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虾夷扇贝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LITAF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赫崇波 朱宝 +4 位作者 刘卫东 鲍相渤 李云峰 单忠国 李宏俊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36-741,共6页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TNF-alpha factor,LITAF)是一类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介质作用。文章根据虾夷扇贝LITAF基因EST序列,应用RACE技术克隆了虾夷扇贝LITAF全长cDNA,对序...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Lipopolysaccharide-induced TNF-alpha factor,LITAF)是一类重要的炎症细胞因子,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发挥重要的介质作用。文章根据虾夷扇贝LITAF基因EST序列,应用RACE技术克隆了虾夷扇贝LITAF全长cDNA,对序列及编码的氨基酸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1 551 bp,其5′非编码区包含76 bp,3′非编码区包含1 001 bp;开放阅读框(ORF)为474 bp,编码157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中存在一个保守的LITAF结构域;理论分子量16.99 kDa,等电点为6.24。LITAF基因序列为3 698 bp,由3个外显子和两个内含子组成。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LITAF在虾夷扇贝不同组织、不同胚胎发育阶段以及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刺激后各时间段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LITAF基因在所检测的6个成体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肾脏的表达量最高;胚胎发育的7个时期中,担轮幼体时期表达量最高;菌刺激36 h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表达量差异大。LITAF基因是LITAF家族的一员,推测LITAF基因参与虾夷扇贝的先天性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多糖诱导肿瘤坏死因子 序列分析 胚胎发育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菲律宾蛤仔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 VpLITAF基因克隆及其对微生物侵染的应答研究
2
作者 张林宝 孙伟 +5 位作者 宁璇璇 蔡文贵 张喆 陈海刚 马胜伟 贾晓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95-901,共7页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LITAF)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调节LPS诱导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结合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 脂多糖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α(LITAF)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在调节LPS诱导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采用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uence tags,ESTs)结合cDNA末端快速克隆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获得了菲律宾蛤仔LITAF基因cDNA全长(VpLITAF),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VpLITAF的组织分布以及鳗弧菌、藤黄微球菌刺激下的时序表达特征。VpLITAF基因序列包含393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130个氨基酸,预测分子量为14.39kD,理论等电点7.47。序列分析表明,VpLITAF具有高度保守的LITAF结构域,与其它贝类LITAF具有高度同源性,并在系统进化树中与海洋软体动物LITAF聚为一簇。VpLITAF基因主要表达于蛤仔肝胰腺,肌肉中的表达量则相对较低。鳗弧菌和藤黄微球菌刺激在某些时段可显著诱导VpLITAF基因的表达水平,最高可达对照组表达量的3.5倍,且鳗弧菌对VpLITAF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明显强于藤黄微球菌。以上结果表明,VpLITAF在菲律宾蛤仔的固有免疫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菲律宾蛤仔 多糖诱导肿瘤坏死因子α 微生物侵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淀粉样蛋白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葛继晖 索爱琴 +5 位作者 许予明 李玮 朱良付 张杰文 成巧梅 苗成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924-927,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小胶质细胞株复苏培养后分为2组:Aβ1-42组和抗CD14加Aβ1-42组。抗CD14加Aβ1-42组使用抗CD14抗体拮抗CD14的表达,...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大鼠小胶质细胞脂多糖受体CD14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小胶质细胞株复苏培养后分为2组:Aβ1-42组和抗CD14加Aβ1-42组。抗CD14加Aβ1-42组使用抗CD14抗体拮抗CD14的表达,再分别用不同浓度的Aβ1-42(0、62.5nmol/L、125nmol/L、250nmol/L)进行干预,2组均在Aβ1-42干预2h后用RT-PCR法检测CD14及TNF-αmRNA表达的量。结果:不同浓度的Aβ1-42干预小胶质细胞2h后,62.5nmol/L与0nmol/LAβ1-42组CD14mRNA的表达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Aβ1-42浓度为125nmol/L和250nmol/L时,CD14mRNA的表达逐渐增加(P<0.05)。使用CD14抗体后,抗CD14加Aβ1-42组中CD14mRNA的表达与Aβ1-42组比降低(P<0.05)。Aβ1-42组TNF-αmRNA的表达随Aβ1-42的浓度增加而增加(P<0.05),与Aβ1-42组相比,抗CD14加Aβ1-42组中TNF-αmRNA的表达在Aβ1-42浓度为125nmol/L开始明显受到抑制(P<0.05)。结论: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可通过脂多糖受体CD14使TNF-αmRNA的表达增加,且与Aβ1-42的作用浓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小胶质细胞 多糖受体CD14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对脂多糖诱导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TRAIL和TNF-α的影响
4
作者 陈焱 叶斌 +4 位作者 莫文元 俞诚波 林晡 尹向鹏 许红苗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93-498,共6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TNF-α的诱导作用及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抗TNF单抗)对其的影响,探讨TNF超家族参与牙周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HPLFs培养至第6代,加入不同... 目的:观察脂多糖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LFs)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和TNF-α的诱导作用及抗肿瘤坏死因子单抗(抗TNF单抗)对其的影响,探讨TNF超家族参与牙周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HPLFs培养至第6代,加入不同浓度的脂多糖(0、0.1、1、10、100μg/m L)培养24 h,分为命名为Z0组、Z0.1组、Z1组、Z10组、Z100组,并取Z1组浓度的脂多糖,在加药的同时加抗TNF单抗75μg/m L(Z1+75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或Western blot法测定TRAIL和TNF-αm RNA或蛋白的表达。结果:Z1组、Z10组HPLFs TRAIL 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Z0组或Z0.1组(均P<0.05),Z1组与Z1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Z100组显著高于Z0组(P<0.05)且与Z0.1组、Z1组和Z10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Z1组或Z10组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Z0组或Z100组(均P<0.05);Z1组与Z10组之间,Z0组、Z0.1组和Z100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HPLFs TRAIL蛋白的表达水平在Z100组<Z0组<Z0.1组<Z1组(均P<0.05或<0.01);Z10组显著高于Z0组或Z100组(均P<0.01),但与Z0.1组或Z1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抗TNF单抗治疗后TRAIL m RNA及蛋白和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Z1组(P<0.05和P<0.01)。TRAIL和TNF-αm RNA的表达水平呈显著直线正相关(r=0.819,n=30,P<0.01)。结论:HPLFs经脂多糖诱导后,其TRAIL和TNF-α的表达呈现先升高后下降,且随脂多糖的浓度变化而相应地变化,这种诱导作用能被抗TNF单抗所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TRAIL 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和细菌脂多糖对荷瘤小鼠的联合毒性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余伟明 焦炳华 +1 位作者 周丙荣 丁锡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28-330,共3页
TNF和LPS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尤其对荷瘤宿主毒性更强。在S_(180)肉瘤接种后第10 d动物静脉输注5μg TNF或25 μg LPS并未致使荷瘤小鼠死亡,但5μg LPS和0.5 μg TNF联合运用导致了80%荷瘤小鼠死亡。这种联合毒性对LPS剂量有较严格依赖性... TNF和LPS对机体都具有毒性,尤其对荷瘤宿主毒性更强。在S_(180)肉瘤接种后第10 d动物静脉输注5μg TNF或25 μg LPS并未致使荷瘤小鼠死亡,但5μg LPS和0.5 μg TNF联合运用导致了80%荷瘤小鼠死亡。这种联合毒性对LPS剂量有较严格依赖性,当LPS减少到1 μg后,联合致死率锐减到14%。而TNF减少到0.1 μg后,动物死亡率仍高达50%。提示TNF在协同致死毒性中起到致敏机体,增加宿主对LPS毒性敏感性的作用。消炎痛处理可以部分阻断这种联合致死作用,说明这种联合致死毒性是部分通过前列腺素介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细菌多糖 致死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烫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与脂多糖结合蛋白的关系及其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翟红霞 姚咏明 +3 位作者 方文慧 陆连荣 于燕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4-416,共3页
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探讨严重烫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的关系及其意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烫伤组(n=24)。分别检测血浆TNF-α含量、组织TN... 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探讨严重烫伤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脂多糖结合蛋白(LBP)的关系及其意义。实验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8)、烫伤组(n=24)。分别检测血浆TNF-α含量、组织TNF-α及脂多糖结合蛋白(LBP)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烫伤后血浆TNF-α水平迅速升高,2h达高峰,8h下降;组织TNF-α与LBPmRNA表达量较伤前显著升高,8h达高峰,24h下降(P<0.05~0.01)。相关分析显示:烫伤后血浆TNF-α含量与肺、肝、肠、肾等组织LBP表达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r=0.213~0.384,P>0.05),但组织TNF-αmRNA与LBPmRNA表达均呈高度正相关(r=0.763~0.934,P<0.01)。提示局部组织TNF-α可能是刺激机体LBPmRNA表达的重要因素之一,二者相互作用在创伤后组织损伤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肿瘤坏死因子 多糖 结合糖白 L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对脂多糖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世婷 郭竹英 +2 位作者 徐芒华 矫强 高丰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2期140-143,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rhTNFR:Fc组、LPS组和rhTNFR:Fc+LPS组。给药后记录各组大鼠死亡情况,... 目的:探讨重组人Ⅱ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抗体融合蛋白(rhTNFR:Fc)对脂多糖(LPS)致大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rhTNFR:Fc组、LPS组和rhTNFR:Fc+LPS组。给药后记录各组大鼠死亡情况,测定肺组织湿重/干重比,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检测血清TNF-α含量及其生物活性。结果:LPS注射后大鼠死亡率及肺湿重/干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E染色可见大鼠肺间质充血、水肿,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血清TNF-α含量及生物活性增高;rhTNFR:Fc+LPS组大鼠死亡率降低,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减轻,血清TNF-α生物活性显著低于LPS组(P<0.05)。结论:rhTNFR:Fc通过中和TNF-α,降低TNF-α生物活性,有效减轻LPS引起的大鼠急性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急性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rhTNFR F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弱诱导剂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表达的影响
8
作者 李嘉薇 王荔 《中国卒中杂志》 2016年第8期636-641,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tumor necrosis factor-like weak inducer of apoptosis,TWEAK)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中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ectin-like 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1,LOX-1)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加入终浓度为0、10、50、100 ng/ml的重组人TWEAK(recombinant human TWEAK,rhTWEAK)干预24 h,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检测不同剂量的TWEAK组中LOX-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预先加入终浓度为0.2、1、1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干预HUVECs细胞24 h后,再加浓度为100 ng/ml TWEAK孵育24 h,然后进行PCR检测LOX-1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LOX-1蛋白表达量。同时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终浓度为0、10、50、100 ng/ml的TWEAK干预组LOX-1 mRNA 2-△△Ct值和各组细胞上清LOX-1蛋白相对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着TWEAK浓度的增加LOX-1的表达量增加,不同剂量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终浓度为0.2、1、10μmol/L的阿托伐他汀干预组干预以后显著抑制LOX-1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100 ng/ml TWEAK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不同浓度阿托伐他汀组组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 TWEAK可诱导HUVECs LOX-1的表达量增加,这可能与其具有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阿托伐他汀可抑制LOX-1表达,可能是其发挥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 血凝素样氧化低密度蛋白受体-1 阿托伐他汀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 被引量:11
9
作者 张东芳 肖鹏 +2 位作者 韩晨露 李卫国 王坤英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2-408,共7页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学特性,但对巨噬细胞中表达TNF-α及IL-1β的报告尚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索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具有抗氧化、抗癌、抗炎等多种生物学特性,但对巨噬细胞中表达TNF-α及IL-1β的报告尚存在争议.本文旨在探索EGCG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基因表达的影响.MTT结果显示,0-100μmol/LEGCG对RAW264.7细胞活力没有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ELISA分析显示,1ing/LLPS可显著升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和RAW264.7细胞Tnf-α和Il-1βmRNA和蛋白水平,EGCG单独处理对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的基因表达与蛋白生成没有影响,但可以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的基因表达与蛋白生成,并存在剂量依赖效应.上述结果提示,EGCG可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这可能与EGCG的抗炎效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3-没食子酸酯 多糖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白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黄芩素对脂多糖诱导的促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朴花子 崔弘 +1 位作者 朴日龙 李迎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时所分泌的促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用ELISA法测定细胞外液所分泌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LPS能...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激活时所分泌的促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模型,用ELISA法测定细胞外液所分泌的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结果LPS能激活小胶质细胞,并且能使其NO、TNF-α和IL-6的分泌量增加,汉黄芩素浓度为20-30μmol/L时能有效降低NO、TNF-α和IL-6的含量。结论汉黄芩素有抑制促炎性因子分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小胶质细胞 多糖 一氧化氮 肿瘤坏死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与肿瘤坏死因子通过核因子-κВ调节Parkin的表达
11
作者 李盼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867-1867,共1页
炎症和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联,抑制小胶质细胞可减轻帕金森病模型动物多巴胺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Parkin基因编码E3泛素蛋白连接酶,失去功能的Parkin基因变异会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帕金森症。虽然对帕金森病的研究... 炎症和氧化应激与帕金森病的发病机制有密切关联,抑制小胶质细胞可减轻帕金森病模型动物多巴胺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Parkin基因编码E3泛素蛋白连接酶,失去功能的Parkin基因变异会导致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帕金森症。虽然对帕金森病的研究多集中在神经元的功能上,最近Tran TA等在小胶质细胞和外周巨噬细胞中也检测到Parkin的mRNA和蛋白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 因子-κВ PARKIN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脱乙酰壳多糖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吉秋霞 袁昌青 +1 位作者 徐全臣 于新波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7-20,共4页
目的观察在脂多糖(LPS)刺激下,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脱乙酰壳多糖(HTC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在50mg·L-1的LPS刺激下,采用酶联免... 目的观察在脂多糖(LPS)刺激下,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脱乙酰壳多糖(HTCC)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F)分泌白细胞介素(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在50mg·L-1的LPS刺激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观察质量浓度为1g·L-1的HTCC和100μg·L-1的bFGF对50mg·L-1的LPS刺激hPDLF分别于24、48和72h分泌IL-1β和TNF-α的质量浓度变化。结果1g·L-1的HTCC具有促进LPS刺激hPDLF分泌IL-1β和TNF-α的作用,分泌量48h达高峰。在100μg·L-1的bFGF的作用下,LPS介导的hPDLF分泌IL-1β和TNF-α的质量浓度明显下降。HTCC与bFGF联合较单独应用时,IL-1β和TNF-α的质量浓度下降显著(P≤0.001)。结论HTCC对LPS介导hPDLF分泌IL-1β和TNF-α具有促进作用,HTCC与bFGF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抑制IL-1β和TNF-α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脱乙酰壳多糖 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多糖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桃油对脂多糖诱导小鼠小肠炎性因子TNF-α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缪福俊 单春兰 +2 位作者 耿树香 宁德鲁 王宣军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6-81,共6页
探讨核桃油(Walnut oil,W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损伤小肠组织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的影响。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LPS组、LPS+WO组和WO... 探讨核桃油(Walnut oil,WO)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小鼠急性损伤小肠组织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水平的影响。将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Con)、LPS组、LPS+WO组和WO组,采用酶联免疫法、实时荧光定量PCR、免疫组化、蛋白印迹和苏木素-伊红染色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与小肠组织炎性因子TNF-α表达水平及其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Con组相比,LPS组小鼠血清和小肠组织中TNF-α表达水平显著增高,小肠组织病理加重;与LPS组相比,LPS+WO组小鼠血清和小肠组织中TNF-α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小肠组织病理减轻;WO组与Con组相比,TNF-α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核桃油可能通过抑制小鼠小肠组织中炎性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对LPS诱导的急性肠道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多糖 小肠 急性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Α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黑鲈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基因克隆及免疫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2
14
作者 聂一帆 吴静 +4 位作者 马艳平 郝乐 冯国清 刘振兴 曹俊明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0,共10页
【目的】克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duced protein 2,TNFAIP2)基因,命名为MsTNFAIP2,探究MsTNFAIP2在大口黑鲈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转录组中MsTNFAIP2编... 【目的】克隆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2(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induced protein 2,TNFAIP2)基因,命名为MsTNFAIP2,探究MsTNFAIP2在大口黑鲈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方法】根据转录组中MsTNFAIP2编码序列(CDS)设计引物并克隆该基因;利用DNAMAN等软件和SMART等预测并分析MsTNFAIP2氨基酸序列理化性质和结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在鱼诺卡氏菌(Nocardia seriolae)和脂多糖刺激前后MsTNFAIP2及TNF-α、IL-1β、IL-10和IFN-γ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成功克隆MsTNFAIP2 CDS序列,长度为1932 bp,共编码644个氨基酸,有一个Sec6超家族结构域;与鳜(Siniperca chuatsi)TNFAIP2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最高,为74.84%;鱼诺卡氏菌和脂多糖刺激后,MsTNFAIP2及TNF-α、IL-1β、IL-10和IFN-γmRNA表达水平在头肾、脾脏和淋巴细胞中显著上调(P<0.05)。【结论】MsTNFAIP2参与了大口黑鲈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肿瘤坏死因子诱导蛋白2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多糖 鱼诺卡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脂多糖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8
15
作者 张俊青 吴芹 +4 位作者 龚其海 张锋 金凤 聂晶 石京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24-827,共4页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外源性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及诱导其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石斛生物总碱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MTS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 目的观察金钗石斛生物总碱对外源性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大鼠大脑皮层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及诱导其产生和释放炎症介质的影响,探讨石斛生物总碱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抗炎作用。方法通过MTS检测细胞存活率,ELISA法检测TNF-α炎性因子蛋白的表达,实时定量多聚酶链反应(real time RT-PCR)检测炎症相关基因TNF-α、IL-6 mRNA的表达。结果①LPS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后,MTS检测吸光度明显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②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降低LPS所致的TNF-α蛋白的高表达(P<0.05);③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降低LPS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吸光度的升高,同时明显抑制LPS所致的TNF-α、IL-6 mRNA的高表达。结论金钗石斛生物总碱能够拮抗LPS所引起的炎症反应,其作用与抑制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其炎症因子的释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生物总碱 多糖 星形胶质细胞 炎症因子 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钗石斛多糖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TNF-α·NO的影响 被引量:30
16
作者 李小琼 金徽 +1 位作者 葛晓军 唐彦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8期13634-13635,13672,共3页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金钗石斛多糖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作为诱导剂,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硝... [目的]研究金钗石斛多糖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金钗石斛多糖作用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LPS作为诱导剂,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的含量,硝酸酶还原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的含量,荧光法测定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实时PCR(real-time PCR)法测定TNF-αmR-NA、iNOS mRNA的表达。[结果]与LPS组比较,金钗石斛多糖在50~400mg/L范围内可干预LPS对小鼠巨噬细胞的作用,使小鼠腹腔巨噬细胞TNF-α、NO合成减少,iNOS活性降低,TNF-αmRNA、iNOS mRNA的表达降低。[结论]金钗石斛多糖可改善LPS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作用,使TNF-αmRNA、iNOS mRNA的表达降低,TNF-α、NO合成减少,从而起到抗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多糖 多糖 巨噬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通过核因子-κB途径影响腹膜间皮细胞生长及TNF的表达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志明 马健飞 王力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是否通过核因子κB,即IκBα、NF-κBp65途径引起腹膜间皮细胞(peritonealmesothelial cells,PMC)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方法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用于PMC的原代培养、传代,经鉴定分组... 目的研究脂多糖(LPS)是否通过核因子κB,即IκBα、NF-κBp65途径引起腹膜间皮细胞(peritonealmesothelial cells,PMC)凋亡、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方法胰蛋白酶-EDTA消化法用于PMC的原代培养、传代,经鉴定分组①不同浓度LPS组(正常对照组、0.1mg/L、1.0mg/L、10mg/L、50mg/L、100mg/L);②不同时间组LPS作用于PMC0、1、3、6、12、24h。Hoechst33258染色法检测PMC的凋亡;MTT法检测PMC的生长增殖抑制情况;免疫荧光法检测p65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IκBα的表达;用L929细胞株检测TNF的活性;RT-PCR检测TNFα mRNA的表达。结果LPS抑制PMC生长并诱导凋亡、引起IκBα的降解、p65的核移位;LPS诱导PMC表达TNF,1hTNF-α mRNA达最大值、3hTNF-α活性达最大值。结论LPS可抑制PMC的生长及诱导凋亡;LPS诱导PMC表达TNF-α呈浓度依赖性,在LPS作用早期TNF-α明显升高,随后下降。这一过程中IκBα-NF-κBp65信号途径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腹膜间皮细胞 因子KAPPAB 肿瘤坏死因子 腹膜透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内感染致脑损伤幼鼠脑组织核因子-κB、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艳 徐三清 +2 位作者 丰利芳 唐庆 罗小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4319-4321,共3页
目的:通过研究宫内感染致脑损伤幼鼠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探讨NF-κB在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孕龄17、18d(足月为22.5d)的SD大鼠,每次350μg/kg,连续2d腹腔注射脂多磷(LPS),构建宫内感染大... 目的:通过研究宫内感染致脑损伤幼鼠脑组织核因子-κB(NF-κB)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探讨NF-κB在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孕龄17、18d(足月为22.5d)的SD大鼠,每次350μg/kg,连续2d腹腔注射脂多磷(LPS),构建宫内感染大鼠模型(LPS组);对照组(NS组)孕鼠腹腔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观察胎盘和仔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分别留取孕20、21d(G20、G21)及生后1、3、7、14d(P1、P3、P7、P14)的新生大鼠脑标本,检测NF-κB及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LPS组新生大鼠脑组织HE染色可见细胞水肿,组织疏松,细胞数减少。蛋白表达结果显示LPS组NF-κB均值较NS组差异有显著性(F=47.844,P=0.002);LPS组TNF-α较NS组差异有显著性(F=16.863,P=0.015)。LPS组NF-κB、TNF-α mRNA在G20、G21、P1、P3、P7的表达比NS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P14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宫内感染后NF-κB信途径被激活,诱导炎性因子大量释放,最终导致脑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宫内感染 核因了-κB 肿瘤坏死因子 多糖 新生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RG在脂多糖预处理诱导大鼠脑保护效应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巩固 袁利邦 +2 位作者 黄怡 胡玲 蔡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7-189,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脂多糖应答基因分子(lipopolysaccharideresponsegene,LRG)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容积... 目的:通过测定不同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中脂多糖应答基因分子(lipopolysaccharideresponsegene,LRG)表达水平的变化与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内皮素(ET-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大鼠神经功能评分和脑梗死容积之间的关系,探索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诱导脑保护效应的核心分子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和脂多糖预处理组。采用戊巴比妥钠(40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制备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免疫印迹法结合图像分析软件半定量计算LRG分子表达水平的变化,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CGRP、ET-1和TNF-α浓度,采用garci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用氯化三苯四唑(TTC)染色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计算脑梗死容积。结果:相比于缺血对照组,脂多糖预处理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72hLRG表达水平明显上调,血浆CGRP浓度显著增高,而血浆ET-1和血清TNF-α浓度则显著降低,同时,脂多糖预处理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较缺血对照组明显改善,脑梗死容积也显著缩小。结论:脂多糖预处理可诱导LRG分子表达水平上调,显著降低ET-1、TNF-α而增加CGRP浓度,从而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一定的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糖 多糖应答分子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内皮素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肿瘤坏死因子的诱生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凤龙 银梅 日穆德玛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5期84-86,共3页
通过对鸡静脉注射卡介苗 (BCG)和脂多糖 (L PS) ,应用 L92 9细胞检测鸡体外周血清、脾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TNF)活性 ,表明外周血清 TNF活性最高 ,其次是脾细胞 ,而外周血白细胞 TNF活性最低。本研究也表明在正常鸡的外周... 通过对鸡静脉注射卡介苗 (BCG)和脂多糖 (L PS) ,应用 L92 9细胞检测鸡体外周血清、脾细胞和外周血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TNF)活性 ,表明外周血清 TNF活性最高 ,其次是脾细胞 ,而外周血白细胞 TNF活性最低。本研究也表明在正常鸡的外周血液中有少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活性 卡介苗 多糖 TN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