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腺苷脱氨酶2缺乏症临床特征与基因型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洋 武亚丽 丁艳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6-120,126,共6页
目的总结3例腺苷脱氨酶2(ADA 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DA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利用试剂盒测定患儿血浆中ADA2酶的活性。总结该病的临床及基因型... 目的总结3例腺苷脱氨酶2(ADA 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基因型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ADA2缺乏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进行遗传学分析。利用试剂盒测定患儿血浆中ADA2酶的活性。总结该病的临床及基因型特征。结果本组3例患儿均存在ADA2基因变异,例1以反复发热、皮疹、惊厥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脑卒中,伴炎症指标明显升高,ADA2基因存在复合杂合变异:c.139G>T和c.484T>C突变。例2以反复发热、皮疹为主要临床表现,病程中合并消化道穿孔、脑卒中,炎症指标明显升高。WES检测发现ADA2基因存在c.916C>T及c.1069G>A复合杂合突变。例3以反复发热、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合并心肌炎,伴免疫功能明显下降;WES检测发现患者ADA2基因存在c.849T>G纯合突变。血浆ADA2酶活性测定发现例1和2酶活性显著降低。结论ADA2缺乏症国内罕见,临床特征多变,掌握其临床特征及基因特点,有助于提高诊断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脱氨酶缺乏症 ADA2基因 基因变异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羽乌骨鸡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MPD1)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苷酸含量相关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张学余 黄兆明 +3 位作者 苏一军 沈晓鹏 季从亮 陈国宏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5-607,共3页
以丝羽乌骨鸡为研究素材,萧山鸡、白耳鸡、北京油鸡、茶花鸡、隐性白羽肉鸡为对照组,研究肌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主要的催化酶鸡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MPD1)基因在6个鸡品种中AMPD1基因序列多样性,结果表明:在525bp的片段中共存在10个多态位... 以丝羽乌骨鸡为研究素材,萧山鸡、白耳鸡、北京油鸡、茶花鸡、隐性白羽肉鸡为对照组,研究肌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主要的催化酶鸡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MPD1)基因在6个鸡品种中AMPD1基因序列多样性,结果表明:在525bp的片段中共存在10个多态位点,其中120位的A→G、355位的A→G的碱基变化仅在肌苷酸含量较高的鸡品种如丝羽乌骨鸡、北京油鸡、茶花鸡出现,推测这2个位点与肌苷酸含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羽乌骨鸡 酸含量 北京油鸡 茶花鸡 脱氨酶 品种 相关研究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鸡种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学余 季从亮 +3 位作者 陈国宏 黄兆明 苏一军 沈晓鹏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4-226,237,共4页
以肌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主要的催化酶之一的鸡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denosinemonophosphatedeaminase1,AMPD1)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分析了其在6个鸡种中的序列多样性,发现在525bp的片段中共存在10个多态位点,其中120位的A→G,355位的A→G的... 以肌苷酸合成代谢过程中主要的催化酶之一的鸡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denosinemonophosphatedeaminase1,AMPD1)基因作为候选基因,分析了其在6个鸡种中的序列多样性,发现在525bp的片段中共存在10个多态位点,其中120位的A→G,355位的A→G的碱基变化仅在泰和乌骨鸡、北京油鸡、茶花鸡肌苷酸含量较高的鸡种中出现,推测这两个位点与肌苷酸含量密切相关。另外该基因与体重也可能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种 磷酸脱氨酶1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肌肉鲜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羊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德凤 杨永强 韩勇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7-132,共6页
为筛选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aminase 1,AMPD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研究其对启动子功能元件的影响,试验选择小香羊、黔北麻羊、努比山羊构建不同DNA池,直接测序结合BLAST筛选SNP位点。结果表明,AM... 为筛选腺苷单磷酸脱氨酶1(adenosine monophosphate deaminase 1,AMPD1)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研究其对启动子功能元件的影响,试验选择小香羊、黔北麻羊、努比山羊构建不同DNA池,直接测序结合BLAST筛选SNP位点。结果表明,AMPD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5个SNPs位点,分别为:T-614A、G-326A、G-309A、T-287C和T-165C。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得到AMPD1基因核心启动子区和转录因子结合位点,SNPs位点导致9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消失,而产生7个新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AMPD1基因RNA二级结构在突变后显著改变,但未检测到CpG岛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脱氨酶1 单核酸多态性 启动子 小香羊 黔北麻羊 努比山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酸鸟苷-腺苷合成酶和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信号通路与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王亚敏 吕转 +4 位作者 陈露露 安雨琦 高静 张钰涵 冯晓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其特征是局部脑血流暂时或永久减少,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不良预后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1]。迄今为止,治疗急性IS的方法主要是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然而由于重组组织型... 缺血性脑卒中(IS)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损伤疾病,其特征是局部脑血流暂时或永久减少,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不良预后给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1]。迄今为止,治疗急性IS的方法主要是静脉注射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然而由于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治疗窗口狭窄,只有少数患者接受溶栓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免疫系统 磷酸-合成酶 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杆菌腺苷脱氨酶基因的克隆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栾海涛 丁庆豹 +2 位作者 欧伶 魏晓琨 许彦梅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5-98,共4页
将大肠杆菌K12菌株来源的腺苷脱氨酶基因(add)克隆到载体pET-28a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通过IPTG诱导,SDS-PAGE检测和酶活性的测定发现,重组菌表达产生大量腺苷脱氨酶,活性达到51.07U/mg蛋白。通过酶性质的研究,腺苷... 将大肠杆菌K12菌株来源的腺苷脱氨酶基因(add)克隆到载体pET-28a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通过IPTG诱导,SDS-PAGE检测和酶活性的测定发现,重组菌表达产生大量腺苷脱氨酶,活性达到51.07U/mg蛋白。通过酶性质的研究,腺苷脱氨酶对腺苷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5和40℃,且在40℃下维持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脱氨酶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基因R219K多态与脑梗死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张丽芳 陈彪 +3 位作者 杜彦辉 孔繁元 方向华 冯秀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探讨脂代谢相关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的R219K多态与脑梗死及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8家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77例(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34例(对照组)。全部患者经过头颅MRI或CT确诊,生化指标经全自动... 目的探讨脂代谢相关基因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的R219K多态与脑梗死及血脂的关系。方法收集国内8家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77例(脑梗死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34例(对照组)。全部患者经过头颅MRI或CT确诊,生化指标经全自动生化仪统一测定,用PCR-RFLP方法分析R219K多态。结果ABCA1基因R219K基因型分布为RR 20.20%、RK 52.55%、KK 27.25%。ABCA1基因R219K多态R等位基因频率为46.47%,K等位基因频率为53.53%。ABCA1基因的R219K多态RR型及R等位基因在脑梗死组分布较对照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分层后比较发现,男性R219K多态RR型及R等位基因在脑梗死组分布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脑梗死患者R219K多态RR型及R等位基因较女性脑梗死患者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种差异在脑梗死组女性与对照组女性中不存在。ABCA1基因的R219K多态在人群中和脑梗死患者中各基因型间血脂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ABCA1基因的R219K多态RR型可能是男性患脑梗死的易感基因,其机制可能与血脂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多态性 单核 基因表达 磷酸结合盒转运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基因多态性与阿司匹林抵抗关联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晓利 王沛华 +6 位作者 范利 王强 曹剑 于丽伟 石建元 刘晓庆 李思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77-1280,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和P2Y12基因多态性是否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产生影响。方法入选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1个月)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431例,根据阿司匹林抵抗(AR)诊断标准,分为AR组59例,非AR... 目的分析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体P2Y,和P2Y12基因多态性是否对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产生影响。方法入选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d,≥1个月)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431例,根据阿司匹林抵抗(AR)诊断标准,分为AR组59例,非AR组372例,并使用美国Sequenom系统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技术对P2Y,rs1065776(893C〉T)和P2Y12rs5853517(i-ins801A,H1/H2单体型)2个位点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AR组血肌酐明显高于非AR组[(92.82±83.07)umol/L vs(78.75±20.41)μmol/L,P=0.01]。2组P2Y1rsl065776突变T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携带突变等位基因T的TT+CT基因型与野生型纯合子CC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P2Y12 H1/H2单体型和突变的H2单体型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携带突变等住基因H2的H2/H2+H2/HI基因型与野生型纯合子H1/H1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AR与血小板ADP受体P2Y1和P2Y12常见的基因多态性无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活化 磷酸 阿司匹林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血小板聚集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汉族、布依族和壮族群体中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基因多态性 被引量:3
9
作者 唐焕文 庄志雄 +4 位作者 梁海荣 李荣成 何云 农艺 黄月葵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2-434,438,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 【目的】探讨人类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1(PARP-1)5个外显子核苷酸多态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PCR-SSCP)和银染技术检测3个民族(汉族、布依族和壮族)634名正常人PARP-1基因多态性。【结果】在3个民族634名正常人血标本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SSCP电泳条带中,219名汉族人PARP-1基因5个外显子均未检出多态性条带;203名布依族和212名壮族人PARP-1基因的5个外显子扩增产物中分别有2例的外显子20检出1条多态性条带,其余4个外显子扩增产物未见多态性条带。【结论】PARP-1基因第20外显子上可能存在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族 布依族 壮族 磷酸核糖聚合酶-1 基因多态性 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 银染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酸腺苷对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基因转录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崔兆强 常文静 +2 位作者 陈曦 陈兰英 刘力生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2-306,共5页
目的 从信号转导的角度探讨环磷酸腺苷(cAMP)在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 型(AT1)受体基因转录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取1~3 d 的SD乳鼠心脏,用胰蛋白酶消化、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得心肌细胞,用DMEM 培养基进行培养并... 目的 从信号转导的角度探讨环磷酸腺苷(cAMP)在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 型(AT1)受体基因转录调节中的作用。方法 取1~3 d 的SD乳鼠心脏,用胰蛋白酶消化、差速贴壁分离法获得心肌细胞,用DMEM 培养基进行培养并以相应药物给予刺激;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测定AT1 受体m RNA 丰度。结果 30μm ol/Lforskolin (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剂)与30 μm ol/LIBMX(磷酸二脂酶抑制剂)合用后AT1 受体m RNA 的表达先呈下降,至6 h 时达最低点,其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644±203)% (P< 001),随后逐渐回升,48 h 时达到对照组的(2096±240)% (P< 001)。结论 cAMP参与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的AT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转录 AT1 信号转导 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硫腺苷磷酸化酶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晓玉 王波 +2 位作者 瓮占平 戴红英 徐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728-1731,共4页
目的:研究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OD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卵巢癌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新鲜的卵巢癌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癌组织中MTAP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甲硫腺苷磷酸化... 目的:研究甲硫腺苷磷酸化酶(MTAP)基因和鸟氨酸脱羧酶(OD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探讨两者与卵巢癌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收集60例新鲜的卵巢癌组织。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测定癌组织中MTAP 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检测甲硫腺苷磷酸化酶蛋白质的表达情况;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卵巢癌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的活性。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为对照。结果:卵巢癌中MTAP mRNA的表达水平为0.42±0.11,低于正常卵巢的表达水平0.81±0.18,卵巢癌中MTAP mRNA的表达缺失率为15%(9/60)。MTAP蛋白表达结果与mRNA基本一致。MTAP mRNA的表达与卵巢癌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组织分级无明显相关性(P>0.05)。卵巢癌组织中鸟氨酸脱羧酶ODC的活性为(3.82±1.03)U,比正常卵巢组织中ODC的活性(1.38±0.59)U高(P<0.01)。ODC的活性与卵巢癌组织分级呈正相关。9例MTAP表达阴性的卵巢癌ODC活性为(4.83±1.27)U,显著高于MTAP表达阳性的卵巢癌患者(P<0.05)。结论:卵巢癌存在MTAP基因表达减弱或缺失。MTAP基因表达缺失导致ODC的活化可能是卵巢癌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甲硫磷酸化酶 基因表达 鸟氨酸脱羧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蛋白A1启动子区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及血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程爱娟 毛用敏 +1 位作者 吴尚勤 孙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3-204,共2页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l)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的TC流出调节蛋白(CERP),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将细胞内的TC转运到细胞外,再经HDL—C运送至肝脏,经一系列代谢转化为胆汁酸,排入肠道,从而完成TC的代谢。因此,ABCAl介导的细胞...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l)是位于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的TC流出调节蛋白(CERP),其重要功能之一是将细胞内的TC转运到细胞外,再经HDL—C运送至肝脏,经一系列代谢转化为胆汁酸,排入肠道,从而完成TC的代谢。因此,ABCAl介导的细胞内TC流出,是TC逆向转运的起始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P结合盒转运蛋白 基因多态性 磷酸 启动子区 高血压 血脂 代谢转化 调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2与血管炎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鞠俊 邹丽萍 《中国卒中杂志》 2014年第10期864-868,共5页
血管炎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新近研究发现,部分血管炎性病变可能与猫眼综合征染色体候选基因1(cat eye syndrome chromosome region,candidate 1,CECR1)突变导致CECR1基因编码的腺苷脱氨酶2(adenosine deaminase 2,ADA2)功能... 血管炎性病变临床表现多样,病因复杂。新近研究发现,部分血管炎性病变可能与猫眼综合征染色体候选基因1(cat eye syndrome chromosome region,candidate 1,CECR1)突变导致CECR1基因编码的腺苷脱氨酶2(adenosine deaminase 2,ADA2)功能缺陷相关。多项研究在结节性多动脉炎和不能明确诊断的血管炎性疾病患者中发现了相同的突变位点,并证实了存在ADA2蛋白功能缺陷。作为腺嘌呤核苷代谢过程中的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亚型之一的ADA2不论在早期胚胎发育,还是在特异性免疫系统中都发挥了作用,但目前对于ADA2的功能研究较少。推测ADA2缺陷可能通过增加腺苷水平和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从而导致血管炎症的发生,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总之,ADA2缺陷可能揭示了ADA在人类疾病中的作用,为血管炎性疾病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策略,现对其与血管炎的相关性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从遗传学角度探讨血管炎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氨酶2 猫眼综合征染色体候选基因1 血管炎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作用与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与调控
14
作者 陈德风 赵西林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49-352,共4页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作用与许多重要生命活动相关,本文着重介绍其在基因表达与调控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作用可能通过调节染色质结构与功能或通过对RNA聚合酶及HMG、A24蛋白等的修饰作用来调节转录活动,并对转录物... 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作用与许多重要生命活动相关,本文着重介绍其在基因表达与调控中可能发挥的作用。聚腺苷二磷酸核糖基化作用可能通过调节染色质结构与功能或通过对RNA聚合酶及HMG、A24蛋白等的修饰作用来调节转录活动,并对转录物的加工也有一定影响;此外,该作用还与某些激素诱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有关,并且可能参与了增强子序列对基因表达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 核糖基化作用 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同工酶基因型与酶活性及淀粉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岳向文 赵法茂 +1 位作者 李天骄 王宪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44-1649,共6页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了我国60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同工酶基因型,并测定了AGP活性及总淀粉含量,以明确小麦籽粒AGP同工酶基因型组成及其与AGP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AGP有AGPa、AGP... 采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了我国60个代表性小麦品种的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GP)同工酶基因型,并测定了AGP活性及总淀粉含量,以明确小麦籽粒AGP同工酶基因型组成及其与AGP活性和淀粉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AGP有AGPa、AGPb、AGPc和AGPd4个等位基因位点,其出现频率分别为96.7%、80.0%、86.7%和16.7%;共检测到5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AGPabc出现频率最高,为46.7%。不同基因型的品种间AGP活性和总淀粉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具有基因型AGPabcd的品种酶活性及总淀粉含量最高,表明小麦籽粒中不同AGP同工酶基因型对酶活性及淀粉含量有不同遗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 基因 淀粉含量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腺苷三磷酸酶E亚基基因RNAi载体的构建及其抗蚜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晓丽 张安红 +3 位作者 肖娟丽 王志安 陈晓英 吴家和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53-362,共10页
【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棉花的生产。利用靶标昆虫重要基因的双链RNA进行干涉从而防治农业害虫是当今发展的1种新技术。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在棉花中表达棉蚜靶标基因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 【目的】棉蚜(Aphis gossypii)是棉花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危害棉花的生产。利用靶标昆虫重要基因的双链RNA进行干涉从而防治农业害虫是当今发展的1种新技术。通过转基因的方法,在棉花中表达棉蚜靶标基因的双链RNA(Double stranded RNA,dsRNA),特异性地抑制棉蚜内源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蚜虫对棉花的危害。【方法】本研究利用棉蚜腺苷三磷酸酶E亚基(Adenosine triphosphatase subunit E,ATPase E)基因,构建其RNA干扰载体,并通过农杆菌介导转化棉花。PCR技术初步筛查45个独立转化植株,对PCR阳性植株进行DNA印迹(Southern blot)分析,确认外源基因插入的拷贝数。同时利用RT-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检测dsRNA的表达情况。最后结合网棚和大田抗蚜性鉴定分析转基因株系的抗蚜效果。【结果】从45个转基因再生植株中获得22株阳性转基因株,其中12株为单拷贝插入。根据农艺性状和dsRNA表达量分析结果,筛选出4个转基因株系,分别为CZ1、CZ2、CZ3和CZ4。2年的网棚和大田的蚜虫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转基因棉花CZ1、CZ2和CZ3具有较高的抗蚜性,2015年和2016年的蚜害减退率分别达70%和60%以上。【结论】利用RNAi技术将蚜虫腺苷三磷酸酶E亚基基因片段转化棉花,可以提高棉花的抗蚜性,为棉花抗蚜育种提供了新种质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棉蚜 磷酸酶E亚基基因 RNAI 抗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枯草芽孢杆菌ATCC21216腺苷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被引量:2
17
作者 全敏 高淑红 陈长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枯草芽孢杆菌ATCC21216(His-)编码腺苷磷酸化酶的基因deoD(0.7 kb),测序表明与枯草芽孢杆菌168的deoD同源性为98.7%。将此基因插入质粒pET28a(+)(5.3 kb)中,重组质粒pETdeoD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了表达,表...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枯草芽孢杆菌ATCC21216(His-)编码腺苷磷酸化酶的基因deoD(0.7 kb),测序表明与枯草芽孢杆菌168的deoD同源性为98.7%。将此基因插入质粒pET28a(+)(5.3 kb)中,重组质粒pETdeoD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了表达,表达量占总蛋白的27%。以HPLC方法测定腺苷磷酸化酶的比酶活为每毫克蛋白0.151 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酶 deoD基因克隆 蛋白表达 大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AG2基因G100S新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唐念中 张艳飞 +1 位作者 陈挺 郑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位于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区域的PRKAG2基因G100S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分别随机选取N4代4周龄、12周龄的转基因... 目的探讨位于非胱硫醚β-合成酶(cystathionineβ-synthase,CBS)区域的PRKAG2基因G100S突变对小鼠心肌细胞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活性的影响。方法建立人源PRKAG2(G100S)转基因小鼠模型,分别随机选取N4代4周龄、12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和同窝野生型小鼠各6只,用磷酸化检测试剂盒检测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比较转基因小鼠与同窝野生型小鼠AMPK活性的差异,并观察随着周龄的增长转基因小鼠AMPK活性的变化。结果 4周龄和12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均低于同窝野生型小鼠(0.042±0.013 vs 0.063±0.013,0.032±0.008 vs 0.062±0.0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9,P=0.004)。12周龄和4周龄的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中AMPK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5)。结论 PRKAG2基因G100S突变可导致转基因小鼠心肌细胞AMPK活性下降,而且AMPK活性并不随着转基因小鼠周龄的增长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AG2基因 G100S新突变 磷酸活化蛋白激酶 基因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在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9
作者 唐朝克 严鹏科 杨永宗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427-1431,共5页
Tangier disease i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 ABCA1 interacts with lipid-free apolip oproteins, promoting phospholipid and cholesterol efflux from cells and giving r ise to HDL... Tangier disease i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 A1( ABCA1). ABCA1 interacts with lipid-free apolip oproteins, promoting phospholipid and cholesterol efflux from cells and giving r ise to HDL particles. ABCA1 may act as a phospholipid translocase facilitating p hospholipid binding to apoA-I. ABCA1 gene expression is upregulated in cholester ol-loaded cells as a result of activation of LXR/RXR-mediated gene transcription . LXR and RXR coordinately induce a battery of genes mediating cellular choleste rol efflux, centripetal cholesterol transport, and cholesterol excretion in bile . Small-molecule activators of LXR/RXR or other stimulators of macrophage or int estinal cholesterol efflux hold great promise as future treatments for atheroscl er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 胆固醇流出 动脉粥样硬化 基因表达 基因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人鼻咽癌耐药细胞生物学特性差异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1 位作者 卢晓珣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87-991,共5页
目的探讨高表达与低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多药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ABCG2Low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分析两种细胞的耐药特点。方法分离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检测其体外克隆... 目的探讨高表达与低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多药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ABCG2Low细胞)的生物学差异,分析两种细胞的耐药特点。方法分离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检测其体外克隆形成率并分析细胞周期。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两种细胞传代前及传至第5代时ABCG2阳性表达率的差异。RT-PCR检测耐药基因ABCG2、Bcl-2、MDR1、MRP、MGMT的mRNA表达差异。MTT法检测两种细胞在1~14d的吸光度,绘制生长曲线;检测两种细胞对氟尿嘧啶、顺铂、长春新碱、卡铂、表阿霉素、柔红霉素、紫杉醇、丝裂霉素等化疗药物耐药性的差异。结果ABCG2High和ABCG2Low细胞在7d内的克隆形成率分别为25.24%±1.18%和16.28%±1.11%。FCM分析显示,ABCG2High的S期细胞占41.5%,ABCG2Low的G1/M0期细胞占63.9%。FCM分离后,ABCG2的表达率在ABCG2High细胞为98%,在ABCG2Low细胞为2%;两种细胞传至第5代,ABCG2在前者的表达率降低为75%,在后者升高至20%。RT-PCR显示,ABCG2mRNA在ABCG2High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ABCG2Low细胞,其他耐药基因在两种细胞中的表达无差异。生长曲线显示,ABCG2High细胞早期生长速度较ABCG2Low细胞快,后期生长速度逐渐减慢。耐药谱分析表明,ABCG2High细胞对8种抗肿瘤药物的IC50值高于ABCG2Low细胞两倍以上,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BCG2High细胞是一种快周期细胞,而ABCG2Low细胞为慢周期细胞,前者更具有多药耐药的特点,可用于ABCG2介导的鼻咽癌细胞非经典多药耐药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基因 MDR 鼻咽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