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培养及免疫试验 被引量:1
1
作者 党岩 贺奋义 孙春香 《甘肃畜牧兽医》 2003年第6期3-5,共3页
关键词 传染性皮炎 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培养特性 免疫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检测方法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常亮 党岩 郭海龙 《中兽医学杂志》 2016年第5期24-26,共3页
以Gen Bank上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V)B2L基因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对引物并合成,经PCR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的PCR反应条件,建立了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的PCR产物为54... 以Gen Bank上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ORFV)B2L基因序列,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1对引物并合成,经PCR条件优化,确定了最佳的PCR反应条件,建立了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设计的引物能扩增出的PCR产物为540bp左右,与预期大小一致;同时检测山羊痘病毒,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能检出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最低量为5pg。经证实,建立起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PCR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病料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接触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 PCR 特异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务川白山羊传染性脓疱的防治
3
作者 邹晓敏 田雄 《北方牧业》 2025年第7期39-39,共1页
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务川白山羊是贵州白山羊品种中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是选配培育出来的肉皮兼用的山羊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率高,板皮属川路皮,经济价值高。务川白山羊... 羊传染性脓疱是由羊接触传染性脓疱性皮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务川白山羊是贵州白山羊品种中的一个优良地方品种,是选配培育出来的肉皮兼用的山羊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繁殖率高,板皮属川路皮,经济价值高。务川白山羊最常发生的疫病是山羊传染性脓疱,不论羊龄大小,一年四季都会发生。2024年5月13日,某乡务川白山羊养殖场发生了一起山羊口腔、乳房等处皮肤出现脓疱、溃烂、结痂症状的病例。经现场调查结合发病前后临床症状,诊断为山羊传染性脓疱。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务川白山羊 羊接触传染性皮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秃疮花针剂抗GPV和CPDV试验 被引量:6
4
作者 常亮 党岩 +7 位作者 孙春香 马志宏 苟想珍 张莉敏 李引乾 杨鸣琦 陈德坤 杨增歧 《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第1期1-4,8,共5页
为了确定秃疮花针剂的抗病毒临床应用剂量标准,试验用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秃疮花针剂,以Reed-Muensch法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及抗山羊痘和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内用针剂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对GPV和CPDV均... 为了确定秃疮花针剂的抗病毒临床应用剂量标准,试验用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秃疮花针剂,以Reed-Muensch法进行了细胞毒性试验及抗山羊痘和羊传染性脓疱皮炎病毒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秃疮花内用针剂在一定的剂量范围内对GPV和CPDV均有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8.8mg/mL和5.4mg/mL。该试验结果为探索秃疮花针剂的抗病毒机理和秃疮花针剂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秃疮花 秃疮花针剂 山羊痘 羊传染性皮炎 病毒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藏药成分复方抗ORFV体内外药效学实验研究
5
作者 鲁志平 姚海潮 +11 位作者 色珠 拉巴次旦 曾江勇 四郎玉珍 次仁多吉 夏晨阳 刘建枝 董禄德 吴金措姆 杨德全 巴桑次仁 次央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11年第3期52-55,共4页
将岩青、轮叶棘豆等3种藏药材成分按一定比例配成复方,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将浓缩药液用细胞维持液配制成1g·L-1的药液,并根据对兔肾细胞(PRK)安全浓度的测定结果,稀释成不同梯度浓度,分别将脓疱皮炎病毒(ORFV)加入到已培养24h的单... 将岩青、轮叶棘豆等3种藏药材成分按一定比例配成复方,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将浓缩药液用细胞维持液配制成1g·L-1的药液,并根据对兔肾细胞(PRK)安全浓度的测定结果,稀释成不同梯度浓度,分别将脓疱皮炎病毒(ORFV)加入到已培养24h的单层PRK中,通过MTT法测定OD值,分析其对ORFV病毒增殖的影响;并通过复制ORFV感染小鼠建立动物模型,观察药液对ORFV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复方药液的浓度在7.81mg·mL-1~62.5mg·mL-1范围内,经回归分析,药物浓度与活细胞存在线性关系,P<0.05,对病毒增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复方药液可明显延长ORFV感染小鼠存活天数和存活率,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藏药材复方药液具有抗脓疱皮炎病毒感染的作用,为临床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脓疱皮炎病毒 致细胞病变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藏药复方抗ORFV作用研究
6
作者 姚海潮 鲁志平 +4 位作者 梁剑平 色珠 曾江勇 拉巴次旦 夏晨阳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11年第3期32-35,共4页
将岩青、轮叶棘豆等3种藏药材按一定比例配成复方,采用乙醇提取法进行提取,将浓缩药液用细胞维持液配制成1 g/L的药液,并根据对兔肾细胞(PRK)安全浓度的测定结果,稀释成不同梯度浓度,分别与脓疱皮炎病毒(ORFV)加入到已培养24 h的单层PRK... 将岩青、轮叶棘豆等3种藏药材按一定比例配成复方,采用乙醇提取法进行提取,将浓缩药液用细胞维持液配制成1 g/L的药液,并根据对兔肾细胞(PRK)安全浓度的测定结果,稀释成不同梯度浓度,分别与脓疱皮炎病毒(ORFV)加入到已培养24 h的单层PRK中,通过MTT法测定OD值,分析其对ORFV病毒增殖的影响。经回归分析,复方药液在7.81-62.5mg/mL浓度范围内,药物浓度与活细胞存在线性关系,对病毒增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表明藏药材复方药液具有抗脓疱皮炎病毒感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脓疱皮炎病毒 致细胞病变 药效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