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蚜腺苷三磷酸酶E亚基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蚜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罗晓丽 张安红 +3 位作者 肖娟丽 王志安 陈晓英 吴家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3-362,共10页
【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棉花的生产。利用靶标昆虫重要基因的双链RNA进行干涉从而防治农业害虫是当今发展的1种新技术。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在棉花中表达棉蚜靶标基因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 【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棉花的生产。利用靶标昆虫重要基因的双链RNA进行干涉从而防治农业害虫是当今发展的1种新技术。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在棉花中表达棉蚜靶标基因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特异性地抑制棉蚜内源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蚜虫对棉花的危害。【方法】本研究利用棉蚜腺苷三磷酸酶E亚基(Adenosine triphosphatase subunit E,ATPase E)基因,构建其RNA干扰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棉花。PCR技术初步筛查45个独立转化植株,对PCR阳性植株进行DNA印迹(Southern blot)分析,确认外源基因插入的拷贝数。同时利用RT-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检测dsRNA的表达情况。最后结合网棚和大田抗蚜性鉴定分析转基因株系的抗蚜效果。【结果】从45个转基因再生植株中获得22株阳性转基因株,其中12株为单拷贝插入。根据农艺性状和dsRNA表达量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转基因株系,分别为CZ1、CZ2、CZ3和CZ4。2年的网棚和大田的蚜虫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CZ1、CZ2和CZ3具有较高的抗蚜性,2015年和2016年的蚜害减退率分别达70%和60%以上。【结论】利用RNAi技术将蚜虫腺苷三磷酸酶E亚基基因片段转化棉花,可以提高棉花的抗蚜性,为棉花抗蚜育种提供了新种质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蚜 腺苷三磷酸酶e亚基基因 RNAI 抗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肾液泡型H~+_-ATPase 58kD亚基基因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瑛 彭生斌 谢小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4-338,共5页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肾液泡型H ̄+-ATPase58kD亚基的基因,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了58kD亚基的编码片段.直接将PCR产物连接到PET载体上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58k...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人肾液泡型H ̄+-ATPase58kD亚基的基因,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得到了58kD亚基的编码片段.直接将PCR产物连接到PET载体上表达.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58kD亚基的基因得到高效表达.表达产物可达细菌细胞质蛋白的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 氢离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ATPase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史成银 王印庚 +1 位作者 黄倢 王清印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91-95,共5页
克隆了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的重要功能蛋白--腺苷三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ease, ATPase)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及其上下游部分的核苷酸序列.经多序列比对和分析发现,TRBIV与GenBank中6种代表性虹彩病毒的同源性介于35%~98%之... 克隆了大菱鲆红体病虹彩病毒(TRBIV)的重要功能蛋白--腺苷三磷酸酶(adenosine triphosphatease, ATPase)基因的全部编码区及其上下游部分的核苷酸序列.经多序列比对和分析发现,TRBIV与GenBank中6种代表性虹彩病毒的同源性介于35%~98%之间.绘制出的包含TRBIV在内的14种虹彩病毒的系统发育树证实,TRBIV是一种新的鱼类虹彩病毒,其分类地位处在虹彩病毒科待指定病毒属内的真鲷虹彩病毒亚群和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亚群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虹彩病毒 红体病 大菱鲆 序列分析 克隆 e基因 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 GeNBANK 磷酸酶 酸序列 多序列比对 系统发育树 功能蛋白 分类地位 编码区 同源性 代表性 亚群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H^+-ATP酶抑制蛋白基因克隆及初步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世军 李芳 +6 位作者 陈伟 姜晓姝 徐曼 徐长庆 王孝铭 陈忠斌 于康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和方法:根据大鼠线粒体H+-ATP酶抑制蛋白基因(IF1)cDNA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一对特异性扩增IF1cDNA的引物。以提取的大鼠心肌mRNA为模板,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约400bp条带,以Kleno... 目的和方法:根据大鼠线粒体H+-ATP酶抑制蛋白基因(IF1)cDNA序列,设计并人工合成一对特异性扩增IF1cDNA的引物。以提取的大鼠心肌mRNA为模板,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出约400bp条带,以Klenow酶处理、纯化PCR产物,与经Smal酶切线性化的pUC19质粒DNA连接,经转化、筛选初步获得两个重组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图谱分析并以重组质粒为模板做PCR检测。结果:该质粒为IF1cDNA基因重组pUC19,并且该基因以正向插入,命名为pI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心肌缺血 磷酸酶 基因克隆 CDNA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拮抗作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黎玉 万福生 万义福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646-648,共3页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P ,5mg·kg-1) ,2 4h后再注射同剂量一次 ,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测心肌线粒体中Ca2 + ATP酶、Ca2 + Mg2 + ATP酶活力以及C... 目的 :研究川芎嗪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 (ISP ,5mg·kg-1) ,2 4h后再注射同剂量一次 ,造成心肌缺血损伤模型。观测心肌线粒体中Ca2 + ATP酶、Ca2 + Mg2 + ATP酶活力以及Ca2 + 含量的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cl 2和Bax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川芎嗪保护组心肌线粒体Ca2 + ATP酶、Ca2 + Mg2 + ATP酶活力较缺血组均有显著性升高 (P <0 .0 1) ,川芎嗪可稳定心肌线粒体Ca2 + 含量 ,增加缺血心肌组织中Bcl 2的表达 (P <0 .0 1) ,对Bax的表达影响不大 (P >0 .0 5 )。结论 :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该作用可能与提高心肌线粒体Ca2 + ATP酶、Ca2 + Mg2 + ATP酶活力及调控Bcl 2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心肌缺血 线粒体 磷酸酶 基因表达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心肌细胞膜钠泵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柯永胜 储岳峰 +1 位作者 俞国华 杨浩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95-298,共4页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ATP酶活性、线粒体Ca2+浓度以及Na+-K+-ATP酶各亚基基因表达的改变,并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其影响,探讨内洋地黄素在MIR损伤细胞内钙超载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 目的观察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大鼠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ATP酶活性、线粒体Ca2+浓度以及Na+-K+-ATP酶各亚基基因表达的改变,并观察钙通道阻滞剂维拉帕米对其影响,探讨内洋地黄素在MIR损伤细胞内钙超载中的可能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假手术组丝线穿过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但不结扎;缺血再灌注组(MIR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45min;维拉帕米组MIR模型+5mg/kg维拉帕米,维拉帕米于再灌注前5min经股静脉注射。取缺血区左室心肌检测心肌匀浆内洋地黄素水平、心肌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线粒体Ca2+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心肌Na+-K+-ATP酶α1、α2、α3和β1亚基蛋白水平表达的改变。结果MIR损伤时,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升高,心肌细胞膜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性显著下降,线粒体Ca2+浓度升高,Na+-K+-ATP酶α1、α2、α3和β1亚基蛋白水平表达均明显下降;维拉帕米除具有降低线粒体Ca2+浓度外,对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其它各项异常指标无明显改善作用。结论MIR促进机体内洋地黄素分泌增加,后者可能通过影响心肌细胞膜上的Na+-K+-ATP酶α1、α2、α3和β1亚基基因表达,抑制Na+-K+-ATP酶活性,导致线粒体内Ca2+超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洋地黄素 缺血再灌注损伤 心肌 磷酸酶/亚基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ATP酶β亚单位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细胞内定位研究
7
作者 史晓兰 冯国开 +1 位作者 刘爱华 姜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49-253,共5页
目的构建小鼠ATP酶β亚单位(ATPaseβ)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方法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ATPaseβ编码序列,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然后以pMD18-ATPase... 目的构建小鼠ATP酶β亚单位(ATPaseβ)真核表达载体,并观察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表达定位情况。方法取BALB/c小鼠肝脏组织的总RNA,反转录为cDNA,以cDNA为模板PCR扩增得到ATPaseβ编码序列,将其连接到pMD18-T载体上,然后以pMD18-ATPaseβ为模板扩增得到ATPaseβ编码序列,再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HA上。采用脂质体转染法转染NIH 3T3细胞及293细胞,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结果 PCR、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cDNA3/HA-ATPaseβ构建正确;转染实验发现,该质粒能够在NIH 3T3细胞中表达,表达产物主要定位于细胞质,细胞膜上也有表达,而在293细胞中只表达于细胞质。结论成功构建了带有HA标签的小鼠ATPaseβ真核表达载体,该载体能够在哺乳动物NIH 3T3及293细胞中有效表达并正确定位,为进一步研究ATPaseβ的细胞内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酶 Β亚基 遗传载体 蛋白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阪大学克隆分泌胃酸的质子泵以探索抗溃疡剂的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国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0年第8期11-11,共1页
日本大阪大学产业科学研究所生物合成化学工业部门教授二井将光和副教授前田正知等人的小组克隆了分泌胃酸的质子泵(H^++K^+)腺苷三磷酸酶的人染色体基因,宣布世界上首次在分子水平上查明了胃酸的质子泵状况。
关键词 质子泵 胃酸分泌 大阪大学 磷酸酶 染色体基因 产业科学 生物合成 靶酶 研究工作 田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