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附件驱动系统中自动张紧器的动态特性实测与建模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曾祥坤 王红云 刘建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49-155,共7页
介绍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FEAD)系统中自动张紧器动态特性的实验测试方法和评价参数。测试和分析了预载扭矩、激振频率和激振振幅对张紧器动刚度和滞后角的影响。基于张紧器的预载扭矩、弹簧刚度、阻尼系数... 介绍了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Front End Accessory Drive,FEAD)系统中自动张紧器动态特性的实验测试方法和评价参数。测试和分析了预载扭矩、激振频率和激振振幅对张紧器动刚度和滞后角的影响。基于张紧器的预载扭矩、弹簧刚度、阻尼系数和张紧臂转动惯量四个参数,建立了表征张紧器扭矩-角位移关系的迟滞回线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方法识别出张紧器迟滞回线模型的模型参数。对比张紧器动态特性的实测值和计算值,结果表明张紧器迟滞回线模型的建模方法是正确性。由张紧器扭矩-角位移关系曲线换算出张紧器的动刚度和等效粘性阻尼,建立了FEAD系统中张紧臂的旋转振动方程。FEAD系统旋转振动响应幅值的计算值和实验值吻合较好,这说明表征张紧器扭矩-角位移关系的迟滞回线模型,能为FEAD系统旋转振动的计算提供模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件驱动系统 自动张紧器 动态特性 实验方法 迟滞回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张紧器固有频率测试探索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利平 李广龙 +1 位作者 上官文斌 曾祥坤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60-63,68,共5页
以螺旋弹簧式自动张紧器的固有频率测试为例,阐述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的探索性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对象的结构和功能,确定了实验方案,搭建了测试实验台,在不同的加速度激励下,测试了螺旋弹簧式自动张紧器3个方向的固有频率,对... 以螺旋弹簧式自动张紧器的固有频率测试为例,阐述科研成果转化为本科实验教学的探索性实验研究。分析了实验对象的结构和功能,确定了实验方案,搭建了测试实验台,在不同的加速度激励下,测试了螺旋弹簧式自动张紧器3个方向的固有频率,对比并分析了固有频率与激励加速度的关系。实践表明,科研项目促进了实验教学,有利于新型人才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张紧器 固有频率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张紧器的磨损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万里翔 喻杰 +1 位作者 孙毅 上官文斌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4期293-297,共5页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提出了分析和预测张紧器阻尼件磨损的计算方法。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建立张紧器的磨损仿真模型,调用了UMESHMOTION用户子程序来计算张紧器阻尼件的磨损深度,并给出了磨损系数的确定方法。在磨损... 基于Archard磨损模型和有限元分析方法,提出了分析和预测张紧器阻尼件磨损的计算方法。在ABAQUS软件中建立了建立张紧器的磨损仿真模型,调用了UMESHMOTION用户子程序来计算张紧器阻尼件的磨损深度,并给出了磨损系数的确定方法。在磨损的仿真过程中使用了ALE(arbitary Lagrangian eulaerian)自适应网格来优化阻尼件的网格质量。最后进行了张紧器磨损耐久试验,验证了计算方法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hard 自动张紧器 磨损 有限元建模 UMESHMOTION ALE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张紧器迟滞特性计算与试验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郭三本 李广龙 +4 位作者 李利平 上官文斌 龙尚斌 魏水生 王军成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278-286,共9页
以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自动张紧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张紧器摩擦副摩擦力矩的产生机理,建立张紧器在动静态激励下迟滞特性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各个摩擦副对张紧器摩擦力矩的贡献和区别了双阻尼件的作用。开展张紧器的耐久试验和在不同... 以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系统的自动张紧器为研究对象,分析张紧器摩擦副摩擦力矩的产生机理,建立张紧器在动静态激励下迟滞特性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各个摩擦副对张紧器摩擦力矩的贡献和区别了双阻尼件的作用。开展张紧器的耐久试验和在不同激励下的迟滞特性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张紧器在准静态激励下不同工作位置的输出力矩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的误差与动摩擦因数的关系,提供用于优化计算结果的动摩擦因数的取值方法,分析了不同激励参数对张紧器迟滞特性的影响。该模型可有效预测张紧器的迟滞特性,获得张紧器的输出力矩、阻尼比等性能参数,对张紧器的设计开发具有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张紧器 迟滞特性 模型 摩擦力矩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某发动机FEAD张紧臂摆角大的原因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9
5
作者 程市 曾超 +1 位作者 于超 刘伦伦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19年第7期83-87,共5页
针对某发动机FEAD系统自动张紧器摆角大导致故障率高的问题,分析了自动张紧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激励源、附件转动惯量、自动张紧器结构等因素。通过软件仿真分析,提出了改进及优化方向,并综合考虑可实施性、成本、加工工艺等方面,确... 针对某发动机FEAD系统自动张紧器摆角大导致故障率高的问题,分析了自动张紧器结构及工作原理,结合激励源、附件转动惯量、自动张紧器结构等因素。通过软件仿真分析,提出了改进及优化方向,并综合考虑可实施性、成本、加工工艺等方面,确定了最终改进方案。验证表明,自动张紧器摆角最大值可明显降低至3.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AD系统 臂摆角 激励源 附件转动惯量 自动张紧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动机附件传动系统关键零部件性能标准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乔亮亮 计维斌 +1 位作者 顾诗帆 李晓锦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5-60,共6页
针对实际使用中多楔带的疲劳损伤情况,分析了环境温度、带轮直径和安装张力对多楔带寿命的影响,设计了相应的方案进行试验验证,并经统计试验数据后制定了多楔带疲劳寿命指标标准。分析了机械式自动张紧器的静态扭矩特性、动态扭矩特性,... 针对实际使用中多楔带的疲劳损伤情况,分析了环境温度、带轮直径和安装张力对多楔带寿命的影响,设计了相应的方案进行试验验证,并经统计试验数据后制定了多楔带疲劳寿命指标标准。分析了机械式自动张紧器的静态扭矩特性、动态扭矩特性,提出评价其动态扭矩特性的指标参数———平均阻尼率;对静态和动态特性进行试验验证,规定了平均阻尼率的限值为20%~60%。为了评价其耐久性,自主研制出一套高温耐污试验规范,制定了张紧器耐久性指标标准。依据上述试验结果,进一步由此制定了多楔带和自动张紧器的技术条件和检验标准。研究结果表明:该标准适用于零部件的型式检验、出厂检验和抽样检验,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多楔带 机械式自动张紧器 疲劳寿命 性能试验 检验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