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2
1
作者 王兵 律方 +2 位作者 赵亮 杜闽军 高树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03-311,共9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未见对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比较两组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地检索7个主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 背景与目的目前未见对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在本meta分析中,我们比较两组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地检索7个主要的医学期刊数据库:PubMed、Embase、CNKI、VIP、ISI 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收集时间涵盖2006年5月-2016年5月的有关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由两名研究者对文献质量独立进行评价并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篇RCT,共1,605例患者。其中完全电视胸腔镜组(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815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7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相比,手术时间(SMD=13.56,95%CI:4.96-22.16)、术中出血量(SMD=-33.68,95%CI:-45.70--21.66)、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SMD=-1.05,95%CI:-1.48--0.62)、胸腔引流量(SMD=-83.69,95%CI:-143.33--24.05)、术后疼痛程度(SMD=-1.68,95%CI:-1.98--1.38)、术后住院时间(SMD=-2.27,95%CI:-3.23--1.31)、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SMD=-0.48,95%CI:-0.80--0.17)等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术中的并发症发生率(SMD=0.83,95%CI:0.54-1.29)、手术死亡率(SMD=0.95,95%CI:0.55-1.63)和1年复发率(RR=0.87,95%CI:0.34-2.2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切除术相比,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相当,但二者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有差异。现有的临床资料显示:相比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全胸腔镜手术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完全电视胸腔手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手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多形性肺癌28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
作者 成向阳 熊信国 +3 位作者 邱源 刘君 陈汉章 何建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813-816,共4页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scopy,VAMT)下完成肺叶切除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肺功能损失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微创胸部外科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 背景与目的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scopy,VAMT)下完成肺叶切除已有二十年的历史,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肺功能损失少、恢复快等优点,是目前微创胸部外科的发展趋势。本研究旨在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在多形性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VAMT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28例多形性肺癌。采用常规器械与胸腔镜器械相结合直视操作处理肺血管、支气管行肺叶切除,胸腔镜、直视下行纵隔、肺门区淋巴结清扫。结果 28例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术中出血量200mL-450mL,平均300mL;胸管留置时间3d-8d,平均5d,术后总引流量300mL-800mL,平均460mL;术后住院7d-14d,平均12d。随访28例,其中2例患者于术后2个月死亡,其余患者生存均超过1年,3年生存率为60.7%(95%CI:40.3%-81.1%)。结论 VAMT治疗多形性肺癌近期疗效良好,既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又达到了传统开胸手术安全、可靠的效果,清扫淋巴结符合肿瘤手术原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多形性肺癌 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102例 被引量:28
3
作者 林敏 涂远荣 +4 位作者 李旭 赖繁彩 陈剑锋 叶建刚 代祖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88-389,393,共3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胸腔镜(V ideo-assisted thoracoscop ic surgery,VATS)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大多数肺癌的外科治疗可以安全地在胸腔镜下手术完成,一些胸外科医生很关注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 ideo-assisted m ... 背景与目的:随着胸腔镜(V ideo-assisted thoracoscop ic surgery,VATS)技术的迅速发展,现在大多数肺癌的外科治疗可以安全地在胸腔镜下手术完成,一些胸外科医生很关注胸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 ideo-assisted m in i-thoracotomy,VAMT)扩展了手术的适应范围,使解剖上彻底的肺叶切除术及淋巴结清扫更容易。本文旨在探讨和总结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总结102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叶切除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与术后胸腔引流管时间分别为126分钟和3.5天,术中出血平均165m。l术后疼痛轻、恢复快,3年生存率87.8%和传统开胸手术组无差异。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安全、彻底,效果确切。只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运用合理的手术方法和技巧,一般可以达到与常规开胸同样的治疗效果,扩展了胸腔镜手术的适应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肺叶切除术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治疗周围型肺癌 被引量:34
4
作者 曹智理 李单青 +2 位作者 李力 戈烽 李泽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694-695,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56例周围型肺癌全麻下施行VAMT肺叶切除术,其中右肺上叶5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19例,左...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肺叶切除术在周围型肺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年1月~2007年12月对56例周围型肺癌全麻下施行VAMT肺叶切除术,其中右肺上叶5例,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19例,左肺上叶8例,左肺下叶22例。双腔气管插管单肺通气,于第4或第5肋间做长6.0~8.0cm辅助小切口进胸,第6肋间隙腋中线1.5cm切口,置入胸腔镜。切除肺叶从小切口取出。常规清扫区域肿大淋巴结。结果术中未延长切口,纵隔淋巴结清扫平均14枚/例(9~31枚/例)。手术时间120~220min,(145±35)min。术中出血量100~450ml,(210±48)ml。术后住院5~11d,平均7d。7例出现并发症(7/56,12.5%),包括胸腔积液5例,肺膨胀不全2例。56例随访1年,3例死亡,1年生存率94.6%(53/56)。结论VAMT肺叶切除术对周围型肺癌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肺叶切除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比较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建伟 王建军 +1 位作者 王继云 李万刚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7期608-610,共3页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VAMT组(n=34)和VATS组(n=22)。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与VATS组相比,... 目的比较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开胸术(VAMT)和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5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VAMT组(n=34)和VATS组(n=22)。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复发率。结果与VATS组相比,VAMT组手术时间短[(45±12)minvs(80±10)min,t=-11.356,P=0.000);术后疼痛评分、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VAMT和VATS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相同,但VAMT比VATS手术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手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2
6
作者 韦成信 刘永春 +1 位作者 黄健辉 曹健斌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16-317,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 plus minithoracotomy, VATM)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1.5 cm长切口置胸腔镜,探查胸内病变的部位.接近病变处做长5~8 cm切口,经肋间或肋床进胸...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y plus minithoracotomy, VATM)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患侧腋中线第7肋间做1.5 cm长切口置胸腔镜,探查胸内病变的部位.接近病变处做长5~8 cm切口,经肋间或肋床进胸,使用普通手术器械与胸腔镜手术器械,在镜下和直视下进行探查、分离、止血、缝合等操作,实施VATM 43例. 结果手术时间40~150 min,平均67 min.小切口长5~8 cm,平均6 cm.胸管引流时间2~5 d.术后无并发症.术后住院5~8 d,平均6 d.18例自发性气胸及胸腔积液者随访3~22个月,无复发.3例肺癌行肺叶切除或楔形切除,随访5~20个月,无复发、远处转移及切口种植.6例晚期肺癌行单纯活检,术后行化疗及伽玛刀治疗,存活时间5~21个月. 结论 VATM应用范围广,创伤小,安全,使用常规手术器械,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胸部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 被引量:11
7
作者 赵晓菁 罗清泉 周允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8期568-570,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在诊断和治疗肺周围型结节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诊治肺周围型结节55例,其中单发结节54例,多发结节1例。肺楔形切除术23例;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治疗原发性肺癌32例,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及胸腔镜用器械切除肺叶,自制淋巴结摘除钳完成淋巴结清扫。结果55例均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180min,平均109min,术中出血量50~400ml,平均122min。均未输血,1例术后漏气术后32d出院,1例切口延迟愈合,术后19d出院,余53例术后住院4~11d,平均8.3d。无严重并发症。术后病理:良性病变15例,原发性肺癌38例,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1例,转移性肺癌1例。良性病变行肺楔形切除术,32例原发性肺癌行解剖学肺叶切除联合淋巴结清扫,4例肺癌胸膜广泛播散未手术处理,2例肺癌因肺功能差行姑息性肺楔形切除。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有助于明确诊断肺周围型结节病变,治疗临床早期原发性肺癌的长期疗效有待随访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肺周围型结节 肺楔形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癌 淋巴结清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切除术清扫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车嘉铭 邱维城 杨孝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79-48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近20年来,胸腔镜下行肺切除术治疗肺肿瘤的相关经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积累.很多医学中心可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学上彻底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本研究旨在评价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清扫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 背景与目的:近20年来,胸腔镜下行肺切除术治疗肺肿瘤的相关经验在世界范围内迅速积累.很多医学中心可在胸腔镜下完成解剖学上彻底的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本研究旨在评价胸腔镜下肺切除术清扫纵隔及肺门淋巴结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6年8-9月,选取我院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肺叶切除手术9例,观察手术时间、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清扫情况.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共清扫100枚淋巴结,手术历时1.5~3 h,平均2.3 h;平均淋巴结清扫时间15.0 min.结论:小切口辅助胸腔镜下肺切除淋巴结清扫术在不增加手术难度及手术时间的同时,为肺叶或全肺切除术的淋巴结清扫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肺部肿瘤 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麻醉诱导、苏醒期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9
作者 李佳静 屠伟峰 +1 位作者 胡渤 施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7期3209-3211,共3页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中超前应用时对麻醉诱导、苏醒期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对照组(F组)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P组),两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钠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中超前应用时对麻醉诱导、苏醒期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ASAⅠ~Ⅱ级择期开胸的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对照组(F组)和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组(P组),两组各20例。两组均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静脉全麻,其中P组于麻醉诱导前20min和术毕前20min静注帕瑞昔布钠40mg,F组麻醉诱导前20min静注生理盐水10mL,术毕前20min静注芬太尼0.1μg/kg。观察诱导前1min(T0)、插管后1min(T1)、插管后3min(T2)、插管后5min(T3)和拔管前1min(TT0)、拔管后1min(TT1)、拔管后3min(TT2)、拔管后5min(TT3)时的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长、术中瑞芬太尼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停药时开始计时)、呼之睁眼的时间及对应的异丙酚血浆效应室浓度。记录术后4、6、8、12、24h的镇痛效果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P组患者的呼之睁眼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F组,P组患者的诱导入睡、睁眼及自主呼吸恢复时的血浆效应室浓度高于F组(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于术前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可产生明显超前镇痛作用,诱导期及苏醒期平稳迅速,术后安全无呼吸抑制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超前镇痛 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膜腔内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张海山 杜梅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择期在全麻下行VAMT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当胸内操作完毕清理胸腔后,研究组:0.75...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注射罗哌卡因用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AMT)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我院择期在全麻下行VAMT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当胸内操作完毕清理胸腔后,研究组:0.75%罗哌卡因2ml稀释至5ml,胸腔闭式引流切口处局部浸润,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后用带喷雾头的注射器将0.75%罗哌卡因20ml均匀喷洒于术侧胸膜、肺表面及周围组织,关胸后将剩余0.75%罗哌卡因均匀地喷洒于切口表面,逐层浸润缝合。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记录术后6、24、48h时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哌替啶用药例次,术前、术后6h血浆皮质醇浓度及并发症。结果术后6、24、48h时VAS评分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24h哌替啶使用例次对照组明显高于研究组(P<0.01),术后6h对照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明显高于术前和研究组(P<0.01),两组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膜腔内注射足量罗哌卡因用于VAMT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罗哌卡因 胸膜腔 术后镇痛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醇酸材料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则明 张建海 +1 位作者 任哲 梁诚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3期2260-2260,共1页
2005年5月至2007年6月我院为20例重度肺气肿患者实施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减容手术,手术中应用聚乙醇酸材料[管状型聚乙醇酸(PGA)奈维]加固钉夹缝合器切除肺气肿组织,术后在减少漏气方面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聚乙醇酸 肺减容术 材料 重度肺气肿 肺减容手术 手术中应用 缝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癌根治术39例报告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辉斌 张振立 +2 位作者 闫天生 史建安 侯永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700-701,706,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肺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8年12月,应用VAMT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39例肺癌。做1.5cm胸腔镜切口及7~10cm操作切口,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与胸腔镜成套...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肺癌根治术的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8年12月,应用VAMT行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39例肺癌。做1.5cm胸腔镜切口及7~10cm操作切口,采用常规开胸手术器械与胸腔镜成套器械相结合直视操作处理肺血管、支气管行肺叶切除,胸腔镜、直视下行纵隔、肺门区淋巴结清扫。结果39例均获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胸腔闭式引流时间4~7d,平均4.5d。术后病理诊断: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37例,转移癌1例,类癌1例;37例NSCLC中术后临床分期:Ⅰa期9例,Ⅰb期13例,Ⅱa期5例,Ⅱb期7例,Ⅲa期2例,Ⅲb期1例。随访35例,其中2~12个月4例,13~24个月15例,25~36个月8例,37~48个月6例,49~60个月2例,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4例,带瘤生存1例,无瘤生存30例。Ⅰ、Ⅱ期肺癌1年和3年生存率为100%(21/21)、91%(10/11);Ⅲ期肺癌随访3例,3例分别于术后19、11、14个月死于肿瘤复发或转移。结论VAMT肺癌根治术近期疗效良好,将VATS技术与传统开胸技术相结合,既发挥了微创外科的优越性,又达到了传统开胸手术安全、可靠的效果,清扫淋巴结符合肿瘤手术原则,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肺癌根治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爱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38-1839,共2页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手术,借助于高清晰度电视显像系统,经胸壁小切口完成肺叶切除,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1-3]。本院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65例患者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S...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肺叶切除术是近年来开展的微创手术,借助于高清晰度电视显像系统,经胸壁小切口完成肺叶切除,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1-3]。本院2005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65例患者行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ST)行小切口肺叶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切口肺叶切除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围手术期护理 电视辅助胸腔手术 胸壁小切口 微创手术 显像系统 高清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源周 闫玉生 +3 位作者 胡佳 童健 陈群清 陈坤棠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438-3440,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手术的临...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1年6月我科8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联合肋间神经冷冻手术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43例,女37例,年龄介于28~76岁,施行肺叶切除者76例,全肺切除者4例;所有病例中,因故中转开胸手术5例。所有病例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结果:所有手术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无手术死亡病例;肺癌切除率、淋巴结清扫彻底性及手术安全性与常规开胸手术相仿;肋间神经冷冻耗时短,术后患者镇痛药应用剂量小或无需止痛药治疗。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在遵循肺癌外科原则和手术安全要求下,具有创伤小,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较肺癌常规开胸手术有明显优势;同期行肋间神经冷冻术,止痛效果更佳,患者术后切口疼痛轻,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辅助小切口手术 肋间神经冷冻术 肺叶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气胸2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周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3期2624-2625,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气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0年8月—2009年8月20例运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COPD并气胸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20min,平均1...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气胸中的应用。方法回顾2000年8月—2009年8月20例运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治疗COPD并气胸患者的外科治疗资料并对之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20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0~120min,平均100min;均于术后第2天停止漏气;3~10d脱离呼吸机,平均4d;住院时间21~23d,平均21.6d;2例(10%)死于术后严重肺部感染;患者术前和出院前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和出院前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能经济、有效地救治COPD并气胸的患者,值得临床进一步总结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气胸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胸外伤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马治欣 邵松海 乔利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1期850-850,共1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2年5月采用VAMT治疗胸外伤40例,其中气胸16例,血胸11例,血气胸4例,膈肌破裂6例,凝固性血胸2例,脓胸1例。全麻双...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ideo-assisted minithoracotomy,VAMT)在胸外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999年7月~2002年5月采用VAMT治疗胸外伤40例,其中气胸16例,血胸11例,血气胸4例,膈肌破裂6例,凝固性血胸2例,脓胸1例。全麻双腔气管插管,胸腔镜辅助下胸壁6~8cm小切口常规器械手术方法操作。结果手术时间平均40min(20—90min)。术中出血平均35ml(10~80m1)。术后平均住院8.9d(5~15d)。29例随访10~46个月,平均23个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VAMT治疗胸外伤安全、有效、微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胸外伤 血胸 气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17
作者 杨洪顶 宋淑敏 宋协瑶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6期543-544,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6年5月16例贲门失弛缓症接受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eller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经左第8肋间置胸腔镜,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6~8cm...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eller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6月~2006年5月16例贲门失弛缓症接受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eller术治疗的临床资料。手术经左第8肋间置胸腔镜,第7肋间后外侧切口6~8cm进胸,行食管肌层切开术。结果:1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6~105min,平均64min,术后住院8~15d,平均11d。1例损伤食管黏膜术中修补,术后无严重并发症。16例随访2~24个月,平均14个月,15例吞咽困难消失,1例症状解除不完全,经食管扩张后症状消失,无胃食管反流症状。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Heller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合理掌握胃食管连接部的肌层切开范围,可有效防止术后胃食管反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失弛缓症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 HELLER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及其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大疱性肺气肿的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海军 钱永跃 +3 位作者 徐卫华 徐忠恒 徐中华 陈勇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20-1421,共2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VATS)及其辅助下小切口(VAMT)手术在治疗大疱性肺气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6例大疱性肺气肿分别采用胸腔镜(VATS组)及其辅助下小切口(VAMT)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及术后肺功能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无死亡病... 目的:探讨胸腔镜(VATS)及其辅助下小切口(VAMT)手术在治疗大疱性肺气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6例大疱性肺气肿分别采用胸腔镜(VATS组)及其辅助下小切口(VAMT)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治疗效果及术后肺功能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无死亡病例,均治愈出院。VATS组较VAMT组镇痛剂使用时间短(P<0.05),而手术时间长,手术费用高,术后漏气时间、住院时间长(P<0.05)。术后两组肺功能指标均较术前改善(P<0.05),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与全胸腔镜治疗大疱性肺气肿疗效相当,而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可减少手术时间、手术费用,减少术后漏气时间、住院时间,更适合于大疱性肺气肿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气肿 胸腔检查 肺大疱切除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附45例报告)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齐敏 陈道中 +3 位作者 方冠华 曹华 邱罕凡 廖崇先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10期944-945,共2页
随着二尖瓣手术技术稳定成熟,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已经不满足于心内畸形的纠正,对于手术切口的美观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正中胸骨完全锯开的大切口已被各种微创手术所代替。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共完成45例右侧开胸... 随着二尖瓣手术技术稳定成熟,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患者已经不满足于心内畸形的纠正,对于手术切口的美观要求也不断提高,传统的正中胸骨完全锯开的大切口已被各种微创手术所代替。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2月共完成45例右侧开胸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二尖瓣置换术,无严重并发症,临床效果好,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二尖瓣置换术 右胸小切口 严重并发症 手术技术 心内畸形 美观要求 手术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清扫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2
20
作者 张铁娃 禹亮 +1 位作者 姜久仰 王胜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8期696-699,共4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8年10月31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在全胸腔镜(VATS组,n=14)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组,n=17)下行肺癌根治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区域淋巴结清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5月~2008年10月31例周围型非小细胞肺癌,在全胸腔镜(VATS组,n=14)及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AMT组,n=17)下行肺癌根治术,比较2组术中清扫淋巴结数、转移的阳性淋巴结数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2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围手术期并发症,VATS组手术时间(193±92)min与VAMT组(188±101)min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0.143,P=0.887),VATS组术中出血量(592±123)ml与VAMT组(648±120)ml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1.297,P=0.211),VAMT组每例清扫淋巴结数(14.6±7.5)枚与VATS组(15.2±4.5)枚无统计学差异显著性(t=0.262,P=0.795),术后1年内复发或转移率VATS组(3/14,21.4%)与VAMT组(2/15,13.3%)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651)。结论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不辅加胸部小切口,在减少创伤的同时可完成标准的肺癌根治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电视胸腔手术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 淋巴结清扫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