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应用于即刻种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群 陈必胜 +1 位作者 姜晓钟 陶长仲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 目的:探讨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membran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mGBR)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方法:16颗钛75种植体种植于犬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左侧(实验侧)置胶原膜,右侧无膜对照,术后4周、12周通过形态学和定量组织学分析研究种植体骨界面。结果:全部实验动物伤口愈合良好,术后4周和12周实验侧新骨形成均多于对照侧;实验测种植体直接骨接合率(DCLF,%)分别为32.93±2.66和65.95±7.00,对照侧为21.71±3.20和45.72±3.51。组间比较P<0.01。结论:mGBR可提高即刻种植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 即刻种植 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膜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陈良伟 韩建民 郭传瑸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5,共11页
可降解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GBR)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促成骨性能,是治疗颌面部骨缺损的理想植入物。本文对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膜的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了镁基金属的研究历史及应用领域,随后从镁... 可降解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GBR)膜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生物降解性和生物促成骨性能,是治疗颌面部骨缺损的理想植入物。本文对镁基金属引导骨再生膜的现状和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阐述。首先介绍了镁基金属的研究历史及应用领域,随后从镁基金属GBR膜的机械性能、生物相容性和促成骨性能及其机制方面介绍了镁基金属制备GBR膜的应用优势,最后对当前镁基金属GBR膜的局限性及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和展望进行介绍。镁基金属GBR膜在基础和转化研究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为治疗口腔颌面部的骨缺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金属 引导再生 降解 再生 临床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罗正文 刘济远 +1 位作者 李佳 潘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82-786,共5页
目的:观察和评价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骨缺损部位的影像学检查,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排异... 目的:观察和评价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开放、平行、阳性对照(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临床试验设计。主要评价指标为骨缺损部位的影像学检查,次要评价指标为:手术伤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骨代谢变化、骨感染征象。安全性评价指标为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本临床试验共入组40例受试者,完成试验39例,脱落1例。主要有效性评价指标影像学检查有效率:试验组89.47%、对照组95.00%。次要疗效评价2组材料植入后伤口愈合时间均小于12d,2组均无排异反应、无骨代谢变化、无骨感染征象。不良事件发生率试验组:5.00%,对照组:0.00%。结论:引导组织再生生物膜应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和安全性非劣效于Bio-Gide可吸收生物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牙槽缺损 引导再生 引导组织再生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费伟 杨小民 +3 位作者 李铮 尹明平 沈志浩 廖楚航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4-498,共5页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mm×3mm×5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 目的探讨可吸收性胶原膜引导即刻植入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再生的效果。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狗下颌第3、4前磨牙新鲜拔牙创即刻植入种植体的近中形成3mm×3mm×5mm骨缺损区,按自身同期对照研究设计,右侧为实验侧,骨缺损区上覆盖Co膜;左侧为空白对照侧,骨缺损区不覆盖Co膜。术后1、2、4、6个月分别处死一组动物,摘取下颌骨,采用大体观察、X线摄片、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及生物力学(拔出实验)测定等方法检测缺损区骨组织再生的情况。结果实验侧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区较空白对照侧新骨形成量多、外形好、骨成熟时间早,加速了骨组织的再生过程。结论可吸收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可用作骨组织引导再生膜,以期促进骨缺损的再生修复,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骨组织愈合的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吸收性胶原 引导再生 即刻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吴文蕾 葛久禹 +2 位作者 李升 黄晓峰 陈湘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49-1051,1055,共4页
目的:将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应用于修复牙周缺损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后牙区牙周缺损模型,分别随机采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胶原-羟基磷灰石人... 目的:将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应用于修复牙周缺损的动物实验,探讨其用于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可行性。方法:人工构建4只成年Beagle犬下颌后牙区牙周缺损模型,分别随机采用: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空白对照治疗,每组8颗牙,12周后处死动物,进行组织学观察并测量新生组织高度。结果:与单纯植入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组相比,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胶原膜组获得了更多的新附着,表现为有较多的新生牙槽骨、新生牙周膜和新生牙骨质样组织生长,2组之间新生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骨与胶原膜联合运用修复牙周牙槽骨缺损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效果优于单纯植入人工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羟基磷灰石人工 胶原 引导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磷灰石复合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金琼 王晓敏 +2 位作者 王晓飞 李旭东 麻健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 目的探讨自制胶原-羟磷灰石(COL-HA)复合膜修复SD大鼠颅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在24只SD大鼠的颅顶骨上各制备4个缺损,其中左、右侧缺损区分别覆盖COL-HA复合单层致密膜(第2组)和COL-HA复合双层膜(第3组),额骨缺损区保留作为空白对照(第1组),枕骨缺损区覆盖Bio-Gide膜作为对比(第4组)。术后2、4、8、12周各处死6只大鼠取材,进行肉眼观察、X线检查、组织切片观察和新生骨量测定,对结果进行广义线性模型/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从术后2周开始除第1组外,其余3组均可见少量新生骨质,12周时3组缺损区由不透明硬组织封闭,并可见分解的部分膜碎片。X线显示,术后12周时第3组和第4组缺损区修复骨密度与原骨质接近,第2组稍低。新生骨量分析显示,术后初期第4组新生骨量大于其余3组,术后12周第4组与第3组和第2组的成骨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OL-HA复合膜能引导大鼠颅骨组织再生,且复合双层膜成骨效果要优于复合单层致密膜,其结构更有利于成骨细胞的附着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胶原 羟磷灰石 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骨组织引导再生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晓敏 李旭东 张志斌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00-1304,共5页
本研究结合原位合成法和凝胶途径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材料。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膜由胶原纤维三维网络构成,无机相均匀分布于网络中。红外与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复合膜的无机相为碳酸取代的弱结晶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具有类似自... 本研究结合原位合成法和凝胶途径制备了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材料。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复合膜由胶原纤维三维网络构成,无机相均匀分布于网络中。红外与X射线衍射图谱显示,复合膜的无机相为碳酸取代的弱结晶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具有类似自然骨的组成。与纯胶原膜相比,复合膜的溶胀性能大为改善。通过对复合凝胶的控制脱水,使复合膜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模量,结合微观形貌和脱水控制过程讨论了复合膜的增强机制。本研究制备的胶原-羟基磷灰石复合膜可作为一种良好的骨组织引导再生膜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引导再生 胶原 羟基磷灰石 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带蒂筋膜瓣为膜引导骨再生屏障膜包裹接种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非细胞型组织工程促进骨缺损修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胡振顺 杨新明 +3 位作者 王耀一 孟宪勇 张瑛 阴彦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55-557,共3页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为膜引导骨再生(MGBR)屏障膜的可行性及其在促进超临界骨缺损(ECSD)修复方面的实验疗效。方法:50只大白兔,尺骨造ECSD模型,A组单纯植入化骨(NTEB)(对照组),B组制备带蒂筋膜瓣包裹NTEB(实验组),术后对实验动物行一般... 目的:研究带蒂筋膜瓣为膜引导骨再生(MGBR)屏障膜的可行性及其在促进超临界骨缺损(ECSD)修复方面的实验疗效。方法:50只大白兔,尺骨造ECSD模型,A组单纯植入化骨(NTEB)(对照组),B组制备带蒂筋膜瓣包裹NTEB(实验组),术后对实验动物行一般情况观察、修复区X射线检查、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检查、骨形态计量分析及生物力学测定分析。结果:各检查结果均显示B组优于A组。结论:以带蒂筋膜瓣为屏障膜具有MGBR作用,其包裹NTEB应用MGBR技术对促进ECSD修复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 带蒂筋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工程化引导骨再生膜的构建及其修复牙槽骨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苏寒 张森林 董震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32-936,共5页
目的牙周病、外伤都会造成患者牙槽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可重建缺失的牙槽骨,恢复其形态和功能。文中探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构建... 目的牙周病、外伤都会造成患者牙槽骨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组织工程技术的应用可重建缺失的牙槽骨,恢复其形态和功能。文中探讨应用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与骨髓基质细胞(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BMSCs)构建引导骨再生膜的方法,以及应用引导骨再生膜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方法。方法将取自同一Beagle犬的BMSCs与PRP复合后,共同在体外培养,构建出BMSCs膜片,将其植入供体犬的牙槽骨缺损区,另以单纯牙龈翻瓣组和单纯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组作对照。术后12周取犬牙槽骨,通过大体观察、X线片观察和组织学观察分析评价其修复牙槽骨缺损的情况。结果 BMSCs与PRP共同在体外培养3周,可构建出厚约0.2 mm的BMSCs膜片。将其植入Beagle犬牙槽骨缺损区12周,在骨缺损区有大量的新生骨质形成,其成骨的量明显大于单纯牙龈翻瓣组,优于单纯GBR组。结论将PRP与BMSCs复合后共同在体外培养,可构建出具有一定厚度的BMSCs膜片,将此膜片植入牙槽骨缺损区显示出此种膜片具有良好的修复骨缺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富血小板血浆 髓基质细胞 牙槽缺损 引导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膜引导骨再生技术在即刻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鲍光辉 赵志良 +1 位作者 冯瑞强 杨菊元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1-491,共1页
关键词 即刻种植 牙种植 引导再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引导齿槽突裂骨缺损区组织再生的实验动物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包崇云 李萍 +1 位作者 田卫东 李声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 :评价膜引导齿槽突裂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 ,分别在每组 2只兔双上颌形成人工齿槽突裂 ,随机作 :①聚乳酸 (PLA) +胶原 +rhBMP 2膜覆盖 ;②PLA膜覆盖 ;③胶原膜覆盖 ;④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 2周 ,1、2、3、6月处死动物切取... 目的 :评价膜引导齿槽突裂骨再生的效果。方法 :全麻下 ,分别在每组 2只兔双上颌形成人工齿槽突裂 ,随机作 :①聚乳酸 (PLA) +胶原 +rhBMP 2膜覆盖 ;②PLA膜覆盖 ;③胶原膜覆盖 ;④空白对照。分别于术后 2周 ,1、2、3、6月处死动物切取标本 ,摄X线片 ,组织学观察 ,酶组化分析。结果 :膜覆盖骨裂 ,新生骨外形良好 ,骨改建成熟早 ,特别是PLA +胶原 +rhBMP 2膜组 ,可持续控释rhBMP 2并提高骨缺损区浓度 ;空白对照组 ,生成骨质量、外形不良。结论 :引导组织再生膜具有促进齿槽突裂骨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齿槽突裂 材料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余青婵 余粤海 +1 位作者 黄河 廖嘉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患者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加牙种植术。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者进行操作,术后做... 目的探讨引导骨组织再生(GBR)技术用于牙种植术的护理方法。方法对19例患者采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屏障膜进行引导组织再生加牙种植术。术前详细评估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做好相应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中配合术者进行操作,术后做好详细的护理指导。结果运用GBR技术即刻种植5例,植入Xive种植体7枚;延期种植术14例,植入Xive种植体19枚。19例患者手术均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结论GBR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牙种植术中骨组织不足的问题。良好的护理能有效配合临床治疗,提高医疗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缺失 引导组织再生 牙种植术 屏障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膜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可 李未扬 +2 位作者 唐毓婧 邓莹楠 周陇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63-1169,共7页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侵入牙周组织引起的口腔炎症疾病。基于组织工程学的引导组织再生(GTR)技术是目前牙周治疗中常被推荐使用的一种增加牙槽骨骨量的手段。该方法使用GTR膜作为物理屏障来阻止牙龈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迁移,为新骨生长提... 牙周病是一种细菌侵入牙周组织引起的口腔炎症疾病。基于组织工程学的引导组织再生(GTR)技术是目前牙周治疗中常被推荐使用的一种增加牙槽骨骨量的手段。该方法使用GTR膜作为物理屏障来阻止牙龈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的迁移,为新骨生长提供空间。分析了目前用于GTR膜材料的基本要求,综述了GTR膜的分类及性能,包括不可吸收膜和生物可吸收膜,总结了GTR膜的改进策略,展望了GTR膜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引导组织再生 屏障 促成 免疫调节 抗菌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牙槽骨-牙周膜生物力学双相支架促牙周组织再生的应用基础研究
14
作者 田义 张玖久 +3 位作者 邓道坤 陈禹哲 陈发明 贺小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19-119,共1页
目的牙周软硬组织的协同修复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拟构建仿牙槽骨-牙周膜双相支架以匹配天然组织生物力学特征,加速组织工程支架的临床转化进程。方法本研究构建的双相仿生支架以Gel MA为基本单元,结合3D打印和静电纺丝技术,增强骨相支... 目的牙周软硬组织的协同修复面临严峻挑战。本研究拟构建仿牙槽骨-牙周膜双相支架以匹配天然组织生物力学特征,加速组织工程支架的临床转化进程。方法本研究构建的双相仿生支架以Gel MA为基本单元,结合3D打印和静电纺丝技术,增强骨相支架以匹配牙槽骨硬度并改性牙周膜相以匹配牙周膜黏弹性。将PDLSCs分别接种于骨相和牙周膜相支架,验证细胞相容性及促成骨成纤维分化能力。进一步检测双相支架界面形貌及结合性能。通过在皮下植入双相支架以验证体内相容性及定向促成骨成纤维分化能力。最后在小型猪牙周缺损模型中验证双相支架引导组织再生能力。结果向骨相支架掺杂纳米黏土可有效增强硬度,并通过接枝多巴胺可改善牙周膜相支架的黏弹性。骨相、牙周膜相支架均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并分别具备促进成骨、成纤维分化潜能。双相无明显分界,电纺纤维贯穿骨相支架。在体内实验中验证双相支架具备定向诱导分化能力,有效促进牙周软硬组织再生。结论本研究结合3D打印和静电纺丝技术构建仿牙槽骨-牙周膜双相支架,该支架由高硬度骨相支架和快速应力松弛黏弹性牙周膜相支架组成,具备促成骨、成纤维分化潜能,双相之间结合紧密,可有效促进小型猪牙周软硬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 引导组织再生 皮下植入 细胞相容性 牙周 3D打印 生物力学 小型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15
作者 马士卿 张旭 +1 位作者 孙迎春 高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8-310,共3页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目前促进骨组织再生的有效手段,而GBR膜是决定其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该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GBR膜在骨组织再生中不仅具着物理性屏障膜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护局部血块、聚... 引导骨组织再生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目前促进骨组织再生的有效手段,而GBR膜是决定其临床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该领域的重点关注内容。GBR膜在骨组织再生中不仅具着物理性屏障膜的作用,同时还能起到保护局部血块、聚集骨诱导因子、进行骨传导等作用。本文将对膜引导骨组织再生的机理、GBR膜的制备技术及分类、GBR膜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骨再生牙周功能梯度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6
作者 赵文俊 陈宇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91-397,共7页
生物屏障膜(BBM)的应用是引导组织/骨再生(GTR/GBR)技术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牙周缺损区与牙龈组织相隔离,防止牙龈上皮组织向下方的牙周缺损区快速生长,从而为牙周组织的再生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良好环境。理想的BBM应具有足够的... 生物屏障膜(BBM)的应用是引导组织/骨再生(GTR/GBR)技术的关键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将牙周缺损区与牙龈组织相隔离,防止牙龈上皮组织向下方的牙周缺损区快速生长,从而为牙周组织的再生创造一个相对封闭的良好环境。理想的BBM应具有足够的机械强度、良好的促成骨及抗炎等诸多性能,然而目前使用的BBM均未能兼顾上述要求,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缺点,GTR/GBR效果不理想。因此学者们广泛展开了对新一代可吸收GBR/GTR膜的开发和研究。在目前研究较为充分的BBM中,功能梯度膜(FGM)具有提升BBM诸多特性,使之更趋于理想的强大潜力,有增强临床GTR/GBR效果的广阔前景。本文对功能梯度GBR/GTR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其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屏障 功能梯度 仿生 引导组织再生 引导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o-gide膜与Bio-oss骨代材料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牟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S1期156-158,共3页
生物材料已成为影响骨组织再生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证明Bio-gide膜与Bio-oss骨代材料联合应用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表现出比单独使用更显著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Bio-gide膜与Bio-oss骨代材料在材料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二者... 生物材料已成为影响骨组织再生的关键因素,大量研究证明Bio-gide膜与Bio-oss骨代材料联合应用在引导骨组织再生术中,表现出比单独使用更显著的效果。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Bio-gide膜与Bio-oss骨代材料在材料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二者联合使用的机理,并介绍了其在牙周、种植及颌面外科临床上联合应用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gide材料 Bio-oss代材料 引导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减张技术在引导骨再生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璐 史剑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4-816,共3页
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临床上常用于增加种植区骨高度和宽度的骨增量术式。获得成功的GBR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获得创口一期愈合。为了获得无张力的创口一期愈合,骨膜减张技术因此而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骨... 引导骨再生技术(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是临床上常用于增加种植区骨高度和宽度的骨增量术式。获得成功的GBR的关键因素之一为获得创口一期愈合。为了获得无张力的创口一期愈合,骨膜减张技术因此而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同的骨膜减张器械以及不同的骨膜减张技术相继出现。本文就当前几种常见的骨膜减张器械及技术的临床操作程序及各自优缺点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再生技术 减张 一期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应用于自身骨移植的研究现状
19
作者 顾晔 汪永跃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S1期247-250,共4页
自身骨移植是种植术前骨增量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于在常规骨移植后是否在移植物上覆盖引导骨组织再生膜,临床上存在着较大争议。笔者拟就引导骨组织再生膜在自身骨移植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关键词 引导组织再生 自身移植 牙槽嵴增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8
20
作者 吴刘中 张桂荣 +1 位作者 史春 郭传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33-1036,共4页
选取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56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 选取沈阳市口腔医院牙周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收治的56例牙周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观察组在采用引导组织再生术治疗基础上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比较分析2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牙周附着水平、牙周袋探诊深度指标均明显改善(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牙齿松动度降低,治疗总有效率提高,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各指标评分降低(均P <0.05)。引导组织再生术联合牙内骨内种植治疗牙周病,可明显提升牙周附着效果,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引导组织再生 牙内内种植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