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T联合血栓通治疗AMD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化 被引量:4
1
作者 宋玫侠 李上 +3 位作者 王丽 孙丰 蒋永强 李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628-1630,共3页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中药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化(CN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化(AMD-CNV)患者17例17眼,男7例,女10例,年龄53~72岁。患者经过视... 目的: 观察光动力疗法(PDT)联合中药血栓通注射液治疗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化(CNV)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发脉络膜新生血管化(AMD-CNV)患者17例17眼,男7例,女10例,年龄53~72岁。患者经过视力、眼压、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等检查确诊。患者用PDT治疗5d后,再用500mg中药血栓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0d,1次/d,疗程为15d,观察治疗后1,3和6mo疗效。结果: 治疗6mo,17例中视力提高8例(47%),视力稳定无明显变化6例(35%),视力下降3例(18%);12例(71%)CNV闭合且渗漏完全停止,5例(29%)CNV大部分闭合。1例出现一过性视物模糊。结论: PDT联合中药血栓通注射液治疗AMD-CNV方法简单,疗效可靠,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血栓通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化瘀中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学晶 唐由之 张海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1期2195-2197,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凉血化瘀中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方法:对46例46眼确诊的ICNV病变患者服凉血化瘀中药治疗,服中药3mo,总观察时间9mo。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观察凉血化瘀中药治疗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疗效。方法:对46例46眼确诊的ICNV病变患者服凉血化瘀中药治疗,服中药3mo,总观察时间9mo。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coherent tomography,OCT)图像。结果:末次随访时,中药治疗46眼中,视力平均提高0.21,较治疗前有统计意义;FFA检查发现:显效(CNV闭合)34眼(73.9%),有效(CNV部分闭合)7眼(15.2%),进步(CNV小部分闭合)4眼(8.7%),无效(CNV扩大)0眼,较治疗前显著改善。OCT检查发现:CNV型别由治疗前活动期38眼(82.6%)、中间期8眼(17.4%),转变为有效(瘢痕期)38眼(82.6%),进步(中间期)6眼(13.1%),无效(活动期)2眼(4.4%),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凉血化瘀可以促进ICNV中CNV闭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脉络膜新生血管 特发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凉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高度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3
3
作者 忽俊 杨蕾 +2 位作者 赵婕 严良 熊毅 《临床眼科杂志》 2009年第6期485-488,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高度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特点和不同影像学表现,以评估TTT疗法对治疗高度近视性CNV的安全性的适应范围。方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高度近视性CNV患者24例(25只眼),采用810nm... 目的通过分析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高度近视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特点和不同影像学表现,以评估TTT疗法对治疗高度近视性CNV的安全性的适应范围。方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的高度近视性CNV患者24例(25只眼),采用810nm半导体激光治疗。其中典型性CNV者17只眼,隐匿性CNV者6只眼,混合性(微小典型性)CNV者2只眼。按CNV发病部位分为旁中心凹(中心凹外200~500μm)CNV者10只眼,黄斑区(中心凹50μm外血管弓内)CNV者15只眼。治疗后1个月开始随访,治疗次数1~3次,随访时间6~22个月不等,平均9.6个月,随访时检查视力及眼底,并通过光相干断层扫描(OCT)和FFA观察眼底出血和渗出吸收的情况以及CNV的闭合情况。结果同治疗前相比,末次随访时视力不变或提高的患眼为65%,视力较治疗前减退的患眼为35%。TTT治疗后1、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OCT观察的黄斑区渗液较治疗前减少者分别占44%、52%、50%。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黄斑体积分别为(6.88±0.21)mm3、(6.81±0.27)mm3、(6.73±0.29)mm3,但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末次随访时CNV的FFA检查显示在隐匿性、典型性和微小典型性CNV闭合率分别为100%、56.25%和100%,仅4只眼荧光渗漏增加,均为典型性。结论TTT治疗高度近性视脉络膜CNV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较好疗效。对隐匿性CNV的疗效可能优于典型性和微小典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瞳孔温热疗法 黄斑变性/治疗 脉络膜新生血管化/治疗 物理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6
4
作者 崔丽红 杨智 徐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526-528,共3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病理性近视CNV患者24例25眼,所有患者行ETDRS视力表检查、前置镜下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临床确诊为病理性近视CNV患者24例25眼,所有患者行ETDRS视力表检查、前置镜下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吲哚菁绿血管造影(ICG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所有患者按照常规内眼手术操作要求玻璃体腔内注射10mg/m L雷珠单抗0.05m L,随访4~10mo。观察比较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治疗相关的局部和全身并发症。平均治疗次数为1.52次。治疗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平均23.93±12.46个字母;末次随访BCVA平均40.63±7.25个字母,较治疗前提高14.27±9.36个字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4,P〈0.05)。治疗前CMT平均363.47±119.62μm,末次随访平均CMT为190.31±37.02μm,较治疗前下降72.82±60.57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6,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病理性近视CNV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提高患者视力,减轻视网膜水肿,停止或减少病灶的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药物疗法 近视 退行性 抗体 单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化瘀方对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VEGF与PED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唐由之 王慧娟 冯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881-885,共5页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方对氪激光诱导的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新生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水平的影... 目的观察凉血化瘀方对氪激光诱导的实验性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中新生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igment epithelium derived factor,PEDF)水平的影响。方法BN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凉血化瘀方组(中药组),每组大鼠各16只。采用氪激光击破大鼠Bruch膜的方法诱导实验性CNV BN大鼠。观察激光光凝后1周、2周、3周、4周时2组大鼠眼底CNV形成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量VEGF和PEDF的表达水平。结果光凝后2组均有CNV形成。中药组大鼠在2-4周时CNV荧光素渗漏面积较对照组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示对照组VEGF表达在4周时达到高峰,积分光密度(integral optical density,IOD)均值为1552.66±753.50,中药组在2周时达到高峰,IOD均值为212.83±160.20,3周时表达下调,光凝后2-4周,2组VEGF光密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对照组和中药组的PEDF在1周时表达水平最高,IOD均值分别为162.42±45.58和493.85±127.35,此后2组表达水平均呈下降趋势,光凝后1-4周,2组间PEDF IOD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凉血化瘀方中药抑制实验性CNV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VEGF表达和上调PEDF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瘀方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前后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高鸽 孙娜 +1 位作者 姜媛 郑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45-848,共4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不同类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应答反应,...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观察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治疗后不同类型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的应答反应,分析应答差异及CNV的特征。方法收集我院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联合吲哚菁绿血管造影确诊为CNV的患者52例(55眼),所有患眼在治疗前及随访中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眼底及OCTA检查。一方面按照CNV病因分组,观察不同病因CNV治疗后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差异;另一方面按照CNV形态及视网膜层间有无积液分组,观察各组治疗前后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的差异。结果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并发CNV、特发性CNV治疗前后BCVA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理性近视合并CNV及脉络膜炎合并CNV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NV血管粗大且视网膜层间有积液组及CNV血管细小且视网膜层间有积液组治疗前后BCVA、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CNV血管粗大且视网膜层间无积液组治疗前后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的CNV对抗VEGF治疗的应答存在差异,CNV的形态学特征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新生血管的活动性及成熟性,有助于预测抗VEGF治疗的应答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治疗 脉络膜新生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化瘀中药与曲安奈德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学晶 唐由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28-432,共5页
目的:比较凉血化瘀中药与曲安奈德对氪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态的影响。方法:BN大鼠48只,双眼行氪激光(659nm)眼底光凝,激光功率360mW,光凝斑直径50μm,曝光时间0.05s。随机分成... 目的:比较凉血化瘀中药与曲安奈德对氪激光诱导棕色挪威(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形态的影响。方法:BN大鼠48只,双眼行氪激光(659nm)眼底光凝,激光功率360mW,光凝斑直径50μm,曝光时间0.05s。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每日中药灌胃)和曲安奈德组(术后1d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5μL,0.2mg)各16只。空白对照组,中药组,曲安奈德组,3组分别在光凝后7,14,21,28d随机选取3只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后处死,行HE染色,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组织化学检测;3组在各时间点分别随机选取1只大鼠做脉络膜血管铺片检查。结果:FFA显示,光凝后7~28d,空白对照组CNV渗漏面积逐渐增大,而中药组渗漏面积略增加,曲安奈德组瘢痕着色明显。空白对照组CNV厚度逐渐增加,至21d达高峰,28d略有下降;中药组CNV厚度逐渐增加,至14d达到高峰,21d时明显变薄,28d再次增加;曲安奈德组7~14dCNV逐渐变薄,14d最薄,此后CNV再次增厚。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反应物吸光度,空白对照组7~14d时逐渐增加,至14d达到高峰,此后下降;中药组7d时达到高峰,此后下降;曲安奈德组亦是14d达到高峰,但峰值较空白对照组低,此后下降。脉络膜血管铺片CNV面积,空白对照组7~28d逐渐增大;中药组7~14d达到高峰,14~21d下降,28d时再次增加;曲安奈德组7~14dCNV面积逐渐增加,21,28d时瘢痕明显。结论: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可以明显抑制CNV形成,但后期形成瘢痕明显;凉血化瘀中药灌胃可以有效抑制CNV增生,使瘢痕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 脉络膜新生血管 曲安奈德 中药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VEGF制剂及其联合应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赵秀娟 樊映川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7-300,共4页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65岁以上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视力丧失发生在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发展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er,VEGF)是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是65岁以上人群不可逆视力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的视力丧失发生在有脉络膜新生血管发展的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er,VEGF)是导致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成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多种抗VEGF药物已经被应用于眼科,并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现对研发的多种抗VEGF药物及其联合应用的临床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制剂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洋 黎蕾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2048-2052,共5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多种眼底病致盲的主要原因,好发于黄斑区,严重影响中心视力。CNV常用治疗包括相对选择性治疗——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选择性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多种眼底病致盲的主要原因,好发于黄斑区,严重影响中心视力。CNV常用治疗包括相对选择性治疗——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选择性治疗——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nti-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但PDT治疗后视力不提高,还可上调VEGF的表达、继发炎症反应;抗VEGF药物需多次注射以维持疗效,进而带来不良反应的风险和经济负担。目前,PDT联合抗VEGF药物治疗CNV在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一定进展,使得联合疗法成为CNV治疗的选择之一。为了减少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实施联合疗法时是否变更PDT治疗参数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联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鲤敏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36-439,共4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是一种致盲率高的严重眼病。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相比于其它治疗方法能更有效地封闭黄斑下CNV,并稳定视力。我们对PDT特别是光敏剂的发展和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动力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顾起宏 朱美玲 《临床眼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85-187,共3页
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 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特异性地阻塞新生血管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新技术。近年来对 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光敏剂种类以及它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上的一些... 光动力疗法 (photodynam ic therapy,PDT)是一种利用光化学反应特异性地阻塞新生血管而达到治疗目的的新技术。近年来对 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光动力疗法的原理、光敏剂种类以及它在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上的一些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脉络膜 新生血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形态学分析及单次光动力治疗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维锋 石安娜 +2 位作者 金昱 石浔 曾瑛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57-960,共4页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图像特征,并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CNV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病理性近视CNV患者12例13眼,进行单次PDT治疗,随访1~24个月,平均7.7个月... 目的分析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图像特征,并观察单次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CNV的临床效果。方法确诊病理性近视CNV患者12例13眼,进行单次PDT治疗,随访1~24个月,平均7.7个月,观察PDT前后症状、视力以及CN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眼底照像的变化,探讨CNV的形态学特征及PDT治疗效果。结果 60.0%眼视物变形症状减轻或消失。末次随访时84.6%眼保持PDT前裸眼视力或不同程度提高。OCT将CNV分为类圆形、纺锤形、不规则形及色素上皮下型;结果示8眼类圆形CNV经过PDT治疗后6眼(占总数的46.2%)CNV瘢痕形成、2眼(占总数的15.4%)无改善,其他型CNV5眼(占总数的38.5%,包括纺锤形、不规则形及色素上皮下型)经过PDT后CNV消退。眼底血管造影示92.3%眼荧光素渗漏减弱或消退,7.7%眼荧光素渗漏未见减弱。眼底照像可见69.2%眼有Fuch斑;30.8%眼有灰色、扁平、较小病灶,相应处CNV形成;30.8%可见黄斑新鲜出血。结论 OCT对病理性近视CNV形态分型、观察具有重要意义;单次PDT具有抑制或消退CNV的作用和稳定视力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病理性近视脉络膜新生血管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吲哚菁绿脉络膜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Bevacizumab治疗病理性近视眼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 被引量:1
13
作者 高磊 东长霞 +1 位作者 于华军 陈宁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559-2560,共2页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病理性近视眼 BEVACIZUMAB 有效治疗 玻璃体腔注射 眼黄斑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抗VEGF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子 王雨生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6期460-463,467,共5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常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抑制CNV形成是治疗CNV性疾病的关键。基因治疗CNV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主要从CNV防治的基因转移载体、基因导入方式、常用的基因技术和治疗靶点等方面,对CN... 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CNV)常导致严重的视力丧失,抑制CNV形成是治疗CNV性疾病的关键。基因治疗CNV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主要从CNV防治的基因转移载体、基因导入方式、常用的基因技术和治疗靶点等方面,对CNV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 被引量:3
15
作者 禹海 陈蕾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308-314,共7页
抑制视网膜或脉络膜新生血管是治疗视网膜或脉络膜血管性疾病的关键。基因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我们从动物模型、载体、治疗性靶基因的选择等方面对视网膜和脉络膜新生血管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视网膜新生血管 脉络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瞳孔温热疗法联合曲安奈德球后注射治疗脉络膜特发性新生血管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波 叶璐 +2 位作者 孙文涛 李燕龙 王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571-573,共3页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联合球后曲安奈德注射(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脉络膜特发性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治疗效果。方法:球后注射曲安奈德使黄斑... 目的:观察经瞳孔温热疗法(transpupillary thermotherapy,TTT)联合球后曲安奈德注射(triamcinolone acetonide,TA)治疗脉络膜特发性新生血管(idiopathic 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ICNV)的治疗效果。方法:球后注射曲安奈德使黄斑部水肿、渗出缓解后再使用法国产Iris810nm半导体激光对11例脉络膜特发性新生血管患者进行TTT治疗,采用1.0~2.0nm光斑、能量75~175mW照射时间55~60s,随诊3~4mo,通过视力,直接检眼镜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t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及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ndocyanine green angiography,ICGA)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视力提高者8例,占73%。无变化者2例18%。视力下降者1例9%。11例患者中眼底改变者10例,1例有瘢痕形成。结论:TTT+TA对脉络膜新生血管有较好的疗效,激光能量小,参数较易掌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瞳孔温热疗法 曲安奈德 脉络膜特发性新生血管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剑萍 余永红 王金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66-67,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用了10例(10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其他技术失败的病例,行小梁切除联合脉络膜上腔引流术。结果手术前后对比观察及术后随访6~24月结果表明,虽然视功能术前... 目的探讨应用脉络膜上腔引流术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疗效。方法选用了10例(10眼)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采用其他技术失败的病例,行小梁切除联合脉络膜上腔引流术。结果手术前后对比观察及术后随访6~24月结果表明,虽然视功能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但术后角膜透明,水肿消失,虹膜红变明显减少、消失,无需降压治疗,眼压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该术式通过双渠道眼外引流,有效地控制眼压,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上腔引流术 治疗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丝裂霉素C 手术 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的护理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万玲 王仕英 +1 位作者 孙霞 王林 《安徽医学》 2011年第6期822-823,共2页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期间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6例29眼光动力学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光动力学治疗的护理指引。结果 26例29眼光动力治疗的患者进行1~12个月随... 目的探讨光动力疗法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期间护理方法。方法回顾26例29眼光动力学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疾病过程中所采用的护理措施、护理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制定光动力学治疗的护理指引。结果 26例29眼光动力治疗的患者进行1~12个月随访,14眼(48.28%)视力提高,15眼(51.72%)视力稳定,患者对治疗过程满意。结论光动力学治疗过程中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疗效,提高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学治疗 脉络膜血管新生血管 光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化瘀中药与曲安奈德对脉络膜新生血管动物模型中MMP-9及TIM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学晶 唐由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656-659,共4页
目的:评价凉血化瘀中药及曲安奈德对氪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659nm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每日生... 目的:评价凉血化瘀中药及曲安奈德对氪激光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choroidal neovascularization CNV)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2表达的影响。方法:659nm激光诱导BN大鼠CNV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每日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每日中药灌胃)和曲安奈德组(激光后1d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5μL,0.2mg)各16只。分别在光凝后7,14,21,28d随机选取4只大鼠处死,摘除眼球,行病理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MP-9及TIMP-2蛋白在CNV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空白对照组在光凝后7dMMP-9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中药组在光凝后14d达到高峰,但峰值低于空白对照组,此后逐渐下降;曲安奈德组在光凝后7d达到高峰,峰值介于空白对照组和中药组之间,此后逐渐下降,在14~21d出现平台期。空白对照组在光凝后14dTIMP-2达到高峰,此后逐渐下降;中药组在光凝后14d达到高峰,峰值高于空白对照组,此后逐渐下降;曲安奈德组在光凝后14d达到高峰,峰值介于空白对照组和中药组之间,此后下降。结论:在下调MMP-9、上调TIMP-2的表达进而抑制CNV形成方面,凉血化瘀中药的作用强于曲安奈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瘀中药 脉络膜新生血管 曲安奈德 MMP-9 TIM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络膜新生血管基因治疗新进展
20
作者 祃红燕 钱勇 《临床眼科杂志》 2007年第6期573-575,共3页
脉络膜新生血管是危害视力的主要病变之一,其发生与新生血管抑制因子和生长因子的失衡有关,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基因治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本文对基因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脉络膜新生血管 基因治疗 抑制因子 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