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审美中的自我确证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黔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174-178,共5页
自我确证是指主体从对象上面以类似直觉的方式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确证是审美的必要条件之一 ,审美不仅需要对象化 ,更需要自我确证。审美中的自我确证以想象为中介 ,想象使得在自我和对象之间寻找相似性成为可能 ,从而实现自我确证... 自我确证是指主体从对象上面以类似直觉的方式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自我确证是审美的必要条件之一 ,审美不仅需要对象化 ,更需要自我确证。审美中的自我确证以想象为中介 ,想象使得在自我和对象之间寻找相似性成为可能 ,从而实现自我确证。审美中的自我确证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简单直观式自我确证、对情爱能力的自我确证、对生活经验的自我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确证 审美 必要条件 作用机制 层次 审美 主体 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欣赏是人的本质自我确证
2
作者 龙协涛 《北方论丛》 CSSCI 1992年第5期4-10,共7页
一、斯芬克斯之谜的启示 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个著名的难为人的斯芬克斯之谜:什么东西早上走路用四只脚,中午用两只脚,晚上用三只脚?
关键词 自我确证 人的本质 欣赏 斯芬克斯 古希腊神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漫造型之美——论动漫造型的自我确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焱 肖文 《艺术科技》 2014年第6期55-55,共1页
动漫角色是动漫表演的主体,是故事情节展开的载体,动漫造型设计是动漫和游戏制作中最重要的前期环节。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本人设计动画角色的体会,从动漫发展的历史和动漫商业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入设计美学的理念,得出动画造型... 动漫角色是动漫表演的主体,是故事情节展开的载体,动漫造型设计是动漫和游戏制作中最重要的前期环节。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本人设计动画角色的体会,从动漫发展的历史和动漫商业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入设计美学的理念,得出动画造型之美在于满足欣赏者自我确证的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造型 自我确证 形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教育规训到自我确证:青少年教育的有效突围——观《青春变形记》有感
4
作者 张鹏 《江苏教育》 2022年第62期44-47,共4页
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电影《青春变形记》,讲述了一位青春期女孩李美莲(美美)的成长故事,美美向来乖巧驯良,但有悖于家庭规约的独立意识与性意识却在潜滋暗长。在13岁的某天早晨,美美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红色... 华裔导演石之予执导、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出品的电影《青春变形记》,讲述了一位青春期女孩李美莲(美美)的成长故事,美美向来乖巧驯良,但有悖于家庭规约的独立意识与性意识却在潜滋暗长。在13岁的某天早晨,美美发现自己突然变成了一只红色小熊猫,一旦遇到愤怒、羞愧等强烈情绪时,美美就会变身为小熊猫,面对妈妈的管教和约束,美美从表面的遵守到背后的反抗再到正面的抗争,最终她选择正视和悦纳自己,与小熊猫实现了身心和谐共存,实现了个体身心的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春期 情绪 成长规训 自我接纳 自我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漫造型之美——论动漫造型的自我确证
5
作者 张焱 《艺术科技》 2013年第9期64-64,59,共2页
动漫角色是动漫表演的主体,是故事情节展开的载体.动漫造型设计是动漫和游戏制作中最重要的前期环节。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本人设计动画角色的体会,从动漫发展的历史和动漫商业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入设计美学的理念,得出动... 动漫角色是动漫表演的主体,是故事情节展开的载体.动漫造型设计是动漫和游戏制作中最重要的前期环节。本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本人设计动画角色的体会,从动漫发展的历史和动漫商业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引入设计美学的理念,得出动画造型之美在于满足欣赏者自我确证的这一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漫造型 自我确证 形象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东西方交汇中的自我确证——关于胡峻涤作品解读
6
作者 陈晓春 《上海艺术家》 2001年第4期54-57,共4页
西油画传入中国之初,因其鲜明的写实风格而一度被封建士大夫、尤其是文人画家所轻看。但,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洞开国门,随着技不如人到文化不如人的层层反思,西方油画开始受到人们的大力推崇,由其绘画体系所规定的那一套绘画语... 西油画传入中国之初,因其鲜明的写实风格而一度被封建士大夫、尤其是文人画家所轻看。但,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洞开国门,随着技不如人到文化不如人的层层反思,西方油画开始受到人们的大力推崇,由其绘画体系所规定的那一套绘画语言渐渐处于强势,其典型的表现即使在中国画中,也大肆鼓吹西画特有绘画语言、意义取向和美学趣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语言 油画 绘画体系 西画 文人画 中国画 画家 美学趣味 自我确证 典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的根底在人的自我实现
7
作者 张正方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2年第2期7-9,共3页
审美的根底在人的自我实现即审美实践,正是审美实践赋予了客观对象以审美价值,从而构成了审美欣赏的具体实际内容。那种否定审美实践的观点是根本错误的。
关键词 自我实现 审美实践 马克思主义 自我确证 审美活动 审美主体 审美欣赏 审美价值 审美感知 美感愉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特性——兼论其学科独立性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令永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8-30,51,共4页
"课程与教学论"具有研究对象在教育实现中的核心性,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的开放性,基础理论与学科理论相结合,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消解相循环等学科特性。教育学分支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关于学科独立性的已有研究,在"课程与... "课程与教学论"具有研究对象在教育实现中的核心性,研究方法和学科视角的开放性,基础理论与学科理论相结合,概念、理论的形成与消解相循环等学科特性。教育学分支学科及其它相关学科关于学科独立性的已有研究,在"课程与教学论"阐发自身独立性的自律层面上具有积极的参照意义,而其实存状态和学科特性从根本意义上自我确证了"课程与教学论"的学科独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特性 学科独立性 自我确证 自律 他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施坦伯格的“约翰斯赏析”——一个关于前卫艺术批评的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邱晓林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6-25,共10页
前卫艺术全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风貌即便对于艺术批评家来说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在令他们为其作为批评家的身份感到焦虑不堪的情形下,一方面可能逼迫他们生产出具有开创性的批评理论,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诱导他们炮制出虚妄不实的过度阐释... 前卫艺术全然不同于传统艺术的风貌即便对于艺术批评家来说也意味着巨大的挑战,在令他们为其作为批评家的身份感到焦虑不堪的情形下,一方面可能逼迫他们生产出具有开创性的批评理论,但另一方面也可能诱导他们炮制出虚妄不实的过度阐释。美国当代艺术批评家列奥·施坦伯格的"约翰斯赏析"或许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例子。经过详尽的剖析,可以看到这位曾经的形式主义批判者并没有真正走出形式主义理论的统治阴影,根本原因则在于他仍然像他所批判的格林伯格一样没有真正理解现代艺术之自我确证的内涵,而走出批评怪圈的可能性出路则在于对这一内涵的全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卫艺术 施坦伯格 过度阐释 约翰斯 现代艺术的自我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阿凡达》”时代的电影艺术现实构建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允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93-95,共3页
电影艺术现实的建构,是电影理论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问题。《阿凡达》的出现掀起了一波新的有关于构建电影虚拟现实的浪潮,为营造更加逼真的电影现实,实现电影的真实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与此同时,电影作为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层面的自我... 电影艺术现实的建构,是电影理论长期以来关注的重要问题。《阿凡达》的出现掀起了一波新的有关于构建电影虚拟现实的浪潮,为营造更加逼真的电影现实,实现电影的真实提供了新的手段。但是,与此同时,电影作为艺术所具有的审美层面的自我确证功能也随之受到威胁。这种威胁既来自于对新的技术本身的过度追求,也来自于为了奇观异景的创作而对电影的文化诉求的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现实 3D电影 自我确证 《阿凡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梦想”照进现实的实践:也论电影中的“技术叙事”
11
作者 林少雄 田承龙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3期98-102,共5页
"技术叙事"是彰显电影技术属性的、区别于传统戏剧、文学叙事的一种新的电影叙事理论概念,至今还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论证的术语。但它对重新厘定电影叙事的框架,以及思索电影如何借助新技术而具有叙事功能方面具有理论创新意... "技术叙事"是彰显电影技术属性的、区别于传统戏剧、文学叙事的一种新的电影叙事理论概念,至今还是一个尚未得到充分论证的术语。但它对重新厘定电影叙事的框架,以及思索电影如何借助新技术而具有叙事功能方面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和现实针对性。技术所具有的叙事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电影创作者"描绘"或真或虚的艺术世界的梦想。同时,技术叙事也为真正确立叙事介质在电影叙事学中的中心地位起到一定的佐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叙事 技术叙事 叙事扩容 叙事介质 自我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学视域下的大学校园仪式文化研究
12
作者 盛况 《中国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60,共3页
大学校园仪式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关键在于我们对仪式的意义等缺乏文化学上的认识。仪式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形式的演绎,但更深层次的是在表达特定共同体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借助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我们试... 大学校园仪式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教育功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关键在于我们对仪式的意义等缺乏文化学上的认识。仪式从表面上看主要是形式的演绎,但更深层次的是在表达特定共同体的文化精神和价值追求。借助人类学对仪式的研究,我们试图重新理解大学校园仪式象征性、文化性、程式性的特征;重新还原大学校园仪式的功能,它关系到自我的确证、关系到知识的传承、关系到秩序的维系;改进大学校园仪式,要明确大学校园仪式的真正意义,把握大学校园仪式的共性特征,发挥大学校园仪式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仪式 象征性 自我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康欲望理论的发生学意义
13
作者 刘玲 《钦州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92-95,共4页
拉康认为主体的欲望在三界拓扑图上展开,在人的一生中,欲望处在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认同与自恋、凝视、异化与自我确证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主体的欲望的内容和表达方式,也共同揭示了主体欲望的复杂本质。
关键词 拉康 欲望理论 认同与自恋 凝视 异化与自我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文化自信
14
作者 姜华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年第2期9-12,共4页
在当下复杂的境遇下,中国文化如何在当代西方各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构想,如何让日常生活世界按照中国文化自身的逻辑展开,而不是被强行纳入一种以西方文明为主流的话语和价值系统中去。这实际上是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 在当下复杂的境遇下,中国文化如何在当代西方各种强势文化的影响下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构想,如何让日常生活世界按照中国文化自身的逻辑展开,而不是被强行纳入一种以西方文明为主流的话语和价值系统中去。这实际上是在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相互冲突和相互竞争中,争取中国文化的自主性,积极参与界定世界文化的问题。因此,它的意义在于这是中华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自我确证和抱负,是对自己生活世界的根本性的自我期待,也是实现中国文化自信所要面对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定位 强势文化 日常生活世界 自我确证 价值体系 全球化语境 相互冲突 西方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艺术本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晓 《电影评介》 2013年第5期111-112,共2页
我们的情感支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灵感和想象都来自于情感的抒发,艺术的本质就在于情感表达,用虚拟手段再现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贴近生活的作品更容易被大众接受感知,人的自我确证就是在这样一种体验中得以产生。
关键词 艺术本质 符号说 情感 自我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术的目的及其在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殷莎 程妍 《美术教育研究》 2012年第7期50-50,共1页
艺术的目的是艺术家的自我确证以及欣赏者的自我确证,它带来的是我们对于艺术以及人生的思考。文章从几个方面阐述了艺术的目的以及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能,研究了艺术的目的及其在艺术批评中的运用。
关键词 艺术目的 艺术批评 自我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不是药神》:由“个体”到“群体”的镜语感知、意象阐释和人文关怀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国辉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0-43,共4页
由青年导演文牧野执导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是近年来少有的书写当下批判现实并有着深刻力度的影片。电影讲述了一位药店店主走上贩药敛财之道后良心发现并完成其心灵上的自我确证和精神上的自我超越的故事,揭开了当今社会存在的"... 由青年导演文牧野执导的电影《我不是药神》,是近年来少有的书写当下批判现实并有着深刻力度的影片。电影讲述了一位药店店主走上贩药敛财之道后良心发现并完成其心灵上的自我确证和精神上的自我超越的故事,揭开了当今社会存在的"天价药""看病难"等一系列现实伤疤,展现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生活的悲惨与无奈,传达出创作者对社会现实深切的同情与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导演 自我确证 良心发现 自我超越 批判现实 看病难 人文关怀 镜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批判理论中的幸福哲学逻辑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国顺 陶磊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1-93,共3页
以现代分工样式的劳动为建构性因素,古典经济学开启了"商业社会"所呈现的自然和谐的幸福景观。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黑格尔从哲学维度把劳动提升为"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两者的同构性忽略了劳动的消极方面是... 以现代分工样式的劳动为建构性因素,古典经济学开启了"商业社会"所呈现的自然和谐的幸福景观。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黑格尔从哲学维度把劳动提升为"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两者的同构性忽略了劳动的消极方面是市民社会虚幻幸福的断裂点,也暴露出两者的意识形态本质。马克思将劳动理论提升至批判理论高度,通过对古典经济学和黑格尔哲学的双重批判,从现实的社会经济关系出发,深刻揭示了资本逻辑语境下造成劳动消极方面的根源,勾勒了超越谋生方式的资本主义劳动分工,从而使劳动成为个人自我实现和体现人的生命活动本身的内在目的,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未来社会幸福图景,进而凸显马克思哲学"改变世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幸福哲学 人的自我确证的本质 劳动的消极方面 断裂点 自由劳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与全民族共忏悔——读巴金的《随想录》的随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鎔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1989年第1期22-26,共5页
读巴金的《随想录》而不受感动者,不是中国人。可以说,《随想录》是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最伟大的,它的作者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作者的痛苦、反省、深思、焦虑,忏悔既是个人的,又是中华民族的。这是一部与全民族共忏悔的伟大的“忏... 读巴金的《随想录》而不受感动者,不是中国人。可以说,《随想录》是新时期文学作品中最伟大的,它的作者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作者的痛苦、反省、深思、焦虑,忏悔既是个人的,又是中华民族的。这是一部与全民族共忏悔的伟大的“忏悔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想录》 新时期文学 犯罪感 布鲁诺 施虐 政治解放 大老爷 使人 自我确证 思想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语境下的伤时诗浅探
20
作者 高卉 《安康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文从美学的角度对伤时诗的身体基础和心理基础做了初度探讨,认为伤时诗在文学史上的产生与大量涌现,是个体在文化规定的夹缝中寻求自我确认的结果,是中国文人无所凭附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伤时诗 焦虑 自我确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