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及其在动物应激过程中的调节功能 被引量:6
1
作者 陈进超 孙佳静 +1 位作者 张相鑫 唐志如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5-583,共9页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在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感受器,AMPK在细胞生长、繁殖、维持机体能量平衡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AMPK活化主要受细胞内一磷酸腺苷/三...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在真核细胞生物中广泛存在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内最重要的能量感受器,AMPK在细胞生长、繁殖、维持机体能量平衡以及细胞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AMPK活化主要受细胞内一磷酸腺苷/三磷酸腺苷(AMP/ATP)水平及肝激酶B1、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活性等因素的影响;在动物处于营养缺乏、热应激、氧化应激等环境中,AMPK通路能做出适应性调整,以降低应激环境对动物的负面影响。本文对AMPK的结构、活性调节以及对处于应激环境中的动物能量代谢的调节进行综述,为缓解畜禽各种应激综合征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应激 能量代谢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介导巨噬细胞功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华成俊 陈玉善 +3 位作者 王婷婷 宗永华 靳博远 李世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42-845,共4页
机体的细胞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以此来满足自身对能量的需求,并对营养的摄取和利用做出相应响应。如今,绝大多数真核生物已经进化出了一种高度适应性的复合体,即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用来感知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水平[1]... 机体的细胞始终处于新陈代谢的过程中,以此来满足自身对能量的需求,并对营养的摄取和利用做出相应响应。如今,绝大多数真核生物已经进化出了一种高度适应性的复合体,即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用来感知细胞的三磷酸腺苷(ATP)水平[1]。该通路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反应,当能量不足时,一磷酸腺苷或二磷酸腺苷会与AMPK结合,然后激活该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巨噬细胞 腺苷三磷酸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和p38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与头颈肿瘤侵袭
3
作者 钟旖 王丽 陈新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367-369,共3页
细胞外基质降解是肿瘤侵袭的前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其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38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可通过对uPA的调节参与肿瘤的侵袭。本文就uPA和p38MAPK信号通路在头颈肿瘤的发生和侵袭中的作用... 细胞外基质降解是肿瘤侵袭的前提,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在其降解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p38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可通过对uPA的调节参与肿瘤的侵袭。本文就uPA和p38MAPK信号通路在头颈肿瘤的发生和侵袭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肿瘤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 p38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在牙髓干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和牙髓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林颖 秦伟 +1 位作者 邹瑞 林正梅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43-347,共5页
通过诱导牙髓干细胞(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龋源性牙髓炎的治疗将不再局限于根管治疗这一临床选择,修复治疗也不再成为缺失牙治疗的唯一方案。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尤其是P38MAPK通过直接或间接磷酸化特定的转录因子,将... 通过诱导牙髓干细胞(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方向分化,龋源性牙髓炎的治疗将不再局限于根管治疗这一临床选择,修复治疗也不再成为缺失牙治疗的唯一方案。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尤其是P38MAPK通过直接或间接磷酸化特定的转录因子,将细胞外刺激信号转导至细胞及其核内,从而引起一系列细胞生物学反应,如细胞增殖、分化、转化和程序性死亡。骨形态发生蛋白-2、矿物三氧化物聚合体和Biodentine皆可诱导DPSC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而三者正是通过MAPK信号转导通路发挥作用的。在组织工程支架诱导DPSC分化过程中,支架材料通过激活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促进了DPSC的分化。此外,MAPK信号转导通路参与牙髓损伤修复中DPSC的迁移、黏附和分化,参与牙髓损伤修复中牙本质的形成。由于MAPK信号转导通路在细胞增殖、分化和生存等过程中都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其反应分子、作用底物和作用机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牙髓干细胞 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合欢素调节Sirt1/AMPK/Nrf2信号通路对糖尿病白内障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罗元元 曹静洁 +3 位作者 王海营 封传 唐陶富 胡洁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3-437,共5页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白内障(DC)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对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 目的探讨金合欢素对糖尿病白内障(DC)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对沉默调节蛋白1(Sirt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高剂量组、金合欢素+Sirt1抑制剂(EX527)组,除对照组以外均构建DC大鼠模型,其中,金合欢素低剂量组、金合欢素高剂量组大鼠分别经颈部皮下注射10 mg·kg^(-1)、20 mg·kg^(-1)的金合欢素,金合欢素+EX527组大鼠经颈部皮下注射20 mg·kg^(-1)金合欢素,均为每天2次,同时金合欢素+EX527组大鼠经皮下埋入渗透微型泵每天泵入3.5 mg·kg^(-1)EX527,其余组别均泵入等量生理盐水,给药持续4周。给药结束后,测量血压和空腹血糖(FBG),裂隙灯照射法观察大鼠晶状体混浊状况,HE染色观察晶状体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测定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白细胞介素(IL)-6、IL-1β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呈片状、条索状,发生迁移性聚集,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升高,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金合欢素低、高剂量组大鼠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性聚集现象改善,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降低,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均为P<0.05);与金合欢素高剂量组比较,金合欢素+EX527组晶状体上皮细胞形态改变和聚集现象加重,收缩压、FBG、晶状体混浊评分、MDA、IL-6、IL-1β水平均升高,SOD、GSH-Px含量及Sirt1、p-AMPK/AMPK、Nrf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均为P<0.05)。结论金合欢素可能通过激活Sirt1/AMPK/Nrf2通路保护DC大鼠免受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合欢素 糖尿病白内障 氧化应激损伤 沉默调节蛋白1/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辛弗林通过激活AMPK-FoxO1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葡萄糖生成 被引量:1
6
作者 郭莉霞 张永红 +2 位作者 殷钟意 蒲语涵 郑旭煦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6-161,共6页
目的:探讨p-辛弗林对肝细胞葡萄糖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p-辛弗林对HepG2肝细胞株的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受试物的作用浓度后,比色法测定葡萄糖的生成、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和磷酸烯醇... 目的:探讨p-辛弗林对肝细胞葡萄糖生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S法检测p-辛弗林对HepG2肝细胞株的细胞活力的影响,确定受试物的作用浓度后,比色法测定葡萄糖的生成、葡萄糖-6-磷酸酶(glucose-6-phosphatase,G6Pase)和磷酸烯醇丙酮酸羧基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活力,Western blot蛋白印迹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5’-monophosphate-activatedproteinkinase,AMPK)、磷酸化AMPK(p-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 coenzyme A synthetase,ACC)、磷酸化ACC(p-ACC)、叉头框转录因子1(forkhead box class O1,FoxO1)以及磷酸化FoxO1(p-FoxO1)的表达;利用AMPK选择性抑制剂Compound C和AMPK siRNA作用HepG2肝细胞株后,检测p-辛弗林对HepG2肝细胞株葡萄糖的生成、G6Pase和PEPCK活力的影响。结果:p-辛弗林能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肝细胞葡萄糖的生成,激活AMPK信号通路,促进p-AMPK、p-ACC和p-FoxO1水平增加,极显著抑制G6Pase和PEPCK的活性(P<0.01)。p-辛弗林的这些影响部分地被Compound C和AMPK siRNA所抑制(P<0.01)。结论:p-辛弗林能够通过激活AMPK-FoxO1信号通路抑制肝细胞葡萄糖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辛弗林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葡萄糖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调节Ras/Raf/MEK/ERK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大鼠炎症反应和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洪远 张腾 +1 位作者 杜建国 陶宏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71-2075,2082,共6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调节Ras/Ra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OA)大鼠炎症反应和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低剂量Suf组(Suf-L组,1...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Suf)调节Ras/Ra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ME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信号通路对骨关节炎(OA)大鼠炎症反应和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空白对照组(Blank组)、低剂量Suf组(Suf-L组,1μg/kg)、高剂量Suf组(Suf-H组,5μg/kg)、双醋瑞因(DC组,54 mg/kg)、Suf-H+ML-099(Ras/Raf/MEK/ERK通路激活剂)组(5μg/kg Suf+11.7 mg/kg ML-099),每组12只。除NC组外,其他组大鼠均采用横断大鼠右膝关节内侧半月板胫骨韧带构建OA模型,成功建模后开始给药,而NC组、Blank组大鼠需腹腔注射,而NC组、Blank组大鼠腹腔注射且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天给药1次,持续给药3周。末次给药24 h后,监测大鼠压痛阈值、热痛阈值变化;ELISA检测血清中TNF-α、IL-1β、IL-6水平;番红O-固绿染色检测软骨组织病理变化;TUNEL染色检测软骨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中Ras/Raf/MEK/ERK信号通路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Blank组大鼠压痛阈值、热痛阈值降低(P<0.05),软骨组织病理损伤严重,TNF-α、IL-1β、IL-6水平、Mankin评分、软骨细胞凋亡率、Ras、Raf、MEK、p-ERK1/2、MMP-1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Blank组比较,Suf-L组、Suf-H组、DC组对应指标变化趋势与上述相反(P<0.05);ML-099减弱了高剂量Suf对OA大鼠的影响。结论:Suf可能通过下调Ras/Raf/MEK/ERK通路抑制OA大鼠炎症和软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骨关节炎 炎症 Ras/Raf/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AMPK/mTOR通路激活自噬治疗小鼠高脂血症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蕾 金妍伶 +5 位作者 吕碧君 王月 陆芝梅 袁迪芬 吴月滢 袁嘉丽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66,76,共8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UE)对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 HLP)模型小鼠治疗效果的机制.实验选用C57BL/6J品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以及葛根素低、中、高剂量治疗组(PUE-L、PUE-M、PUE-H).成功构建高脂... 本研究旨在探讨葛根素(Puerarin, PUE)对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 HLP)模型小鼠治疗效果的机制.实验选用C57BL/6J品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Control)、模型组(Model)以及葛根素低、中、高剂量治疗组(PUE-L、PUE-M、PUE-H).成功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后,对小鼠进行了为期4周的葛根素干预治疗,并采用试剂盒检测了小鼠血脂谱的变化情况.此外,观察小鼠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对肝脏组织中的关键蛋白进行了检测,包括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与雷帕霉素哺乳动物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脂质代谢的关键调控蛋白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以及自噬过程中的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和自噬底物(P62)的表达水平.进一步使用了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技术,来检测肝组织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的mRNA转录水平,以及AMPK/mTOR信号通路相关的mRNA和炎症因子的mRNA的转录水平.相较于模型组,葛根素处理组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则显著上升.肝脏组织中,细胞空泡样变化及脂滴积聚在葛根素干预后明显减少.在给药后,肝组织中的ACC、FAS、SREBP-1c mRNA的相对表达量有所降低,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 LPS)和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的表达下降,而抗炎因子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的表达水平则有所上升.此外,小鼠肝脏组织中的mTOR、SREBP、P62蛋白水平降低,而AMPK、p-AMPK、LC3蛋白的表达水平则增加.综上所述,实验结果表明,葛根素能够有效改善高脂血症模型小鼠的血脂谱,并降低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葛根素调节AMPK/mTOR信号通路,促进自噬过程的激活有关.这些发现为高脂血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是在利用植物药物治疗的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葛根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雷帕霉素哺乳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 自噬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细胞因子CTRP9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浩 王瑾瑜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46-246,共1页
肥胖所致的脂肪细胞因子产生失衡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日本名古屋大学Noriyuki Ouchi教授等的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1q/TNF-related protein 9,CTRP9)以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 肥胖所致的脂肪细胞因子产生失衡是心血管疾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最近,日本名古屋大学Noriyuki Ouchi教授等的研究发现,脂肪细胞因子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1q/TNF-related protein 9,CTRP9)以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依赖的方式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因子 信号通路 AMPK 脂肪 心肌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日本名古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CX43表达与产后出血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颜建英 黄科华 +4 位作者 刘青闽 黄晓燕 徐榕莉 余爱丽 邓婷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65-570,共6页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离体子宫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功能和收缩潜能的变化,并探讨子宫平滑肌组织中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水平和连接蛋白(CX43)表达变化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 目的:分析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离体子宫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功能和收缩潜能的变化,并探讨子宫平滑肌组织中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信号转导通路活化水平和连接蛋白(CX43)表达变化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1月至2010年12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择期剖宫产分娩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病例组,另选同期无产后出血产妇30例为对照组。采用等长张力测定方法检测产妇离体子宫下段平滑肌收缩功能和缩宫素诱导的收缩潜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产妇子宫下段平滑肌组织中MAPK信号转导通路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c-JunN端蛋白激酶(JNK1/2)、p38磷酸化蛋白和CX43蛋白水平;采用RT-PCR技术检测产妇子宫下段平滑肌组织中CX43mRNA表达。结果:①病例组离体子宫平滑肌自发性收缩的收缩频率、收缩活动力均低于对照组(P<0.05);缩宫素诱导后病例组的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收缩幅度、收缩活动力和收缩潜能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②以子宫平滑肌自发性收缩活动力72.66g·次/h作为诊断点,评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02。③病例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p-ERK1/2、p-JNK1/2、p-P38、CX43蛋白的表达量和CX43mRNA的表达水平均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p-ERK1/2、p-JNK1/2、p-P38、CX43蛋白表达量以及CX43mRNA表达水平分别与其离体子宫的自发性收缩活动力呈正相关关系(P<0.05)。⑤两组产妇子宫平滑肌组织中p-ERK1/2、p-JNK1/2、p-P38、CX43蛋白和CX43mRNA表达量相互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功能和收缩潜能明显降低,其子宫平滑肌组织中MAPK信号通路活化水平及CX4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且两者密切相关,提示MAPK信号通路活化受阻和CX43表达降低可能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两者相互调控共同参与该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出血 宫缩乏力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通路 连接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活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叶蕾 陈芝芸 +2 位作者 严茂祥 赵振中 李剑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12期2748-2750,共3页
目的:观察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ERK通路、JNK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其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E... 目的:观察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ERK通路、JNK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的变化,探讨其作用和意义。方法:采用40%CCl4皮下注射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肝组织MAPKs信号通路的关键信号分子ERK1、JNK2、P38基因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大鼠肝组织ERK1/2、JNK2、P38的总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模型大鼠肝组织ERK1、JNK2、P38基因的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强,磷酸化的ERK1/2、JNK2、P38蛋白水平也较正常组显著增加。结论: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MAPK信号途径中的ERK、JNK及p38MAPK三条信号通路均被激活,参与了肝纤维化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黄芩素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14
12
作者 李庆贵 陈康 +1 位作者 郭召 骞立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WOG组(WOG-L组,50mg/kg)、高剂量WOG组(WOG-H组,100 mg/kg)和高剂量WOG+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WOG-H+CC组,100 mg/kg WOG+0.2 mg/kg Compound C),每组12只。Model组、WOG-L组、WOG-H组、WOG-H+CC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与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大鼠模型。放射性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大鼠股骨痂骨密度(BMD)。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和压缩实验对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进行检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HE染色观察骨折处骨痂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骨折愈合评分、股骨上、下端骨痂BMD、骨痂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和最大负荷、血清OC、PICP水平、股骨组织中AMPK磷酸化水平、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骨折端未见骨痂生长,骨折线清晰,骨小梁较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大,结构紊乱疏松。与Model组相比,WOG-H组大鼠骨折愈合评分、股骨上、下端骨痂BMD、骨痂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和最大负荷、血清OC、PICP水平、股骨组织中AMPK磷酸化水平、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有连续性骨痂包绕贯穿于骨折端,髓腔再通,骨折线模糊不清,骨小梁形态较完整。Compound C减弱了WOG对OPF大鼠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结论 WOG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促进OPF大鼠的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MAPK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13
作者 浦政 干静 +1 位作者 王晓蓉 戚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5-480,共6页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药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脑缺血手术组(给药手术组)、生理盐水预处理脑...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对脑缺血大鼠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和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表达的影响,并探讨该药物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脑缺血手术组(给药手术组)、生理盐水预处理脑缺血手术组(对照手术组)和马来酸桂哌齐特预处理非手术组(给药非手术组),每组30只,预处理时间均为5 d。对两手术组大鼠行改良线栓法手术建立左侧大脑中动脉阻塞脑缺血模型,分别于术后8、24、72 h断头取脑,切取左侧(缺血侧)及右侧相应脑组织,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时间点双侧脑组织中ERK1/2和p38 MAPK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p-ERK1/2和p-p38 MAPK表达)。结果各组大鼠脑组织中ERK1/2和p38 MAPK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非手术组比较,给药手术组和对照手术组术后8 h左侧(手术侧)脑区的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术后24 h和72 h的p-ERK1/2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给药非手术组比较,给药手术组和对照手术组术后8、24、72 h左侧脑区的p-p38 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且对照手术组高于给药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可能在脑缺血早期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桂哌齐特 预处理 脑缺血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仑帕奈调控MAPK信号通路抗偏头痛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翟庆龄 谢丹娜 +3 位作者 王凯新 王雪贞 陈金波 董晓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25-1731,共7页
目的探讨吡仑帕奈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MAPK)信号通路对偏头痛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10只:空白(生理盐水)组、硝酸甘油(NTG)组、吡仑帕奈50μg/kg+NTG预防组、吡仑帕奈100μg/kg+NTG预防组。观察大鼠挠... 目的探讨吡仑帕奈调控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MAPK)信号通路对偏头痛大鼠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4组,每组10只:空白(生理盐水)组、硝酸甘油(NTG)组、吡仑帕奈50μg/kg+NTG预防组、吡仑帕奈100μg/kg+NTG预防组。观察大鼠挠头时间、爬笼次数,纤维丝测定大鼠眶周痛阈值,明暗箱实验观察大鼠畏光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节(TG)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肽(PACAP)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TG中PACAP、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磷酸化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T-qPCR)测定PACAP mRNA的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液中PACAP的浓度。结果与空白组相比,NTG组大鼠眶周痛阈降低,爬笼行为与梳理面部行为时间长,进入明室时间缩短,PACAP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NTG组相比,吡仑帕奈50μg/kg+NTG预防组、吡仑帕奈100μg/kg+NTG预防组眶周痛阈提高,爬笼行为与梳理面部行为时间短,进入明室时间延长,PACAP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空白组相比,NTG组的p-p38MAPK、p-ERK、p-JNK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NTG组相比,吡仑帕奈预防组的p-p38MAPK、p-ERK、p-JNK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吡仑帕奈可能通过抑制MAPK信号传导通路缓解偏头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头痛 信号传导通路 吡仑帕奈 垂体腺苷酸环化酶激活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酸激酶4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牛良晨(综述) 李力(审校)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66-370,共5页
腺苷酸激酶4(adenylate kinase 4,AK4)是腺苷酸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调节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浓度的生物学功能,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在缺氧耐受、肿瘤的发展、抗肿瘤药物耐药... 腺苷酸激酶4(adenylate kinase 4,AK4)是腺苷酸激酶家族的成员之一,具有调节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浓度的生物学功能,在调节细胞能量代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在缺氧耐受、肿瘤的发展、抗肿瘤药物耐药、调节线粒体活性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恶性肿瘤一直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许多肿瘤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及治疗一直是科学研究的热点,肿瘤的治疗在不断改进,尽管在部分领域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来说,我们对肿瘤的认识,尤其是治疗、耐药后治疗仍未突破瓶颈。AK4被用作抗癌治疗的潜在治疗靶点,而AK4与肿瘤之间的确切关系尚未得到进一步的阐明。本文拟对AK4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以期对AK4及其在临床及疾病中的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激酶4 恶性肿瘤 信号通路 能量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ppo/YAP信号通路与细胞代谢信号通路之间交叉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莹 张雅菲 文勇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72-1077,共6页
细胞的代谢活动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以及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由一系列保守激酶构成,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极少发生突变。Hippo/YAP信号通路可通过调控细胞内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等代谢,影响细胞... 细胞的代谢活动对细胞的生长和分化以及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Hippo/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由一系列保守激酶构成,在物种进化过程中极少发生突变。Hippo/YAP信号通路可通过调控细胞内葡萄糖、氨基酸和脂肪等代谢,影响细胞增殖和凋亡,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稳态。Hippo/YAP还可以通过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及低氧诱导因子等信号通路之间交叉作用,共同调控细胞代谢活动。本文通过总结Hippo/YAP信号通路与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及低氧诱导因子信号通路之间的交叉调控机制,以阐述Hippo/YAP信号通路对细胞代谢活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YAP信号通路 细胞代谢 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低氧诱导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糖络丸通过AMPK/mTOR/ULK1通路调控糖尿病肾病小鼠足细胞自噬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苏蓓蓓 杨丽霞 +5 位作者 梁永林 朱向东 杨霞 薛春霞 章溥 裴晓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0-269,共10页
目的:探究大黄糖络丸(DHT)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 目的:探究大黄糖络丸(DHT)基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对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40只造模成功的C57BL/KSJ-db/db(以下简称db/db)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达格列净组(1.5 mg·kg^(-1)·d^(-1)),DHT高、中、低剂量组(3.6、1.8、0.9 g·kg^(-1)·d^(-1)),每组8只;另取10只C57BL/KSJ-db/dm(以下简称db/m)小鼠为正常组,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治疗组小鼠分别给予相应药物,连续给药10周,1次/d。于给药0、4、8、10周固定时间,禁食不禁水12 h,取尾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BG);于给药0、5、10周末收集尿液检测尿中白蛋白、肌酐含量,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给药10周后,检测各组小鼠24 h尿总蛋白,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肾脏组织p-AMPK、p-mTOR及p-ULK1蛋白的表达水平,以及自噬关键分子酵母Atg6同系物1(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P62蛋白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的表达水平;采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达格列净组和DHT组小鼠FBG、ACR、24 h尿总蛋白均降低,Scr、BUN无统计学差异;肾组织中p-AMPK、p-ULK1表达水平升高,p-mTOR表达水平降低及LC3Ⅱ/LC3Ⅰ、Beclin-1表达水平升高,P62表达水平降低(P<0.01,P<0.05);肾小球的足细胞裂孔膜蛋白Nephrin、Podocin表达水平升高(P<0.01,P<0.05);肾脏病理损害减轻;透射电镜显示自噬小体、自噬溶酶体数量增加。结论:DHT可能通过调控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足细胞自噬,保护肾小球,延缓DN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糖络丸 糖尿病肾病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激酶1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PARα/SCAD信号途径对心肌肥大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黄金贤 罗佳妮 +5 位作者 刘培庆 陈少锐 黄秋菊 潘雪刁 臧林泉 周四桂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69-778,共10页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eroxisome pro... 目的:研究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short-chain acyl-coenzyme A dehydrogenase,SCAD)在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活化受体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α)信号途径对SCAD的调控作用。方法:使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筛选干扰SCAD的最优序列,并使用非诺贝特(10μmol/L)提前干预24 h后给予干扰序列,观察SCAD的mRNA、蛋白表达和酶活性以及脂质代谢和心肌细胞表面积的改变。采用RT-PCR检测心肌细胞内肥大标志物心房利钠因子(atrial natriuretic factor,ANF)和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mRNA水平,以明确心肌细胞是否发生肥大。分别用10μmol/L非诺贝特和0.5 mmol/L 5-氨基咪唑-4-甲酰胺核糖核苷酸(5-aminoimidazole-4-carboxamide ribonucleotide,AICAR)预处理心肌细胞30 min,用20μmol/L苯肾上腺素(phenylephrine,PE)刺激24 h,观察心肌细胞表面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和RT-PCR检测p-AMPKα、PPARα和SCAD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筛选出的最优干扰序列siRNA-1186和P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趋势一致,与对照组比较,敲低SCAD表达组的心肌细胞ANF和BNP水平显著升高,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增大,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增加。非诺贝特预处理可显著上调PPARα和SCAD的表达,增加SCAD的酶活性,降低心肌细胞的游离脂肪酸含量,预防敲低SCAD引起的心肌细胞肥大。与对照组比较,PE处理组中p-AMPKα(T172)、PPARα和SCAD的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下调,SCAD的酶活性下降;与PE组相比,用非诺贝特或AICAR预处理30 min组的心肌细胞表面积明显减少,心肌细胞游离脂肪酸含量明显降低,p-AMPKα、PPARα和SCAD蛋白及mRNA水平均明显上调,SCAD的酶活性增加。结论:SCAD表达下调与心肌细胞肥大及其能量代谢密切相关;AMPK/PPARα/SCAD信号途径对心肌肥大可能具有直接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酰基辅酶A脱氢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心肌肥大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复合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功能的改善作用
19
作者 胡戈 秦菲 +3 位作者 曹建民 吉喆 周绮云 周海涛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78-187,共10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模型组、有氧运动干预组、姜黄素干预组和姜黄素复合有氧运动干预组... 目的:研究姜黄素与有氧运动相结合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大鼠肝功能改善的效果及机制。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模型组、有氧运动干预组、姜黄素干预组和姜黄素复合有氧运动干预组,每组8只。利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总甘油三酯(total 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通过苏木精-伊红、油红O和电子染色法观察大鼠肝组织形态、脂质沉积及超微结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大鼠肝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kinase,p-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targetofrapamycin,mTOR)、Beclin-1、选择性自噬接头蛋白p62、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I(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I,LC3-I)、LC3-II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8周高脂饮食成功诱导大鼠出现NAFLD;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干预可改善NAFLD大鼠肝超微结构损伤、病理变化及脂质沉积;降低血清TC、TG、LDL-C浓度及AST和ALT活性;上调Beclin-1、LC3-II mRNA表达水平及p-AMPK、Beclin-1、LC3-II蛋白表达水平和p-AMPK/AMPK、LC3-II/LC3-I蛋白表达水平比值,下调m TOR、p62 m RNA表达水平和m TOR、p62蛋白表达水平,提升细胞自噬水平;姜黄素与有氧运动在血清TC和TG浓度、ALT和AST活性、肝m TOR、Beclin-1、p62 m RNA表达水平、p-AMPK、p62、LC3-II蛋白表达水平及LC3-II/LC3-I蛋白表达水平比值间存在交互效应。结论:姜黄素和/或有氧运动干预通过调控AMPK/mTOR信号通路适度增强细胞自噬水平,改善NAFLD大鼠肝脏结构和功能,其中,姜黄素复合有氧运动干预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有氧运动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 自噬 非酒精性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抑制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的分子信号机制 被引量:2
20
作者 卢家美 张晶晶 +3 位作者 吕毅 王博 贾丽娜 师建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0-646,共7页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是否通过活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并揭示其分子信号机制。方法取雌雄各半的SD大鼠共50只(体质量150~200 g),CO2窒息法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培...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是否通过活化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AMPK)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刺激的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并揭示其分子信号机制。方法取雌雄各半的SD大鼠共50只(体质量150~200 g),CO2窒息法处死后,无菌条件下分离并培养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倒置显微镜观察所培养的细胞,发现不同体质量及性别的大鼠所获取的细胞形态及活性无差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设置对照组、TGF-β1组、Smad3 siRNA干预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siRNA干预组、二甲双胍干预组、Compound C干预组,每组3个样本。设置对照组: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正常培养;TGF-β1组:10 ng/mL TGF-β1孵育细胞;Smad3 siRNA干预组:Smad3 siRNA转染24 h后+10 ng/mL TGF-β1孵育细胞;CTGF siRNA干预组:CTGF siRNA转染24 h后+10 ng/mL TGF-β1孵育细胞;二甲双胍干预组:10 mmol/L二甲双胍+10 ng/mL TGF-β1孵育细胞;Compound C干预组:10μmol/L Compound C+10 mmol/L二甲双胍+10 ng/mL TGF-β1孵育细胞。以TGF-β1刺激大鼠胆管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以Smad3 siRNA或CTGF siRNA转染细胞以抑制Smad3或CTGF蛋白的表达,以二甲双胍孵育细胞以激活AMPK,以Compound C预处理细胞以抑制AMPK的活性。采用ELISA或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CTGF、胶原I(Col I)蛋白水平;Western-blot的方法检测p-Smad3/t-Smad3、p-AMPK/t-AMPK、CTGF水平。结果TGF-β1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胆管成纤维细胞胶原I生成,二甲双胍激活的AMPK也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的胶原I生成;AMPK抑制剂Compound C预孵育细胞,可显著逆转二甲双胍激活的AMPK抑制胶原I生成的作用(P<0.01)。进一步发现,二甲双胍激活的AMPK对TGF-β1刺激的Smad3磷酸化无抑制作用,却可抑制其下游的CTGF蛋白表达(P<0.01)及胶原I生成(P<0.01),而AMPK抑制剂可逆转二甲双胍对CTGF及胶原I的上述作用。结论二甲双胍通过激活AMPK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诱导的CTGF蛋白表达,进而抑制胆管成纤维细胞胶原I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胆管成纤维细胞 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