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环县大豆全膜垄作膜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1
1
作者
范荣
刘生瑞
刘丰渊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44-45,共2页
介绍了环县大豆全膜双垄膜侧栽培和全膜微垄膜侧栽培技术的优点及试验示范效果,并从2种种植模式入手,介绍了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要点。
关键词
大豆
全
膜
垄作
膜侧栽培
环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永红
杨勤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11期16-17,共2页
一、技术背景四川丘陵玉米主产区季节性干旱频繁,据建国以来统计资料,春旱、夏旱、伏旱发生频率分别高达89%、92%、62%。由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期处在高频率的春旱、夏旱、伏旱发生期,
关键词
膜侧栽培
技术
玉米主产区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集雨节水
推技术
四川省
季节性干旱
生长发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安县旱地地膜小麦膜侧栽培示范成效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冯世杰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1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地
膜
小麦
膜侧栽培
旱地
膜
侧
沟播
栽培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梯田小麦膜侧栽培试验初报
4
作者
王天华
邢国
水建兵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6期25-27,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膜侧沟播栽培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的另一种形式;小麦膜侧沟播与平膜穴播的各个物候期完全一样,二者均可加快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改善小麦经济性状,达到保水增产的效果;小麦膜侧沟播与平膜穴播的保水增产效果基本相...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膜侧沟播栽培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的另一种形式;小麦膜侧沟播与平膜穴播的各个物候期完全一样,二者均可加快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改善小麦经济性状,达到保水增产的效果;小麦膜侧沟播与平膜穴播的保水增产效果基本相当。但膜侧沟播省工省时,操作简便,地膜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梯田
小麦
膜侧栽培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糜子膜侧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穆迎丽
安占银
马玉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79-80,共2页
糜子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但目前糜子品种老化,产量水平很低。为提高糜子品种的科技含量,对2014年引进的4个糜子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育性状、产量等较当地品种差异显著。宁糜17号、宁糜16号产量较高,丰产性好,...
糜子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但目前糜子品种老化,产量水平很低。为提高糜子品种的科技含量,对2014年引进的4个糜子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育性状、产量等较当地品种差异显著。宁糜17号、宁糜16号产量较高,丰产性好,适合在西吉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子
品种比较
膜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半干旱区谷子膜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6
作者
乔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膜侧栽培
技术
半干旱区
谷子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秋粮作物
营养价值
增产潜力
良种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秦安县旱地谷子膜侧栽培增产效果与技术要点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多商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
根据秦安县旱地谷子膜侧栽培比地膜穴播常规露地栽培大幅度增产的实践,从轮作倒茬、精细整地,因地制宜、选用良种,精选种子、种子处理,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适时播种覆膜、严把播种关,及时查苗补苗、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其栽...
根据秦安县旱地谷子膜侧栽培比地膜穴播常规露地栽培大幅度增产的实践,从轮作倒茬、精细整地,因地制宜、选用良种,精选种子、种子处理,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适时播种覆膜、严把播种关,及时查苗补苗、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安县
谷子
旱地
膜侧栽培
技术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文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6期68-68,70,共2页
采用二因素D-最优饱和设计,研究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玉米品种毕单17号,采用48555株/hm2的种植密度,纯氮施用量270.45kg/hm2,是膜侧栽培最佳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膜侧栽...
采用二因素D-最优饱和设计,研究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玉米品种毕单17号,采用48555株/hm2的种植密度,纯氮施用量270.45kg/hm2,是膜侧栽培最佳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膜侧栽培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膜侧栽培
密度
氮肥施用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翠屏区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示范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灏
伍燕翔
+2 位作者
徐麟叶
叶贤贵
王宗琼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1期74-75,共2页
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是将全膜覆盖的70~80 cm幅宽地膜改为40~50 cm,盖膜后把高粱移栽于地膜两侧,充分利用地膜覆盖保水保肥的优点,结合膜侧栽培可有效防止根系老化并能充分利用后期降雨的长处,大力提升杂交高粱的抗旱能力...
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是将全膜覆盖的70~80 cm幅宽地膜改为40~50 cm,盖膜后把高粱移栽于地膜两侧,充分利用地膜覆盖保水保肥的优点,结合膜侧栽培可有效防止根系老化并能充分利用后期降雨的长处,大力提升杂交高粱的抗旱能力。该技术于2012-2013年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宋家乡进行了示范,有力推进了翠屏区乃至整个宜宾市抗旱减灾工作。该实用抗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帮助了广大农户在大旱之年通过种植高粱而获得高产,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地
膜
覆盖
膜侧栽培
节水抗旱
技术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忻州市忻府区糯玉米水肥一体化膜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张九洲
董丑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15-16,19,共3页
糯玉米水肥一体化与膜侧栽培综合应用技术,提升了玉米的商品品质,提高了水、肥和土地的利用率,是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糯玉米水肥一体化膜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铺管、隔离种植、播种、膜带同铺、...
糯玉米水肥一体化与膜侧栽培综合应用技术,提升了玉米的商品品质,提高了水、肥和土地的利用率,是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糯玉米水肥一体化膜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铺管、隔离种植、播种、膜带同铺、浇水、肥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玉米
膜侧栽培
水肥一体化
山西忻州
忻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潭县旱地青稞膜侧栽培技术
11
作者
何士剑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1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膜侧栽培
技术
临潭县
青稞
旱地
新品种试验
种植面积
种植技术
生产实践
成熟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玉7号”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研究
12
作者
唐义
李娟
+4 位作者
张荣达
王道琴
葛雁
毛春霞
汪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437-7438,7447,共3页
[目的]探讨适宜春旱、伏旱严重的黔西北山区玉米(Zea maysL.)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因素D-最优饱和设计法,对杂交玉米毕玉7号在黔西北山区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毕玉7号在膜侧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x1)...
[目的]探讨适宜春旱、伏旱严重的黔西北山区玉米(Zea maysL.)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因素D-最优饱和设计法,对杂交玉米毕玉7号在黔西北山区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毕玉7号在膜侧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x1)和氮肥(纯氮)施用量(x2)与产量(y)间的回归模型为:y =676.013 +85.633x1+7.423x2 +38.812x1x2-94.649x12-37.614x22;提出黔西北山区种植杂交玉米毕玉7号产量水平在9750 kg/hm2以上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种植密度在6.270万~6.858万株/hm2,纯氮用量在308.790万~371.385万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在黔西北山区大面积推广毕玉7号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毕玉7号
膜侧栽培
高产技术
技术模型
黔西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旱地谷子膜侧栽培技术研究
13
作者
贾大环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9,共1页
谷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抗旱性强,耐瘠薄,营养价值高而成为旱作农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50~60年代,谷子种植面积较大,曾占整个粮食作物6%.到90年代后期,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优良品种缺乏,产量低而不稳;...
谷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抗旱性强,耐瘠薄,营养价值高而成为旱作农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50~60年代,谷子种植面积较大,曾占整个粮食作物6%.到90年代后期,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优良品种缺乏,产量低而不稳;二是旱灾频繁,栽培技术滞后,谷子的增产潜力得不到正常发挥;三是鸟雀、病虫危害严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谷子
膜侧栽培
技术
整地
施肥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宕昌县高寒区麦后玉米营养钵育苗膜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14
作者
王罗元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8期18-19,共2页
为了加快高寒贫困区实施地膜粮食温饱工程步伐,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充分利用土、肥、水、热自然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我站进行了改麦后复种荞麦或小白菜低产种植方式为麦后玉米营养钵育苗膜侧栽培技术研究,旨在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
为了加快高寒贫困区实施地膜粮食温饱工程步伐,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充分利用土、肥、水、热自然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我站进行了改麦后复种荞麦或小白菜低产种植方式为麦后玉米营养钵育苗膜侧栽培技术研究,旨在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设计与方法1.1试验地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宕昌县
玉米
营养钵
育苗
膜侧栽培
生育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莜麦膜侧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15
作者
蒙培烈
蒙蕊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57-58,共2页
莜麦是宁夏南部山区重要杂粮作物之一,但目前莜麦品种老化,产量水平较低。为提高莜麦品种的科技含量,2014年引进4个莜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莜1号、白燕4号、燕科1号、内燕5号的生育性状、产量等较当地品种差异显著。
关键词
莜麦
品种比较
膜侧栽培
宁夏西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小麦膜侧栽培效果及其技术规程
16
作者
马金虎
田恩平
《中国农村科技》
2004年第9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膜侧栽培
技术规程
宽窄行
抗旱节水
栽培
地
膜
覆盖
综合
栽培
技术
单项技术
重大
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荣县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探讨
17
作者
邓榆千
曾昭强
+2 位作者
但旭平
曹可疑
罗敏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5-27,共3页
荣县季节性干旱频繁,由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期处在高频率的春旱、夏旱、伏旱发生期,导致玉米“丰水年增产,干旱年减产”。季节性干旱已成为稳定提高荣县玉米生产能力的第一限制因素。据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多年调查分析,玉米生育期内棵间蒸...
荣县季节性干旱频繁,由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期处在高频率的春旱、夏旱、伏旱发生期,导致玉米“丰水年增产,干旱年减产”。季节性干旱已成为稳定提高荣县玉米生产能力的第一限制因素。据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多年调查分析,玉米生育期内棵间蒸发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50%~60%,如何抑制株间蒸发成为玉米抗旱节水高产的关键。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和抗旱增产效果,但传统的玉米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盖膜后保墒与纳雨结合不好,中后期土壤温度和湿度调节困难,田间追肥等操作受到限制,以及残留破膜污染农田,长期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2006年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开始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引进“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形成了适合荣县生态条件下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为荣县玉米稳产高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节水
膜侧栽培
技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临潭县高寒阴湿区旱地青稞膜侧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杨永红
寇玲绣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膜侧栽培
技术
高寒阴湿区
临潭县
青稞
旱地
天然降水利用率
地
膜
穴播
机械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
19
作者
林生发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62-63,共2页
甘肃省积石山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境内海拔1735-4309m,地形西南部高、东北部低;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区,中部为二阴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区,冬春季干燥,夏秋季湿润,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年均气温5.2℃,年日照时...
甘肃省积石山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境内海拔1735-4309m,地形西南部高、东北部低;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区,中部为二阴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区,冬春季干燥,夏秋季湿润,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年均气温5.2℃,年日照时数2323.4h,年降水量467-734mm,无霜期133-168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石山县
膜侧栽培
技术
大陆性季风气候
油菜
高寒阴湿区
高寒干旱区
年均气温
日照时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庄浪县旱寒区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密度试验
被引量:
3
20
作者
张立功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23-25,共3页
2003年在庄浪县柳梁乡乱庄村开展的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度为基本苗360万株/hm2左右,即播量450万粒/hm2左右的小麦个体和群体比较协调,产量和产值为最高,折合产量为3 159.18kg/hm2,产值3 791.02元/hm2,且籽粒商品...
2003年在庄浪县柳梁乡乱庄村开展的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度为基本苗360万株/hm2左右,即播量450万粒/hm2左右的小麦个体和群体比较协调,产量和产值为最高,折合产量为3 159.18kg/hm2,产值3 791.02元/hm2,且籽粒商品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浪县
旱寒区
冬小麦
膜
侧
沟播
栽培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县大豆全膜垄作膜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1
1
作者
范荣
刘生瑞
刘丰渊
机构
甘肃省环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5年第5期44-45,共2页
文摘
介绍了环县大豆全膜双垄膜侧栽培和全膜微垄膜侧栽培技术的优点及试验示范效果,并从2种种植模式入手,介绍了整地、施肥、起垄覆膜、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操作要点。
关键词
大豆
全
膜
垄作
膜侧栽培
环县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永红
杨勤
机构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10年第11期16-17,共2页
文摘
一、技术背景四川丘陵玉米主产区季节性干旱频繁,据建国以来统计资料,春旱、夏旱、伏旱发生频率分别高达89%、92%、62%。由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期处在高频率的春旱、夏旱、伏旱发生期,
关键词
膜侧栽培
技术
玉米主产区
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集雨节水
推技术
四川省
季节性干旱
生长发育期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安县旱地地膜小麦膜侧栽培示范成效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冯世杰
机构
秦安县农技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0年第1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地
膜
小麦
膜侧栽培
旱地
膜
侧
沟播
栽培
技术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梯田小麦膜侧栽培试验初报
4
作者
王天华
邢国
水建兵
机构
定西县农技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6期25-27,共3页
文摘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膜侧沟播栽培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的另一种形式;小麦膜侧沟播与平膜穴播的各个物候期完全一样,二者均可加快小麦生长发育进程,改善小麦经济性状,达到保水增产的效果;小麦膜侧沟播与平膜穴播的保水增产效果基本相当。但膜侧沟播省工省时,操作简便,地膜可重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
关键词
旱地
梯田
小麦
膜侧栽培
栽培
分类号
S512.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糜子膜侧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
2
5
作者
穆迎丽
安占银
马玉鹏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吉强镇农牧服务中心
西吉县马莲乡便民服务中心
西吉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期79-80,共2页
文摘
糜子是一种重要的杂粮作物,但目前糜子品种老化,产量水平很低。为提高糜子品种的科技含量,对2014年引进的4个糜子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生育性状、产量等较当地品种差异显著。宁糜17号、宁糜16号产量较高,丰产性好,适合在西吉县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糜子
品种比较
膜侧栽培
分类号
S51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半干旱区谷子膜侧栽培技术
被引量:
3
6
作者
乔明
机构
甘肃省渭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9年第11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膜侧栽培
技术
半干旱区
谷子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秋粮作物
营养价值
增产潜力
良种良法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F324.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秦安县旱地谷子膜侧栽培增产效果与技术要点
被引量:
1
7
作者
刘多商
机构
甘肃省秦安县种子公司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5期24-25,共2页
文摘
根据秦安县旱地谷子膜侧栽培比地膜穴播常规露地栽培大幅度增产的实践,从轮作倒茬、精细整地,因地制宜、选用良种,精选种子、种子处理,科学施肥、增施有机肥,适时播种覆膜、严把播种关,及时查苗补苗、加强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提出了其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秦安县
谷子
旱地
膜侧栽培
技术要点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研究
被引量:
1
8
作者
李文远
机构
贵州省威宁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6期68-68,70,共2页
文摘
采用二因素D-最优饱和设计,研究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种植密度及施氮量对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玉米品种毕单17号,采用48555株/hm2的种植密度,纯氮施用量270.45kg/hm2,是膜侧栽培最佳种植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膜侧栽培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玉米
膜侧栽培
密度
氮肥施用量
产量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513.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翠屏区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示范
被引量:
1
9
作者
刘灏
伍燕翔
徐麟叶
叶贤贵
王宗琼
机构
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农技站
出处
《南方农业》
2015年第21期74-75,共2页
文摘
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是将全膜覆盖的70~80 cm幅宽地膜改为40~50 cm,盖膜后把高粱移栽于地膜两侧,充分利用地膜覆盖保水保肥的优点,结合膜侧栽培可有效防止根系老化并能充分利用后期降雨的长处,大力提升杂交高粱的抗旱能力。该技术于2012-2013年在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宋家乡进行了示范,有力推进了翠屏区乃至整个宜宾市抗旱减灾工作。该实用抗旱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帮助了广大农户在大旱之年通过种植高粱而获得高产,具有很好的社会效益。
关键词
高粱
地
膜
覆盖
膜侧栽培
节水抗旱
技术示范
分类号
S5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忻州市忻府区糯玉米水肥一体化膜侧栽培技术
10
作者
张九洲
董丑芳
机构
忻州市忻府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第7期15-16,19,共3页
文摘
糯玉米水肥一体化与膜侧栽培综合应用技术,提升了玉米的商品品质,提高了水、肥和土地的利用率,是保护自然资源、发展绿色农业的有效途径。本文介绍了糯玉米水肥一体化膜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铺管、隔离种植、播种、膜带同铺、浇水、肥分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糯玉米
膜侧栽培
水肥一体化
山西忻州
忻府区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潭县旱地青稞膜侧栽培技术
11
作者
何士剑
机构
甘肃省临潭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5年第1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膜侧栽培
技术
临潭县
青稞
旱地
新品种试验
种植面积
种植技术
生产实践
成熟
优质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玉7号”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研究
12
作者
唐义
李娟
张荣达
王道琴
葛雁
毛春霞
汪静
机构
贵州省毕节市种子管理站
贵州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毕节市中心分校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7期7437-7438,7447,共3页
基金
贵州省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玉米膜侧栽培节水高产新技术推广应用"(黔科合成字[2008]5018)
文摘
[目的]探讨适宜春旱、伏旱严重的黔西北山区玉米(Zea maysL.)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方法]采用二因素D-最优饱和设计法,对杂交玉米毕玉7号在黔西北山区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毕玉7号在膜侧栽培条件下种植密度(x1)和氮肥(纯氮)施用量(x2)与产量(y)间的回归模型为:y =676.013 +85.633x1+7.423x2 +38.812x1x2-94.649x12-37.614x22;提出黔西北山区种植杂交玉米毕玉7号产量水平在9750 kg/hm2以上的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种植密度在6.270万~6.858万株/hm2,纯氮用量在308.790万~371.385万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在黔西北山区大面积推广毕玉7号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提供依据.
关键词
玉米
毕玉7号
膜侧栽培
高产技术
技术模型
黔西北山区
Keywords
Maize
Bijie No. 7
The film side mulching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mode
Technology model
Mountainous region of northwest-ern Guizhou Province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旱地谷子膜侧栽培技术研究
13
作者
贾大环
机构
甘肃省秦安县种子管理站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9,共1页
文摘
谷子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因其抗旱性强,耐瘠薄,营养价值高而成为旱作农业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50~60年代,谷子种植面积较大,曾占整个粮食作物6%.到90年代后期,谷子种植面积逐年减少,其主要原因:一是优良品种缺乏,产量低而不稳;二是旱灾频繁,栽培技术滞后,谷子的增产潜力得不到正常发挥;三是鸟雀、病虫危害严重等.
关键词
旱地谷子
膜侧栽培
技术
整地
施肥
田间管理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宕昌县高寒区麦后玉米营养钵育苗膜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14
作者
王罗元
机构
宕昌县农技站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1999年第8期18-19,共2页
文摘
为了加快高寒贫困区实施地膜粮食温饱工程步伐,调整粮食作物结构,充分利用土、肥、水、热自然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我站进行了改麦后复种荞麦或小白菜低产种植方式为麦后玉米营养钵育苗膜侧栽培技术研究,旨在为大田生产提供科学依据。1试验设计与方法1.1试验地概...
关键词
宕昌县
玉米
营养钵
育苗
膜侧栽培
生育
产量
分类号
S513.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莜麦膜侧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15
作者
蒙培烈
蒙蕊学
机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震湖乡农牧服务中心
西吉县马铃薯产业服务中心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期57-58,共2页
文摘
莜麦是宁夏南部山区重要杂粮作物之一,但目前莜麦品种老化,产量水平较低。为提高莜麦品种的科技含量,2014年引进4个莜麦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莜1号、白燕4号、燕科1号、内燕5号的生育性状、产量等较当地品种差异显著。
关键词
莜麦
品种比较
膜侧栽培
宁夏西吉
分类号
S512.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小麦膜侧栽培效果及其技术规程
16
作者
马金虎
田恩平
机构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中国农村科技》
2004年第9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小麦
膜侧栽培
技术规程
宽窄行
抗旱节水
栽培
地
膜
覆盖
综合
栽培
技术
单项技术
重大
体系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荣县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探讨
17
作者
邓榆千
曾昭强
但旭平
曹可疑
罗敏
机构
四川省荣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四川农业科技》
2021年第2期25-27,共3页
文摘
荣县季节性干旱频繁,由于玉米的生长发育期处在高频率的春旱、夏旱、伏旱发生期,导致玉米“丰水年增产,干旱年减产”。季节性干旱已成为稳定提高荣县玉米生产能力的第一限制因素。据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多年调查分析,玉米生育期内棵间蒸发量占全生育期耗水量的50%~60%,如何抑制株间蒸发成为玉米抗旱节水高产的关键。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湿和抗旱增产效果,但传统的玉米全膜覆盖栽培技术存在盖膜后保墒与纳雨结合不好,中后期土壤温度和湿度调节困难,田间追肥等操作受到限制,以及残留破膜污染农田,长期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2006年在省农业厅的指导下开始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引进“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通过多年试验示范,形成了适合荣县生态条件下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为荣县玉米稳产高产提供了有效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
节水
膜侧栽培
技术
探讨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临潭县高寒阴湿区旱地青稞膜侧栽培技术
18
作者
杨永红
寇玲绣
机构
甘肃省临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1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膜侧栽培
技术
高寒阴湿区
临潭县
青稞
旱地
天然降水利用率
地
膜
穴播
机械操作
分类号
S515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
19
作者
林生发
机构
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12年第12期62-63,共2页
文摘
甘肃省积石山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境内海拔1735-4309m,地形西南部高、东北部低;西南部为高寒阴湿区,中部为二阴区,东北部为高寒干旱区,冬春季干燥,夏秋季湿润,属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县年均气温5.2℃,年日照时数2323.4h,年降水量467-734mm,无霜期133-168d。
关键词
积石山县
膜侧栽培
技术
大陆性季风气候
油菜
高寒阴湿区
高寒干旱区
年均气温
日照时数
分类号
S63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庄浪县旱寒区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密度试验
被引量:
3
20
作者
张立功
机构
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08年第6期23-25,共3页
文摘
2003年在庄浪县柳梁乡乱庄村开展的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度为基本苗360万株/hm2左右,即播量450万粒/hm2左右的小麦个体和群体比较协调,产量和产值为最高,折合产量为3 159.18kg/hm2,产值3 791.02元/hm2,且籽粒商品性较好。
关键词
庄浪县
旱寒区
冬小麦
膜
侧
沟播
栽培
密度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52.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环县大豆全膜垄作膜侧栽培技术
范荣
刘生瑞
刘丰渊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
刘永红
杨勤
《四川农业科技》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秦安县旱地地膜小麦膜侧栽培示范成效及栽培技术
冯世杰
《甘肃农业科技》
200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旱地梯田小麦膜侧栽培试验初报
王天华
邢国
水建兵
《甘肃农业科技》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糜子膜侧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穆迎丽
安占银
马玉鹏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半干旱区谷子膜侧栽培技术
乔明
《甘肃农业科技》
200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秦安县旱地谷子膜侧栽培增产效果与技术要点
刘多商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高寒山区玉米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研究
李文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翠屏区高粱地膜覆盖膜侧栽培节水抗旱技术示范
刘灏
伍燕翔
徐麟叶
叶贤贵
王宗琼
《南方农业》
201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忻州市忻府区糯玉米水肥一体化膜侧栽培技术
张九洲
董丑芳
《现代农业科技》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临潭县旱地青稞膜侧栽培技术
何士剑
《甘肃农业科技》
200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杂交玉米新品种“毕玉7号”膜侧栽培高产技术模式研究
唐义
李娟
张荣达
王道琴
葛雁
毛春霞
汪静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旱地谷子膜侧栽培技术研究
贾大环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宕昌县高寒区麦后玉米营养钵育苗膜侧栽培技术研究初报
王罗元
《甘肃农业科技》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莜麦膜侧栽培品种比较试验研究
蒙培烈
蒙蕊学
《现代农业科技》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小麦膜侧栽培效果及其技术规程
马金虎
田恩平
《中国农村科技》
200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荣县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技术探讨
邓榆千
曾昭强
但旭平
曹可疑
罗敏
《四川农业科技》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临潭县高寒阴湿区旱地青稞膜侧栽培技术
杨永红
寇玲绣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积石山县油菜膜侧栽培技术
林生发
《甘肃农业科技》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庄浪县旱寒区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密度试验
张立功
《甘肃农业科技》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