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营养对老年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吴艳 张海平 +2 位作者 康晓艳 周叶 常海霞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100-104,共5页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对老年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 目的分析肠内营养对老年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不良反应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8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85例老年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4例)和对照组(4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术后接受多西他赛注射液+顺铂化疗,对照组患者于化疗第1天接受营养宣教和饮食建议,研究组患者于化疗第1天接受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直至化疗结束。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营养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和化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体质指数、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化疗前(均P<0.05),整体营养状况主观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显著高于本组化疗前(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和化疗结束时营养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结束时总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水平和体质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PG-SGA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患者化疗期间食欲下降、消瘦、疲乏、腹泻、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脱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能够改善老年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化疗期间的营养状况,减少化疗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术后化疗 不良反应 营养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杏福宝 张雷 +4 位作者 唐震 李小军 贡会源 王彪 胡雁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6-150,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腔镜微创组(41例)和传统(三切口)开放手术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对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腔镜微创组(41例)和传统(三切口)开放手术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1天和术后第1、4、7天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免疫学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以了解两种术式后机体免疫状况改变情况;并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天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及皮质醇(Cor)变化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天的β-内啡肽(β-EP)水平;并测定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7天的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收集以上所有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死亡。两组患者术后第4天和第7天胸腹腔镜组患者CD3+、CD4+、CD8+、CD4+/CD8+比值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第1、7天所测定的Cor、β-EP、WBC、CRP以及IL-6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组间相比:传统组除了术后第7天IL-6水平较腔镜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外,其余以上各项指标均高于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能降低术后患者体内促炎因子的分泌,减轻术后炎症反应发生,促进机体术后免疫功能恢复,加速患者的康复。且手术操作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食管癌切除术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合并心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3
作者 惠云生 张彬彬 +1 位作者 江南 钱如林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非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合并心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0月我院采用非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20例合并心肺疾病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颈、腹部... 目的探讨非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在食管癌合并心肺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4年10月我院采用非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20例合并心肺疾病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颈、腹部2组手术人员同时进行,取左颈部切口,游离出颈段食管,置入纵隔镜后应用超声刀自上而下游离胸段食管并清扫食管旁淋巴结,与腹腔镜组(自下而上游离胃及食管)于纵隔内会师完成食管游离,制作成管状胃后于颈部完成吻合。结果20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胸。手术时间(130.5±25.5)min,术中出血量(60.5±32.5)ml,纵隔淋巴结清扫3~11枚,腹腔淋巴结清扫1~5枚,术后住院时间(20.0±6.0)d。术后吻合口漏2例,吻合口狭窄2例,胸腔积液2例,肺部感染2例,乳糜胸1例,喉返神经损伤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病理:鳞癌18例,腺癌2例;术后TNM分期:Ⅰ期6例,Ⅱ期10例,Ⅲ期4例,与术前评估一致。20例随访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复查CT无复发及死亡病例。结论非充气式纵隔镜联合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治疗合并心肺疾病的食管癌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充气式纵隔镜 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心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膜解剖理论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敬涛 高不郎 +3 位作者 王国俊 李瑞欣 张云飞 丁恒轩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讨膜解剖理论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0月行基于膜解剖理论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142例资料。将食管系膜、食管癌以及食管系膜内的神经、血管、淋巴系统、... 目的探讨膜解剖理论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2021年10月行基于膜解剖理论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142例资料。将食管系膜、食管癌以及食管系膜内的神经、血管、淋巴系统、脂肪组织、胃上部、胃左系膜、胃左淋巴结作为一个整体切除。术中可见食管周围含疏松结缔组织的间隙为食管筋膜融合间隙。前10例使用纳米炭示踪标记,显示食管淋巴液引流至胃左淋巴结。结果142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50~230(184.6±21.3)min,术中出血量20~100(46.7±16.8)ml,清扫淋巴结12~41(23.5±7.3)枚,97例淋巴结阳性;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10(7.1±2.5)d,经口进流食时间5~10(7.6±1.7)d,总住院时间9~20(14.0±4.6)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8%(31/142),包括吻合口漏7例(4.9%),吻合口狭窄9例(6.3%),声音嘶哑9例(6.3%),残胃炎6例(4.2%)。无术后出血、乳糜漏、感染或术后30 d内死亡。142例随访11~35个月,中位数26个月,无复发和死亡。结论食管周围存在构成“信封”的系膜结构,膜解剖理论适用于食管癌的治疗,基于膜解剖理论的食管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食管系膜 腔镜手术 腹腔镜手术 膜解剖 食管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的机器人辅助与胸腹腔镜微创三切口食管癌根治术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天赐 袁立功 +3 位作者 田界勇 李鑫昊 黄志宁 吴显宁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0-318,共9页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RAMIE)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88例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RAMIE)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MIE)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88例接受微创Mckeown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RAMIE组69例,男性49例,女性20例,年龄(67.2±7.2)岁;MIE组119例,男性89例,女性30例,年龄(69.1±7.0)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SM)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匹配后RAMIE组58例,MIE组58例。采用t检验、Pearsonχ^(2)检验、Fisher’s精确检验等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PSM处理后,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RAMIE组和MIE组在手术时间、术后带管天数、淋巴结清扫总数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术中出血、左喉返淋巴结清扫数目方面RAMIE组优于MI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E组在淋巴结清扫总站数方面更优(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RAMIE组和MIE组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AMIE近期疗效与MIE食管癌切除术相当;机器人辅助微创食管癌切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同时在淋巴结清扫中尤其是在喉返神经旁淋巴结清扫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达芬奇机器系统 微创食管癌手术 倾向性匹配评分 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5
6
作者 张冬蕾 魏华兵 +1 位作者 周力璜 钱晓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联合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资... 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联合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对老年患者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5月—2019年5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南院胸外科住院治疗的38例老年食管癌患者资料,按照围术期处理方法分为FTS组(19例)和对照组(19例),FTS组行FTS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干预法;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胸管及尿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FTS组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患者在胸管[(2.9±0.9)d vs(6.3±1.4)d]及尿管[(1.7±0.5)d vs(5.2±1.6)d]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5±0.6)d vs(6.6±2.1)d]、住院时间[(14.7±3.1)d vs(20.6±3.8)d]等方面,FTS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FTS联合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可有效缓解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并可缩短住院时间,加速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毛云霞 许靖 +2 位作者 孙建明 蒋亚欧 项志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29-1230,共2页
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减少术野污染和手术创伤,食管床内胃顺卧更接近正常生理解剖,术后心肺胃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一吸复合全麻,效... 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具有减少术野污染和手术创伤,食管床内胃顺卧更接近正常生理解剖,术后心肺胃并发症少等优点。我院自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在腹腔镜游离胃右进胸食管癌根治术中采用硬膜外阻滞联合静一吸复合全麻,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硬膜外阻滞 复合全麻 右进 腹腔镜 肺胃 游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 被引量:6
8
作者 徐德军 马少华 +1 位作者 王军 吴长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93-297,共5页
目的总结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2013年5~11月12例双腔支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静脉注射,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 目的总结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麻醉管理经验。方法 2013年5~11月12例双腔支气管内插管静吸复合全麻下行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麻醉诱导采用丙泊酚、芬太尼和顺苯磺酸阿曲库铵静脉注射,插入左侧双腔支气管导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定位。术中吸入七氟烷和静脉持续输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胸腔镜操作中行左侧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记录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OLV前、OLV后30 min以及手术结束时等不同时点SBP、DBP、MAP、HR、Pa O2、Pa CO2和Ppeak值。结果 12例均完成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手术时间(425.7±90.1)min,麻醉时间(497.3±84.6)min。术中共输液(3020±606)ml,其中晶体液(2020±527)ml,胶体液(1000±316)ml,2例各输入红细胞悬液400 ml;术中出血量(204±80)ml,尿量(700±231)ml。与麻醉诱导前相比,SBP在麻醉诱导后、OLV前和手术结束时有统计学差异(q=7.607,P〈0.05;q=4.890,P〈0.05;q=3.713,P〈0.05),MAP在麻醉诱导后有统计学差异(q=5.560,P〈0.05);不同时点DBP、HR均无显著性差异(F=2.31,P=0.070;F=0.45,P=0.770)。与麻醉诱导后相比,OLV 30 min时Pa CO2和Ppeak值明显升高(q=5.657,P〈0.05;q=8.132,P〈0.05),Pa O2显著降低(q=14.375,P〈0.05)。术中8例使用1种以上的血管活性药物。4例在OLV刚开始时出现Sp O2下降,经右肺持续吹入低流量氧气2 L/min,左肺加用5 cm H2O PEEP处理后Sp O2升至97%以上。术后9例返回普通病房,3例转入ICU。术后均无复张性肺水肿、肺不张及其他麻醉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腹腔镜联合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对麻醉管理的要求较高,只有采取合理的麻醉管理措施,才能保证麻醉效果和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腹腔镜 麻醉 食管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其肺功能与生存率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郑晓峰 熊辉 +1 位作者 陈绪涛 王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2期382-382,共1页
目的 探讨分析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其肺功能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胸腹腔镜组(实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 目的 探讨分析食管癌患者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对其肺功能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胸腹腔镜组(实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治疗)以及开胸切除术组(实行开胸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每组各55例,实验结束后,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生存率以及治疗时间。结果经过对比发现,胸腹腔镜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指标与开胸切除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生存率以及治疗时间与开胸切除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食管癌患者实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可取的较好的治疗效果,对患者肺功能的损伤较小,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肺功能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3
10
作者 吴岚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5期475-476,共2页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是早期食管癌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心肺功能欠佳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它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有效保护胸部生理完整性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的新型微创手术。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开展尚... 胸腔镜下行食管癌切除术是早期食管癌患者,特别是年龄较大、心肺功能欠佳患者理想的手术方式,它是具有创伤小、失血少、术后疼痛轻、有效保护胸部生理完整性及术后恢复快等特点的新型微创手术。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食管癌临床开展尚不多,我院2009年12月以来对50例食管癌成功进行了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手术配合 腔镜 腹腔镜 联合手术治疗 食管癌切除术 临床效果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9
11
作者 肖艺敏 李元海 高之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9-533,共5页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ultrasound-guided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USG-PVB)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thoracoscopic and 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TL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TLE的患者48例,男40例,女8... 目的评估全麻联合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ultrasound-guided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USG-PVB)在胸-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thoracoscopic and laparoscopic esophagectomy,TL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TLE的患者48例,男40例,女8例,年龄52~72岁,BMI15.1~26.2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全麻联合USG-PVB组(P组)和全麻组(G组),每组24例。两组全麻方法相同,P组于全麻诱导前行椎旁神经阻滞(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PVB)。记录术中麻醉药物、血管活性药物和PACU药物用量;记录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苏醒期躁动情况;记录苏醒时、出PACU时及术后1、2、3、5d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测试患者术前1d和术后7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记录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7dPOCD发生率。结果与G组比较,P组术中丙泊酚、瑞芬太尼、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去氧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增多(P<0.05);拔管时间明显缩短,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明显降低,PACU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ACU停留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1或P<0.05);苏醒时、出PACU时和术后1、2、5d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术后3d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术后7d两组POCD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全麻联合USG-PVB可减少围术期镇痛药物用量,减轻患者术后早期疼痛及躁动,缩短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旁神经阻滞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 术后早期疼痛及躁动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快速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食管癌根治术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昕田 焦嘉 杜铭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07-810,共4页
目的:比较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微创食管癌根治术(robot-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RAMIE)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video-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VAMIE)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 目的:比较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微创食管癌根治术(robot-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RAMIE)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video-assisted minimally invasive esophagectomy,VAMIE)的近期疗效。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未行任何术前新辅助治疗并接受微创食管癌根治术的67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67例患者中,34例行RAMIE,设为机器人组,33例行VAMIE,设为胸腹腔镜组。结果:与胸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的手术时间更长[(387.4±108.5)min vs.(320.6±65.6)min;Z=-2.598;P=0.009]。机器人组清扫淋巴结平均数量明显多于胸腹腔镜组[(25.5±6.2)vs.(21.9±7.1);Z=-2.003;P=0.045]。机器人组和胸腹腔镜组在术中失血量[(180.9±383.1)m L vs.(222.1±431.4)m L;t=-0.464;P=0.644],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6.7±9.8)d vs.(16.0±9.8)d;Z=-0.088;P=0.930]以及总体并发症(32.4%vs. 36.4%;χ2=0.119;P=0.730)之间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与VAMIE相比,RAMIE治疗食管癌安全可行,且可以清扫更多的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食管癌 机器人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2
13
作者 乔迁 康芳 +2 位作者 黄祥 郝利娜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53-457,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全麻下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0岁,BMI 20~25 kg/m^(2),ASA...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对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6—12月全麻下择期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50~70岁,BMI 20~25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TPVB组(TD组)和罗哌卡因TPVB组(TS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前15 min,两组分别在超声引导下行右侧T 6水平椎旁神经阻滞,TD组注入右美托咪定1μg/kg和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20 ml,TS组注入0.375%罗哌卡因20 ml。两组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方法一致,术毕均实施PCIA。采用QoR-40量表评价患者术前1 d、术后3 d和术后1个月的恢复质量。分别在麻醉诱导后5 min、进胸时和术后24 h采集患者静脉血2 ml,检测血浆IL-6、IL-8浓度。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术后4、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术前1 d比较,术后3 d TS组QoR-40量表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麻醉诱导后5 min比较,进胸时、术后24 h TD组和TS组血浆IL-6,IL-8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与TS组比较,TD组术后3 d、1个月时QoR-40量表评分明显增高(P<0.05),进胸时、术后24 h血浆IL-6,IL-8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术中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后4、8、12、24 h静息和运动时VAS疼痛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24 h补救镇痛例数明显减少(P<0.05)。两组肺部感染及肺不张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1μg/kg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可以减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围术期手术炎症反应,减少术中镇痛药物用量,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椎旁神经阻滞 腹腔镜 食管癌根治术 恢复质量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体质指数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蔡杨 陈焕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08-711,共4页
目的:探讨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2014年7至2017年7月期间施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术前... 目的:探讨高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心外科2014年7至2017年7月期间施行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术前曾接受过辅助放化疗、合并有心肺基础疾病及糖尿病、术前低白蛋白血症(白蛋白<35 g/L)、轻BMI(BMI<18.5kg/m^2)、肺功能损害(FEV1/FVC<70%)的患者。最终139例患者入组本研究,并根据BMI值分为正常BMI组(18.5 kg/m^2≤BMI<24 kg/m^2,96例)和高BMI组(BMI≥24 kg/m^2,43例)。统计分析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上并无统计学差异(t=-1.910,P=0.0583),高BMI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高于正常BM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86%vs.7.87%,χ2=3.948,P<0.05)。但2组间肺部并发症、吻合口瘘、心脏并发症及乳糜胸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26,χ2=0.033,χ2=0.598,χ2=0.008,均P>0.05)。结论:高BMI患者胸腹腔镜下食管癌术后较正常BMI患者更易发生切口感染,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2组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质指数 腹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早期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方卫民 阮伟忠 朱坤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28-532,共5页
背景与目的: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产科和泌尿科疾病。本文旨在比较腹腔镜辅助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的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 背景与目的: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以及并发症少的优点,目前广泛应用于普外科、妇产科和泌尿科疾病。本文旨在比较腹腔镜辅助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与传统的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与应用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128例食管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改良Ivor-Lewis术,64例),对照组行传统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传统Ivor-Lewis术,6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手术有效性和安全性及远期疗效等临床疗效。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食管切除长度、淋巴结清除个数、术后1年复发率和围手术期死亡率等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疼痛程度、肺部感染以及吻合口瘘等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改良Ivor-Lewis食管癌根治术是彻底且安全可靠的微创术式,能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腹腔镜 Ivor—Lewis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根治术中气管破裂致心跳骤停一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乔迎帅 卢锡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16-416,共1页
患者,男,68岁,75 kg,ASAⅡ级。入院诊断食管癌,拟全麻下行胸腹腔镜食管胃部分切除加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现病史及既往病史无特殊,术前ECG提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心脏彩超未见异常,余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关键词 心跳骤停 腹腔镜 心脏填塞 气管导管 食管癌 气管破裂 顺式阿曲库铵 手控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下经口腔置入吻合器底钉座的食管癌根治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东奎 李伟 苏鹏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407,共4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经口腔置入吻合器底钉座的食管癌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 Vil)胸腹腔镜食管...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下经口腔置入吻合器底钉座的食管癌根治手术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情况。方法:选取我科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进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予以经口置入钉砧头系统(Or Vil)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对照组予以传统开放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术后一般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随访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的清扫淋巴结总数、清扫淋巴结组数、胸腔及腹腔淋巴结清扫数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短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的复发或转移率、死亡率、吻合口狭窄和反流发生率和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腹腔镜下经口腔置入吻合器底钉座手术风险较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同时和传统开胸手术相比,根治食管癌能力无明显差异,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腔内吻合术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腹腔镜联合用于食管癌微创手术的可行性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饶新辉 刘汉云 +2 位作者 梁锦崧 张自正 张焕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9期1232-1234,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对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并且病历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患者200例,其中采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观察组),采用开...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对手术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并且病历资料完整的食管癌患者200例,其中采用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观察组),采用开放性手术食管癌治疗的患者10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近期疗效及手术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清扫淋巴结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胸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5天FEV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V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前后PaO2、S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PaO2、SaO2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胸腹腔镜联合下食管癌微创手术疗效确切,且对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较传统开放性手术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食管癌 微创手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2
19
作者 叶永菁 张云魁 +1 位作者 吉勇 杨斌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3975-3978,共4页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鳞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病人46例(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2015... [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12月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行胸腹腔镜联合食管鳞癌切除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病人46例(研究组),采用集束化护理;2015年1月—2016年5月42例病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术后胃肠功能障碍中位持续时间为4.5d,其他并发症发生率为17.4%,均低于对照组(6.3d、38.1%);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后病人中,可以缩短病人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束化护理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 胃肠功能障碍 并发症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型护理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20
作者 敬文丹 敬文彤 +1 位作者 杜世正 寇红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9期41-45,共5页
目的探讨改进型护理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头脑风暴... 目的探讨改进型护理措施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胸外科接受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研究、专家"头脑风暴"和临床经验,提出并实施改进型的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住院时间为(13.73±2.05)d,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为(1.72±0.91)d,术后72h术侧上肢功能恢复程度为(5.1±2.3)cm,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为(1.99±1.59)d;其中2例(3.8%)发生切口感染,1例(1.9%)发生吻合口瘘,2例(3.8%)出现腹胀。经治疗和护理后,52例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探索有效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围术期护理配合方案,有助于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