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0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波浪能的多级机组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特性研究
1
作者 张亚群 范朝晖 +2 位作者 盛松伟 李显豪 叶寅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6-711,共6页
为实现对波浪的快速响应和波浪能的高效收集利用,以波浪能发电装置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为出发点,开展多级机组能量转换系统的方案设计,确定各个元气件的设计参数。为验证多级机组能量转换系统的工作性能,开展3种海况下的装机总功率均为10... 为实现对波浪的快速响应和波浪能的高效收集利用,以波浪能发电装置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为出发点,开展多级机组能量转换系统的方案设计,确定各个元气件的设计参数。为验证多级机组能量转换系统的工作性能,开展3种海况下的装机总功率均为100 kW的单级能量转换系统、2级机组能量转换系统(50 kW+50 kW)、3级机组能量转换系统(20 kW+30 kW+50 kW)的仿真计算,并针对仿真结果中的系统压强、发电总功率、各发电机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小浪况下3级机组发电量最小,2级机组发电量最大;大浪况下,3级机组发电量最大,2级机组发电量最小。总之,同样的浪况下,多级机组能量转换系统对波浪的响应时间、发电电量均优于单极机组,且随着机组级数越多,系统对大浪的适应性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液压 能量转换系统 多级机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离子能量转换器中电极有效功函数的间接测量方法
2
作者 金睿 钟武烨 +3 位作者 雷华桢 马茹 齐立君 韩永超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61-1669,共9页
常规的功函数测试方法很难直接测出高温Cs环境下的电极材料的功函数,已有的计算吸Cs功函数的经验公式对新型电极材料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且测量吸Cs功函数时电极并非处于发电状态下的电弧工况,因此亟需建立相关的实验方法对电极材料... 常规的功函数测试方法很难直接测出高温Cs环境下的电极材料的功函数,已有的计算吸Cs功函数的经验公式对新型电极材料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且测量吸Cs功函数时电极并非处于发电状态下的电弧工况,因此亟需建立相关的实验方法对电极材料服役环境下的有效功函数进行评价。基于热离子能量转换中电极间电子流的能量平衡方程,结合热电转换过程中近电极区域的独立电特性,分别建立了发射极和接收极的有效功函数的间接测量方法。应用此方法获得了W发射极和Ni接收极在特定运行工况下的有效功函数,将其与文献中材料的吸Cs功函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W发射极和Ni接收极的有效功函数与文献报道的吸Cs功函数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5.74%和3.86%,且电极有效功函数的间接测量结果与热离子能量转换的发电特性自洽相符,这是此前吸Cs功函数相关的测量结果所不能体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离子能量转换 功函数 伏安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制冷热阻耦合能量转换模型及特性分析
3
作者 赵亮 熊长武 +2 位作者 翁夏 张常宏 余延顺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9-266,共8页
为分析冷、热端热阻对半导体热电制冷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热阻耦合一维稳态热电制冷能量转换模型,获得了电偶制冷性能与其冷、热端热阻、热电参数、几何参数等因素间关系的解析式。通过搭建半导体热电制冷器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对基于... 为分析冷、热端热阻对半导体热电制冷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热阻耦合一维稳态热电制冷能量转换模型,获得了电偶制冷性能与其冷、热端热阻、热电参数、几何参数等因素间关系的解析式。通过搭建半导体热电制冷器性能测试实验装置,对基于模型设计的高温半导体热电制冷器进行了验证测试,测试结果与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分析了电偶冷端热阻、热端热阻及冷却温度对电偶制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工况下冷端热阻对电偶制冷性能影响较小,在3%以内;热端热阻会增大电偶工作温差、降低材料热电性能,导致电偶制冷性能衰减严重,改善热端冷却条件可有效提高其制冷性能。本文研究结果可为半导体热电制冷器设计及特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热电制冷 热阻耦合 热电能量转换 冷端热阻 热端热阻 结点温度 能效比 热电制冷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
4
《电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2,共2页
2025年11月7日-10日深圳征文通知Call for Papers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CPEEC&CPSSC 2025)将于2025年11月7日-10日在深圳召开。会议旨在促进电力电子、能量转换与电源技术相... 2025年11月7日-10日深圳征文通知Call for Papers第四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展览会、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CPEEC&CPSSC 2025)将于2025年11月7日-10日在深圳召开。会议旨在促进电力电子、能量转换与电源技术相关领域海内外学者和相关人员的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促进相关产业及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换 电力电子 CPEECCPSSC 2025 学术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层霍尔推力器内坡印亭矢量与能量转换机制研究
5
作者 陈满珍 赵杰 +1 位作者 张正浩 唐德礼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04-512,共9页
文章采用三维粒子云网格-蒙特卡洛碰撞(PIC/MCC)算法,从轴向和径向空间维度,分析稳态时坡印亭矢量分布对阳极层霍尔推力器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机制。坡印亭矢量场强在轴向空间具有梯度分布特征,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匀性。通过径向空间的... 文章采用三维粒子云网格-蒙特卡洛碰撞(PIC/MCC)算法,从轴向和径向空间维度,分析稳态时坡印亭矢量分布对阳极层霍尔推力器能量转换过程的影响机制。坡印亭矢量场强在轴向空间具有梯度分布特征,呈现显著的空间非均匀性。通过径向空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电子能量的累积过程不仅受电磁场直接加速的影响,还涉及多种非线性能量传输机制。坡印亭矢量场强通过调控电子漂移速度影响离子密度分布,最终形成空间上连续但存在特征延迟的能量级联现象。等离子体能量与坡印亭矢量强度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由此将能量传输过程划分为能量积累、输运稳定以及能量饱和三个阶段。能量转换效率随坡印亭矢量场强增高表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在坡印亭矢量中等强度区间,能量转换效率达到最高,实现了最优能量传输状态。故而未来优化推力器性能时应重点关注坡印亭矢量中等强度区域的能量利用情况,同时抑制高场区的能量损失,为推力器内电磁场位形的优化设计提供合理配置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层霍尔推力器 坡印亭矢量 能量转换 粒子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电化学能量转换研讨会第一轮通知
6
《电化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I0001-I0003,共3页
由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和郑州大学联合主办,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三届电化学能量转换研讨会”,将于2025年4月11-13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拥有丰富的旅... 由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和郑州大学联合主办,郑州大学化学学院承办的“中国化学会第三届电化学能量转换研讨会”,将于2025年4月11-13日在河南省郑州市召开。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处嵩山东麓、黄河之滨,拥有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文化资源 中国化学会 能量转换 华夏文明 郑州大学 黄河之滨 河南省郑州市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发射器能量转换过程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少辉 王炅 +2 位作者 成文凭 严萍 徐伟东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0-72,共13页
为提高电磁轨道炮发射效率,探讨电磁轨道发射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及规律,依据电路和电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由动生阻抗、轨道电感、轨道电阻和枢轨接触电阻等组成的发射器非线性数学模型,搭建了耦合结构力、速度、位移等因素的发射器仿真模型... 为提高电磁轨道炮发射效率,探讨电磁轨道发射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及规律,依据电路和电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由动生阻抗、轨道电感、轨道电阻和枢轨接触电阻等组成的发射器非线性数学模型,搭建了耦合结构力、速度、位移等因素的发射器仿真模型,在分析动生阻抗、轨道电感、轨道电阻和枢轨接触电阻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发射器的脉冲电源激励、脉冲电源和轨道电感共同激励、轨道电感主激励三阶段能量转换规律,得到某次试验发射器能量转换过程和各负载消耗能量占比,其中轨道电阻消耗能量占比52.73%最高,降低轨道电阻、轨道电阻梯度和摩擦系数等仿真参数后,发射器效率由27.27%提升至60.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发射效率 能量转换 动生阻抗 轨道电阻 轨道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板型电极对热离子能量转换特性的测试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马茹 金睿 +3 位作者 么斯雨 任思琪 齐立君 钟武烨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87-895,共9页
为开展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基础性能数据的研究,基于平板型电极热离子能量转换基础试验装置建立了针对电极对热电转换特性的测试技术,通过开展W-Mo电极对的热离子发电测试,对所建立的测试技术进行了验证及评价,并分析了热离子发电参数对输... 为开展热离子能量转换器基础性能数据的研究,基于平板型电极热离子能量转换基础试验装置建立了针对电极对热电转换特性的测试技术,通过开展W-Mo电极对的热离子发电测试,对所建立的测试技术进行了验证及评价,并分析了热离子发电参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测试技术可准确测量发射极有效功函数值;利用热离子基础试验装置测得的W-Mo电极对的最大输出功率密度为5.6 W/cm^(2),对应的发电参数为发射极温度1800 K,铯壶温度577 K,输出电压0.7 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离子能量转换 测试技术 平板型电极 发射极 输出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第三届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及展览会
9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I0001-I0002,共2页
中国电源学会品牌会议——2024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及展览会(CPEEC&CPSSC 2024)将于2024年11月8日-1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间还将同期举办CPSS&IEEE Int... 中国电源学会品牌会议——2024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及展览会(CPEEC&CPSSC 2024)将于2024年11月8日-11日,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会议期间还将同期举办CPSS&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Energy Storage and Conversion (ISES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换 中国电源学会 电力电子 学术年会 陕西省西安市 展览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CPEEC 2024)暨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CPSSC 2024)征文通知
10
《电源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I0002-I0003,共2页
2024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及展览会(CPEEC&CPSSC 2024)将于2024年11月8日-11日在西安召开。会议旨在促进电力电子、能量转换与电源技术相关领域海内外学者和相关人员的学术交流,促进产、学... 2024中国电力电子与能量转换大会暨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七届学术年会及展览会(CPEEC&CPSSC 2024)将于2024年11月8日-11日在西安召开。会议旨在促进电力电子、能量转换与电源技术相关领域海内外学者和相关人员的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的合作,促进相关产业及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会议将通过大会报告、分会场报告、专题讲座、技术报告、工业报告、墙报交流、现场展览等形式对电源各个领域的新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转换 电力电子 电源技术 分会场报告 海内外学者 学术交流 技术创新 学术年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容器在能量转换技术应用中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仲娥 王耀东 +2 位作者 宋金荣 陶珊 潘平华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5,46,共3页
简要介绍了陶瓷电容器、聚合物薄膜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的性能特点,比较了这3种电容器在高压、高频能量转换技术中的应用。其中,重点分析了电解电容器在抑制开关电源所产生的噪声、高次谐波污染和提高在高能量电路中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 简要介绍了陶瓷电容器、聚合物薄膜电容器和电解电容器的性能特点,比较了这3种电容器在高压、高频能量转换技术中的应用。其中,重点分析了电解电容器在抑制开关电源所产生的噪声、高次谐波污染和提高在高能量电路中能量转换效率等方面的优势,并且提出减小电解电容器等效串联电阻(ESR)和低温阻抗可以改善滤波器的性能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电容器 能量转换技术 等效串联电阻 陶瓷电容器 能量转换效率 高次谐波 阻抗 能量 新进展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截面形状柱体流激振动能量转换特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小超 罗旋 +1 位作者 徐伟 奉胜男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973-1979,共7页
为了比较不同截面形状柱体的流激振动特性,探讨适用于流激振动能量转换的柱体截面形式,本文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流固耦合动网格控制方法,对高雷诺数、高阻尼比条件下,圆柱、方柱、类梯形柱、梯... 为了比较不同截面形状柱体的流激振动特性,探讨适用于流激振动能量转换的柱体截面形式,本文基于雷诺平均N-S方程,结合SST k-ω湍流模型和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流固耦合动网格控制方法,对高雷诺数、高阻尼比条件下,圆柱、方柱、类梯形柱、梯形柱及T字形柱等5种不同截面形状的柱体流激振动进行数值模拟,模拟中保持各柱体的特征长度相同,质量比、阻尼比、同一流速下的雷诺数和约化速度等重要无量纲参数也均保持一致。计算结果表明:圆柱的振动表现为典型的涡激振动,其他4种柱体的振动均为驰振,在较低约化流速下T字形柱获得的功率均较其他柱体获得的为大。各柱体能量转换效率均随约化速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中间存在一个峰值,5种柱体中T字形柱的最大能量转换效率为最大,达到了42.5%,其次为圆柱,为27%。为了达到最大能量转换效率,圆柱和方柱所需要的流速最小,其次为T字形柱。从分析结果来看,T字形柱和圆柱对于低流速下的能量转换较为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激振动 截面形状 能量转换 尾流 动力响应 升力系数 数值模拟 能量转换效率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转数离心泵叶轮内能量转换特性 被引量:33
13
作者 张翔 王洋 +1 位作者 徐小敏 王洪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75-81,共7页
对比转数为60的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从叶轮做功过程和能量损失过程两方面分析了叶轮内能量转换特性。将叶轮按径向尺寸分为8个区域,展示了不同工况、不同区域中压力和粘性力做功大小、功率密度分布、湍动能耗散率分布、能... 对比转数为60的离心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从叶轮做功过程和能量损失过程两方面分析了叶轮内能量转换特性。将叶轮按径向尺寸分为8个区域,展示了不同工况、不同区域中压力和粘性力做功大小、功率密度分布、湍动能耗散率分布、能量损失组成及分布等能量转换相关特征。结果表明,叶轮进口区域能量转换效率相对较低且受叶片进口安放角影响,叶轮中部区域是叶轮做功和流体获得能量的关键区域,叶轮出口区域对叶轮性能有显著影响,壁面摩擦损失是叶轮内能量损失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泵 能量转换 低比转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界载荷对圆柱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军雷 冉景煜 +3 位作者 张智恩 张力 蒲舸 丁林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93-1100,共8页
为了提高涡激振动的能量收集效率,研究外界载荷对三相耦合圆柱绕流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的影响.使用矩阵法分析外界载荷对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系统阻尼和固有频率的影响,并使用准稳态近似理论推导获得机电耦合系统电压输出的准稳态解析式.在此... 为了提高涡激振动的能量收集效率,研究外界载荷对三相耦合圆柱绕流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的影响.使用矩阵法分析外界载荷对涡激振动能量转换系统阻尼和固有频率的影响,并使用准稳态近似理论推导获得机电耦合系统电压输出的准稳态解析式.在此基础上,应用OpenFOAM开源平台对Navier-Stokes、二阶范德波尔方程和高斯定律进行涡激振动耦合计算.结果表明:当外界载荷增大时,系统阻尼先增大后减小,圆柱振幅曲线峰值和锁振区域先减小后增大,输出电压和电压曲线的锁振区域相应增大,而固有频率基本不变;系统输出功率随着载荷的增大出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满足98<Re<103时,输出电压及功率较大,可以实现圆柱涡激振动高效率的能量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柱绕流 涡激振动 三相耦合 反馈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氮互作对玉米叶片光合色素及其荧光特性与能量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71
15
作者 关义新 林葆 凌碧莹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2-158,共7页
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幼苗叶片的色素含量与各种色素的比例、叶片荧光特性及能量转换有着显著的影响。高光强下生长的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a、b ,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以及较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比值。在两种光强... 光、氮及其互作对玉米幼苗叶片的色素含量与各种色素的比例、叶片荧光特性及能量转换有着显著的影响。高光强下生长的叶片具有较高的叶绿素a、b ,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 ,以及较高的叶绿素a/叶绿素总量和叶绿素a/b比值。在两种光强下叶片各种色素的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均随氮水平的增加而先升后降 ,低光强下升降的转折点出现在较低的供氮水平。在较高的供氮条件下 ,高光强下生长叶片的PSII效率较高 ,非光化学淬灭较低 ,光能较多地进入光化学过程 ;低光强下的叶片则有较多的光能通过天线色素以热能和以荧光发射散失 ,PSII效率较低。在高光强缺氮条件下和低光强高氮条件下的PSII效率最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叶绿素 叶绿素荧光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度和蛋白质水平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和能量转换的影响 被引量:37
16
作者 王兴强 马甡 董双林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7,共5页
探讨不同盐度条件下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和能量转换的影响。实验周期 6周。结果表明 :在 0 .5盐度下 ,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 ,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 ;盐度增加至 8以上后对虾可正常生活 ;在2 6.5 9% ,3 5 ... 探讨不同盐度条件下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变化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和能量转换的影响。实验周期 6周。结果表明 :在 0 .5盐度下 ,随蛋白质水平的提高 ,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 ;盐度增加至 8以上后对虾可正常生活 ;在2 6.5 9% ,3 5 .18%和 45 .3 1% 3个蛋白质水平 ,凡纳滨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总转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均以 8和 16盐度组最高 ;随盐度的升高或降低 ,对虾特定生长率、摄食量、总转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均呈下降趋势 ;但在 0 .5盐度下 ,摄食 3个蛋白质水平对虾的特定生长率组间差异不显著 ;在 8~ 2 5盐度下 ,摄食 3 5 .18%和 45 .3 1%蛋白质水平的对虾的特定生长率、总转换效率和净转换效率组间差异不显著 ,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蛋白质水平 凡纳滨对虾 存活 生长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基因及其在能量转换功能求解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7
作者 冯培恩 朱爱华 +2 位作者 陈泳 张帅 何斌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13-118,共6页
提出了能量转换型原理解的产品基因模型,构造了能量型产品基因知识库,建立了基于产品基因的启发式原理方案求解模型,并给出了求解实例.
关键词 产品基因 概念设计 能量转换系统 智能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运动中线粒体能量转换调节的生物力能学分析:ROS和UCP3的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张桂忠 姜宁 +6 位作者 薄海 马国栋 曹东宁 文立 屈金亭 刘树森 张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1-167,共7页
目的:研究1次耐力性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线粒体ROS生成与UCP3表达与线粒体生物力能学改变的关系,及其在线粒体能量转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3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实验模型,分别以安静态、运动45min、90min、120min和150min时为实... 目的:研究1次耐力性运动过程中,骨骼肌线粒体ROS生成与UCP3表达与线粒体生物力能学改变的关系,及其在线粒体能量转换调控中的作用。方法:建立SD大鼠3级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实验模型,分别以安静态、运动45min、90min、120min和150min时为实验观察点(time course),测定骨骼肌线粒体ROS生成,膜电位水平,态4呼吸速率,ATP合成速率,线粒体解偶联蛋白3(UCP-3)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运动过程中ROS生成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运动120min时达峰值,其中运动45min、90min、120min和150min时ROS生成均较安静时显著升高(P<0·05,P<0·001,P<0·001和P<0·01),运动150min时ROS生成较120min时显著下降(P<0·001)。态4呼吸速率亦呈先升高后下降的并行性变化趋势,其中运动90和120min时较安静时显著增加(P<0·01和P<0·001),并于120min时达到峰值,150min时较120min时显著降低(P<0·001)。各实验观察点大鼠线粒体膜电位无显著差异(P>0·05)。ATP合成速率于运动45min时增加随后减小,150min时较45min时显著减小。UCP3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总体呈升高趋势,其中UCP3mRNA表达在运动至90min、120min及150min时均较安静时显著升高(P<0·001,P<0·01和P<0·01),其蛋白表达水平升高相对滞后一个时间段,在运动至120min及150min时较安静时显著升高(均P<0·001)。结论:一次性耐力运动初期ROS大量产生这一过程使线粒体膜维持适宜的跨膜电位,线粒体ATP合成速率降低是ROS线粒体能量转换过程调节线粒体功能的初始环节。随着ROS大量生成,其可能通过“ROS-质子漏”和“ROS-UCP3-质子漏”两条途径在运动中线粒体能量转换的精确调控中起“分子开关”作用,并作为始动因素参与了呼吸链电子传递与能量转换的能量分配的反馈调节,调控ATP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线粒体 ROS UCP3 解偶联 线粒体能量转换 急性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 kW组合型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能量转换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张家明 黎明 +2 位作者 张帅 刘臻 史宏达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55-3362,共8页
组合型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由能量俘获系统与能量转换系统构成,其中能量转换系统直接决定整个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基于前期10 k W波浪发电装置的海试结果,对装置中的直驱型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一种应用于... 组合型振荡浮子式波浪发电装置由能量俘获系统与能量转换系统构成,其中能量转换系统直接决定整个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发电功率。基于前期10 k W波浪发电装置的海试结果,对装置中的直驱型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进行结构优化,设计一种应用于100 k W波浪发电装置的蓄能型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并研制"液压自调整控制系统",实现能量转换系统蓄能与放能过程的解耦控制。通过现场试验,验证优化后的能量转换系统在提高能量转换效率和维持过程平稳性上的有效性。基于该能量转换系统的能量输出特性,提出发电机带纯阻性负载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匹配负载计算方法,以及后续并网电力变换系统的拓扑结构设计,并通过Simulink仿真,验证方案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组合型振荡浮子 液压式能量转换系统 最大功率点跟踪 电力变换 SIMULINK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能量转换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薛文彬 邓志威 +1 位作者 来永春 陈如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1-23,共3页
采用量热实验方法初步测定了L2Y和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大小。结果表明,总电能△W转化为热能△Q的比值△Q/△W在50%~80%之间变化,其值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加,相同实验条件下,纯铝的△Q/△W值比Al-Cu-Mg系合金LYl... 采用量热实验方法初步测定了L2Y和LY12铝合金微弧氧化过程中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大小。结果表明,总电能△W转化为热能△Q的比值△Q/△W在50%~80%之间变化,其值随溶液浓度升高而增加,相同实验条件下,纯铝的△Q/△W值比Al-Cu-Mg系合金LYl2的低。在20~85℃范围内,溶液吸热量与总电能比值随溶液温度升高略有降低。微弧氧化过程中电能除部分转化为H_2、O_2析出能、光能和声能等方面外,大部分电能转化为热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能量转换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