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脱落乳牙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何睿 陈晓华 +6 位作者 何峰 马原军 吴凡 段宇辰 苗辉 于世宾 逄键梁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79-886,共8页
目的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间充质干细胞(SHED)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乙酸钠(MIA)诱导致TMJOA组(MIA组)、SHED治疗TMJOA组(SHED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于处理后2、4周处死1... 目的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间充质干细胞(SHED)对大鼠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TMJOA)的治疗作用。方法6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碘乙酸钠(MIA)诱导致TMJOA组(MIA组)、SHED治疗TMJOA组(SHED组),每组20只,各组分别于处理后2、4周处死10只并取材,左侧颞下颌关节(TMJ)用于形态学检测,右侧TMJ髁突软骨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HE、番红O-固绿染色评价软骨退变程度,免疫组化染色检测髁突软骨中Ⅱ型胶原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关键分子cleaved-CASP3、促炎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的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IA组髁突软骨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可见大量无细胞区,且纤维层明显增厚(P<0.001);经SHED治疗后,SHED组形态基本恢复正常,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MIA组髁突软骨的骨关节炎改良Mankin组织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SHED组经治疗后明显降低(P<0.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A组髁突软骨的番红O染色阳性面积比和Ⅱ型胶原阳性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SHED组经治疗后较MIA组明显增高(P<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IA组髁突软骨中的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01),SHED组经治疗后较MIA组明显减少(P<0.001),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2周,P<0.01;4周,P<0.001)。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MIA组髁突软骨中cleaved-CASP3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SHED组经治疗后明显降低(P<0.001),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HED治疗可以有效逆转MIA所致的大鼠髁突软骨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乳牙牙髓间充质干细胞 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炎 髁突 软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牙髓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表达谱分析
2
作者 高小丽 王左敏 程茜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0,共8页
目的 探究牙髄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分子遗传学优势和临床应用潜能。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nibus,GEO)中下载包含DPS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 目的 探究牙髄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作为组织工程种子细胞的分子遗传学优势和临床应用潜能。方法 从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ne Expression Onibus,GEO)中下载包含DPSCs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的基因表达微阵列数据集GSE217636。使用R软件中的“limma”包筛选DPSCs与BM-MSCs的差异表达基因;对DPSCs高表达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途径富集分析;建立蛋白质相互作用(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筛选关键差异基因;最后结合文献筛选DPSCs表达谱中归一化值大于4的各组织细胞特征性mRNA。结果 与BM-MSCs相比,DPSCs显著高表达肺部发育相关基因膜金属内肽酶(membrane metallo endopeptidase,MME)以及抗氧化相关的基因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TXN);DPSCs高表达差异基因的功能主要富集在细胞增殖以及蛋白质、脂质、核酸代谢上。结论 DPSCs与BM-MSCs相比在分子遗传学上存在优势,DPSCs可能是潜在的组织工程理想种子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骨髓充质干细胞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牙髓再生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陆慧 郑烨新 赵玮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4,共8页
牙髓再生是一种基于组织工程治疗牙髓坏死的新策略,应用种子细胞结合支架和生长因子,实现牙本质、血管和神经的新生。外泌体是一类直径约为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在调控细胞间信息和物质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牙源性间充质... 牙髓再生是一种基于组织工程治疗牙髓坏死的新策略,应用种子细胞结合支架和生长因子,实现牙本质、血管和神经的新生。外泌体是一类直径约为30~150 nm的细胞外囊泡,在调控细胞间信息和物质传递中发挥重要作用。2016年以来,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因其在牙髓组织再生领域展现出的巨大潜力而备受瞩目。本文介绍了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的种类和培养环境,并对牙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控细胞成牙本质向分化、血管生成、神经再生和成骨向分化的作用和机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牙髓再生 牙源性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疗效比较 被引量:6
4
作者 刘露 张青 +3 位作者 翟启明 刘安琪 刘文佳 金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5-190,共6页
目的:比较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 2种细胞聚合体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制备SHEDs、UCMSCs细胞聚合体,比较其增殖能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取SD大鼠40只,其中8只去除T8-9椎体为假手术组(SHAM组);... 目的:比较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 2种细胞聚合体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制备SHEDs、UCMSCs细胞聚合体,比较其增殖能力、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取SD大鼠40只,其中8只去除T8-9椎体为假手术组(SHAM组); 32只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模型,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无治疗, SCI only组,n=8), SHEDs治疗组(n=12)和UCMSCs治疗组(n=12)。损伤后即刻治疗;每周用BBB评分法评定运动功能; 8周后取损伤区脊髓做HE染色观察修复情况。结果:SHEDs与UCMSCs比较,增殖较快(P<0.05),BDNF、NGF、NTF3、GDNF表达较高(P<0.01), bFGF、 CNTF表达较低(P<0.05)。BBB评分示SHEDs组高于UCMSCs组(P<0.05)UCMSCs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 HE示SHEDs组损伤面积更小且有再生脊髓样组织生成。结论:SHEDs聚合体可作为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新的有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 脐带充质干细胞(UCMSCs) 细胞聚合体 脊髓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BBB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成牙环境对牙髓干细胞和外胚间充质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亦菁 张晓东 +2 位作者 于华 金岩 史俊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9-583,共5页
目的利用牙胚细胞(TGC)作为诱导成牙环境,将牙髓干细胞(DPSC)、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分别与其共培养,观察DPSC和EMSC的分化能力。方法利用出生后4 d的大鼠TGC作为诱导成牙环境,将培养的DPSC、EMSC使用BrdU标记及鉴定后与其共培养,免... 目的利用牙胚细胞(TGC)作为诱导成牙环境,将牙髓干细胞(DPSC)、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MSC)分别与其共培养,观察DPSC和EMSC的分化能力。方法利用出生后4 d的大鼠TGC作为诱导成牙环境,将培养的DPSC、EMSC使用BrdU标记及鉴定后与其共培养,免疫荧光双标检测标记细胞表面抗原牙本质涎蛋白(DSP)的表达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鉴定及图像分析DPSC、EMSC在成牙环境中的分化能力。结果共培养7 d后,EMSC共培养组DSP阳性细胞的转化率高于DPSC共培养组(P<0.05)。免疫组化染色图像分析结果表明共培养7 d后,共培养组与TGC单独培养组差异显著(P<0.05)。共培养组3、7 d后ALP活性明显增高,EMSC共培养组较DPSC共培养组ALP活性高。结论混合培养的TGC作为诱导细胞分化的微环境与DPSC、EMSC共培养后,能够诱导细胞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EMSC分化能力高于DP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胚细胞 牙髓干细胞 外胚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6
作者 谷楠 孙鑫 +3 位作者 刘富萍 张宇娜 张雪 李海鹰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5-719,共5页
在乳恒牙交替过程中,乳牙不断脱落,即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获取容易,且SHED较骨髓间质干细胞和牙髓干细胞有更强的细胞增殖能力。SHED含有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 在乳恒牙交替过程中,乳牙不断脱落,即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获取容易,且SHED较骨髓间质干细胞和牙髓干细胞有更强的细胞增殖能力。SHED含有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等促进SHED增殖。SHED可向成牙本质细胞、神经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和肝细胞向分化及诱导宿主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还有免疫调节和促进伤口愈合功能,是理想的骨组织工程和皮肤组织工程种子细胞。有鉴于此,SHED在治疗牙体缺失、骨缺损,神经系统疾病和免疫系统疾病,皮肤外伤和肝脏疾病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多向分化 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牙髓干细胞与牙乳头间充质细胞成牙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姜明 金岩 +3 位作者 郝伟 唐亮 张勇杰 李园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18-422,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牙髓干细胞替代牙乳头间充质细胞进行牙齿再生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分离培养6周龄SD大鼠切牙牙髓干细胞(DPSCs)和出生1d的SD仔鼠切牙牙乳头间充质细胞(DPMCs),对上述2种细胞的表面标记、增殖能力、体外矿化能力以及向... 目的:探讨采用牙髓干细胞替代牙乳头间充质细胞进行牙齿再生研究的可行性。方法:分别分离培养6周龄SD大鼠切牙牙髓干细胞(DPSCs)和出生1d的SD仔鼠切牙牙乳头间充质细胞(DPMCs),对上述2种细胞的表面标记、增殖能力、体外矿化能力以及向成牙本质细胞分化能力进行比较。结果:DPSCs与DPMCs均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矿化能力,体外诱导均有成牙本质细胞特异性标记物DSPP基因表达,体内移植后均能够形成牙本质样结构。结论:DPSCs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牙胚间充质细胞的替代细胞,在适宜的诱导环境中能够替代DPMCs进行牙齿的再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牙乳头充质细胞 成牙本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影响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新型药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申晓靖 刘海蓉 +4 位作者 刘新燕 赵鹏 郑建金 卢恕来 王超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73-77,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成骨分化诱导实验探究阿司匹林对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以此作为突破口,为牙质再生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成功分离并培养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含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 目的通过体外成骨分化诱导实验探究阿司匹林对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及机制,以此作为突破口,为牙质再生提供新思路。方法体外成功分离并培养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采用含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的成骨诱导分化培养基,诱导分化20天后,采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观察不同浓度阿司匹林对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影响,并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法检测与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Osterox、ALP)和细胞增殖相关干性基因(Sox2、Nanog、Oct4)的表达。结果成功体外分离并培养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诱导20天后,结果显示,阿司匹林可明显促进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随着阿司匹林浓度逐渐增加,碱性磷酸酶染色的染色率明显上调;细胞克隆数显著降低;实时定量PCR检测显示,与成骨相关转录因子(Runx2、Osterox、ALP)的表达均显著上调,但与细胞增殖相关干性基因(Sox2、Nanog、Oct4)的表达均显著下调。结论阿司匹林可影响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可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的染色率,并上调与成骨相关转录因子的表达。以促进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为突破口,可为牙质再生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牙髓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人恒牙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及破骨能力的差异 被引量:14
9
作者 路博闻 刘娜 +3 位作者 徐璐璐 石海刚 张洋 张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0-185,共6页
目的比较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自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s)的成骨分化及破骨能力,探讨两者在成骨和破骨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自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恒牙... 目的比较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自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PSCs)的成骨分化及破骨能力,探讨两者在成骨和破骨相关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处于生理性根吸收时期的自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恒牙牙髓干细胞;两种干细胞在成骨诱导14 d和21 d,分别进行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并通过Real-time PCR检测SHED和DPSCs矿化诱导后的成骨与破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SHED和DPSCs形态均为长梭形;两种干细胞经矿化诱导后,茜素红染色可见SHED的矿化结节计数多于DPSCs(P<0.05),SHED的ALP活性亦强于DPSCs(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经矿化诱导后两种干细胞均表达成骨与破骨相关基因Runx2、OCN、ALP、OPG和RANKL,但DPSCs的Runx2、OCN和ALP的表达水平均低于SHED(P<0.05),且SHED反应细胞破骨/成骨能力的RANKL/OPG的比值显著高于DPSCs(P<0.05)。结论与DPSCs相比,SHED不仅具有较强的成骨分化能力,还兼有较强的破骨能力,为SHED参与生理性根吸收骨改建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性根吸收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恒牙牙髓干细胞 成骨分化 破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牙髓组织迁移体内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4
10
作者 宫坤 朱国雄 +4 位作者 周静 段晴月 那思家 丁伯福 金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37-940,共4页
目的:构建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向牙髓等口腔组织迁移分化的体内模型,为进一步研究BMMSCs迁移、归巢机制从而诱导其修复、再生口腔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将第1代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rensen... 目的:构建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向牙髓等口腔组织迁移分化的体内模型,为进一步研究BMMSCs迁移、归巢机制从而诱导其修复、再生口腔组织奠定基础。方法:将第1代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rensence protein,GFP)转基因小鼠的BMMSCs与野生型C57BL6小鼠的全骨髓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后,尾静脉注射入亚致死量照射24h后的16只同品系小鼠体内(GFP-BMMSCs:2×105/只;BMCs:2×106/只),28d后随机选取6只嵌合小鼠,检测其股骨BMMSCs中GFP+BMMSCs细胞的比例。对同一处理组剩余小鼠右下颌磨牙牙髓施加刺激,7d后行多聚甲醛心脏灌注,并采集标本,常规脱钙处理后以自体左侧磨牙作为对照,组织学观察比较牙髓中荧光细胞数量改变。结果:嵌合模型股骨BMMSCs中GFP+的比例为(76.32±3.46)%,口腔刺激侧牙髓中荧光细胞数量明显多于同一个体对照侧(P<0.05)。结论:以荧光细胞作为示踪标记的骨髓移植动物可作为有效的研究模型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向牙髓等口腔组织迁移分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充质干细胞 移植 迁移 牙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与恒牙牙髓干细胞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彩玉 郑雷蕾 +4 位作者 张燕 罗丹 唐宇 丁晓倩 胡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78-683,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的差异,以及肝配蛋白B1(ephrinB1)的表达水平在两种细胞成牙本质分化过程中... 目的:探讨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和恒牙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成牙本质分化能力的差异,以及肝配蛋白B1(ephrinB1)的表达水平在两种细胞成牙本质分化过程中的变化。方法:将牙髓干细胞分为SHED组和DPSCs组,对两组细胞进行成牙本质诱导,再将SHED组和DPSCs组分别随机分为3 d组和7 d组。采用碱性磷酸酯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盐沉积;real-time 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ephrinB1以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1,DMP-1)和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结果:SHED组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均明显深于DPSCs组;除SHED 3 d组DMP-1的蛋白质表达外,SHED组DMP-1,DSPP和ephrinB1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高于DPSCs组(均P<0.05)。结论:SHED较DPSCs具有更强的成牙本质分化能力,ephrinB1可能参与SHED和DPSCs成牙本质分化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恒牙牙髓干细胞 成牙本质分化 肝配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非口腔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志寒 徐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067-3073,共7页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作为一类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且能够多向分化的牙源性干细胞,易于获取且符合伦理要求,在干细胞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目前关于SHEDs在非口腔疾病中的治疗作用缺乏阐述,本文就SHEDs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 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作为一类具有较强增殖能力且能够多向分化的牙源性干细胞,易于获取且符合伦理要求,在干细胞治疗中具有很大潜力。目前关于SHEDs在非口腔疾病中的治疗作用缺乏阐述,本文就SHEDs在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呼吸系统疾病中的最新治疗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SHEDs在非口腔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非口腔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露 翟启明 +3 位作者 张青 刘安琪 刘文佳 金钫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7-442,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SHED聚合体的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有效疗法。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n=28),分为4组:SHED聚合体组(SHED-CA,n=8),SHED聚合体联合SHED悬液注射组(SHED-CA+SHED,n=8)仅去除T8、T9椎板组(SHAM,n=6),建模不治疗组(SCI,... 目的:探究基于SHED聚合体的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有效疗法。方法: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n=28),分为4组:SHED聚合体组(SHED-CA,n=8),SHED聚合体联合SHED悬液注射组(SHED-CA+SHED,n=8)仅去除T8、T9椎板组(SHAM,n=6),建模不治疗组(SCI,n=6)。观察12周分别从大鼠后肢行为学恢复、组织学及神经营养因子分泌等方面进行疗效比较。结果:BBB评分显示SHED-CA+SHED组高于SHED-CA组;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SHED-CA+SHED组脊髓损伤区瘢痕组织更少,且再生出更多的神经纤维及髓鞘细胞,并出现SHED向髓鞘细胞的分化;ELISA检测结果提示,联合SHED悬液注射可分泌更多的神经营养因子。结论:联合SHED悬液注射可提高SHED聚合体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疗效,可能通过增加神经营养因子分泌及SHED定向分化为髓鞘细胞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 细胞聚合体CA 细胞悬液 脊髓损伤SCI BBB评分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大熊猫骨髓、牙髓和脂肪组织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鉴定
14
作者 马永杰 赵鹏鹏 +5 位作者 龚素华 沈洁娜 张丹辉 靳亚平 雷颖虎 林鹏飞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4-30,共7页
大熊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重要亚种种群。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细胞治疗领域中的理想种子细胞,是大熊猫极具保护价值的种质资源。通过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处理幼龄秦岭大熊猫骨髓、牙髓和脂肪组织... 大熊猫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重要亚种种群。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细胞治疗领域中的理想种子细胞,是大熊猫极具保护价值的种质资源。通过组织块法和胶原酶消化法处理幼龄秦岭大熊猫骨髓、牙髓和脂肪组织后,获得了各组织来源的细胞,其形态均呈长梭形,在细胞融合度达90%时均表现出漩涡状生长状态,传至第10代时增殖能力减弱;3种来源的细胞均表达MSCs的特异性标志物CD73和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CD31和CD34,其中骨髓来源细胞还表达其特异性标志物SOX-2和SCFR,牙髓来源细胞表达SCFR脂肪来源细胞表达GNL3;诱导分化结果显示,各组织来源的细胞均能分化为成脂细胞、成骨细胞和成软骨细胞。表明获得了秦岭大熊猫骨髓、牙髓和脂肪组织来源MS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熊猫 骨髓 牙髓 脂肪 充质干细胞 分离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1促进人牙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佳微 曹利利 +2 位作者 丁雪婷 田峰 王春芳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20-1629,共10页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目前较为常见的2种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根管治疗和牙髓血运重建,能有效控制住炎症进而保存患牙,然而同时也会导致牙髓组织的永久失活,发生结构故障和继发感染。近年来,结合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等的组织工... 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是口腔科目前较为常见的2种疾病,现有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根管治疗和牙髓血运重建,能有效控制住炎症进而保存患牙,然而同时也会导致牙髓组织的永久失活,发生结构故障和继发感染。近年来,结合干细胞和生物材料等的组织工程技术使牙髓再生的研究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其中从恒牙或乳牙中分离的牙髓间充质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s),因其多向分化和高增殖等特性已成为牙本质或者髓样组织再生的重要的干细胞来源。但是由于干细胞不能高效募集到损伤区域,影响受损区的活细胞数量和存活时间,显著降低了其应用疗效,因此,需要提高牙髓干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本研究旨在探讨微核糖核酸31(microRNA-31,miR-31)能否有效提高DPSCs的增殖迁移能力。通过组织块酶消化法从牙髓组织中成功分离培养了DPSCs,比较了分别取自健康牙与炎症牙的牙髓组织和DPSCs中miR-31水平的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检测的结果显示,与健康牙比较,炎症牙来源的牙髓组织和DPSCs中miR-3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干扰和过表达DPSCs中的miR-31表达,具体分为NC组、miR-31 agomir(过表达)组和miR-31 antagomir(抑制剂)3个组,RTq-PCR结果显示,其转染成功(P<0.001)。CCK-8、细胞划痕以及Transwell迁移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过表达miR-31成功提高了牙髓干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P<0.05),且进一步通过Western印迹结果发现,过表达miR-31后增殖关键蛋白质增殖抗原(Ki67)、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以及迁移关键蛋白质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4,CXCR4)、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蛋白质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本研究表明,miR-31能有效提高DPSCs的增殖迁移能力,以期为DPSCs更好应用于再生医学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充质干细胞 微RNA miR-31 细胞增殖和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富血小板血浆促进乳牙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文军 段建民 +3 位作者 李洪涛 李斯翰 李鑫 吴补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05-808,共4页
目的:体外研究改良富血小板血浆(modified platelet-rich plasma,mPRP)促进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以α-MEM作为基础培养基,分别加入1%、2%、5%、10%4种不同浓度mPRP或者10%胎牛血清(对照),对第4代SHED连续培养并诱导矿... 目的:体外研究改良富血小板血浆(modified platelet-rich plasma,mPRP)促进人乳牙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以α-MEM作为基础培养基,分别加入1%、2%、5%、10%4种不同浓度mPRP或者10%胎牛血清(对照),对第4代SHED连续培养并诱导矿化,碱性磷酸酶试剂盒检测ALP活性的变化,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内RUNX2和骨钙素mRNA含量的改变。结果:不同浓度的mPRP均可以促进乳牙牙髓干细胞的ALP活性,且浓度为2%时A值最高;qRT-PCR检测显示2%mPRP可以上调乳牙牙髓干细胞内RUNX2及骨钙素mRNA的含量。结论:一定浓度的mPRP对乳牙牙髓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 乳牙牙髓干细胞 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口腔颌面部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内皮分化潜能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静 赵玉鸣 +7 位作者 饶南荃 汪晓彤 方滕姣子 李晓霞 翟越 李静芝 葛立宏 王媛媛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0-906,共7页
目的:研究来自口腔颌面部的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和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的增殖能力及成... 目的:研究来自口腔颌面部的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HED)、牙髓干细胞(dental pulp stem cells,DPSC)和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的增殖能力及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潜能,为血管组织工程再生种子细胞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取临床乳牙和恒牙牙髓组织及颌骨组织并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相应的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间充质干细胞相关表面抗原的表达。采用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Matrigel三维培养技术诱导间充质干细胞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并通过管腔计数及real-time PCR技术比较3种间充质干细胞的成血管内皮细胞分化能力。采用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 embryo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技术观察3种不同间充质干细胞新生血管能力。结果:3种干细胞均阳性表达CD73、CD90、CD105、CD146,阴性表达CD34、CD45,符合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规律。SHED和DPSC的CD146表达率多于BMSC,CCK-8法检测显示SHED的增殖能力最强。诱导后的3种细胞均可在Matrigel基质胶上形成管腔样结构,诱导后SHED和BMSC形成的血管总长度大于DPSC,SHED形成的管腔数多于BMSC和DPSC。real-time PCR结果显示几种成血管相关的细胞因子在不同细胞间表达存在差别。诱导后SHED的CD31、VEGFR2、vWF表达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细胞。BMSC的VEGFR1表达量高于其他组,SHED高于DPSC。VEGF的表达在4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种细胞在CAM上计数新生血管数目显示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ED组血管总长度较空白对照和BMSC大。结论:SHED、DPSC及BMSC均能向成血管内皮细胞方向诱导分化且在Matrigel培养基上形成血管和管腔,SHED具有更强的分化和形成管腔的能力,同时SHED较BMSC及DPSC具有更强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牙髓干细胞 颌骨骨髓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质基质蛋白对乳牙牙髓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周惠 谢丽丽 +3 位作者 张宇娜 郗红 孙宏晨 黄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16-219,共4页
目的:研究釉质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diduous teeth,SHED)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消化法联合组织块法获得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 目的:研究釉质基质蛋白(enamel matrix proteins,EMPs)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human exfoliated dediduous teeth,SHED)体外增殖分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酶消化法联合组织块法获得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并进行形态学观察。三氯乙酸法制备EMPs,用不同浓度的EMPs对SHED进行诱导,利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并分析诱导后的SHED增殖活性的变化,检测经诱导后的培养液中碱性磷酸酶(ALP)。RTPCR检测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及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 1,DMP-1)的mRNA表达。结果: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呈集落生长,并且在体外具有一定的自我增殖能力。EMPs对乳牙牙髓干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而能够显著提高ALP的活性,并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经EMPs诱导后,细胞相对高表达DSPP、DMP-1mRNA。结论:EMPs对于SHED向成牙本质样分化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质基质蛋白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聚合体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露 翟启明 +3 位作者 张青 刘安琪 刘文佳 金钫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62-368,共7页
目的:探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聚合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聚合体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68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SHED聚合体治疗组(SHED)和UCMSCs聚合体治疗组(UCMSCs)。... 目的:探究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聚合体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聚合体在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68只雌性SD大鼠被随机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脊髓损伤组(SCI)、SHED聚合体治疗组(SHED)和UCMSCs聚合体治疗组(UCMSCs)。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通过特殊的细胞培养获得。之后建立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分别被移植到脊髓损伤区进行治疗。术后1至8周每周用BBB评分来评定后肢功能恢复情况。第1、3和8周分别检测运动诱发电位(MEP)和感觉诱发电位(SEP)。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脊髓损伤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微丝蛋白(NF)和人特异性细胞核抗体(HuNu)的表达。结果:SHED组和UCMSCs组的BBB评分均有改善(P <0.05),且SHED组的改善更显著(P <0.05)。SHED组和UCMSCs组的MEP和SEP都能被诱发出来。与SCI组相比,SHED组和UCMSCs组的GFAP表达被下调,但NF表达被上调。GFAP和NF与HuNu的共染几乎都没有共定位现象。结论:SHED聚合体和UCMSCs聚合体均可用于治疗大鼠脊髓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 脐带充质干细胞 细胞聚合体 脊髓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中的干细胞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雪超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2年第6期327-328,共2页
和体内其它组织一样,牙髓中也存在成体干细胞——牙髓干细胞,它有分化为其它细胞的能力。但对其定性和定位尚不明确。该细胞不表达牙本质唾磷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也较低。免疫组化研究表明,牙髓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 和体内其它组织一样,牙髓中也存在成体干细胞——牙髓干细胞,它有分化为其它细胞的能力。但对其定性和定位尚不明确。该细胞不表达牙本质唾磷蛋白,碱性磷酸酶活性也较低。免疫组化研究表明,牙髓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细胞特异性的表面标记物。关于它的研究将对牙髓生理学、根管治疗学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干细胞 未分化充质细胞 牙本质唾磷蛋白 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