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能量平衡特征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英年 赵亮 +6 位作者 古松 杜明远 于贵瑞 唐艳鸿 加藤知道 王勤学 赵新全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89-295,共7页
以微气候观测为基础,研究晴天状况下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净辐射通量、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总辐射的水平较高,2000年4~10月达4227.049W·m-2,地表反射率在4~10月平均为0.23,在植物生长盛期... 以微气候观测为基础,研究晴天状况下海北高寒草甸地区净辐射通量、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变化等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总辐射的水平较高,2000年4~10月达4227.049W·m-2,地表反射率在4~10月平均为0.23,在植物生长盛期的5~9月为0.22。(2)正向净辐射约占天空总辐射的56%左右;一日间土壤热通量、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所占净辐射通量的比例在不同季节变化差异较大,在所选择的6月到9月的4个晴天个例状况平均分别所占的比例为28.6%、68.0%和3.4%,表现出潜热通量在净辐射能量的分配中所占比例较大,感热通量次之,土壤热通量则很小。(3)各通量所通过零点的时间基本一致,一般在日出后的7∶00和日落前的1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能量平衡特征 海北高寒草甸地区 生态系统 净辐射通量 土壤热通量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能量平衡与闭合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东星 李国栋 张茜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413-1422,共10页
准确量化分析地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于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能量平衡闭合是评估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分析地表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数。本研究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全要素自动气象站对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 准确量化分析地气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于水资源管理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能量平衡闭合是评估观测数据准确性和分析地表能量平衡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指数。本研究利用开路涡度相关系统和全要素自动气象站对华北平原典型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2013—2014年度的能量通量及常规气象要素进行了连续观测,分析了冬小麦农田各能量通量的日变化和年变化特征,计算冬小麦在4个生育时期(出苗期、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的能量闭合和波文比。结果表明:在日尺度上,选取的4个生育时期净辐射和各能量分量的日变化趋势均为单峰二次曲线,净辐射、显热通量和潜热通量的峰值出现在12:00—13:00,土壤热通量的峰值出现在14:00—15:00。在年尺度上,净辐射和潜热通量的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均在越冬期达到最低值114.51 W·m^(-2)和13.47 W·m^(-2),而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值327.02 W·m^(-2)和116.56 W·m^(-2)。选取的4个生育时期的代表性观测日期能量闭合良好,能量闭合率分别为0.49、0.77、0.81和0.76。4个生育时期内波文比值日变化趋势均呈倒"U"型,出苗期波文比在14:00达到最大值2.12;越冬期、拔节期和灌浆期在10:00左右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48、0.31和0.58。本文的定量化结果可为华北平原农田生态系统水热通量等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农田生态系统 能量平衡特征 涡度相关系统 能量闭合率 华北平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