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
作者 胡萍 康福霞 田春娟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6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例患者漏尿,7-12d缓解;术后6个月,患者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6%,夜间排尿可控率...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围术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6例腹腔镜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6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2例患者漏尿,7-12d缓解;术后6个月,患者日间排尿可控率达86%,夜间排尿可控率达66%;随访6-12个月,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通过盆底肌锻炼辅以物理治疗,均达到较满意的可控效果。结论肠道准备与心理护理是术前护理的关键;各种管道的管理是术后顺利恢复的重要保证;指导患者分阶段进行腹压协助排尿和通过盆底肌训练掌握正确的控尿技巧,是恢复控尿功能的核心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初步报告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健 姚友生 +3 位作者 许可慰 郭正辉 江春 韩金利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方法。【方法】为4例52~65岁男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手术。采用5个套管针,腹腔镜由脐上或脐下套管针进入,手术者经左侧2个套管针操作,助手经右侧2个套管针操作。游离输精管、精...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前列腺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方法。【方法】为4例52~65岁男性膀胱癌患者施行了手术。采用5个套管针,腹腔镜由脐上或脐下套管针进入,手术者经左侧2个套管针操作,助手经右侧2个套管针操作。游离输精管、精囊,剪开狄氏筋膜分离前列腺后面;游离输尿管下段在其末端切断;剪开前腹壁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前壁;缝扎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游离膀胱侧韧带及前列腺侧韧带;在结扎线近端剪断阴茎背深静脉复合体,紧贴前列腺尖端离断尿道;下腹正中耻骨上作6cm切口,取出切除的膀胱前列腺,将回肠拉出切口外,隔离50cm回肠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贮尿囊,将输尿管末段1cm插入贮尿囊后顶部作吻合,贮尿囊最低位开口与尿道断端6针吻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约为8h,出血量平均为650mL。术后3周作腹部平片、静脉尿路造影,以及新膀胱造影检查,显示:新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300mL,无输尿管返流及梗阻,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恢复控尿功能。无排尿困难及残余尿。【结论】腹腔镜下切除膀胱前列腺视野清楚,可减少出血,避免尿道括约肌损伤,保留神经血管束;可减少肠管暴露时间,有利用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作一小切口取出膀胱前列腺,并将肠管拉出体外形成贮尿囊,可大大缩减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膀胱 前列腺 原位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后尿流动力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韬 龙兆麟 +1 位作者 吴世皓 华庆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840-1842,共3页
目的:分析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后的尿流动力学结果,探讨引起异常尿动力学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改进下尿路重建手术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行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 目的:分析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后的尿流动力学结果,探讨引起异常尿动力学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为进一步改进下尿路重建手术提供依据。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5年1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行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的13例患者术后上、下尿路尿流动力学的结果。结果:最大自由尿流率、腹压、残余尿量和最大尿道压与正常功能膀胱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最大膀胱容量、充盈期膀胱压、膀胱顺应性和最大尿流率时膀胱压与正常膀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1例患者出现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狭窄并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患者术后双肾输尿管轻度肾积水。结论:膀胱全切除-原位W形回肠新膀胱术基本解决了下尿路重建问题,但存在输尿管梗阻、肾积水、控尿不完全和新膀胱排空不良等问题,可以通过术中输尿管、尿道的外翻吻合、新膀胱的最低位与尿道吻合、蹲位(增加腹压和松弛盆底肌肉)排尿、术后加强盆底肌功能锻炼及定时排尿正确的训练等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 尿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夷松 薛学义 +7 位作者 周辉良 曹林升 罗义麒 郑清水 毛厚平 林曦 高锐 魏勇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传统全膀胱根治术及改良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月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45例,男性,平均年龄59岁,26例行传统全膀胱切除术,19例行改良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全膀... 目的:探讨传统全膀胱根治术及改良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全膀胱切除术对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6年1月膀胱癌行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45例,男性,平均年龄59岁,26例行传统全膀胱切除术,19例行改良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全膀胱切除术,随访观察手术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术后病理报告T2aN0M026例,T2bN0M016例,T3aN0M03例。平均随访39个月,改良组无瘤生存19例,传统组无瘤生存23例,带瘤生存1例,死亡2例。改良组及传统组白天控尿率分别为100%和73%,夜间尿失禁10%和50%。改良组术后81%保留勃起功能,传统组仅14.3%。全部患者储尿囊容量350~480ml,充盈压13~25cmH2O,残余尿量10~60ml。结论:对有选择的病例行保留部分前列腺包膜的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可以更好地保留勃起和控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 前列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22例 被引量:6
5
作者 陈明 黄金明 +3 位作者 王安邦 王志军 徐东亮 王林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31-736,共6页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经验,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2例,均为男性,年龄为32~71岁(中位年龄63岁)。统计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后拔管时间、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资料,术后病理结果,以及肿瘤控制情况和尿控效果等随访资料。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转开放手术者。其中4例行单孔手术,2例为全腔镜下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手术时间为320~600(420±36)min,术中出血量为100~400(150±17)mL,围手术期均未输血。术后1~2 d(中位数2 d)下床活动,1~3 d(中位数2 d)恢复肠道通气,5~21 d(中位数10 d)拔除负压引流管,10~25 d(中位数14 d)拔除导尿管。本组患者均无术中肠道损伤、术后肠梗阻等肠道并发症,无切口感染。2例发生新膀胱漏尿,经延长留置导尿管后自行愈合。所有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术后随访3~15个月,未出现肿瘤复发,无患者死亡。术后2个月20例(90.1%)患者尿控满意。1例患者术后4个月因内疝而手术,2例患者术后6个月因排尿困难给予间歇自我导尿。结论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在临床上安全可行,短期肿瘤控制和尿控效果满意,远期疗效有待通过病例累积和长期随访进一步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 腹腔镜技 根治性膀胱 原位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初步报告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健 许可慰 +3 位作者 黄海 林天歆 江春 韩金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4期292-294,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2月~2006年7月,为8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全麻,仰卧位,头低15°,大腿外展,膝关节屈曲。下腹部置入5个tr... 目的探讨腹腔镜女性膀胱癌根治性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2月~2006年7月,为8例女性膀胱癌患者施行腹腔镜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全麻,仰卧位,头低15°,大腿外展,膝关节屈曲。下腹部置入5个trocar。在髂血管分叉处剪开腹膜,游离输尿管,切断子宫圆韧带、卵巢韧带。沿盆壁向下游离子宫阔韧带,清扫盆腔淋巴组织。离断主韧带、骶韧带、双侧输尿管及膀胱侧血管蒂。于阔韧带基底部切开腹膜,沿子宫颈两侧游离打开阴道穹隆。切开前腹膜反折,游离膀胱前间隙,切断阴蒂背深静脉复合体,膀胱颈下方0.5cm处切断尿道。靠近阴道穹隆处横断阴道并封闭残端。在下腹正中线上做4~5cm切口,取出标本。切口外构建"M"形去管回肠储尿囊,输尿管"插入式"种植于储尿囊。储尿囊回纳腹腔,在腹腔镜下做储尿囊与尿道吻合。结果8例手术时间(344.5±42.1)min,术中出血(373.9±81.3)ml。术后随访6~46个月,平均26个月,其中>12个月6例,半年内均能自主排尿,1例日间偶有尿失禁,1例夜间尿失禁,1例排尿困难。膀胱容量(333.6±40.4)ml。残余尿量0~183ml,(51.2±18.1)ml。术后输尿管新膀胱吻合口梗阻1例,新膀胱阴道瘘1例。结论腹腔镜行膀胱、子宫、附件全切除能满足女性膀胱癌的肿瘤根治原则,术中操作精细,创伤小,术后大部分患者能自主排尿,但尿失禁及排尿困难发生率略高,术后中远期新膀胱功能及肿瘤根治效果还需进一步临床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腹腔镜 原位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26例报告 被引量:2
7
作者 梁蔚波 苏泽轩 +5 位作者 李宇同 徐谊朝 郭泽雄 钟红兴 卓育敏 黄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11,共3页
目的 :探索全膀胱切除术后保留较好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方法 :按经典方法行全膀胱切除术 ,但术中尽量保留膀胱外括约肌及膜部尿道 ,并取约 60cm带血管蒂的末段回肠 ,于肠系膜对侧缘纵形剖开形成肠片 ,再将该肠片以“W”形折叠 ,缝合为... 目的 :探索全膀胱切除术后保留较好生活质量的手术方法。方法 :按经典方法行全膀胱切除术 ,但术中尽量保留膀胱外括约肌及膜部尿道 ,并取约 60cm带血管蒂的末段回肠 ,于肠系膜对侧缘纵形剖开形成肠片 ,再将该肠片以“W”形折叠 ,缝合为球形的新膀胱。双侧输尿管断端吻合于球形新膀胱 ,新膀胱的底部与尿道残端吻合。结果 :1994 4~ 2 0 0 0 .4进行该手术 2 6例。其中2 3例术后能自控排尿 ,无尿失禁 ,每次排尿量 2 0 0~ 60 0mL。 3例术后排尿困难。所有患者术后血电解质基本正常。B超检查无肾、输尿管扩张积水。膀胱造影无膀胱输尿管返流。膀胱尿道镜检查无尿道肿瘤复发。结论 :回肠新膀胱术术后有良好的排尿功能 ,膀胱容量大、压力低、自控排尿功能好 ,术后并发症少 ,是浸润性膀胱癌手术方式的一个优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 被引量:6
8
作者 钱卫红 张德珍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4期30-31,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功能训练等措施。结果术后平均住院25.0 d,出院时23例可日间控尿,15例可夜间控尿;随访6个月至3年,22... 目的探讨膀胱癌行膀胱全切原位W形回肠代膀胱患者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膀胱功能训练,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功能训练等措施。结果术后平均住院25.0 d,出院时23例可日间控尿,15例可夜间控尿;随访6个月至3年,22例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满意;3例夜间熟睡时不能控尿。结论对该类患者术前重点进行膀胱功能训练,术后注重新膀胱储尿、排尿、控尿功能的观察与训练,有利于促进其膀胱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 膀胱 膀胱 储尿 排尿 控尿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T型回肠新膀胱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被引量:8
9
作者 刘金秀 唐伟 崔冬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914-1915,共2页
目的:提高膀胱全切除原位T型回肠新膀胱术患者各引流管护理效果。方法:对施行膀胱全切除原位T型回肠新膀胱术后的30例膀胱癌患者引流管实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无一例尿漏出现,有4例尿频、尿失禁,经排尿训练3周后效果良好,出院后随访3个... 目的:提高膀胱全切除原位T型回肠新膀胱术患者各引流管护理效果。方法:对施行膀胱全切除原位T型回肠新膀胱术后的30例膀胱癌患者引流管实行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无一例尿漏出现,有4例尿频、尿失禁,经排尿训练3周后效果良好,出院后随访3个月,患者已达到排尿自控。结论:对各种引流管的精心护理,是保证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的护理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原位T型膀胱 引流管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后病人的排尿功能锻炼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巧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4年第22期68-69,共2页
对 9例膀胱癌病人行膀胱全切回肠新膀胱术。术后对病人实施有计划、有步骤、循序渐进的排尿功能锻炼。随访 0 .5~ 3.5年 ,结果病人排尿功能均接近正常。
关键词 膀胱 膀胱膀胱 功能锻炼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
11
作者 梁蔚波 苏泽轩 黄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6期67-67,共1页
以往全膀胱切除术后常用腹壁造口解决排尿问题,患者生活上有诸多不便。而理想的代膀胱是能够自主控制排尿,对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没有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最大程度地提高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全膀胱切除时注意保护好尿道膜... 以往全膀胱切除术后常用腹壁造口解决排尿问题,患者生活上有诸多不便。而理想的代膀胱是能够自主控制排尿,对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没有影响本文旨在研究最大程度地提高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全膀胱切除时注意保护好尿道膜部与尿道外括约肌。用带蒂的末段回肠以“W”型整形缝合为球囊状新膀胱,安置于盆腔内,其最低位与尿道残端吻合。结果:围手术期2例患者出现新膀胱漏尿、腹膜炎,经处理后痊愈。20例术后恢复顺利。追踪观察一年,22例患者均能自主排尿。无尿失禁、无溢尿,排尿间隔时间3h以上,每次尿量>200mL。术后肾功能及血电解质检查无明显改变,B超检查无肾、输尿管扩张积水。20例男性患者术后出现阳萎。22例患者未见残余尿道发生肿瘤。结论:本术式简便易行,膀胱容量大,压力低,自控排尿功能好,术后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34例术后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志峰 梁蔚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8期2035-2036,共2页
目的:观察随访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探索其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4例1994年4月至2004年9月我院施行全膀胱切除加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个月到9年6个月,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本组手术病例34例,无手术死... 目的:观察随访回肠新膀胱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探索其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对34例1994年4月至2004年9月我院施行全膀胱切除加回肠新膀胱术患者进行随访,时间为1个月到9年6个月,详细记录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本组手术病例34例,无手术死亡病例。全部患者术后不定期复查肾功能、血电解质、酸碱平衡均基本正常。B超检查无明显输尿管、肾盂扩张积水。膀胱镜检查未见残余尿道内有肿瘤复发。其中30例术后能自控排尿,1例女性患者存在压力性尿失禁,1例女性患者术后出现双侧输尿管结石,4例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2例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2例患者术后骨转移死亡。结论: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虽为一成熟术式,但仍需重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 并发症 梗阻 膀胱 排尿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全切正位回肠代膀胱术的膀胱功能训练效果观察 被引量:7
13
作者 黄和平 武雪梅 +2 位作者 王燕 郭爱菊 孙海晶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07-1008,共2页
膀胱全切正位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尿流改道较为理想的方法,它具有容量大、低内压、可控性、高顺应性等优点,特别是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新建膀胱失去了正常的排尿生理反射,故手术前后进行排尿功能的训练对手术疗效起着重要... 膀胱全切正位回肠代膀胱术是一种尿流改道较为理想的方法,它具有容量大、低内压、可控性、高顺应性等优点,特别是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但由于新建膀胱失去了正常的排尿生理反射,故手术前后进行排尿功能的训练对手术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12例正位回肠代膀胱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系统的膀胱功能训练.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功能训练 训练效果 膀胱 后患者 排尿功能 尿流改道 生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回肠新膀胱手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宁翰 王增军 +7 位作者 宋宁宏 杨杰 刘敏 吴宏飞 眭元庚 张炜 顾民 华立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09-1311,1332,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1月~2008年3月21例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 目的:探讨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治疗浸润性膀胱肿瘤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5年1月~2008年3月21例膀胱肿瘤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人均得到满意随访,本组患者除2例外均无瘤存活。手术时间为5.5~7.5h,平均5.9h;术中出血量为150~1200ml,平均为450ml;所有患者术后均能自控排尿,无上尿路积水,代膀胱残余尿量20~80ml,功能状态良好。结论: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具有术后代膀胱容量大、内压低、可控性能好等优点,是一种较理想膀胱全切术后的膀胱替代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膀胱 原位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膀胱全切及回肠膀胱术治疗女性肾移植术后膀胱癌的可行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邱敏 邓绍晖 +5 位作者 侯小飞 卢剑 陆敏 刘可 张树栋 马潞林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45-947,共3页
肾移植术后患者由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不但容易感染,还容易在全身各系统出现肿瘤,在泌尿系统中尿路上皮癌是较易出现的肿瘤。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及回肠膀胱术在手术难度要求上对于泌尿外科医生是极大的挑战,肾移植术后的患者由于右侧髂... 肾移植术后患者由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不但容易感染,还容易在全身各系统出现肿瘤,在泌尿系统中尿路上皮癌是较易出现的肿瘤。腹腔镜膀胱全切术及回肠膀胱术在手术难度要求上对于泌尿外科医生是极大的挑战,肾移植术后的患者由于右侧髂窝有移植肾,增加了腹腔镜清扫淋巴结及切除膀胱的难度,同时需要将移植输尿管与新膀胱吻合,与原输尿管与新膀胱的吻合也略有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 肾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在70岁以上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潘东亮 刘鲁东 +1 位作者 管德林 那彦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53-856,共4页
背景与目的:原位新膀胱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生活质量较好的尿路重建术式。但是新膀胱术式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70岁以上男性患者的手术承受力和控尿能力的恢复程度值得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70岁以上... 背景与目的:原位新膀胱术是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生活质量较好的尿路重建术式。但是新膀胱术式较复杂、手术时间较长,70岁以上男性患者的手术承受力和控尿能力的恢复程度值得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70岁以上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应用回肠原位新膀胱术的安全性和控尿能力的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1日—2010年2月20日间,本研究对23例70岁以上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术中采取了保护神经血管束、不剪开盆底筋膜、不切断耻骨前列腺韧带、不缝扎阴茎背深静脉丛的方法,以Hautmann技术建立回肠原位新膀胱。结果:23例患者均安全度过手术期,其中3例患者术后出现暂时认知功能障碍,1例患者于术后24 d出现胃肠功能紊乱。23例患者术后16~21 d白天完全自主控尿;术后30、60、90、180和360 d睡眠后完全控尿例数分别为0、4、5、11及16例;均无排尿困难,23例患者均对控尿程度满意。结论:70岁以上男性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应用回肠原位新膀胱术安全,控尿效果满意,可作为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首选的尿路重建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原位 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全切原位新膀胱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7
作者 郝婧晓 王晓晶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18期36-40,共5页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其治疗的金标准[2].膀胱全切术后有多种尿流改道方式,其中原位新膀胱术(orthotopic neobladder,ONB)是20世... 膀胱癌是泌尿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是其治疗的金标准[2].膀胱全切术后有多种尿流改道方式,其中原位新膀胱术(orthotopic neobladder,ONB)是20世纪70、80年代开始出现并不断改进的尿流改道方法,该术式将替代膀胱的肠段做成储尿囊与尿道直接吻合,术后患者经自己的正常尿道排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原位膀胱 尿流改道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机器人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原位回肠代膀胱术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林莉 王莉 +2 位作者 程勤 周娅颖 张玲琳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7-49,共3页
对27例膀胱癌患者行全机器人辅助下不开腹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历时5~7 h,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术后9~13 h顺利出院。提出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机器人专用器械、物品及患者所需体位物... 对27例膀胱癌患者行全机器人辅助下不开腹根治性膀胱全切,原位回肠膀胱术,结果手术历时5~7 h,手术过程顺利,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术后9~13 h顺利出院。提出护理要点包括术前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机器人专用器械、物品及患者所需体位物品的准备;术中器械护士对机器人各种突发状况的灵活快速处理,巡回护士短暂精确的机器人摆位;术后机器人器械的处理、还原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机器人手 膀胱 原位膀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被引量:5
19
作者 冯秀琴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5期1191-1192,共2页
关键词 原位膀胱 后尿失禁 护理干预 上尿路功能损害 压力性尿失禁 膀胱替代 膀胱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附11例报告)
20
作者 华立新 宋宁宏 +6 位作者 冯宁翰 张杰秀 丁冠雄 王增军 韩志坚 张炜 吴宏飞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目的:总结全膀胱切除术后改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1月~2007年6月对11例全膀胱切除术后行改良的原位新回肠膀胱术:膀胱全切除采用顺行逆行相结合的方法;带蒂末段回肠一部分为新膀胱输入道,另一部分为回肠片经折叠... 目的:总结全膀胱切除术后改良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1月~2007年6月对11例全膀胱切除术后行改良的原位新回肠膀胱术:膀胱全切除采用顺行逆行相结合的方法;带蒂末段回肠一部分为新膀胱输入道,另一部分为回肠片经折叠后缝合成类球形新膀胱,输尿管以匙形吻合种植于新膀胱输入道上,类球形新膀胱底部与后尿道端吻合。结果:围手术期无1例死亡,平均手术时间为4h,术中平均出血量300ml;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4个月,11例白天均能控尿,夜尿2~3次,无遗尿。结论:全膀胱切除术后改良原位回肠新膀胱外形接近膀胱形态,符合生理排尿;是治疗浸润性膀胱癌首选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膀胱 改良原位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