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热凝治疗慢性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宏骞 蒋劲 +3 位作者 熊东林 肖礼祖 郑虎山 张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综合征 射频热凝治疗 疗效观察 2000~2003年 腰椎小关节病变 射频热凝技术 小关节增生 常见原因 临床资料 慢性腰痛 老年病人 治疗效果 相关性 中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骤降敏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初步分析
2
作者 胡一帆 马博文 +6 位作者 翟孝庭 徐鑫宇 王一涵 李鸿波 胡敏 刘洪臣 姜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9-274,共6页
目的分析对温度骤降敏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就诊的TMD患者119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为32.4±13.7岁。通过调查... 目的分析对温度骤降敏感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方法纳入2022年12月—2023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口腔科就诊的TMD患者119例,其中男性44例,女性75例,平均年龄为32.4±13.7岁。通过调查问卷确定是否对温度骤降敏感,将TMD患者分为温度骤降敏感组和温度骤降不敏感组。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温度骤降敏感组(50例)和温度骤降不敏感组(69例)患者的性别及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温度骤降敏感组患者关节/咀嚼肌疼痛的比例[86.0%(43/50)]略高于温度骤降不敏感组[68.1%(4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1,P=0.025),两组间关节杂音和下颌运动受限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检测两组患者共计238侧关节中,温度骤降敏感组出现骨关节病影像改变的比例[82.0%(82/100)]显著高于温度骤降不敏感组[53.6%(74/138)](χ^(2)=20.675,P<0.001)。核磁影像显示温度骤降敏感组患者关节积液的比例[66.0%(33/50)]高于温度骤降不敏感组[42.0%(2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02,P=0.018)。结论伴有颌面部疼痛症状、关节积液和骨关节结构异常影像学表现的TMD患者更易对温度骤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温度骤降 锥形线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咬合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皓 李斯文 +5 位作者 付佳欢 李施施 王艳红 史秀娣 白露 马红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16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咬合重建中的应用。方法使用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对20例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区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分别在使用治疗性义齿期间及更换最终修复体后调查患者的主观感觉,检查... 目的探讨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咬合重建中的应用。方法使用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对20例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区器质性病变的患者进行咬合重建,分别在使用治疗性义齿期间及更换最终修复体后调查患者的主观感觉,检查临床症状,并采用Friction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进行评估,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佩戴治疗性义齿1个月后,关节区症状缓解有效率达到100%;佩戴最终修复体后,关节区舒适性以及修复体使用方面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CMI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对于牙列缺损伴有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骨关节病)的患者,改良型治疗性义齿在咬合重建过程中可获得理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性义齿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咬合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颌关节X线骨质改变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新海 王美青 +3 位作者 林珠 吴好宗 姚秀芳 颜朝云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颌关节骨质改变特征及意义。方法 :拍摄 792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 (男 330例 ,女 46 2例 )的双侧颞颌关节X线片。其中拍摄薛氏位片者 2 10例 42 0侧 ,拍侧位体层X线片者 2 2 3例 44 6侧 ;薛氏位... 目的 :探讨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颞颌关节骨质改变特征及意义。方法 :拍摄 792例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 (男 330例 ,女 46 2例 )的双侧颞颌关节X线片。其中拍摄薛氏位片者 2 10例 42 0侧 ,拍侧位体层X线片者 2 2 3例 44 6侧 ;薛氏位片和侧位体层X线片均拍摄者 35 9例 718侧。X线诊断结果由门诊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共同阅片得出。结果 :①骨质改变检出率 :1138侧薛氏位片显示髁突 (该片颞骨关节面观察不满意 )有骨质改变者 2 88侧。116 4侧侧位体层摄影片显示髁突骨质改变者 82侧 ,颞骨关节面骨质改变者 74侧。②骨质改变类型 :髁突的吸收性改变与增生性改变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 ,颞骨关节面的骨质改变以增生性为主。③髁突前斜面、关节结节顶、关节结节后斜面为骨质改变的好发部位。结论 :颞颌关节X线片骨质改变特征可能与牙尖交错位附近力学变化特征及各部位随功能需要发生改建的特性有关 ;两种投照方法的选择 ,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X线片 骨质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被引量:26
5
作者 毛鹏 隋静湖 +4 位作者 樊碧发 杨克勤 刘波涛 李春蕊 蔡淑呈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 目的:观察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60例临床诊断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B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以相应上关节突与横突根部交界处为靶点,在X线片测量引导下行双侧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用药分别为1%盐酸利多卡因(内含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ml+甲钴铵注射液500μg)和1%盐酸利多卡因。评价患者阻滞前、阻滞后5 min、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记录阻滞中和阻滞后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阻滞前VAS评分无显著差异,阻滞后5 min时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C组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阻滞前无明显差异(P>0.05),B组VAS评分仍明显低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阻滞前基础值(P<0.05)。B组阻滞后5min时的VAS评分和腰椎活动度与C组相近,但阻滞后1周、2周和4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腰椎活动度明显高于C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在门诊缺少X线透视设备的情况下,X线片引导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关节综合征 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阻滞 腰椎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腰综合征:髋关节病理改变对腰椎序列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高福强 李锋 +3 位作者 张克 娄思权 李子剑 峰岸宏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699-702,共4页
髋-腰综合征(hip spine syndrome,HSS)首先在1983年由Offerski等提出,主要用于描述髋关节病理状态对腰椎整个矢状位序列的影响。近年来,关于髋-腰综合征病理基础与牛物力学机制的研究较多。就生物力学系统而言,腰椎、髋、膝关节... 髋-腰综合征(hip spine syndrome,HSS)首先在1983年由Offerski等提出,主要用于描述髋关节病理状态对腰椎整个矢状位序列的影响。近年来,关于髋-腰综合征病理基础与牛物力学机制的研究较多。就生物力学系统而言,腰椎、髋、膝关节是一个生物力学单位的整体,相互之间关系密切,Steindler等将此定义为闭合动力环,骨与关节动力学活动影响着压应力、牵张力以及剪切力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综合征 腰椎 病理改变 序列 生物力学 病理状态 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头颈部疼痛为主诉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184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7
7
作者 杨更森 侯晓薇 +3 位作者 赵民朝 周秀英 李长法 薄丽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8-70,共3页
根据本科15年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572例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患者中,约有13因头颈部疼痛就诊,本文对184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发现翼外肌痉挛型发生率最高,翼外肌功能亢进型较少发生,于前者,钙离子导... 根据本科15年临床统计资料表明,在572例颞下颌关节综合征患者中,约有13因头颈部疼痛就诊,本文对184例此类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了分析,发现翼外肌痉挛型发生率最高,翼外肌功能亢进型较少发生,于前者,钙离子导入法的疗效优于电针疗法,而对后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头颈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临床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卫军 史宗道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36-39,共4页
对 8 1例诊断为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JDS)的患者进行了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选用自评式量表分析临床病例中人格、焦虑、抑郁、重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与 TMJDS的关系 ,结果表明 ,焦虑与抑郁可能是 TMJDS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焦虑... 对 8 1例诊断为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TMJDS)的患者进行了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选用自评式量表分析临床病例中人格、焦虑、抑郁、重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等因素与 TMJDS的关系 ,结果表明 ,焦虑与抑郁可能是 TMJDS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焦虑特质和情绪不稳定人格多系焦虑产生的内在因素 ,后者也可能是抑郁产生的内在因素。重大生活事件和社会支持多系 TMJDS发病的外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焦虚 抑郁 危险因素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方结合翼外肌封闭法对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艳红 王朝君 +3 位作者 刘凡 李艳红 高毅 张国忠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当归、防风、荆芥等)结合翼外肌封闭法对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8例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方(当归、防风、荆芥等)结合翼外肌封闭法对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8例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翼外肌封闭法,治疗组同时给予自拟当归活血汤辅助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最大张口限度大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ricton指数DI、PI、CMI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DI、PI、CMI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下颌运动异常、颌面部疼痛、下颌关节弹响或杂音、烦躁易怒、口唇紫暗、入睡困难、舌象和风寒瘀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方结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风寒瘀阻型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时,能够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方 翼外肌封闭法 风寒瘀阻型 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心理因素及其治疗 被引量:12
10
作者 雍翔智 唐黎黎 农晓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634-637,共4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一种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至今尚无定论。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从流行病学、动物模型研究、临床心理学改变、心因性躯体化症状着手,探讨TMJDS患者的心理因素,药物治疗、综合心理治疗、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是一种口腔颌面部的常见疾病,其致病因素多样,至今尚无定论。本文参考国内外文献,从流行病学、动物模型研究、临床心理学改变、心因性躯体化症状着手,探讨TMJDS患者的心理因素,药物治疗、综合心理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在TMJDS治疗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心理因素 病因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各期患者滑液中细胞因子的研究 第2报 IL-6水平及其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波 王大章 +2 位作者 于端 彭贵平 章崇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60,共3页
检测了36例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各期(功能紊乱期、结构紊乱期、器质性改变期)患者关节滑液中白介素-6(IL-6)的活性。结果表明:IL-6活性与TMJDS病变程度有关,随病情加重,IL-6活性... 检测了36例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DS)各期(功能紊乱期、结构紊乱期、器质性改变期)患者关节滑液中白介素-6(IL-6)的活性。结果表明:IL-6活性与TMJDS病变程度有关,随病情加重,IL-6活性增高。IL-6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节内自身免疫反应的强弱。TMJDS患者关节内在在的骨关节病(OA)病变使软骨中的封闭抗原暴露,诱发自身免疫反应并刺激产生了IL-6,升高的IL-6活性反过来通过增强自身免疫反应来加重TMJOA病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对IL-6的研究,有助于解决TMJOA病程迁延、久治不愈的问题,从而使临床治疗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滑液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加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桂玲 柳霞 +1 位作者 张弘 郭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809-1810,共2页
目的:观察电针加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5周后统计疗效。结果:电针加心理治疗组总有效率87.... 目的:观察电针加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治疗组采用电针加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5周后统计疗效。结果:电针加心理治疗组总有效率87.5%,电针组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加心理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心理治疗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杨光 黄琴峰 +5 位作者 孔谐和 谢晨 杨延婷 李茜莹 洪珏 马晓芃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170-175,共6页
目的回顾1956-2018年科技期刊发表的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的电子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 目的回顾1956-2018年科技期刊发表的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总结归纳临床应用规律。方法检索《中医针灸信息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万方中的电子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中医针灸信息库》、SPSS 21.0、Clementine 12.0进行计量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性分析。结果应用频次最多的穴位依次为下关、合谷、颊车、听宫、阿是穴,穴位选取集中于面部阳经经穴;应用频次最高的经络为足阳明胃经;治疗方法以针刺、灸法、TDP(特定电磁波谱)及电针为主。聚类分析得到有效聚类为下关-颊车-合谷,阿是穴单独归为一类。关联性分析发现:(1)规则支持度最高的穴对为颊车-下关;(2)局部取穴关联性最强的穴对为上关-下关;(3)远近配穴关联性最强的穴位组合为翳风、合谷-下关。结论针灸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选穴以局部取穴为主(选取面部阳经经穴,注重阿是穴),辅以循经远道取穴。建议将下关、颊车、合谷、阿是穴作为针灸基础方,听宫、翳风、上关、足三里作为配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中医药信息数据库 数据挖掘 文献计量学 聚类分析 关联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式冲击波联合深层肌肉刺激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被引量:4
14
作者 严娅岚 贾海滨 +3 位作者 李培玉 雷光磊 诸源江 张兰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TMJDS)的发病率为30%,以20~40岁群体居多,好发于单侧,亦可致双侧受累,临床症状包括关节活动时弹响、张口受限、关节疼痛等[1]。研究表明TMJDS是关节周围的颞肌、翼...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ysfunction syndrome,TMJDS)的发病率为30%,以20~40岁群体居多,好发于单侧,亦可致双侧受累,临床症状包括关节活动时弹响、张口受限、关节疼痛等[1]。研究表明TMJDS是关节周围的颞肌、翼内肌、咬肌等组织平衡被破坏,颞颌关节结构出现变异所致的一种疾病,严重情况下可导致器质性骨关节病,影响预后[2]。尽早对病人采取治疗措施,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既往给予口服药物进行干预,如解痉、消炎、镇痛等,虽能缓解病人的不适症状,但停止用药后复发率高,需长期用药,对药物依赖性大[3]。因此,临床仍需寻求新的干预方案,进一步改善病人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药物依赖性 深层肌肉 长期用药 颞颌关节 张口受限 弹响 翼内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胡勇文 戚晴雪 +2 位作者 甄鹏超 刘华 刘刚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1061-1064,共4页
目的:观察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目的:观察宫廷正骨手法联合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治疗效果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5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收治的腰椎小关节综合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以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宫廷正骨手法治疗,1次/周,3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治疗,1次/周,3次为1个疗程。对2组患者进行VAS评分、JOA评分及疗效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当天与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当天、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前比较,JOA评分增长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优22例,良6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93.3%,总有效率100%,对照组优13例,良8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70%,总有效率90%,观察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联合宫廷正骨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的优势,其远期疗效也要优于单纯腰脊神经后内侧支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廷正骨手法 腰脊神经后内侧支 神经阻滞 腰椎小关节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情绪障碍 被引量:3
16
作者 汲萍 潘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5-176,共2页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情绪障碍汲萍潘芳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数学者认为该综合征是由于精神因素、因素及健康不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对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日趋深入,强调了精神因素在...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的情绪障碍汲萍潘芳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多数学者认为该综合征是由于精神因素、因素及健康不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对精神心理因素的研究日趋深入,强调了精神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性[1]。本研究观察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情绪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闭疗法结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器质性破坏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道珍 殷新民 +1 位作者 万林忠 王来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15,共3页
采用封闭疗法结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器质性破坏类患者52例,男12例,女40例,年龄14~73岁,平均40岁。关节下腔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根据病因选用前方调位咬合板或稳定型咬合板,治疗6个月后显效... 采用封闭疗法结合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器质性破坏类患者52例,男12例,女40例,年龄14~73岁,平均40岁。关节下腔注射地塞米松和利多卡因混合液,根据病因选用前方调位咬合板或稳定型咬合板,治疗6个月后显效46例(88.5%)、有效6例(11.5%),X经片示原骨质破坏处有修复出现,认为封闭与咬合板相结合是针对症状和病因的综合治疗方法,该方法治疗效果明显,无不良反应,有普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关节腔封闭 咬合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咀嚼过程中的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接触应力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邵冰莓 刘展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322-322,共1页
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发生在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系列疾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多达75%的成年人在检查中显示出至少一种TMD症状。颞下颌关节内不协调的生物力学环境是TMD的主要致病因素。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确定TMD患... 目的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是发生在颞下颌关节及其周围组织的一系列疾病。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多达75%的成年人在检查中显示出至少一种TMD症状。颞下颌关节内不协调的生物力学环境是TMD的主要致病因素。通过生物力学的方法确定TMD患者的力学差异,并根据不同病例解释TMD力学发病机制。方法选取无症状和有症状患者各11例,分为3组:对照组、双侧和单侧TMD组。采用有限元法和方差统计分析方法对关节盘、髁突和颞骨的接触应力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要致病因素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流行病学研究 关节 无症状 髁突 发病机制 统计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颞下颔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咀嚼肌肌电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樊英显 孙宏晨 徐勇忠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4年第3期149-150,共2页
对50名TMJDS患者进行了姿势位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双侧颞肌前束、颞肌后束、嚼肌及二腹肌的肌电检查,并以50名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观察。结果表明TMJDS患者关节区疼痛侧颞肌后束姿势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各肌与对... 对50名TMJDS患者进行了姿势位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双侧颞肌前束、颞肌后束、嚼肌及二腹肌的肌电检查,并以50名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观察。结果表明TMJDS患者关节区疼痛侧颞肌后束姿势电位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余各肌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而牙尖交错位最大紧咬时TMJDS患者的颞肌前束、嚼肌肌电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余各肌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提示电生理检查可望成为对TMIDS诊断及判断疗效的一种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紊乱 综合征 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氖激光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厉苏苏 蔡可书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2期939-939,共1页
关键词 治疗 颞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氦-氖激光 疗效观察 精神因素 咬合 创伤 数学 学者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