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等氮配施脲酶抑制剂对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1
作者 张泽华 叶含春 +3 位作者 王振华 李文昊 李海强 刘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03-2111,共9页
【目的】研究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对等氮配施脲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AHA)的响应特征,为滴灌棉花高效合理的氮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陆早42号为材料,设置施氮量0%(U)、施氮量1%(U+UI_(1%))、施氮量2%(U+UI_(2%))和施氮量5%(... 【目的】研究滴灌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对等氮配施脲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AHA)的响应特征,为滴灌棉花高效合理的氮肥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陆早42号为材料,设置施氮量0%(U)、施氮量1%(U+UI_(1%))、施氮量2%(U+UI_(2%))和施氮量5%(U+UI_(5%)),4种AHA添加比例进行棉花田间试验。【结果】与U处理相比,添加AHA显著提高了棉花在花期、结铃期、盛铃期的生理生长,株高、茎粗、叶面积指数(LAI)、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总体表现为U+UI_(2%)>U+UI_(1%)>U+UI_(5%)。U+UI_(1%)、U+UI_(2%)、U+UI_(5%)处理的籽棉产量较U处理分别显著提高4.59%、9.18%和4.65%,且U+UI 2%处理与其他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同处理棉花品质均无显著差异(P>0.05)。叶片净光合速率与棉花籽棉产量间呈最大正相关,棉花单铃重与籽棉产量呈负相关。【结论】尿素配施2%施氮量AHA的U+UI_(2%)处理在棉花生长、生理和产量方面均表现最优,为滴灌棉花高稳定性氮素施配的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脲酶抑制剂 生理生长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83
2
作者 张文学 孙刚 +4 位作者 何萍 梁国庆 王秀斌 刘光荣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411-1419,共9页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尿素施入稻田后氨挥发损失特征以及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4天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 采用密闭室间歇通气法和15N标记技术研究了尿素施入稻田后氨挥发损失特征以及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和硝化抑制剂(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对稻田氨挥发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施用尿素后第4天氨挥发速率达到峰值,氨挥发损失主要发生在施肥后21天内。与单施尿素处理相比,添加NBPT处理的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27.04%,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21.65%;NBPT与DMPP配施时,氨挥发速率峰值降低12.95%,累积氨挥发损失量降低13.58%;而添加DMPP时,氨挥发速率峰值增加23.61%,累积氨挥发损失量与单施尿素的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地表水中铵态氮浓度和pH值与氨挥发速率均达极显著正相关,说明二者是影响氨挥发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气温、地温和水温与氨挥发速率的相关性不显著。与单施尿素相比,添加脲酶抑制剂可显著增加稻谷产量。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可更有效地提高氮肥的回收率。综合降低氨挥发、提高水稻产量及地上部氮肥回收率的效果,添加脲酶抑制剂以及脲酶抑制剂与硝化抑制剂配施的两个处理效果较为理想,硝化抑制剂不宜单独添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硝化抑制 氨挥发 氮素回收率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季稻田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氮肥的最高减量潜力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张文学 孙刚 +4 位作者 何萍 梁国庆 余喜初 刘光荣 周卫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21-830,共10页
【目的】添加脲酶抑制剂(Urease inhibitor,UI)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在尿素(Urea,U)中添加1%的脲酶抑制剂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是目前研究使用证明效果最可靠的添加比例。针对当前稻田氮肥施用水平过高的问题,本文采用田间... 【目的】添加脲酶抑制剂(Urease inhibitor,UI)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有效途径,在尿素(Urea,U)中添加1%的脲酶抑制剂NBPT(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是目前研究使用证明效果最可靠的添加比例。针对当前稻田氮肥施用水平过高的问题,本文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目前脲酶抑制剂添加比例下稻田氮肥的减施潜力以及脲酶抑制剂的节肥增效机理。【方法】本试验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的双季稻田进行,脲酶抑制剂用量NBPT为尿素用量的1%。尿素用量设五个水平为N 90、112.5、135、157.5和180 kg/hm2,分别依次记为U1、U2、U3、U4和U5,7个处理为CK(不施氮肥)、U1+UI、U2+UI、U3+UI、U4+UI、U5+UI、U5(U5为传统施氮量,N 180 kg/hm2为农民习惯施氮量),三次重复。U1~U5处理施氮量分别是在农民习惯施氮量的基础上降低50%、37.5%、25%、12.5%、0%。通过取样分析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各处理对土壤脲酶活性、硝酸还原酶活性、土壤铵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以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研究NBPT对水稻两个主要生育期土壤氮素供应的影响,比较各处理的产量以及氮肥利用率来得出氮肥的减施潜力,在此基础上通过逐步回归分析研究以上各指标对产量的影响,探明脲酶抑制剂(NBPT)在双季稻田的增效机理。【结果】1)在双季稻田,添加NBPT后,施氮量为N 135 kg/hm2的籽粒产量达到最高。与传统施氮(单施尿素N 180 kg/hm2)处理相比,早、晚稻可分别增产8.54%和12.87%,氮肥当季利用率分别提高6.78%和9.46%,可节约氮肥25%;2)与传统施氮相比,添加NBPT显著降低了水稻分蘖期的土壤脲酶活性和铵态氮含量,显著提高了孕穗期的铵态氮含量,而对此时期的脲酶活性无显著影响,NBPT对两个时期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及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均无明显影响,可见基施的NBPT主要是降低尿素水解速率方面效果显著,并且NBPT具有时效性,其主要是在水稻孕穗期之前起作用,在生态上较为安全;3)从各项土壤指标与水稻产量相关性的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水稻分蘖期与孕穗期稻田土壤中铵态氮含量对水稻产量影响显著,而且孕穗期的影响大于分蘖期,其余指标则对产量无明显影响。【结论】由于脲酶抑制剂NBPT减缓了分蘖期尿素的水解作用,提高了孕穗期土壤中的铵态氮含量,为水稻后期生长提供充足的氮肥,在双季稻减肥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在本试验土壤条件下,尿素中添加1%的NBPT,可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将传统施氮肥量减少25%,是适于稻田应用的脲酶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脲酶抑制剂 NBPT 脲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肥一体化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实现油菜减氮增效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宋燕燕 赵秀娟 +4 位作者 张淑香 白中科 龙怀玉 岳继生 赵来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32-640,共9页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方式下减氮施肥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施用的最适减氮量,为减少氮素损失、提高蔬菜生产中氮素利用率和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 【目的】研究水肥一体化方式下减氮施肥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生长及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的影响,旨在筛选出配合硝化/脲酶抑制剂施用的最适减氮量,为减少氮素损失、提高蔬菜生产中氮素利用率和降低蔬菜硝酸盐含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利用负压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5±1)k Pa],设不施氮肥(T1)、尿素150 kg/hm^2(T2)、尿素150 kg/hm^2+10%DCD(双氰胺)+1%HQ(氢醌)(T3)、尿素127.5kg/hm^2+10%DCD+1%HQ(T4)、尿素105 kg/hm^2+10%DCD+1%HQ(T5)共5个处理。监测了油菜生长期间供水量、土壤含水量、油菜生长指标及土壤硝态氮与铵态氮含量的变化,分析调查了收获后油菜的产量、品质指标和养分含量。【结果】在油菜生长期间,负压灌溉各处理的总出水量非常接近(12174~13869 m L)。当施肥量相同时,与不添加抑制剂处理(T2)相比,施用硝化和脲酶抑制剂(T3)能够有效抑制土壤中铵态氮向硝态氮的转化,提高叶长、叶宽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油菜产量25.2%,提高氮肥利用率85.2%,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51.9%。与不添加抑制剂处理(T2)相比,减氮15%~30%同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产量、品质、养分吸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效果,并能够抑制硝化作用,减少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减氮30%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的处理(T5)能将油菜产量提高15.9%,氮、磷、钾含量分别提高8.4%、21.5%和27.8%,氮肥利用率提高1.26倍,油菜体内硝酸盐含量降低66.6%。【结论】适当减氮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对油菜产量和养分吸收均有明显的促进效果,而且能减少油菜硝酸盐含量和土壤中硝态氮累积。在本试验负压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减氮30%并添加硝化和脲酶抑制剂,即尿素105 kg/hm^2+10%DCD+1%HQ不仅效果最佳,还降低了因氮肥投入高而造成硝酸盐累积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 脲酶抑制剂 负压灌溉 产量 氮肥利用率 硝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对麦秆还田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被引量:42
5
作者 彭玉净 田玉华 尹斌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9-23,共5页
氨挥发是稻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为探明脲酶抑制剂NBPT对小麦秸秆还田稻田中氨挥发的影响,采用密闭室通气法,在太湖地区乌珊土上,研究了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小麦秸秆还田稻田中施肥后尿素水解和氨挥发动态变化的影响... 氨挥发是稻田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为探明脲酶抑制剂NBPT对小麦秸秆还田稻田中氨挥发的影响,采用密闭室通气法,在太湖地区乌珊土上,研究了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对小麦秸秆还田稻田中施肥后尿素水解和氨挥发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稻田氨挥发损失主要集中在基肥和分蘖肥时期。添加NBPT可明显延缓尿素水解,推迟田面水NH4+-N峰值出现的时间,并降低NH4+-N峰值,降低了田面水氨挥发速率和挥发量。NBPT的效果在基肥和分蘖肥施用后尤为明显,不加NBPT时施入的尿素在2~3 d内基本水解彻底,NH4+-N和氨挥发速率在第2 d即达到峰值,两次施肥后NH4+-N峰值分别为132.3 mg·L-1和66.3mg·L-1,氨挥发峰值为15.6 kg·hm-2·d-1和10.4 kg·hm-2·d-1;而添加NBPT后,NH4+-N峰值推迟至施肥后第4 d出现,NH4+-N峰值降至70.7 mg·L-1和51.6 mg·L-1,氨挥发峰值降至4.7 kg·hm-2·d-1和2.6 kg·hm-2·d-1。添加NBPT使稻田氨挥发损失总量从73.3 kg(N)·hm-2(占施氮量的24.4%)降低至34.5 kg(N)·hm-2(占施氮量的11.5%),降低53%。在添加小麦秸秆稻田中添加NBPT通过延缓尿素水解而显著降低了氨挥发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 小麦秸秆 尿素 脲酶抑制剂(NBPT) 氨挥发 田面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NBPT对鸡粪好氧堆肥的保氮效果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发宝 顾文杰 +4 位作者 徐培智 解开治 唐拴虎 陈建生 杨少海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43-648,共6页
利用堆肥反应器,以鸡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在堆肥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研究其对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及保氮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对堆肥进程中温度无显著影响,在堆肥的高温阶段可有效控制堆... 利用堆肥反应器,以鸡粪和蘑菇渣为原料进行好氧堆肥,在堆肥中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研究其对堆肥氮素转化的影响及保氮效果。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NBPT对堆肥进程中温度无显著影响,在堆肥的高温阶段可有效控制堆料pH的升高,在堆肥高温前期的0~10d可有效降低堆肥的脲酶活性,在堆肥中后期10~25d明显提高全氮含量。堆肥25d后,添加0.04mL·kg-1、0.08mL·kg-1、0.16mL·kg-1脲酶抑制剂NBPT分别比CK减少氮素损失6.61%、4.89%和13.51%。堆肥过程中,堆料铵态氮含量呈升-降-升-降的双峰趋势,且大部分时间CK处理的铵态氮含量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且CK处理铵态氮的两次升高速度均高于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在堆肥的升温和高温期硝态氮含量不稳定,但堆肥结束时,各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处理的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CK处理。本试验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添加脲酶抑制剂NBPT可延缓鸡粪中的尿素态氮向铵态氮的转化,增加堆肥成品中的硝态氮含量。在畜禽粪好氧堆肥中加入脲酶抑制NBPT可起到一定的保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NBPT 鸡粪 蘑菇渣 堆肥反应器 好氧堆肥 氮素损失 保氮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尿素转化及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君 刘涛 褚贵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66-1872,共7页
通过研究脲酶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转化的影响,揭示土壤各形态氮对N2O的贡献,为控制石灰性土壤氮素损失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恒温培养条件下(25℃),研究了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醋酸棉酚、硫代硫酸铵3种脲酶抑... 通过研究脲酶抑制剂对土壤中尿素转化的影响,揭示土壤各形态氮对N2O的贡献,为控制石灰性土壤氮素损失及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恒温培养条件下(25℃),研究了正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醋酸棉酚、硫代硫酸铵3种脲酶抑制剂对石灰性土壤各形态氮素转化与脲酶抑制率的影响,同时在人工气候室(昼夜)通过Unisense N2O微电极法对各处理土壤N2O浓度进行了原位实时监测。结果表明:尿素施入土壤1 d后50%已迅速水解,3d后完全水解。1~14d各脲酶抑制剂均可显著抑制尿素水解,尿素+NBPT处理的土壤尿素残留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其脲酶抑制率为33.6%;NBPT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低于其他各处理(P〈0.05),在第7d分别比尿素、尿素+硫代硫酸铵、尿素+醋酸棉酚处理的降低了64.8%、63.5%、70.9%。土壤N2O浓度在第1~4 d较低,第4d后迅速上升,第6 d升至峰值,随后呈明显下降趋势(第6~9 d)。第9~14d各处理N2O的排放表现为尿素〉尿素+醋酸棉酚〉尿素+硫代硫酸铵≥尿素+NBPT。各形态氮与N2O浓度的通径系数分别为NO3^--N(0.641)〉NH4^+-N(0.356)〉Urea-N(0.255),通径相关和线性相关均表明NO3^--N含量与N2O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是制约N2O排放的主导因素。石灰性土壤施用脲酶抑制剂可抑制土壤尿素水解转化,有效降低土壤N2O浓度,3种脲酶抑制剂中NBPT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N2O浓度 Unisense N2O微电极 脲酶抑制剂 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对小麦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王桂良 肖焱波 +4 位作者 叶优良 李欢欢 尚云峰 白波 孟运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7-142,共6页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因过量施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河南温县和许昌为试验地点,对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作以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在拔节、开花期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较大... 为了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减少因过量施氮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河南温县和许昌为试验地点,对添加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在小麦上的应用效果作以比较,结果表明:(1)不同浓度的脲酶抑制剂在拔节、开花期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和干物质累积的影响较大,以加0.12%脲酶抑制剂效果较好。(2)加0.12%脲酶抑制剂处理高于其他处理产量,可提高单位面积穗数与籽粒千粒重。(3)加脲酶抑制剂处理氮肥当季利用率、氮因子生产力、氮肥农艺效率都高于习惯施氮,都以加0.12%脲酶抑制剂处理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氮肥利用率 冬小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化/脲酶抑制剂对石灰性潮土N_2O减排效果及氮素转化的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杨柳青 季加敏 巨晓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05-612,共8页
以华北平原石灰性潮土为对象,采用室内静态培养方法,在土壤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抑制剂(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监测N_2O和无机氮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对比分析何种添加剂减排N_2O效果明显,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7个... 以华北平原石灰性潮土为对象,采用室内静态培养方法,在土壤中添加不同类型的抑制剂(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监测N_2O和无机氮随时间变化的特征,对比分析何种添加剂减排N_2O效果明显,为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7个处理:不施肥(CK);只施尿素(U);尿素和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由中化集团公司代理)同时施用(U+NP);尿素和推荐用量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由陶氏化学公司代理)同时施用(U+NPD);尿素和2倍推荐用量2-氯-6-三氯甲基吡啶(Nitrapyrin,由陶氏化学公司代理)同时施用(U+2NPD);尿素和双氰胺同时施用(U+DCD);尿素和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同时施用(U+n BPT),共培养56 d。在培养第1、2、3、5、7、10、14、19 d采气测定N_2O和CO_2,气体监测到培养第19 d为止;在培养的第0、1、3、7、14、21、28、42、56 d进行破坏性取样,监测土壤氮素转化。结果表明:供试硝化抑制剂能够降低87.4%~99.6%的N_2O排放,脲酶抑制剂降低30.0%N_2O排放;氮素转化过程中,硝化抑制剂处理只有0.03%~0.84%的铵态氮转化为N_2O,脲酶抑制剂处理有4.69%的铵态氮转化为N_2O。DCD和陶氏公司Nitrapyrin产品在抑制N_2O排放的效果上无显著差异,与推荐用量陶氏公司Nitrapyrin相比,施用2倍推荐量并没有显著降低N_2O排放。综上,供试硝化抑制剂能够显著降低石灰性土壤N_2O的排放,减排效果最好的处理为U+NP,陶氏公司Nitrapyrin产品按推荐用量施用即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抑制 脲酶抑制剂 N2O排放 氮素转化 潮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与脲酶抑制剂配用对春小麦植株氮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王小彬 辛景峰 +1 位作者 GrantCA BaileyLD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6-10,共5页
将一种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引进尿素可能随种子或在地表施用的少耕免耕的施肥技术,有效地抑制了种旁施用尿素对幼苗的毒害作用并增加了表施尿素氮对作物的有效性。当尿素种旁施用时,nBPT与高氮用量配施效... 将一种脲酶抑制剂N-丁基硫代磷酰三胺(nBPT)引进尿素可能随种子或在地表施用的少耕免耕的施肥技术,有效地抑制了种旁施用尿素对幼苗的毒害作用并增加了表施尿素氮对作物的有效性。当尿素种旁施用时,nBPT与高氮用量配施效果更佳。nBPT用量0.15%和0.25%对春小麦植株氮吸收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然而,当尿素表施时,nBPT用量可相对较尿素种旁配用nBPT的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NBPT 尿素 春小麦 N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1
作者 柯爱飞 王趁义 +2 位作者 牛习 朱利华 罗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10883-10884,10981,共3页
综述了脲酶抑制剂的种类和作用机理,简要介绍了脲酶抑制剂在动植物生产中的应用。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竞争性抑制 非竞争性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液生理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得发 张宏福 +2 位作者 卢庆萍 方路 魏忠义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18-421,共4页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 ( 0 ,6 0 ,90 ,12 0 m g/ kg)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液生理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90 ,12 0 mg/ 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 2 1d和 4 2 d肉仔鸡血液 RBC及 Hgb测定值显著降低 ;12 0 m g/ kg添加组肉仔鸡 2 1d和 4... 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 ( 0 ,6 0 ,90 ,12 0 m g/ kg)脲酶抑制剂对肉仔鸡血液生理指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90 ,12 0 mg/ kg脲酶抑制剂添加组 2 1d和 4 2 d肉仔鸡血液 RBC及 Hgb测定值显著降低 ;12 0 m g/ kg添加组肉仔鸡 2 1d和 4 2 d血液红细胞比容 ( Hct)显著降低 ;各质量浓度脲酶抑制剂添加组 2 1d血浆尿酸含量显著降低 ,90 ,12 0 mg/ kg添加组 4 2 d肉仔鸡血浆尿酸质量浓度降低 .12 0 m g/ kg添加组日平均增重显著大于对照组和 6 0 m g/ kg添加组 ;12 0 m g/ kg添加组 2 1~ 4 2日龄阶段和 0~ 4 2日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 ;脲酶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死亡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肉仔鸡 血液生理指标 料重比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醌氢醌对蕹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玉琪 李瑞红 叶陈亮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37,共2页
尿素具有性质稳定、含氮量高、施用方便等优点,是农业生产中应用数量最多的氮素肥料之一.但尿素施入土壤后,在脲酶的作用下,易迅速水解成CO2和NH3,造成尿素氮的挥发损失,利用率降低[1].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醌氢醌 蕹菜 品质 产量 尿素 氮肥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对肉牛消化代谢和育肥效果试验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倩 王加启 +3 位作者 牛方括 沈高文 张顶军 黄多能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1期15-16,共2页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饲料的利用效率较低,主要因为蛋白质(或尿素)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很高,使瘤胃内氨的浓度超出微生物的利用能力,造成浪费。脲酶抑制剂具有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的特异性能,不但能降低瘤胃内氨的浓度,而且可使氨的释放速... 反刍动物对蛋白质饲料的利用效率较低,主要因为蛋白质(或尿素)在瘤胃内的降解率很高,使瘤胃内氨的浓度超出微生物的利用能力,造成浪费。脲酶抑制剂具有抑制瘤胃微生物脲酶活性的特异性能,不但能降低瘤胃内氨的浓度,而且可使氨的释放速度保持平稳,有利于微生物利用氨合成蛋白质,从而提高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或尿素的利用效率。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脲酶抑制剂对肉牛饲料消化率和育肥效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脲酶抑制剂 消化代谢 肥育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施用脲酶抑制剂醌氢醌后蕹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瑞红 王玉琪 叶陈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0-91,共2页
试验研究土壤施用不同脲酶抑制剂醌氢醌对盆栽蕹菜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 ,适量醌氢醌可提高蕹菜叶绿素含量和叶绿体光系统Ⅱ的潜在光化学活性及原初光能转化率 ,并增加蕹菜单株产量 ,醌氢醌最佳用量以 4 0mg/kg土
关键词 蕹菜 菜叶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施用 脲酶抑制剂 土壤 氢醌 光系统Ⅱ 光能转化 叶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脲酶抑制剂对脲酶活性的抑制试验 被引量:7
16
作者 齐德生 于炎湖 +1 位作者 詹志春 胡昌彬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3年第9期33-34,共2页
试验研究了乙酰氧肟酸对牛瘤胃液脲酶及大豆脲酶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乙酰氧肟酸对脲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当乙酰氧肟酸在牛精料中的添加水平为150mg/kg时,对牛瘤胃液脲酶活性的平均抑制率为42.6%;当乙酰氧肟酸含量为125mg/L时,... 试验研究了乙酰氧肟酸对牛瘤胃液脲酶及大豆脲酶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乙酰氧肟酸对脲酶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当乙酰氧肟酸在牛精料中的添加水平为150mg/kg时,对牛瘤胃液脲酶活性的平均抑制率为42.6%;当乙酰氧肟酸含量为125mg/L时,大豆脲酶活性降低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脲酶活性 抑制试验 瘤胃液 大豆脲酶 反刍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脲酶抑制剂对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大刚 李杰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4年第9期38-40,共3页
以4只装有永久性瘘管的本地山羊来研究3种脲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丝兰皂甙、对苯二酚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分别用DNA荧光染料法和MFS法对瘤胃液细菌与原虫进行记数。研究结果表明,脲酶抑制剂对瘤胃细... 以4只装有永久性瘘管的本地山羊来研究3种脲酶抑制剂:乙酰氧肟酸、丝兰皂甙、对苯二酚对山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实验设计,分别用DNA荧光染料法和MFS法对瘤胃液细菌与原虫进行记数。研究结果表明,脲酶抑制剂对瘤胃细菌总数没有影响(P>0.05);丝兰属植物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瘤胃原虫数量(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瘤胃 微生物数量 山羊 DNA荧光染料法 MF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施用脲酶抑制剂醌氢醌后蕹菜体内氮代谢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玉琪 李瑞红 叶陈亮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94-95,共2页
盆栽试验研究施用醌氢醌后蕹菜体内N代谢的变化结果表明,醌氢醌使蕹菜叶片硝酸还原酶、谷氨酸脱氢酶和谷酰胺合成酶活性、总N及蛋白质含量提高,游离氨基酸含量降低。盆栽蕹菜醌氢醌适宜用量为2 0~4
关键词 蕹菜 施用 脲酶抑制剂 氮代谢 土壤 氢醌 适宜用量 游离氨基酸含量 谷氨酸脱氢酶 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几种土壤脲酶抑制剂的作用条件 被引量:53
19
作者 王小彬 L.D.Bailey +1 位作者 C.A.Grallt K.K.Klein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1-218,共8页
近10年来,几种有效的脲酶抑制剂如N-丁基硫代磷酸三胺N-(n-butyl)thiophosphrictriamide(nBPT)、苯基磷酸二胺phenylphosphorodiamidate(PPD)和氢醌hydroquinone(HQ)受到广泛的关注。脲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尿素的水解,因而减少... 近10年来,几种有效的脲酶抑制剂如N-丁基硫代磷酸三胺N-(n-butyl)thiophosphrictriamide(nBPT)、苯基磷酸二胺phenylphosphorodiamidate(PPD)和氢醌hydroquinone(HQ)受到广泛的关注。脲酶抑制剂能够抑制尿素的水解,因而减少了尿素氮的氨挥发损失。然而,脲酶抑制剂的有效性与环境条件(如土壤pH、通气性以及作物残茬有无)有关。目前的研究表明,脲酶抑制剂用在氨易于挥发的土壤上和脲酶抑制剂的作用环境满足时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因此应用脲酶抑制剂可能对节省尿素肥料施用量,同时确保提高作物产量、减少环境污染提供一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技术。本文论述了几种脲酶抑制剂对尿素氮的转化、作物氮吸收和产量等的影响,使对脲酶抑制剂的潜在农用价值、使用条件及其有效用量有所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脲酶抑制剂 尿素-N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脲酶抑制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37
20
作者 陆欣 王申贵 +1 位作者 王海洪 王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61-466,共6页
应用不同煤源及加工方式生产的二种腐植酸类物质作为脲酶抑制剂,进行了二年盆栽一年田间小区的试验研究。表明了选用煤炭腐植酸类物质作为脲酶抑制剂是可行的。它既能减缓尿素分解,以提高尿素利用率和减少氮素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显著... 应用不同煤源及加工方式生产的二种腐植酸类物质作为脲酶抑制剂,进行了二年盆栽一年田间小区的试验研究。表明了选用煤炭腐植酸类物质作为脲酶抑制剂是可行的。它既能减缓尿素分解,以提高尿素利用率和减少氮素对环境的污染,又能显著地改善作物根系活性和对土壤养分的有效利用率。且其原料易得、加工简便,对环境无污染,对生物无毒害,并在开发利用风化煤之类资源的同时,又改善了环境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脲酶抑制剂 煤炭腐植酸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