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射频消融术用于治疗面颈部脉管畸形 被引量:6
1
作者 杨耀武 雷德林 +7 位作者 程晓兵 刘桂才 孙沫逸 杨擎天 董智伟 陈澄 郭军 侯锐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7-530,共4页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治疗面颈部脉管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2009-07~2010-10间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16例为静脉畸形1,0例为动静脉畸形,6例为淋巴管畸形。患者接受单纯射频消融治疗或射频消融辅助治疗。通过临床观察、B超、...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技术治疗面颈部脉管畸形的效果。方法:回顾2009-07~2010-10间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中16例为静脉畸形1,0例为动静脉畸形,6例为淋巴管畸形。患者接受单纯射频消融治疗或射频消融辅助治疗。通过临床观察、B超、磁共振、三维CT血管造影等评价治疗效果。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7个月。结果:16例静脉畸形患者中,14例(87.5%)病变消退率大于90%,2例(12.5%)大于50%。6例口腔黏膜微囊型淋巴管畸形病变消退率均大于90%。10例动静脉畸形患者中,6例(60%)畸形血管基本消退,搏动感消失;4例(40%)畸形血管明显消退,搏动感明显减弱。6例患者出现溃疡、局部组织坏死和瘢痕形成。随访期间未见复发病例。结论:射频消融技术可以有效地治疗或辅助治疗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和微囊型淋巴管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畸形 射频消融术 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 淋巴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融合的手术导航系统在头颈部低流量脉管畸形硬化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顾豪 杨希 +4 位作者 张紫旻 金云波 胡丽 陈辉 林晓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95-700,共6页
目的·评估手术导航系统这一实时立体定向引导技术应用于头颈部危险区域低流量脉管畸形病灶硬化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5月—2019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接受了手术导航系统... 目的·评估手术导航系统这一实时立体定向引导技术应用于头颈部危险区域低流量脉管畸形病灶硬化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5月—2019年9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复外科接受了手术导航系统辅助硬化治疗的头颈部低流量脉管畸形患者。术前将患者计算机断层扫描图像和磁共振图像融合后,进行穿刺路径设计。术中利用导航系统,按预先设计的路径进行穿刺,通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验证穿刺结果。统计穿刺成功率和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共纳入10例头颈部低流量脉管畸形患者(6例眼眶内、4例咽部)30处病灶,治疗19次。初次治疗的平均年龄为20.9岁。穿刺成功率达到80.0%(24/30);除1次治疗后患者因硬化剂导致声门溃疡,继而引发肺炎外,未观察到其他并发症。结论·手术导航系统对头颈部危险区域低流量脉管畸形的硬化治疗是可行且安全的辅助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导航系统 图像融合 脉管畸形 硬化治疗 头颈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用于颌面部巨大型脉管畸形的诊断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军胜 黄桂林 +2 位作者 潘光华 王春宇 胡小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27-629,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颌面部巨大型脉管畸形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口腔颌面部巨大型脉管畸形临床病例12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图像,结合临床表现,制定治疗方案。结果:12例口腔颌面部巨大型脉管畸形均达到满意的疗效。结论:分析颌面...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颌面部巨大型脉管畸形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口腔颌面部巨大型脉管畸形临床病例12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分析图像,结合临床表现,制定治疗方案。结果:12例口腔颌面部巨大型脉管畸形均达到满意的疗效。结论:分析颌面部巨大型脉管畸形多层螺旋CT扫描提供的图像信息,对临床治疗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颌面部 脉管畸形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潘凌霄 叶财盛 +5 位作者 郑文博 黄勇波 叶润仪 李松奇 李晓曦 王深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总结脉管性疾病(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的592例脉管肿瘤及脉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总结脉管性疾病(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疾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式。【方法】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6年1月至2009年9月期间的592例脉管肿瘤及脉管畸形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脉管肿瘤187例(31.6%),脉管畸形405例(68.4%)。脉管肿瘤及脉管畸形最常见的受累部位分别为头颈部(41.2%)及下肢(37.0%);前者出现临床不适症状的比例(8.6%)低于后者(30.9%);前者病灶累及肌肉或骨关节的比例(12.3%)低于后者(6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在治疗方式的选择上不尽相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脉管肿瘤与脉管畸形患者的临床特点各异,应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肿瘤 脉管畸形 临床特点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硬化剂治疗脉管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孙志军 赵怡芳 张文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90-91,共2页
关键词 脉管畸形 硬化剂治疗 先天性发育异常 泡沫 临床治疗效果 手术综合治疗 治疗方法 口腔颌面部 组织学特点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舌和口底鳞状细胞癌和脉管畸形的DCE-MRI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艾松涛 朱文静 +1 位作者 余强 王平仲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评价舌和口底鳞状细胞癌(SCC)和脉管畸形的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的特点。方法:对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的39例舌和口底SCC及9例脉管畸形(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目的:评价舌和口底鳞状细胞癌(SCC)和脉管畸形的MRI动态增强扫描(DCE-MRI)的特点。方法:对治疗前行常规MRI和DCE-MRI检查的39例舌和口底SCC及9例脉管畸形(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的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和最大斜率值,采用统计方法比较其在舌和口底SCC与脉管畸形之间的差异。结果:48例中TIC曲线可分3型:Ⅰ型35例(SCC34例,脉管畸形1例),Ⅱ型12例(SCC5例,脉管畸形7例),Ⅲ型1例(为脉管畸形),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舌和口底SCC与脉管畸形的TIC类型之间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χ2=15.74,P<0.001)。舌和口底SCC及脉管畸形的TIC最大斜率平均值分别为42.08和37.0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以最大斜率值38.6为阈值,其鉴别舌和口底SCC与脉管畸形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7.1%、66.7%和81.6%。结论:结合TIC曲线类型和最大斜率对舌和口底部SCC与脉管畸形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舌肿瘤 脉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面颈部脉管畸形的治疗 被引量:4
7
作者 杨耀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7-142,共6页
脉管畸形是脉管系统发育时错构形成的紊乱畸形,依据其主要病变成分可分为微血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以及混合畸形。多数脉管畸形在儿童期即可明确诊断。这一时期如果处理得当,病变的快速生长及后期并发症可得到有效... 脉管畸形是脉管系统发育时错构形成的紊乱畸形,依据其主要病变成分可分为微血管畸形、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淋巴管畸形以及混合畸形。多数脉管畸形在儿童期即可明确诊断。这一时期如果处理得当,病变的快速生长及后期并发症可得到有效控制和预防;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带来后期难以处理的并发症及功能损害。儿童脉管畸形患者尚处于生理发育期,病变的临床特点、生物学行为、发生发展都有其特殊性。在这一时期制定治疗方案时应从整体性、长期性的角度考虑。在有效消除病变的同时,也要考虑治疗方法对患者组织发育的影响,对患者颜面外观的影响,对面部表情、言语、吞咽、咀嚼等功能的影响;同时,也要考虑治疗对患者心肺系统、肝肾功能的影响,评价患者对治疗的耐受程度。全局化的考虑有助于医生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在取得理想疗效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降到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脉管畸形 微血管畸形 葡萄酒色斑 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 淋巴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底脉管畸形27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缪帆 贾俊 赵怡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3-147,共5页
目的:为口底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7年12月共27例口底脉管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口底脉管畸形患者女性较多,4岁及以下患者占半数,病变首诊的时间集中在出生及出生... 目的:为口底脉管畸形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2月~2017年12月共27例口底脉管畸形患者临床资料,归纳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结果:口底脉管畸形患者女性较多,4岁及以下患者占半数,病变首诊的时间集中在出生及出生后数月内;主要症状为舌下病变逐渐增大;病变类型以静脉畸形和淋巴管畸形最多,且多为单发;初诊时易误诊为唾液腺肿瘤及囊肿;治疗方式以硬化治疗和手术为主,部分患者需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结论:口底脉管畸形多见于儿童,部分病例在临床诊断上存在一定困难,常需结合辅助检查进一步确诊;治疗方式以硬化治疗及手术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畸形 口底区 临床特点 治疗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瘤和脉管畸形内皮细胞增生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康敏 张志谦 +1 位作者 孙润芹 苏宝山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80-183,共4页
采用4级分类法对378例脉管病变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进行了分级,其中54例作了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结果:血管瘤内皮细胞增生为Ⅱ、Ⅲ级,而脉管畸形组内皮细胞增生为O或I级。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血管瘤明显高于脉管... 采用4级分类法对378例脉管病变内皮细胞增生程度进行了分级,其中54例作了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结果:血管瘤内皮细胞增生为Ⅱ、Ⅲ级,而脉管畸形组内皮细胞增生为O或I级。AgNOR和肥大细胞计数,血管瘤明显高于脉管畸形组,表明血管瘤和脉管畸形是性质不同的两种病变。本文还总结了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的病变特征和鉴别要点,以利于诊断、治疗和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脉管畸形 内皮细胞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米尔阿迪力·阿不都卡地尔(综述) 木合塔尔·霍加(审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79-381,共3页
婴幼儿脉管畸形以颜面皮肤、皮下组织、肌层以及口腔黏膜多见,是一种发育畸形[1].Waner和Suen[2]根据血管扩张程度(血管直径)将其进一步分为4型.Ⅰ型为早期病变,血管直径50~80μm,呈浅或深粉红色斑,在强光6倍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到血管... 婴幼儿脉管畸形以颜面皮肤、皮下组织、肌层以及口腔黏膜多见,是一种发育畸形[1].Waner和Suen[2]根据血管扩张程度(血管直径)将其进一步分为4型.Ⅰ型为早期病变,血管直径50~80μm,呈浅或深粉红色斑,在强光6倍透射电镜下观察可见到血管;Ⅱ型脉管直径80~120μm,呈浅红色斑;Ⅲ型脉管直径120~150 μm,呈深红色斑;Ⅳ型脉管直径】150μm,呈紫色、深紫色,并出现鹅卵石样结节.治疗方式包括药物、硬化剂注射、冷冻、激光、栓塞、手术等.现就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口腔颌面部 脉管畸形 血管直径 色斑 硬化剂注射 紫色 治疗方式 早期病变 血管扩张 皮下组织 口腔黏膜 镜下观察 进展综述 发育畸形 透射电 鹅卵石 药物 栓塞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涎腺脉管性畸形治疗的临床观察
11
作者 朱声荣 王秀丽 +4 位作者 杨平 汤国雄 陶学金 邵乐南 冀予心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35-337,共3页
目的:总结涎腺脉管性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4例腮腺或颌下腺内脉管性畸形进行了手术、介入、激光、硬化等治疗。从临床特点、治疗手段、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比较。结果:各种方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1%,其中手术有效率为100%,介... 目的:总结涎腺脉管性畸形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方法:对44例腮腺或颌下腺内脉管性畸形进行了手术、介入、激光、硬化等治疗。从临床特点、治疗手段、疗效等方面进行总结比较。结果:各种方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1%,其中手术有效率为100%,介入有效率为91%,激光有效率为83%,硬化有效率为89%。静脉畸形有效率为92%,淋巴管畸形为91%,混合型畸形为87%。结论:涎腺脉管性畸形的治疗应选择适应证,才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涎腺 脉管畸形 手术 介入 激光 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脉管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志愿 王延安 +1 位作者 郑家伟 范新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58-1263,共6页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约60%发生于头颈部。该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不甚明了,临床治疗仍面临挑战。疾病分类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基于文献和我们的经验,本课题组将脉管性疾病进行分类,提出综合序列... 脉管性疾病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约60%发生于头颈部。该病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由于其发病机制不甚明了,临床治疗仍面临挑战。疾病分类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起决定性作用,基于文献和我们的经验,本课题组将脉管性疾病进行分类,提出综合序列治疗的理念及其治疗原则。相关研究成果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性疾病 分类 血管瘤 脉管畸形 综合序列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脉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恒琨 孙志军 张文峰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5年第5期395-397,共3页
脉管性疾病是口腔颌面部比较常见的病变,在磁共振成像中有特征性的表现。由于磁共振成像具有优越的软组织对比率,特别是高场强的磁共振对显示脉管畸形和血性产物具有高敏感性,因此可以对该疾病进行更好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本文就磁共振... 脉管性疾病是口腔颌面部比较常见的病变,在磁共振成像中有特征性的表现。由于磁共振成像具有优越的软组织对比率,特别是高场强的磁共振对显示脉管畸形和血性产物具有高敏感性,因此可以对该疾病进行更好的分类诊断和治疗。本文就磁共振成像在脉管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性疾病 血管瘤 脉管畸形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脉管性疾病研究文献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伟 何克飞 +3 位作者 朱钧一 王宇帆 蔡旭 赵怡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7-651,共5页
目的分析中国近30年发表的脉管性疾病文献的数量、类型、疾病分类与术语应用,评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统计1981—2011年间脉管性疾病的研究文献,分析文献数量、治疗方式的变化,评价文献中疾病分类命... 目的分析中国近30年发表的脉管性疾病文献的数量、类型、疾病分类与术语应用,评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统计1981—2011年间脉管性疾病的研究文献,分析文献数量、治疗方式的变化,评价文献中疾病分类命名与文献类型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30年间共计发表脉管性疾病文献3 645篇。口腔颌面外科发表文献最多占25.1%。最常用的治疗方式为硬化治疗,近10年间文献中硬化治疗较前2个10年间分别增加25.1%和6.7%。基础研究文献的术语使用规范率(74.3%)明显高于临床研究(23.0%)。最常见的不规范术语为"海绵状血管瘤"(占43.7%)。结论近30年,发表的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文献逐年增加。硬化治疗等保守疗法应用最多。脉管性疾病的新分类与术语已广泛应用,但临床诊疗相关的论文中使用不规范术语的比例还相当高,应继续推行新的诊疗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管畸形 血管瘤 术语使用 硬化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点法注射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静脉畸形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奇珍 李家光 +2 位作者 雷少榕 谭鹜远 龙剑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7-911,共5页
目的:探讨安全使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静脉畸形的方法。方法:临床上通过采用3点法对96例静脉畸形患者进行245次经皮穿刺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并观察并发症;动物模型试验根据脉管内注射乙醇的浓度不同,将大鼠分为无水乙醇组(n=5)、75%乙醇组... 目的:探讨安全使用无水乙醇注射治疗静脉畸形的方法。方法:临床上通过采用3点法对96例静脉畸形患者进行245次经皮穿刺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并观察并发症;动物模型试验根据脉管内注射乙醇的浓度不同,将大鼠分为无水乙醇组(n=5)、75%乙醇组(n=5)、50%乙醇组(n=5)、25%乙醇组(n=5),观察乙醇注射后脉管损伤情况。结果:三点法注射成功率为88%,皮肤溃破率和皮肤麻木发生率均为0.9%,未发生心肺严重并发症;动物模型试验中,无水乙醇组包含外膜在内的血管壁均全层破坏,75%乙醇组和50%乙醇组均有包含血管内膜及肌层在内的部分血管壁破坏,25%乙醇组血管内膜完好。结论:乙醇对脉管的破坏作用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减少并最终消失,三针法注射无水乙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畸形 无水乙醇 脉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与儿童脉管异常的药物治疗:所知与须知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雅慧 郭宏丽 +1 位作者 夏颖 陈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829-1836,共8页
脉管异常性疾病,主要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是儿童期常见疾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受体抑制剂西罗莫司(sirolimus)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有效治疗多个类型的脉管异常。随着国际脉管异常疾病研究学会(Internationa... 脉管异常性疾病,主要包括血管瘤和脉管畸形两大类,是儿童期常见疾病。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受体抑制剂西罗莫司(sirolimus)能够抑制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有效治疗多个类型的脉管异常。随着国际脉管异常疾病研究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tudy of Vascular Anomalies,ISSVA)分类在国内逐渐被认可和采纳,文章根据最新的分类系统就西罗莫司在儿童脉管异常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旨在为西罗莫司给药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脉管畸形 西罗莫司 儿童 治疗药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瓦病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志平 邹筠 +4 位作者 傅荣华 金平亮 程俊 白汉祥 袁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96-800,共5页
法瓦病(fibro-adipose vascular anomaly,FAVA)是一种复杂的良性脉管类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肢体的持续性疼痛和痉挛。由于既往对FAVA的认识不足,造成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存在较多困惑。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F... 法瓦病(fibro-adipose vascular anomaly,FAVA)是一种复杂的良性脉管类疾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主要临床表现为受累肢体的持续性疼痛和痉挛。由于既往对FAVA的认识不足,造成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诊治存在较多困惑。为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FAVA的认识,本文对FAVA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FAVA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瓦病 脉管畸形 诊断 鉴别 治疗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面部介入诊疗学》书评
18
作者 程永德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881-881,共1页
颅面部介入诊疗是介于神经介入和周围介入之间,主要研究、治疗颈外动脉系统的疾病,包括颅面部脉管畸形的介入治疗、颅面部高血循病变的辅助性栓塞治疗以及颅面部恶性肿瘤的动脉内灌注化疗。颅面部的疾病往往就诊于口腔颌面部外科、整形... 颅面部介入诊疗是介于神经介入和周围介入之间,主要研究、治疗颈外动脉系统的疾病,包括颅面部脉管畸形的介入治疗、颅面部高血循病变的辅助性栓塞治疗以及颅面部恶性肿瘤的动脉内灌注化疗。颅面部的疾病往往就诊于口腔颌面部外科、整形外科和眼耳鼻喉科,这些科室又常常存在于医院整体设备较差的专科医院。因此,颅面部的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诊疗 颅面部 动脉内灌注化疗 口腔颌面部外科 书评 面部恶性肿瘤 介入治疗 脉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