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菜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刘伟 靳志飞 王太航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5期34-36,39,共4页
油菜收割机由稻麦联合收割机演变而来,脱粒分离装置是油菜收割机中的关键部件,在脱粒分离装置的作用下,油菜籽粒与秸秆分离,由此获得独立的油菜籽粒、秸秆。油菜收割机在油菜生产活动中的应用,相比传统的人工收割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损失... 油菜收割机由稻麦联合收割机演变而来,脱粒分离装置是油菜收割机中的关键部件,在脱粒分离装置的作用下,油菜籽粒与秸秆分离,由此获得独立的油菜籽粒、秸秆。油菜收割机在油菜生产活动中的应用,相比传统的人工收割具有更高的效率,但损失率、脱粒不净率相对较高,导致油菜收割整体效率偏低。基于此,对油菜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展开试验研究,将油菜籽粒损失率、含杂率作为主要试验指标,将滚筒转速、振动频率等作为主要分析因素,根据分析结果对油菜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开展优化设计。将优化后油菜收割机脱粒滚筒与弓齿式脱粒滚筒的脱粒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优化后油菜收割机脱粒滚筒相比弓齿式脱粒滚筒效果更加理想,能有效降低油菜脱粒损失率、含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收割机 脱粒分离装置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齿式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欣然 毛欣 +3 位作者 衣淑娟 王雪 陈涛 王书航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2,130,共8页
针对黑龙江地区玉米脱粒过程中破碎率和未脱净率高的问题,设计板齿式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对其关键部件的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利用制图软件建立整体试验台的三维模型。试验将凹板栅格尺寸、滚筒转速、喂入量作为影响因素,将籽粒破碎率和... 针对黑龙江地区玉米脱粒过程中破碎率和未脱净率高的问题,设计板齿式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对其关键部件的参数进行设计计算,利用制图软件建立整体试验台的三维模型。试验将凹板栅格尺寸、滚筒转速、喂入量作为影响因素,将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作为性能指标,在自制的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试验台上展开单因素和多因素的试验研究,并运用Design-Expert 12.0数据分析软件对试验结果展开分析及优化求解。结果表明:试验因素对籽粒破碎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凹板栅格尺寸、喂入量、滚筒转速,对未脱净率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喂入量、凹板栅格尺寸、滚筒转速;最优参数组合为:凹板栅格尺寸18 mm、滚筒转速199 r/min、喂入量2.1 kg/s,此时籽粒破碎率最小值为2.39%,未脱净率最小值为0.21%。最后对最优参数组合进行试验验证,验证结果与优化结果的相对误差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板齿 脱粒分离装置 喂入量 响应曲面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式轴流油莎豆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君 孙建超 +3 位作者 季明仁 丁尘磊 陈天增 陈晓明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5-206,共12页
为了解决油莎豆收获过程中破损率高、脱净率低等问题,结合现有的农作物脱粒分离装置的特点,设计了一款纵式轴流油莎豆脱粒分离装置。对该装置的脱粒滚筒、螺旋喂入头、凹版筛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对脱粒滚筒进行应力和模态分析,确定... 为了解决油莎豆收获过程中破损率高、脱净率低等问题,结合现有的农作物脱粒分离装置的特点,设计了一款纵式轴流油莎豆脱粒分离装置。对该装置的脱粒滚筒、螺旋喂入头、凹版筛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对脱粒滚筒进行应力和模态分析,确定设计的合理性,并通过试验确定了影响脱粒性能的主要因素,利用搭建的纵式轴流油莎豆脱粒分离试验台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了脱粒分离性能较好的滚筒转速及脱粒间隙的变化范围。以滚筒转速、脱粒间隙和脱粒元件材料为试验因素,以籽粒破损率、未脱净率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籽粒破损率和未脱净率影响由大到小均为滚筒转速、脱粒间隙、脱粒元件材料;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转速367.55 r·min-1、脱粒间隙4.18 mm,脱粒元件为聚氨酯橡胶,此时的未脱净率为0.751%,破损率为0.906%。对该组合进行试验验证,各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莎豆 脱粒分离装置 破损率 脱净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籽粒收获机喂抛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路明 靳范 +3 位作者 张俊三 阿力木·买买提吐尔逊 李谦绪 孙利峰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500-2513,共14页
【目的】针对玉米脱粒过程中易出现脱粒空间堵塞、滚筒转不动所导致的籽粒破碎率偏高和存在夹带损失的问题,设计一种喂抛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方法】在滚筒前端的喂入口处设计喂入加速辊,分析对果穗及秸秆受力情况,确定半径为150 mm,... 【目的】针对玉米脱粒过程中易出现脱粒空间堵塞、滚筒转不动所导致的籽粒破碎率偏高和存在夹带损失的问题,设计一种喂抛组合式脱粒分离装置。【方法】在滚筒前端的喂入口处设计喂入加速辊,分析对果穗及秸秆受力情况,确定半径为150 mm,并结合过桥输送链耙线速度和玉米脱粒速度,确定转速为430 r/min;分析滚筒工作段型式,优化设计导流罩内导流板角度为喂入段30°、脱粒段20°、分离段10°;在滚筒后端排草口处设计安装排杂抛出装置,包括排草辊和排草凹板。以滚筒转速、凹板间隙、喂入量为试验因素,同时以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作为评价指标,设计三因素三水平田间正交试验;使用Design-Expert 12软件优化数据。【结果】在滚筒转速447.11 r/min、凹板间隙34.74 mm、喂入量16.14 kg/s,籽粒破碎率达到2.68%,未脱净率达到0.99%。【结论】在滚筒转速450 r/min、凹板间隙35 mm、喂入量16 kg/s,平均籽粒破碎率达到2.73%,平均未脱净率达到1.04%,试验结果与优化结果间相对误差在5%以内,装置设计合理,优于传统脱粒分离装置,满足脱粒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喂抛组合式 脱粒分离装置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双轴流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湖演 吕青 付全有 《现代农机》 2024年第5期120-123,共4页
围绕纵向双轴流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展开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设计提升其脱粒和分离效率。采用先进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内部参数实时监测和调节,以保障在各种作业条件下的最佳性能。改进脱粒器和分离器结构,优化物料流动路径... 围绕纵向双轴流谷物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展开研究,旨在通过优化设计提升其脱粒和分离效率。采用先进传感技术和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内部参数实时监测和调节,以保障在各种作业条件下的最佳性能。改进脱粒器和分离器结构,优化物料流动路径,减小谷物损失和碎粒率,提升机械脱粒效果。通过合理设计谷物流入口和排出口,降低机械阻力,提高作业稳定性。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了优化设计的有效性,为纵向双轴流谷物联合收割机的性能提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双轴流 谷物联合收割机 脱粒分离装置 优化设计 传感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试验 被引量:29
6
作者 李耀明 周金芝 +1 位作者 徐立章 邓玲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81-284,共4页
为了获得一种适合油菜的脱粒分离装置及其工作参数,首先对油菜部分特性参数进行了测定,然后对纹杆、锯齿型滚筒和栅格、冲孔式组合凹板的脱粒分离装置,在不同喂入量和滚筒转速下进行了油菜脱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脱分损失不超过0&... 为了获得一种适合油菜的脱粒分离装置及其工作参数,首先对油菜部分特性参数进行了测定,然后对纹杆、锯齿型滚筒和栅格、冲孔式组合凹板的脱粒分离装置,在不同喂入量和滚筒转速下进行了油菜脱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脱分损失不超过0·5%.运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试验结果进行处理,建立了油菜喂入量、脱粒滚筒线速度、脱粒滚筒长度与脱粒分离率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表明,脱分率主要与油菜的喂入量、滚筒结构、滚筒线速度和滚筒长度有关,其中滚筒线速度和喂入量对脱分率影响最大.通过试验找到了脱粒分离装置的最佳工作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联合收割机 脱粒分离装置 回归方程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置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耀明 陈洋 +1 位作者 徐立章 李磊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56-61,共6页
为满足我国现阶段高产水稻的收获要求,对自行研制的履带式斜置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进行了结构改进,构建了载荷测试系统,并在田间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切纵流滚筒转速、切流滚筒凹板筛结构形式、斜置纵轴流螺旋喂入头与导流... 为满足我国现阶段高产水稻的收获要求,对自行研制的履带式斜置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进行了结构改进,构建了载荷测试系统,并在田间开展了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了切纵流滚筒转速、切流滚筒凹板筛结构形式、斜置纵轴流螺旋喂入头与导流罩径向间隙等因素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使用极差分析法对斜置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表明:切流滚筒转速和纵轴流滚筒转速分别为862、806 r/min,切流凹板筛过渡段为导向、分离孔式,螺旋喂入头与导流罩径向间隙为50 mm时,整机的脱粒分离性能较优。脱粒分离总损失率为0.62%,脱粒分离总功耗为40.42 k 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斜置切纵流 脱粒分离装置 参数优化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田间试验与参数优化 被引量:19
8
作者 李耀明 王成红 +2 位作者 徐立章 李磊 薛臻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1-116,共6页
为了研究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最佳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对履带式切纵流联合收获田间试验机进行结构改进、载荷测试系统的构建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切流滚筒、纵轴流滚筒间隙和切流滚筒、纵轴流滚筒转速对脱粒总功耗、切流滚筒... 为了研究切纵流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最佳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对履带式切纵流联合收获田间试验机进行结构改进、载荷测试系统的构建和水稻田间试验,研究切流滚筒、纵轴流滚筒间隙和切流滚筒、纵轴流滚筒转速对脱粒总功耗、切流滚筒功耗、纵轴流滚筒功耗和夹带损失率等性能的影响。并对总功耗和夹带损失率的数据进行二次多项式回归分析和复合型优化分析得到最佳参数配置:切流滚筒间隙为30.99 mm,纵轴流滚筒间隙为14mm,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转速为892.95、848.95 r/min。试验表明,该参数组合下,脱粒总功耗39.03 k W,切流滚筒功耗11.72 k W,纵轴流滚筒功耗27.31 k W,夹带损失率0.50%。对切流滚筒和纵轴流滚筒下方脱出混合物分布进行了研究,为清选装置的设计与优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脱粒分离装置 纵轴流滚筒 切流滚筒 参数优化 田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出物分布规律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35
9
作者 衣淑娟 陶桂香 毛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54-156,共3页
该文在自行研制的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试验台上,利用水稻对螺旋叶片板齿组合式与钉齿式轴流脱分装置脱出物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两种装置脱出物沿轴向与周向分布曲线与方程。结果表明,两种装置脱出物分布规律曲线沿轴向呈Peal-Ree... 该文在自行研制的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试验台上,利用水稻对螺旋叶片板齿组合式与钉齿式轴流脱分装置脱出物分布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得到了两种装置脱出物沿轴向与周向分布曲线与方程。结果表明,两种装置脱出物分布规律曲线沿轴向呈Peal-Reed模型,沿周向均为系数不同的多项式形式。脱出物沿轴向与周向分布不均匀,且两种装置脱出物特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脱粒分离装置 脱出物 分布规律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应用现状及发展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李洪昌 李耀明 徐立章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23-225,228,共4页
结合脱粒机械的脱粒原理及其工艺,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指标、适应条件等方面论述了不同类型脱粒分离装置所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发展进程与趋势,为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 结合脱粒机械的脱粒原理及其工艺,从工作原理、结构特点、性能指标、适应条件等方面论述了不同类型脱粒分离装置所具有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并分析了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发展进程与趋势,为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工程 脱粒分离装置 综述 联合收割机 现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齿-栅格凹板单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性能试验 被引量:3
11
作者 衣淑娟 张彦河 张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0-123,130,共5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板齿-栅格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在试验室内对水稻进行脱粒分离的单因素试验,通过计算和分析,总结出滚筒转速与喂入量的变化对脱粒损失、未脱损失、断穗率、糙米率、功率消耗以及茎秆破碎程度的影响规律和原因,指出该... 利用自行设计的板齿-栅格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在试验室内对水稻进行脱粒分离的单因素试验,通过计算和分析,总结出滚筒转速与喂入量的变化对脱粒损失、未脱损失、断穗率、糙米率、功率消耗以及茎秆破碎程度的影响规律和原因,指出该装置具有脱粒分离性能增强、脱不净率低、脱粒损失小、断穗少和脱出物中轻杂物含量较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粒分离装置 板齿-栅格凹板 单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5
12
作者 衣淑娟 赵妍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结合水稻的特点以及脱粒分离装置的应用情况,对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并针对目前收获机械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脱粒分离装置今后的发展趋势,为联合收割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脱粒分离装置 水稻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杆齿-栅格凹板单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性能的试验研究
13
作者 张彦河 衣淑娟 +1 位作者 张丽 黄宝玉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27-30,37,共5页
利用自行设计的杆齿—栅格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在实验室内对水稻进行单因素脱粒试验,分析出滚筒转速和喂入量的变化对夹带损失、总损失、未脱损失、糙米率以及功率消耗的影响规律,该种装置具有滚筒转速对脱粒损失的影响比较明显,喂... 利用自行设计的杆齿—栅格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在实验室内对水稻进行单因素脱粒试验,分析出滚筒转速和喂入量的变化对夹带损失、总损失、未脱损失、糙米率以及功率消耗的影响规律,该种装置具有滚筒转速对脱粒损失的影响比较明显,喂入量对茎秆破碎程度和功耗的影响较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 脱粒分离装置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损伤组合式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26
14
作者 樊晨龙 崔涛 +3 位作者 张东兴 杨丽 屈哲 李玉环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针对现有籽粒直收型玉米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在收获高含水率玉米时存在籽粒破碎率高、脱净率低、籽粒夹带损失大、玉米苞叶易堵塞凹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损伤圆头钉齿与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相配合的脱粒分离装置。分析了脱粒元件... 针对现有籽粒直收型玉米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在收获高含水率玉米时存在籽粒破碎率高、脱净率低、籽粒夹带损失大、玉米苞叶易堵塞凹板的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损伤圆头钉齿与分段组合式圆管型脱粒凹板相配合的脱粒分离装置。分析了脱粒元件与果穗、果穗与凹板之间的接触模型,确定了玉米脱粒装置最优脱粒元件的结构参数、最佳的凹板组合形式。以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为试验指标,以脱粒元件排布方式和不同凹板组合形式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台架试验,确定了较优组合为:圆头钉齿等高排布且最优球头半径为12. 5 mm,凹板最佳组合形式为圆管右向+直圆管(前疏后密型),并与常规梯形杆齿和栅格式凹板组成的脱粒分离装置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籽粒破碎率由13. 73%降低至8. 64%,未脱净率由0. 6%降低至0. 2%;未出现玉米苞叶堵塞凹板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收获机 籽粒直收型 脱粒分离装置 纵轴流 低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轴流辊式组合玉米柔性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0
15
作者 陈美舟 徐广飞 +3 位作者 王传旭 刁培松 张银平 牛国栋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3-131,共9页
为满足黄淮海地区较高含水率玉米籽粒直收作业要求,解决现有籽粒收获机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高、玉米芯轴苞叶易堵塞凹板等问题,在分析现有脱粒装置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柔性钉齿+双扭簧压力短纹杆”组合式脱粒元件和“六棱孔... 为满足黄淮海地区较高含水率玉米籽粒直收作业要求,解决现有籽粒收获机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高、玉米芯轴苞叶易堵塞凹板等问题,在分析现有脱粒装置结构特点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柔性钉齿+双扭簧压力短纹杆”组合式脱粒元件和“六棱孔网格筛+鱼鳞式脱粒橡胶辊”组合式脱粒凹板相配合的柔性脱粒分离装置。对关键部件进行理论分析,确定了影响脱粒性能的主要因素,利用搭建的纵轴流辊式组合玉米柔性脱粒试验台进行单因素试验,得到脱粒性能较好时滚筒转速、辊筒传动比以及脱粒间隙的变化范围。以滚筒转速、辊筒传动比和脱粒间隙为试验因素,以籽粒破碎率、未脱净率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对籽粒破碎率和未脱净率影响由大到小均为滚筒转速、辊筒传动比、脱粒间隙;最优参数组合为滚筒转速475 r/min、辊筒传动比1.5、脱粒间隙45 mm,此时籽粒破碎率为3.76%,未脱净率为0.52%。对该组合进行试验验证,各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脱粒分离装置 籽粒直收型 纵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试验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勋威 谢方平 +2 位作者 任述光 王修善 张正中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80-487,共8页
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滚筒长度限制了其脱粒分离能力,仅被应用于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为研究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因素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装置结构,利用概率学理论建立了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未脱净... 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滚筒长度限制了其脱粒分离能力,仅被应用于中小型联合收割机。为研究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因素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优化装置结构,利用概率学理论建立了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的未脱净率和夹带损失率数学模型。对模型正确性验证试验表明,模型对未脱净率的预测相对误差为8.23%,对夹带损失率的预测相对误差为2.90%。仿真分析和试验表明,该模型可反映籽粒轴向分布和脱粒滚筒转速、喂入量、脱粒间隙等参数对脱粒分离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轴流脱粒分离装置 数学模型 滚筒转速 喂入量 脱粒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9
17
作者 唐小涵 金诚谦 +3 位作者 张国海 郭榛 赵男 胥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15,共10页
现阶段,我国联合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由于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配置、作业参数调整不当等,导致谷粒机械化收获破损率、损失率和含杂率偏高。为此,综述了国内联合收获机的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并结合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脱粒原理、结构... 现阶段,我国联合收获机在收获过程中由于脱粒分离装置的结构配置、作业参数调整不当等,导致谷粒机械化收获破损率、损失率和含杂率偏高。为此,综述了国内联合收获机的发展情况及研究现状,并结合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脱粒原理、结构以及关键部件等方面论述了各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优势与不足。为解决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工作效率低、总损失率和含杂率高、结构复杂等问题,提高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系统的作业效率和性能,逐步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结合现阶段研究现状,提出了联合收获机脱粒分离装置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联合收获机结构改进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收获机 脱粒分离装置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轴流玉米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18
作者 宋志才 刁培松 +3 位作者 陈美舟 苗河泉 徐广飞 王建祥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8-66,共9页
针对黄淮海地区籽粒直收时籽粒损伤严重及未脱净率高的问题,结合现有的玉米脱离分离装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纵轴流式变径变间距玉米锥形脱粒滚筒,以及利用可调节双头拉杆调节工作倾角的脱粒分离装置倾角调节装置。设计了脱粒元件在锥形... 针对黄淮海地区籽粒直收时籽粒损伤严重及未脱净率高的问题,结合现有的玉米脱离分离装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纵轴流式变径变间距玉米锥形脱粒滚筒,以及利用可调节双头拉杆调节工作倾角的脱粒分离装置倾角调节装置。设计了脱粒元件在锥形滚筒的安装位置及排列方式,分析了脱粒元件与籽粒接触的脱粒动力学过程,并查阅相关文献确定了脱粒装置关键参数分别是滚筒转速、喂入量及脱粒分离装置倾角,确定了籽粒破损率和未脱净率两种指标为判断影响因素的主要指标。通过Design-Expert10.0软件进行二次回归正交旋转中心组合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最优参数组合为脱粒分离装置倾角2°、滚筒转速404.7r/min、喂入量6kg/s。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籽粒破损率平均值为3.25%、未脱净率平均值为0.66%,试验所得最佳工作参数组合结果与优化结果基本吻合,并且满足玉米脱粒的相关国家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脱粒 变径变间距 锥形脱粒滚筒 受力分析 脱粒分离装置倾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孟威 陈秀生 +4 位作者 段崇琛 唐怀壮 薛志原 吕国栋 张同帅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年第11期27-28,共2页
脱粒分离装置是谷物收获机的核心装置之一,不断改进优化脱粒分离装置对提高联合收获机的性能非常重要。文章结合脱粒装置的原理以及应用情况,对国内外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析它的发展趋势,为以后装置的改进设计提... 脱粒分离装置是谷物收获机的核心装置之一,不断改进优化脱粒分离装置对提高联合收获机的性能非常重要。文章结合脱粒装置的原理以及应用情况,对国内外脱粒分离装置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分析它的发展趋势,为以后装置的改进设计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收获机 脱粒分离装置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轴流燕麦柔性脱粒分离装置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耿令新 卢富运 +3 位作者 孙成龙 左杰文 李洋 王恒一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48-254,共7页
针对我国燕麦机械化脱粒时脱出物含杂率高、夹带损失率大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横轴流柔性脱粒分离装置,通过减少茎秆破碎来降低含杂率,并通过柔性脱粒杆齿的振动来减小夹带损失。选取柔性杆齿长A、柔性杆齿直径B、柔性杆齿间距C和滚... 针对我国燕麦机械化脱粒时脱出物含杂率高、夹带损失率大等问题,本研究设计了一种横轴流柔性脱粒分离装置,通过减少茎秆破碎来降低含杂率,并通过柔性脱粒杆齿的振动来减小夹带损失。选取柔性杆齿长A、柔性杆齿直径B、柔性杆齿间距C和滚筒转速D为试验控制因素,以含杂率和损失率为试验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得到了影响该装置脱粒性能指标的因素主次为D、B、A、C。在正交试验基础上,选取对该装置脱粒性能指标影响较强的2个因素进行回归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当滚筒转速为1048 r·min^(-1)、柔性杆齿直径为7.5 mm时,本装置的脱粒性能最佳,此时的含杂率为29.41%、损失率为1.31%。对上述优化组合进行试验验证,结果为含杂率的平均值为29.50%、损失率的平均值为1.12%。在相同参数条件下,与脱粒元件全为刚性杆齿的横轴流滚筒进行对比,含杂率和损失率分别降低了2.71%和0.52%,脱粒性能明显提高。该研究可为燕麦脱粒分离装置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粒分离装置 柔性脱粒齿 燕麦 试验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