用共聚焦光学结构,并用激光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作为激发光源,研制出一种小型荧光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模块化结构,具有体积小、成本低、灵敏度高、易操作等优点。若适配检测池模块可满足不同的分离体系。
关键词 便携式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共聚焦光学结构 激光二极管 模块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适配体亲和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检测的凝血酶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月侠 宋茂勇 +2 位作者 李涛 赛道建 汪海林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33-336,共4页
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以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 以一种高亲和力适配体作为亲和荧光探针,以自建的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CE-LIF)检测装置为基础,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快速测定人凝血酶的方法。荧光标记的凝血酶适配体特异性地与凝血酶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凝血酶-适配体复合物,采用CE-LIF对复合物进行分离检测,从而测定凝血酶浓度。探讨了盐离子种类及浓度对适配体与凝血酶结合的影响,并在选定的电泳条件下对凝血酶检测的线性范围、检出限和重现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盐离子存在的条件下适配体与凝血酶的亲和力降低,不利于两者的结合;人血清溶液中,凝血酶浓度在0.25~10nmol/L范围内与复合物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r2=0.991),检出限(S/N=3)为55.6pmol/L;精密度和回收率测定结果均能满足分析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和毛细管电泳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凝血酶 适配体 血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