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血吸虫22.6ku膜相关蛋白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
作者 付媛 张雪娟 +5 位作者 赵俊龙 何永强 刘恩勇 卢福庄 江涛 冯尚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7-360,共4页
为了得到重组的日本血吸虫22.6 ku膜相关蛋白,研究设计了1对引物,以日本血吸虫m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克隆了576 bp的22.6 ku膜相关蛋白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已公布的Sj22.6基因序列(U75510)同源性达到99%。将该基因片段插... 为了得到重组的日本血吸虫22.6 ku膜相关蛋白,研究设计了1对引物,以日本血吸虫m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克隆了576 bp的22.6 ku膜相关蛋白基因片段,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与已公布的Sj22.6基因序列(U75510)同源性达到99%。将该基因片段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KG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GEX-Sj22.6,在大肠杆菌BL21 codn plus中表达获得了约48 ku的融合蛋白,经Western-blot检测,该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血吸虫 22.6ku膜相关蛋白 克隆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蛋白基因的扩增、序列分析和克隆
2
作者 黄艳 徐劲 +4 位作者 余新炳 吴德 胡旭初 王海 吴忠道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并将所发现的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蛋白(tegumental protein ofClonorchis sinensis,CsTP)的cDNA序列克隆到原核载体中,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华支睾cDNA质粒文库进行随机筛选并测序,用在线生物信息学... 目的识别华支睾吸虫新基因,并将所发现的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蛋白(tegumental protein ofClonorchis sinensis,CsTP)的cDNA序列克隆到原核载体中,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对华支睾cDNA质粒文库进行随机筛选并测序,用在线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序列分析,识别CsTP基因,并对其进行同源性、物理性质及结构分析。设计引物,从华支睾cD-NA质粒文库中扩增目的基因cDNA序列,并构建原核重组质粒,相同引物从华支睾吸虫基因组中扩增出CsTP的DNA序列。结果发现CsTP基因,其cDNA完整阅读框含555个碱基,编码184个氨基酸,理论分子量为20.7kDa;其DNA序列含1393个碱基,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序列分析表明,CsTP蛋白与其它物种的表皮蛋白或膜相关蛋白有一定的同源性。所构建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4T-1-CsTP经PCR、双酶切及测序证实与目的基因相符。结论发现华支睾吸虫表膜相关蛋白基因,成功构建其重组原核表达质粒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功能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支睾吸虫 膜相关蛋白基因 序列分析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相关锌指蛋白5在线粒体质量控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李梦雨 夏志 尚画雨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99-907,共9页
线粒体质量控制对于线粒体网络的稳态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膜相关锌指蛋白5(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 5,MARCH5/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MITOL/RNF153)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同时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线粒... 线粒体质量控制对于线粒体网络的稳态和线粒体功能的正常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膜相关锌指蛋白5(membrane-associated RING-CH 5,MARCH5/mitochondrial ubiquitin ligase,MITOL/RNF153)作为一种E3泛素连接酶,同时参与调节线粒体功能、线粒体动力学和线粒体自噬等重要生物学过程。本文重点阐述线粒体外膜蛋白MARCH5在调控线粒体功能、融合与分裂以及自噬中的作用及机制,并对MARCH5与运动的关系进行展望,以期为靶向MARCH5的药物和/或运动干预手段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锌指蛋白5 线粒体功能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嫩艾美耳球虫入侵相关蛋白EtMA1和EtMA2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4
作者 戚南山 陈海宁 +5 位作者 吕敏娜 吴彩艳 廖申权 李娟 仝宗喜 孙铭飞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26-1831,共6页
为筛选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候选疫苗分子,注释并克隆E.tenella入侵相关蛋白EtMA1和EtMA2的编码基因,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技术注释获得EtMA1和EtMA2的编码基因序列,以E.tenella(广东... 为筛选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候选疫苗分子,注释并克隆E.tenella入侵相关蛋白EtMA1和EtMA2的编码基因,并对其序列结构进行分析。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技术注释获得EtMA1和EtMA2的编码基因序列,以E.tenella(广东株)裂殖子总RNA为模板,利用RT-PCR的方法扩增获得EtMA1和EtMA2的开放阅读框(ORF)序列。利用在线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EtMA1和EtMA2的序列结构及与顶复门其他虫属的进化关系。结果显示,EtMA1和EtMA2ORF全长分别为1 617和1 725bp,分别编码全长为539个氨基酸和575个氨基酸的多肽片段。二者与TgAMA1相似性分别为30%和26%。EtMA1和EtMA2同属于E.tenella顶膜抗原超家族蛋白,可能在虫体对宿主的入侵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也为防控鸡球虫病提供了新的候选疫苗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嫩艾美耳球虫 抗原相关蛋白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劈裂-视网膜玻璃膜疣综合征一家系临床表型和基因型分析
5
作者 谢婷 陈青山 +3 位作者 梁佳 方冬 陈璐 张少冲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919-925,共7页
目的分析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劈裂-视网膜玻璃膜疣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7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来自中国惠州地区汉族后节小眼畸形综合征一家系共2代4人的临床资料,对各家系成员进... 目的分析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劈裂-视网膜玻璃膜疣综合征一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型。方法采用家系调查研究方法,收集2021年7月于深圳市眼科医院就诊的来自中国惠州地区汉族后节小眼畸形综合征一家系共2代4人的临床资料,对各家系成员进行详细的眼科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显微镜、彩色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前节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视野检查。采集该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和数据分析,应用ACMG指南对新发现的变异位点进行致病性分析。结果先证者女,14岁,自幼高度远视,视力右眼+9.75 DS-0.75 DC×150°=0.9,左眼+11.75 DS-1.25 DC×30°=0.7。角膜横径分别为12.1和12.2 mm,前房深度分别为2.56和2.92 mm,晶状体厚度分别为3.92和3.94 mm,眼轴长度分别为17.47和17.01 mm。彩色眼底照相显示中周部视网膜弥漫性分布边界不清的黄白色玻璃膜疣样病灶;OCT显示视网膜内核层劈裂,视网膜色素上皮下多个均质土堆状隆起和高反射致密点;FFA显示双眼中周部视网膜弥漫性斑点状透见荧光;视野检查显示双眼视觉灵敏度总体降低。先证者胞弟8岁,体征与其相似。父母近亲结婚,表型正常。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及其胞弟膜型卷曲相关蛋白(MFRP)基因第5、10外显子上分别有c.1150_1151insC(p.His384Profs*8)和c.498_499insC(p.Asn167Glnfs*34)2个复合杂合变异,先证者父亲携带c.498_499insC,母亲携带c.1150_1151insC。两者均为移码变异,均可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该家系确定的2个变异位点在ESP数据库、千人数据库(Phase3)、ExAC数据库中未见报道,为新发变异,变异与疾病共分离。根据ACMG指南,以上2个位点的变异均被判断为致病变异。根据临床表型和基因型结果,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诊断为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劈裂-视网膜玻璃膜疣综合征。结论MFRP基因c.1150_1151insC和c.498_499insC为该后节小眼畸形-视网膜劈裂-视网膜玻璃膜疣综合征家系的致病变异位点,该复合杂合变异为首次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眼畸形 家系 遗传学分析 型卷曲相关蛋白基因 后节小眼畸形 视网劈裂 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朊蛋白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陶利明 王志亮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09-811,834,共4页
关键词 基因结构 蛋白 功能研究进展 蛋白质构象病 诺贝尔生理学奖 PrP^c 朊病毒假说 颗粒相关蛋白 膜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MYT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药物敏感性和免疫浸润关联性的分析
7
作者 解辉平 刘佳骏 +3 位作者 陈佳彬 朱丽华 张志斐 杨兆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98-509,共12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膜相关酪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KMYT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价值、生物学功能、药物敏感性、基因突变及免疫浸润的关联性。方法:基于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分析PKMYT...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膜相关酪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PKMYT1)在胶质瘤中的表达与预后价值、生物学功能、药物敏感性、基因突变及免疫浸润的关联性。方法:基于中国胶质瘤基因组图谱数据库(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分析PKMYT1的差异表达情况。通过基因本体论分析(GO)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预测PKMYT1可能富集的通路。将PKMYT1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和基因集进行Pearson相关性和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进一步对PKMYT1高低表达组在胶质瘤患者进行生存预后、基因突变、药物敏感性及免疫浸润分析。结果:PKMYT1在WHO高级别胶质瘤(P<0.0001)、异柠檬酸脱氢酶(IDH)野生型胶质瘤(P<0.05)和胶质母细胞瘤(P<0.0001)中显著高表达。PKMYT1低表达组患者的OS率显著高于高表达组(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KMYT1表达水平是OS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GO和GSEA分析结果表明,与PKMYT1共表达的基因集主要富集在细胞周期、DNA复制和DNA损伤修复等信号通路上。Pearson相关性和GSVA分析结果显示,PKMYT1的表达与细胞周期相关基因、基因集及细胞周期检查点基因呈显著正相关(P<0.01)。药物敏感性分析发现,PKMYT1高表达组患者对奥希替尼、达拉非尼、卡莫司汀和西地尼布具有较高敏感性(P<0.05)。突变分析发现IDH1基因在PKMYT1低表达组中具有更高的突变频率。免疫浸润分析结果表明,PKMYT1的表达与胶质瘤基质评分(r=0.13,P<0.001)、免疫评分(r=0.11,P<0.01)和ESTIMATE评分(r=0.13,P<0.001)显著正相关;且与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的免疫细胞浸润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PKMYT1高表达的患者预后较差,其机制可能与肿瘤免疫浸润和细胞周期调控有关。PKMYT1有望成为胶质瘤诊断和治疗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相关酪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 细胞周期 预后 免疫浸润 药物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肾气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
8
作者 宁洪悦 祁彤 +4 位作者 高飞 刘慧 高志旭 常柏 郭建恩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86-1493,1498,共9页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成模小鼠依据体质量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加味肾气丸低、中、高剂量观察组,每组10只。同时,将10只db/m小鼠作为正常组。加味肾气丸... 目的:观察加味肾气丸对糖尿病肾病小鼠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方法:将50只db/db成模小鼠依据体质量采用简单随机化方法分为模型组、厄贝沙坦组及加味肾气丸低、中、高剂量观察组,每组10只。同时,将10只db/m小鼠作为正常组。加味肾气丸各剂量组小鼠分别给予12.95、25.89、51.78 g/kg药物颗粒混悬液灌胃,厄贝沙坦组小鼠给予0.026 g/kg厄贝沙坦混悬液灌胃,正常组与模型组小鼠则给予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1次/d,均干预12周。对比各组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用苏木素-伊红(HE)、糖原染色(PAS)染色法、透射电镜(TEM)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UNEL)法检测肾细胞凋亡,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肾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相关X蛋白(BAX)、BCL2]、ERS标志蛋白[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同源蛋白(CHOP)、活化转录因子6(ATF6)、肌醇需求酶1(IRE1)]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肾组织中TMBIM6/mTORC2信号通路相关蛋白[TMBIM6、p-mTORC2/mTORC2、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AKT)/AKT、BCL2]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加味肾气丸组及厄贝沙坦组Scr、BUN、UACR低(P<0.05),肾组织病理变化改善,肾细胞凋亡率低(P<0.05),BAX蛋白表达低(P<0.05),BCL2蛋白表达高(P<0.05),肾组织中CHOP、ATF6、IRE1蛋白表达低(P<0.05),肾组织中TMBIM6、p-mTORC2/mTORC2、p-AKT/AKT、BCL2蛋白表达高(P<0.05),CHOP蛋白表达低(P<0.05)。结论:加味肾气丸能够通过调控TMBIM6/mTORC2信号通路,有效抑制DKD小鼠ERS介导的肾细胞凋亡,从而减少蛋白尿,发挥肾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肾气丸 糖尿病肾病 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抑制剂结构域家族成员6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2 信号通路 细胞凋亡 内质网应激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参皂苷Rg3对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及肠钙吸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周红 张亚维 +1 位作者 张堃 白登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代谢及肠钙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实验组,每组大鼠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大鼠均采用去势(OVX法)法制备O... 目的:探究人参皂苷Rg3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代谢及肠钙吸收功能的影响。方法:60只SPF级雌性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实验组,每组大鼠各15只。除空白组外,其他大鼠均采用去势(OVX法)法制备OP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及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10 mL/(kg·d)],阳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维D3灌服(每周6.25 mg/kg),实验组给予人参皂苷Rg3[80 mg/(kg·d)]灌胃治疗,连续干预治疗12周。检测各组股骨、胫骨骨密度变化,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中骨保护素(osteoclastogenesis inhibitory factor,OPG)、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typeⅠNterminal propeptide,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I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TypeⅠcollagen carboxy-terminal peptide,CTX-I)含量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分析各组肠黏膜组织细胞凋亡情况;Masson法分析各组肠黏膜组织纤维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肠黏膜组织中维生素D膜相关快速反应结合蛋白(membrane-associated rapid response steroid-binding,1,25-D3-MARRS)蛋白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Jagged1、Notch1、Hes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大鼠造模后股骨、胫骨骨密度明显下降,血清中OPG、PINP、TRACP及CTX-I含量明显变化(P<0.05);肠黏膜组织病理发生明显改变,组织纤维化增强,细胞凋亡程度增加;肠黏膜组织1,25-D3-MARRS蛋白表达降低(P<0.05)。治疗后与模型组对比,阳性组及实验组大鼠股骨、胫骨骨密度明显升高,血清中OPG、PINP、TRACP及CTX-I含量明显改善(P<0.05);肠黏膜组织病理发生明显改善,纤维化降低,细胞凋亡程度降低;肠黏膜组织中Jagged1、Notch1、Hes1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改善(P<0.05)。结论:人参皂苷Rg3能够提高OP大鼠骨密度,减轻肠黏膜组织细胞凋亡及组织纤维化,增加肠黏膜1,25D3-MARRS蛋白表达,改善肠道钙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人参皂苷RG3 肠钙吸收 骨密度 维生素D相关快速反应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SPACA1在版纳微型猪近交系睾丸中的表达及转录调控特征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志朋 张霞 +4 位作者 代红梅 杨福华 廖隽锐 许静 霍金龙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8-96,共9页
旨在分析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BMI)SPACA1基因的序列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在睾丸中的表达调控模式。选取4头成年BMI公猪的睾丸进行全转录组测序,获得SPACA1基因在睾丸中的表达丰度。采用RT-PCR技术克隆SPACA1的... 旨在分析版纳微型猪近交系(Banna mini-pig inbred line,BMI)SPACA1基因的序列特征、生物学功能及在睾丸中的表达调控模式。选取4头成年BMI公猪的睾丸进行全转录组测序,获得SPACA1基因在睾丸中的表达丰度。采用RT-PCR技术克隆SPACA1的完整编码序列,分析SPACA1的序列、染色体定位、分子特征及相应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对SPACA1的相互作用蛋白进行GO、KEGG功能富集,并将获得的蛋白与转录组测序所获得的基因表达量进行关联分析。利用转录组测序数据构建SPACA1 mRNA与miRNA和lncRNA的ceRNA调控网络。SPACA1基因CDS区全长为888 bp(Genbank登录号:OK042308),具有2个跨膜螺旋结构,与SPACA3、SPACA4、HIPK4和CCDC62显著相关;SPACA1及其互作蛋白主要参与精子细胞发育、分化,精子活力、顶体反应和精子鞭毛形成等通路;SPACA1基因受6个miRNAs靶向调控。本研究报道了SPACA1的表达、分子结构、蛋白质功能、在睾丸中的和转录调控作用,为深入研究SPACA1基因在BMI受精以及顶体反应等重要生物学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顶体膜相关蛋白1 蛋白互作 功能分析 ceRNA转录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在急性胰腺炎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春云 刘瑞霞 阴赪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57-1160,共4页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胰腺外分泌部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自噬是细胞内代谢降解的一个重要途径,自噬损伤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来研究发现,AP中自噬过程发生明显异常,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自噬溶酶...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胰腺外分泌部炎症性疾病,其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楚。自噬是细胞内代谢降解的一个重要途径,自噬损伤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来研究发现,AP中自噬过程发生明显异常,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障碍,自噬溶酶体降解功能显著下降。胰腺内胰酶异常激活与炎症反应是启动AP的关键事件,而自噬功能异常与二者皆密切相关。对AP自噬功能障碍的上下游机制进行探究,有助于发现治疗胰腺炎新的分子目标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自噬 溶酶体相关蛋白质类 炎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葡萄球菌SarA对atlE、lipA和zinC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海蛟 范长胜 +4 位作者 辛及娣 陶菊红 苑兴卉 高山峨 梁国新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0-186,共7页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s)是一种条件致病菌,SarA(StaphylococcalaccessoryregulatorA)是该菌中一个全局性调控因子,它控制着细胞中许多与毒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报道了SarA在转录水平直接调控atlE、lipA和zinC基因的表达.RT... 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epidermids)是一种条件致病菌,SarA(StaphylococcalaccessoryregulatorA)是该菌中一个全局性调控因子,它控制着细胞中许多与毒性相关的基因表达.报道了SarA在转录水平直接调控atlE、lipA和zinC基因的表达.RT-PCR和lacZ报告基因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表皮葡萄球菌ATCC35984中,SarA对atlE(自溶酶基因)表达起负调控作用,而对lipA(脂肪酶基因)和zinC(膜相关锌金属蛋白酶基因)的表达则有正调控作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arA控制atlE,lipA和zinC3种基因表达可能是通过与被调控基因上游的特定DNA序列的结合来实现的,该DNA结合区保守并富含AT碱基.根据已报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SarA的结合位点序列,利用Omiga软件分析并推测了SarA结合atlE,lipA和zinC的可能区域.基于SarA是一种多功能的毒素相关调控因子,结果提示,SarA能调控众多因子,可以作为防治表皮葡萄球菌感染的一个药物筛选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A 自溶酶基因(atLE) 脂肪酶基因(lipA) 相关锌金属蛋白酶基因(zinC) 基因调控 表皮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CARMA1稳定沉默抑制K562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枋 王凌燕 +2 位作者 李洁羽 陈淑萍 叶韵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91-695,共5页
目的研究RNAi技术稳定沉默caspase募集结构域膜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1(CARMA1)基因后对K562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构建稳定沉默CARMA1基因的K562细胞,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ARMA... 目的研究RNAi技术稳定沉默caspase募集结构域膜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1(CARMA1)基因后对K562细胞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i技术构建稳定沉默CARMA1基因的K562细胞,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CARMA1 mRNA和蛋白的抑制情况。应用台盼蓝拒染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克隆形成,TranswellTM实验(含Matrigel或不含Matrigel)检测体外迁移与侵袭能力的改变。反转录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析相关信号通路分子的改变,并探讨可能机制。结果成功构建6株细胞株:其中1株为阴性对照(K562/sh-eGFP),另5株为CARMA1基因沉默的细胞株。K562/shCARMA 1-93对CARMA1的抑制效果最好,利用该模型进行后续研究。台盼蓝拒染法和克隆形成实验表明,K562/shCARMA 1-93的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受到明显抑制(P<0.01)。与空白对照K562和阴性对照K562/sh-eGFP相比,细胞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9.3%和28.6%;克隆形成抑制率分别为37.6%和34.1%。体外迁移和侵袭转移实验证实,与对照组相比,K562/shCARMA1-93穿膜细胞数明显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1)。CARMA1受抑制后,信号通路分子核转录因子-κB(NF-κB)及早期生长反应基因1(EGR1)的表达也随之下降。结论 CARMA1的稳定沉默会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和侵袭转移,这可能与NF-κB、JNK/EGR-1信号通路受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pase募集结构域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1(CARMA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慢病毒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Pfs40基因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序列分析
14
作者 单志新 余新炳 +2 位作者 李学荣 马长玲 方建民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 (FCC1/HN)株膜相关钙结合蛋白 (Pfs40 )基因编码区的原核表达载体 ,测定Pfs40基因编码区的序列 ,了解该虫株与其它虫株Pfs40基因序列的差异。 方法 根据Pfs40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技术从FCC1... 目的 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 (FCC1/HN)株膜相关钙结合蛋白 (Pfs40 )基因编码区的原核表达载体 ,测定Pfs40基因编码区的序列 ,了解该虫株与其它虫株Pfs40基因序列的差异。 方法 根据Pfs40基因已知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用PCR技术从FCC1/HN株基因组DNA中扩增Pfs40基因编码区 ;EcoRⅤ酶切鉴定PCR产物 ;将Pfs40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 8a ,转化大肠杆菌DH5α感受态细胞 ,于卡那阳性LB培养平板上筛选阳性克隆 ,酶切 ,PCR扩增鉴定 ;用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进行测序 ,应用软件对Pfs40核苷酸及推测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 结果 PCR扩增获得 10 32bp的Pfs40基因 ,EcoRⅤ酶切表明扩增产物正确 ;重组质粒经双酶切及PCR鉴定表明获得正确重组子 ;恶性疟原虫FCC1/HN株与 7G8株Pfs40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 99.5 % ,编码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9.1%。Pfs40理论蛋白质有 5个钙结合区EF -hand结构 ;4个明显的抗原表位区段。结论 从恶性疟原虫基因组DNA中获取Pfs40基因 ,并成功构建恶性疟原虫FCC1/HN株Pfs40基因编码区的原核表达载体 ;FCC1/HN株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疟原虫 相关结合蛋白 聚合酶链反应 序列分析 原核表达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及血清中MICA的表达和含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辉 刘春苗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65-868,共4页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及血清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相关蛋白A(MICA)的表达和含量,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59例)及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 目的:检测卵巢上皮性癌组织及血清中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相关蛋白A(MICA)的表达和含量,探讨其与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临床分期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59例)及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12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15例)膜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相关蛋白A(mMIC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及健康人(15例)血清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相关蛋白A(sMICA)的含量。结果:①mMICA在卵巢上皮性癌和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2.88%、8.3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卵巢上皮性癌低分化组和中分化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48%、63.16%,Ⅰ~Ⅱ期组和Ⅲ~Ⅳ期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5.45%、79.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不表达。②血清中sMICA含量,卵巢上皮性癌20.79±8.37ng/ml、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9.98±1.75ng/ml、健康人6.47±1.69ng/ml,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在卵巢上皮性癌低分化组含量高于中分化组,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及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③在卵巢上皮性癌不同组织学类型的卵巢上皮组织中mMICA的表达阳性率及血清中sMICA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上皮性癌组织mMICA表达阳性率及血清中sMICA含量均较高,且均与卵巢上皮性癌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有关。检测血清sMICA含量可能作为辅助诊断及评价卵巢上皮性癌病情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上皮性癌 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相关蛋白A 可溶性主要组织相容性复 合体相关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CH1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对人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暖 杨丽娟 +3 位作者 代娟娟 王爱丽 武艳 刘成霞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2-359,共8页
目的:探讨膜相关环状蛋白1(MARCH1)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胃癌手术切除的2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组织中MARCH1 mRNA和蛋... 目的:探讨膜相关环状蛋白1(MARCH1)对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胃癌手术切除的20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组织中MAR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选择人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BGC-823、BGC-803、AGS及SGC-7901,RT-qPCR法检测不同细胞中MARCH1 mRNA表达水平。取对数生长期的SGC-7901细胞系分为siNC(转染siNC)、siMARCH1-1组(转染siMARCH1-1)和siMARCH1-2组(转染siMARCH1-2),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MAR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酸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p-PI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胃癌组织中MARC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胃黏膜正常上皮细胞GES-1比较,人胃癌细胞BGC-823、BGC-803、AGS和SGC-7901中MARCH1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siNC比较,siMARCH1-1组和siMARCH1-2组细胞中MARCH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与siNC比较,siMARCH1-1组和siMARCH1-2组细胞增殖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数均明显降低(P<0.01),细胞中p-PI3K和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AKT蛋白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RCH1能够促进胃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相关环状蛋白1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NA-24通过靶向CARMA3基因调控胃癌AGS细胞的增殖和凋亡 被引量:17
17
作者 蒯君 秦咏梅 +2 位作者 郭晓鹤 杨芳 张兰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93-1100,共8页
目的:探讨miRNA-24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AGS、MKN74、HGC27)和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中miRNA-24的表达水平。建立miRNA-24过表达的AGS细胞株,采用... 目的:探讨miRNA-24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RT-PCR)检测不同胃癌细胞株(AGS、MKN74、HGC27)和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中miRNA-24的表达水平。建立miRNA-24过表达的AGS细胞株,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相关cyclin D1、CDK2、Bcl-2、p-IκB-α/IκB-α和p-Rb/Rb蛋白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预测和验证miRNA-24可能的靶基因。结果:3株胃癌细胞中miRNA-24的表达均低于GES-1 cell。转染miRNA-24 mimic(miR-24组)48 h后AGS细胞增殖活力显著低于miR-NC组[(119.62±12.63)%vs(147.79±11.89)%,P<0.05],并出现周期阻滞,且早期和晚期细胞凋亡率明显较miR-NC组上升[早期凋亡率:(11.32±2.27)%vs(0.57±0.08)%;晚期凋亡率:(15.56±2.27)%vs(0.85±0.16)%,均P<0.05]。转染miRNA-24 mimic后,细胞中cyclin D1、CDK2、Bcl-2及p-Rb的蛋白表达水平均较miR-NC组显著降低,p-IκB-α蛋白的表达水平较miR-NC组显著上升。共转染miRNA-24 mimic和miRNA-24可能作用靶点CARMA3基因过表达质粒的miR-24+pc DNA-CARMA3组AGS细胞CARMA3蛋白表达较miR-24组明显增加(1.74±0.09 vs 1.03±0.06,P<0.05)。miR-24+pc DNA3-CARMA3组AGS细胞48 h增殖活力较miR-24组显著升高[(137.85±15.34)%vs(102.31±11.23)%,P<0.05];而miR-24+pc DNA3-CARMA3组AGS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均较miR-24组显著降低[早期凋亡率:(4.24±0.56)%vs(11.32±2.27)%,P<0.05;晚期凋亡率:(6.38±0.63)%vs(15.56±2.27)%,P<0.05]。CARMA3过表达可部分逆转miRNA-24对胃癌AGS细胞增殖及凋亡的作用。结论:miRNA-24可通过靶向CARMA3基因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24 胃癌细胞株AGS 增殖 凋亡 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MA3调控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洋 郑文燕 +3 位作者 胡帝宇 童智子 蒋松宏 王怡丹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9-154,共6页
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膜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3(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and 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like domain protein 3,CARMA3)属于CARMA家族,是一个新型的骨架蛋白。CARMA3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影... 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膜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3(caspase recruitment domain and membrane-associated guanylate kinase-like domain protein 3,CARMA3)属于CARMA家族,是一个新型的骨架蛋白。CARMA3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影响细胞的周期进程、增殖和信号转导,从而影响癌症的发生和细胞应答。论文介绍了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过程、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的配体、DNA损伤和感染可激活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活性水平受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A20负调控CARMA3介导的NF-κB信号通路,以及CARMA3与癌症发生的关联,旨在为基于NF-κB信号通路的细胞周期进程、增殖和细胞应答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半胱天冬酶募集结构域的相关鸟苷酸激酶蛋白3(CARMA3) NF-ΚB G蛋白偶联受体(GPCRs)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