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苦参碱通过调控miR-125b-5p/STAT3途径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
1
作者 王杏 朱慧明 +2 位作者 马欢 王超 张会欣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56-560,共5页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miR-125b-5p和STAT3表达有关。方法:TNF-α诱导建立HUVEC增殖模型,苦参碱作用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b-5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探讨其机制是否与调控miR-125b-5p和STAT3表达有关。方法:TNF-α诱导建立HUVEC增殖模型,苦参碱作用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25b-5p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STAT3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25b-5p与STAT3的靶向关系。结果:苦参碱能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增殖(P<0.05),降低PCNA、CyclinD1、MMP2、MMP9、STAT3表达(P<0.05),提高miR-125b-5p表达(P<0.05);miR-125b-5p过表达可降低细胞增殖、PCNA、CyclinD1、MMP2、MMP9表达(P<0.05);miR-125b-5p在HUVEC中靶向负调控STAT3表达,抑制miR-125b-5p表达可逆转苦参碱对TNF-α诱导的细胞增殖及PCNA、CyclinD1、MMP2、MMP9、STAT3表达的影响。结论:苦参碱可抑制TNF-α诱导的HUVEC增殖,与调控miR-125b-5p/STAT3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参碱 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miR-125b-5p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itin对鸡胚尿囊膜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
2
作者 梁富华 张云华 +4 位作者 杨萱 侯艳萌 吕贵珍 唐文洁 杨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0-177,共8页
目的 探究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过表达对鸡胚尿囊膜(CAM)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为治疗血管生成性疾病提供新方向。方法 选择新鲜黄皮种蛋30枚建立CAM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阳性对照组(bFGF)、阴性对照... 目的 探究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过表达对鸡胚尿囊膜(CAM)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血管生成作用的影响,为治疗血管生成性疾病提供新方向。方法 选择新鲜黄皮种蛋30枚建立CAM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阳性对照组(bFGF)、阴性对照组(NS)和实验组(Neuritin),每组10枚。阳性对照组载入2 500 U/mL的bFGF,实验组载入10μg/mL的Neuritin蛋白,阴性对照组载入NS,各组载入量均为10μL且所有CAM的培养温度、相对湿度及孵育时间相同,记录孵育72 h后各组CAM的血管分支、数目及大小。选择健康孕妇的新鲜脐带制作原代HUVECs,将其分为3组:转染重组质粒组(HUVEC-neu组)、转染空载体组(HUVEC-3.1组)和未转染组(HUVEC组)。HUVEC-neu组的原代HUVECs经重组质粒Neuritin转染,HUVEC-3.1组经空载体质粒转染,HUVEC组不给予特殊处理,3组均接受相同的传代培养方案。Western blot检测Neuritin在HUVEC-3.1组与HUVEC-neu组的蛋白表达水平。CCK-8实验、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管型形成实验检测HUVEC-3.1组和HUVEC-neu组的细胞增殖、迁移和管型形成能力。结果 (1)实验组的CAM血管分支点数及微小血管数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增加(P <0.01),但两组的大、中血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HUVEC-neu组中Neuritin在HUVECs成功过表达。(3)与HUVEC-3.1组相比,HUVEC-neu组的细胞增殖活力下降(P <0.05),但其迁移、管型形成能力明显增强(P <0.01)。结论 Neuritin过表达可促进血管生成,通过影响细胞增殖、迁移和管型形成能力参与新生血管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NEURITIN 鸡胚尿囊膜 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苷纳米药物对过氧化氢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衰老的改善作用
3
作者 莫欣荷 万有琼 +3 位作者 汪巳卜 马琴 张俊 陈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8,共9页
为了探讨负载黄芩苷(BAI)的交联硫辛酸纳米胶囊(BAI@cLANC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影响,采用MTT法考察BAI@cLANCs的HUVECs毒性;MTT法、细胞核染色法、SA-β-gal染色法确定H_(2)O_(2)诱导HUVEC... 为了探讨负载黄芩苷(BAI)的交联硫辛酸纳米胶囊(BAI@cLANCs)对过氧化氢(H_(2)O_(2))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衰老的影响,采用MTT法考察BAI@cLANCs的HUVECs毒性;MTT法、细胞核染色法、SA-β-gal染色法确定H_(2)O_(2)诱导HUVECs衰老的最佳浓度;荧光显微镜成像法、流式细胞术评估BAI@cLANCs的细胞摄取效果;SA-β-gal染色法测定细胞衰老比例,荧光显微镜成像法、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衰老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脂质氧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显示:BAI@cLANCs(以BAI的浓度进行定量)在2.80~112 mmol/L范围内对HUVECs生长无显著影响;H_(2)O_(2)诱导HUVECs衰老的最佳条件为200μmol/L、25 min;cLANCs作为药物递送载体能显著增强BAI在HUVECs上的摄取效率;与正常组相比,H_(2)O_(2)模型组细胞活力下降,SA-β-gal染色阳性率增高,ROS、MDA含量增多,细胞阻滞于S期,进入G_(2)/M期的细胞减少;与H_(2)O_(2)模型组相比,BAI组、cLANCs组、BAI+cLANCs组、BAI@cLANCs组细胞活力升高,SA-β-gal染色阳性率降低,ROS、MDA含量减少,S期细胞百分比降低,进入G_(2)/M期的细胞增加,其中BAI@cLANCs组抗衰老效果最佳。研究结果表明,BAI与cLANCs均具有抗衰老活性,以cLANCs作为药物载体来负载BAI制成的BAI@cLANCs存在联合抗衰老的优势,可有效延缓H_(2)O_(2)诱导的HUVECs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苷 交联硫辛酸纳米胶囊 过氧化氢 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抗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B7-H3抑制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迁移和血管形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宇 王南楠 +4 位作者 牛可 凌惠娟 朱亚玉 胡伟 陈礼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生长、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影响。方法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减HUVECs B7-H3分子,采用CCK-8实验检测2...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协同信号分子B7-H3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生长、迁移及血管生成能力影响。方法使用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减HUVECs B7-H3分子,采用CCK-8实验检测24 h、48 h和72 h细胞增殖;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24 h细胞迁移;三维细胞培养观察细胞血管生成。结果与空序列转染的阴性对照(siRNA-Control)组比较,siRNA-720、siRNA-1707和siRNA-16903条备选siRNA对B7-H3表达的抑制效果不同,siRNA-1690抑制率明显高于siRNA-720和siRNA-1707,因此,选择使用siRNA-1690序列进行后续实验。CCK-8细胞活力实验结果显示,敲减B7-H3后24 h、48 h和72 h HUVECs增殖能力分别下降24%、22%(P>0.05,与24 h比较)和15%(P<0.05,与48 h比较);Transwell迁移实验表明,与siRNA-Control组对比,敲减B7-H3的HUVECs 24 h迁移能力明显减低(P<0.01);三维细胞培养结果表明,采用si-B7-H3敲减B7-H3基因后,HUVECs血管生成能力明显下降(P<0.01)。结论靶向B7-H3抑制HUVECs生长、迁移及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信号分子 血管生成 靶向药物 小干扰RNA 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上调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活性抑制细胞增殖 被引量:2
5
作者 王雅雯 程亚楠 +2 位作者 杨宾 苏碧昊 徐普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5-610,共6页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自噬激活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雷帕霉素(Rapa)处理HUVECs,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 1和unc-51样激酶1(ULK1)的表达,透射电镜(TEM)检测自噬小体,丹酰尸胺染色(MDC)检...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自噬激活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使用雷帕霉素(Rapa)处理HUVECs,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Beclin 1和unc-51样激酶1(ULK1)的表达,透射电镜(TEM)检测自噬小体,丹酰尸胺染色(MDC)检测自噬荧光;CCK-8法和EdU法检测自噬激活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血管形成实验检测成管能力。结果Rapa处理后,与对照组相比,LC3、Beclin 1和ULK1表达增强,实验组绿色自噬荧光表达强于对照组,TEM可见自噬小体;CCK-8和EdU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细胞自噬活化后细胞增殖能力减弱,成管能力降低。结论在一定时间内,Rapa上调HUVECs自噬活性抑制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静脉内皮细胞 自噬 自噬活性 自噬蛋白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田朝霞 李卫萍 +2 位作者 赵娜 李红梅 王全义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04-508,共5页
目的探究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诊的160例EH患者及1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RT-qPCR检测EH患者及同... 目的探究miR-145-5p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2年3月于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就诊的160例EH患者及160例同期体检正常者为研究对象,RT-qPCR检测EH患者及同期体检正常者血清中的miR-145-5p表达水平。体外培养HUVEC,将之分为对照组、miR-145-5p mimic组、mimic-NC组、miR-145-5p inhibitor及inhibitor-NC组,CCK-8法检测各组HUVEC增殖情况;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HUVEC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HUVEC增殖、凋亡相关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相关X蛋白(Bax)、半胱氨酸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miR-145-5p在EH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体检正常者(P<0.05);与对照组、mimic-NC组比较,miR-145-5p mimic组HUVEC细胞增殖率及PCNA、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增加,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与对照组、inhibitor-NC组比较,miR-145-5p inhibitor组HUVEC细胞增殖率及PCNA、Cyclin D1蛋白表达均减少(P<0.05),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率及Bax、Caspase-3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结论miR-145-5p在EH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过表达miR-145-5p可促进HUVEC增殖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5-5p 原发性高血压 静脉内皮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OGD/R模型研究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纪秋如 泥文娟 +6 位作者 王晓艳 张书琦 吴娅丽 牛璐 李琨 李伟霞 唐进法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1-703,共13页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其上下游血管活性物质、黏附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人脐静脉内...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中7个活性成分(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及其上下游血管活性物质、黏附因子和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方法构建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氧糖剥夺/复氧(OGD/R)模型,采用细胞增殖试剂盒(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探索7个成分的最佳造模时间;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探索最佳给药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7个成分对VEGF、VCAM-1、PAI-1、NF-κB、IL-1和IL-6表达的影响;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7个成分对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HUVEC氧糖剥夺6 h再复氧为最佳造模时间。高剂量绿原酸组、阿魏酸组、洋川芎内酯H组,低、中剂量丁烯基苯酞组,中、高剂量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组显著降低LDH漏出率(P<0.05,P<0.01);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部分剂量组细胞中VEGF、ICAM-1、VCAM-1的表达显著降低,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藁本内酯部分剂量组细胞NF-κB的表达显著下降,绿原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洋川芎内酯H、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IL-6的表达显著增加,绿原酸、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IL-1表达显著减少,阿魏酸、洋川芎内酯H部分剂量组细胞中PAI-1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P<0.01);绿原酸、阿魏酸、咖啡酸、丁烯基苯酞和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ERK、VEGF、NF-κB、VEGFR2和MMP9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洋川芎内酯H和洋川芎内酯A部分剂量组细胞中AKT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当归-川芎中的药效成分可能通过抑制黏附因子、炎症因子和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关键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缺血性中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川芎药对 静脉内皮细胞 药效成分 缺糖缺氧/复氧 VEGF-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总蛋白对高糖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姜蕾蕾 冯佳宝 +5 位作者 刘颖 金辰蓉 刘美辰 王思明 赵大庆 于士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07-315,共9页
探究山药总蛋白对高浓度D-葡萄糖(High concentrations of D-glucose,HG)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利用50 mmol/L HG建立HUVECs损伤模型。将HUVECs随机... 探究山药总蛋白对高浓度D-葡萄糖(High concentrations of D-glucose,HG)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利用50 mmol/L HG建立HUVECs损伤模型。将HUVECs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山药总蛋白低剂量组(0.5 mg/mL)以及山药总蛋白高剂量组(1 mg/mL),评估山药总蛋白对HG处理的HUVECs的细胞活力、细胞形态及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检测细胞中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力;以及培养基上清液中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8-羟基脱氧鸟苷(8-Hydroxy deoxyguanosine,8-OHdG)、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水平;测定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剪切体-1(Cleaved caspase-1)和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山药总蛋白能显著提高HG处理后的HUVECs的细胞活力(P<0.01),改善细胞凋亡形态,并显著升高SOD和CAT的活力(P<0.05或P<0.01)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比值、血管形成能力、NO分泌量。此外,山药总蛋白还显著降低了HUVECs的ROS、MDA、8-OHdG、IL-1β和IL-6的水平(P<0.05或P<0.01)及炎症相关蛋白(Txnip、NLRP3、cleaved Caspase-1、IL-1β)的表达水平(P<0.05或P<0.01),并且上述指标的变化均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山药总蛋白可能通过抑制Txnip/NLRP3信号通路从而保护HUVECs拮抗HG诱导的氧化应激,恢复HUVECs内的氧化平衡,进一步减轻细胞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总蛋白 静脉内皮细胞 氧化应激 炎症反应 Txnip/NLRP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棱、莪术含药血清对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和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7
9
作者 叶兰 徐晓玉 +2 位作者 李荣亨 何正光 陈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三棱、莪术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影响。方法以三棱、莪术含药血清作用于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1... 目的探讨三棱、莪术含药血清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VEGF表达影响。方法以三棱、莪术含药血清作用于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veinendothelialcell-1,HUVEC-1),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MTT法观察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内皮细胞VEGF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三棱、莪术5.0g·kg-1·d-1、2·5g·kg-1·d-1大鼠含药血清可使正常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排列紊乱,明显梭形化。5.0g·kg-1·d-1大鼠10%、5%、2.5%含药血清组和2.5g·kg-1·d-1大鼠10%含药血清组HUVEC-1细胞的增殖显著低于空白血清相同浓度组(P<0·05)。5.0g·kg-1·d-1、2.5g·kg-1·d-1大鼠5%的含药血清使HUVEC-1细胞VEGF蛋白、VEGFmRNA表达均显著降低。结论三棱、莪术含药血清可抑制VEGF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其机制与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棱 莪术 含药血清 静脉血管内皮细胞: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2C对肝细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安海英 涂建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77-483,共7页
目的:探究驱动蛋白-13家族2C(KIF2C)对肝细胞癌(H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影响,为HCC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用数据库数据分析KIF2C mRNA和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R2... 目的:探究驱动蛋白-13家族2C(KIF2C)对肝细胞癌(HCC)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以及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血管生成的影响,为HCC治疗提供潜在靶点。方法:用数据库数据分析KIF2C mRNA和蛋白在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VEGFR2和HIF-1α)表达的相关性,常规培养人正常肝细胞QSG-7701、HUVEC和HCC细胞Huh-7、Hep3B2.1-7,用Lipofectamine 3000转染试剂将sh-NC和sh-KIF2C转染至Huh-7、Hep3B2.1-7细胞,qPCR检测各组QSG-7701、Huh-7和Hep3B2.1-7细胞中KIF2C mRNA的表达,WB法检测各组细胞中KIF2C蛋白的表达,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敲低KIF2C对Hep3B2.1-7和Huh-7细胞克隆形成的影响,小管生成实验检测敲低KIF2C表达的Huh-7和Hep3B2.1-7细胞的条件培养液对HUVEC血管生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数据库分析结果显示,KIF2C mRNA和蛋白在HCC组织中均呈高表达(均P<0.01),用qPCR和WB法检测人HCC中KIF2C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其mRNA和蛋白在各HCC细胞中也呈高表达(均P<0.01),与数据库数据分析结果相符。数据库数据分析还显示,KIF2C与HCC组织中VEGFR2、HIF-1α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或P<0.01)。成功构建了稳定低表达KIF2C的Huh-7和Hep3B2.1-7细胞(均P<0.01),敲低KIF2C表达均可明显抑制Huh-7和Hep3B2.1-7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1)、侵袭和迁移能力(均P<0.01),敲低KIF2C表达的HCC细胞条件培养液均可显著抑制体外HUVEC的血管生成能力(P<0.05或P<0.01)。结论:KIF2C可促进Huh-7和Hep3B2.1-7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以及HUVEC血管生成的能力,提示KIF2C可能是治疗HCC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蛋白-13家族2C 细胞 HUH-7细胞 Hep3B2.1-7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甲斑蝥素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迁移、黏附、管腔形成能力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内皮细胞钙黏着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1
作者 余涛 刘曼曼 +4 位作者 李丹 刘见荣 余清清 侯风刚 李琦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2-235,共4页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作为我国自行研发的抗癌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其抗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靶点多。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的生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释放和活化在... 去甲斑蝥素(norcantharidin,NCTD)作为我国自行研发的抗癌药物已在临床应用多年,其抗癌活性强,不良反应小,靶点多。肿瘤生长和转移依赖于肿瘤血管生成,肿瘤血管的生成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促血管生成因子的释放和活化在该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斑蝥素 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迁移 细胞黏附 管腔形成 血管生长因子受体 细胞钙黏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成管、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勉 龚艺 +4 位作者 韦锦燕 谢多 王京 余艳红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936-940,共5页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E_2(PG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细胞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趋化成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0 nmol/L EP2受体抑制剂... 目的探究前列腺素E_2(PGE_2)对大鼠巨噬细胞株NR8383细胞合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调控作用以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趋化成管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0.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 nmol/L PGE_2+10 nmol/L EP2受体抑制剂AH6809+10 nmol/L EP4受体抑制剂AH23848处理的NR8383细胞作为各实验组,选择未经PGE2以及其特异性受体抑制剂处理的NR8383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和qPCR方法检测各组NR8383细胞内VEGF蛋白以及m RNA的表达水平;收集以上各处理组的细胞培养上清液分别刺激HUVECs,运用TRANSWELL小室、Matrigel胶细胞成管实验等实验方法,观察PGE_2调控巨噬细胞对HUVEC迁移效应和成管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NR8383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_2浓度增高,其VEGF蛋白表达和VEGF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0.1 nmol/L、1 nmol/L PGE_2处理过的NR8383细胞培养上清液可以显著增加HUVEC细胞形成的小管面积,形成小管面积随着PGE_2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HUVECs的迁移运动也随着PGE_2处理浓度的升高不同程度的增强,HUVECs趋化的数量显著升高(P<0.05);研究发现PGE_2特异性的EP2/EP4受体拮抗剂AH6809/AH23848,可以显著抑制PGE_2增强NR8383细胞内VEGF mRNAs表达的作用并且也显著抑制PGE2增强NR8383细胞促进HUVECs成管和趋化能力的效应(P<0.05)。结论 PGE2可以通过作用NR8383细胞表面对应的EP2/EP4受体调控VEGF的合成,促进HUVEC趋化和成管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E2 大鼠肺泡巨噬细胞株NR8383 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低能量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白细胞介素-8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丽 马一铭 +4 位作者 李琳 胡钊 郭涛 肖践明 蔡红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89-793,共5页
目的体外震波治疗能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讨0.09 m J/mm2的体外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 目的体外震波治疗能促进缺血组织的血管新生和加速侧支循环建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探讨0.09 m J/mm2的体外震波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试管置于震波仪器中但不进行震波处理,实验组以0、0.03、0.09、0.18、0.24 m J/mm2震波能量冲击,每孔加CCK8溶液,用酶标仪测定在波长450 nm处的A值。对体外培养的HUVECs细胞株施予0.09 m J/mm2能量的震波处理,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Real-time PCR法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低能量超声波处理后细胞因子VEGF、IL-8 mRNA表达和蛋白质的变化。结果 1CCK8比色法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只有0.09 m J/mm2能量A450值与对照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0±0.04 vs0.54±0.09,P<0.05),而其他能量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CR结果显示0.09 m J/mm2能量时HUVECs VEGF、IL-8 mRNA的表达(7.93±0.90、7.34±1.67)均较对照组(1.07±0.40、1.00±0.09)明显升高(P<0.01)。3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09 m J/mm2能量时HUVECs VEGF、IL-8蛋白表达(39.89±4.79、31.33±5.61)均较对照组(20.98±3.30、22.60±3.76)明显升高(P<0.05)。结论体外低能量震波可促进HUVECs增殖和增加VEGF、IL-8的表达,VEGF、IL-8的表达增加可在体外震波促进血管新生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低能量震波 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介素-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蟛蜞菊内酯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素连 谢凯 +3 位作者 叶冬宁 李汶静 陈杰 许静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研究蟛蜞菊内酯(W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_(2)O_(2))诱导HUVECs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给予200μmol·L^(-1) H_(2)O_(2)处理24 h。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二甲亚砜(DMSO)... 目的研究蟛蜞菊内酯(WEL)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_(2)O_(2))诱导HUVECs氧化应激损伤模型,给予200μmol·L^(-1) H_(2)O_(2)处理24 h。实验分组:正常对照组、二甲亚砜(DMSO)组、H_(2)O_(2)组、WEL组(20μmol·L^(-1))。通过噻唑蓝(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荧光显微镜观察各分组细胞p62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中mTOR、p-mTOR、PI3K、p-PI3K、SOD1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H_(2)O_(2)组比较,WEL组HUVECs细胞存活率升高(P<0.01),细胞内ROS减少,SOD1表达增强,自噬体膜上p62蛋白聚集增多;与H_(2)O_(2)损伤组相比,WEL能明显增加损伤后HUVECs的p-mTOR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WEL可通过抑制H_(2)O_(2)诱导的HUVECs炎症损伤,从而抑制HUVECs自噬,这一作用与WEL促进PI3K、Akt、mTOR蛋白的磷酸化,抑制自噬,从而抵抗HUVECs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蟛蜞菊内酯 氧化应激 PI3K/Akt/mTOR信号通路 自噬 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隋岫兰 杨锋 +4 位作者 陈荣华 噶布 闫慧 张世馥 张景玲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24-525,共2页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中药红景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急、慢性高原病患者服用中药红景天防治高原病及改善症状等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VC-304,设对照组与加药组,加药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红景... 目的:利用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观察中药红景天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初步探讨急、慢性高原病患者服用中药红景天防治高原病及改善症状等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VC-304,设对照组与加药组,加药组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红景天,培养3d后计数。加药组及对照组细胞用瑞氏染料染色并拍照。收集细胞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对照组细胞形态正常,成梭形,排列紧密,分散均匀。加药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细胞皱缩,聚集成团,形态各异。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加药组G1期细胞含量增多,S期细胞减少。结论:红景天具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胞的增殖来抑制内皮细胞生长。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对于阻止血管内膜增生,防止形成肺动脉高压,降低慢性高原病发病率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 静脉内皮细胞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16
作者 王立华 贾岚 +3 位作者 陈海燕 杨波 王喆 毕学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0,共7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UVECs进行传代培养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尿毒症毒素+STS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STS)对尿毒症毒素作用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功能的影响,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将hUVECs进行传代培养并分为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尿毒症毒素+STS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抑制剂组,其中后2组中STS的浓度为10 mg·L^(-1);先给予各组剪切力刺激,剪切力大小为12 dyn·cm^(-2);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ERK、核因子κB(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情况;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CCK-8法检测,在剪切力作用后,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和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增殖活性低于尿毒症毒素+STS组(P<0.01)。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尿毒症毒素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1);抑制ERK信号通路后,与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T-qPCR法检测,与尿毒症毒素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升高(P<0.01);抑制ERK通路后,与空白对照组、尿毒症毒素组和尿毒症毒素+STS组比较,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细胞中ERK、NF-κB和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TUNEL法检测,尿毒症毒素+STS组的细胞凋亡率小于尿毒症毒素刺激组和尿毒症毒素+STS+ERK抑制剂组(P<0.05)。结论:一定浓度STS能通过ERK信号通路调节NF-κB和Ⅰ型胶原mRNA及蛋白表达来改善尿毒症毒素作用下的内皮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静脉内瘘 静脉内皮细胞 尿毒症 丹参酮ⅡA磺酸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路 吴宗贵 +2 位作者 黄越承 杨平 韩玲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26-628,共3页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辛伐他汀组、TNF-α组、辛伐他汀+TNF-α组、IL-1β组、辛伐他汀+IL-1β组和 空白对照...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及其受体 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辛伐他汀组、TNF-α组、辛伐他汀+TNF-α组、IL-1β组、辛伐他汀+IL-1β组和 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TNF-α和IL-1β对细胞中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辛伐他汀的干预作 用。结果:TNF-α组和IL-1β组的VEGF及其受体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TNF-α组和辛伐他汀+ IL-1β组表达分别明显低于TNF-α组和IL-1β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炎性刺激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伐他汀 静脉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腺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伶俐 邢新 +1 位作者 刘刊 韩妲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8-411,共4页
目的:构建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cell growth factor,bFGF)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体外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bFGF。携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 tein,G... 目的:构建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cell growth factor,bFGF)腺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在体外血管内皮细胞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重组腺病毒Ad5-bFGF。携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 tein,GFP)的Ad5腺病毒转染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检测最佳转染复数。Ad5- bFGF体外转染HUVEC,免疫细胞化学法、Western印迹法检测bFGF蛋白的表达。结果:Ad5转染HUVEC的最佳转染复数为200,转染率为90%。免疫细胞化学法和Western即迹结果显示bFGF基因以Ad5为载体可以在HUVEC的胞质和胞核表达.并且表达量较未转染的HUVEC明显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bFGF基因的腺病毒载体,体外可以成功表达,为bFGF基因治疗及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 腺病毒科 基因表达 静脉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造血生长因子在脐静脉内皮细胞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9
作者 仲照东 邹萍 +2 位作者 刘凌波 游泳 黄士昂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637-639,共3页
为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脐静脉内皮细胞中造血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 4 )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处理组 (添加 5 0ng ml的rhVEGF16 5 )和正常对照组 ;培养 2 4小时后收获细胞 ,提取总RN... 为探讨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脐静脉内皮细胞中造血生长因子基因的表达情况 ,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ECV30 4 )分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处理组 (添加 5 0ng ml的rhVEGF16 5 )和正常对照组 ;培养 2 4小时后收获细胞 ,提取总RNA ,制备Cy3 dUTP标记的对照组cDNA探针和Cy5 dUTP标记的VEGF组cDNA探针 ,并与表达谱芯片杂交。杂交信号经荧光共聚焦显微镜扫描后 ,计算机分析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 ,两组细胞均表达多种造血生长因子及受体如Epo R、GM CSF R、G CSF R、LIF、IL 3、TPO、Flt 3和SCF ;同时也表达多种生长因子 (VEGF、IGF2、PDGFA、PDGFB、TGFβ1)和生长因子受体 (神经纤维黏蛋白 1,神经纤维黏蛋白 2 ,TGFβ R1) ;此外 ,共有 2 4个基因存在差异表达。结论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而准确地分析脐静脉内皮细胞众多造血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内皮细胞 造血生长因子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合成C-型利钠利尿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晓红 齐永芬 +3 位作者 张勇刚 柴三葆 庞永正 唐朝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29-931,共3页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C -型利钠利尿肽 (CNP)生成、释放和mRNA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bFGF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 ;CNP的放免测定 ;CNPmRNA表达的RT -PCR测定。结果 :bFGF呈剂量依赖地增...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对C -型利钠利尿肽 (CNP)生成、释放和mRNA表达的影响 ,以探讨bFGF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机制。方法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 ;CNP的放免测定 ;CNPmRNA表达的RT -PCR测定。结果 :bFGF呈剂量依赖地增加内皮细胞CNP的含量 ,2 5ng、5 0ng和 10 0ngbFGF分别使细胞内CNP含量较对照组高 88% (P <0 0 5 )、95 % (P <0 0 5 )、187% (P <0 0 1) ,使CNP的释放分别较对照组高 5 % (P >0 0 5 )、2 5 % (P <0 0 5 )、4 98% (P <0 0 1)。 2 5ng、5 0ng和 10 0ngbFGF呈剂量依赖地增加CNPmRNA的表达。结论 :bFGF可调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NP的生成、释放和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利钠利尿肽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内皮静脉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