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刺激小脑顶核对老年痴呆大鼠海马胶质纤维酸蛋白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罗晶 王永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z1期52-54,66,共4页
目的:研究Aβ1-40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及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 目的:研究Aβ1-40诱导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胶质纤维酸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及电刺激小脑顶核(Fastigial nucleus stimulation,FNS)的干预作用。方法:将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右侧海马,制作AD大鼠模型,干预组给予电刺激小脑顶核和电刺激齿状核(Dentate nucle-us stimulation,DNS),28d后进行水迷宫试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FAP免疫阳性细胞表达。结果:FNS干预后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改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AD组、DN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可见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明显增多(P<0.05),FNS组大鼠脑组织海马区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较AD组下降(P<0.05)。结论:FNS可部分改善Aβ1-40诱导的AD模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其机制可能与降低GFAP的表达和抑制AS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Β蛋白 星彤胶质细胞 胶质纤维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瑞昔布对大鼠局灶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GFAP及IL-1β、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少星 刘丹彦 +1 位作者 代月娥 刘文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术前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50~300g,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帕瑞昔布5mg/kg术前给药组(P5组),缺血-再灌注+帕瑞昔...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术前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64只,体重250~300g,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帕瑞昔布5mg/kg术前给药组(P5组),缺血-再灌注+帕瑞昔布10mg/kg术前给药组(P10组)。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在缺血2h及再灌注24h时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体积百分比;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病理改变;放射免疫法检测缺血侧额区皮质中前列腺素E2(PGE2)、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侧星形胶质细胞(AS)中胶质纤维酸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缺血2h、再灌注24h时IR、P5、P10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S组(P<0.01);再灌注24h时P10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IR组(P<0.05)。P5、P10组脑梗体积及体积百分比均低于IR组(P<0.01)。P5、P10组PGE2、IL-1β、TNF-α含量低于IR组,且P10组显著低于P5组(P<0.05或P<0.01)。IR组海马区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多于S组;P5、P10组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少于IR组,且P10组明显低于P5组(P<0.05或P<0.01)。结论帕瑞昔布术前给药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脑组织中PGE2含量、抑制AS过度激活、减少IL-1β、TNF-α释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 脑缺血-再灌注 前列腺素E2 细胞因子 胶质纤维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细胞潜力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娄晓辉 张亚卓 +1 位作者 历俊华 孙梅珍 《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03年第3期170-173,共4页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细胞所需要的条件及其分化能力。方法取胸部创伤患者的肋骨进行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中,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培养第1、5和10d,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 目的探讨人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化为神经细胞所需要的条件及其分化能力。方法取胸部创伤患者的肋骨进行骨髓基质细胞分离培养,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中,于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细胞培养第1、5和10d,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骨髓基质细胞各种表面标志物的表达情况;于细胞培养第1、4、7、10及13d,应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神经生长因子的分泌水平。结果骨髓基质细胞表面标志物巢蛋白、胶质纤维酸性蛋白、S-100以及微管相关蛋白-2的表达,随培养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中以S-100在体积较小的细胞中表达较强。于培养第10d可在培养上清液中检测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于培养第7、10及13d检测到神经生长因子。结论人骨髓基质细胞在用含血清培养基的条件下能够表达神经前体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相关表面标志物,并且能够分泌一定水平的神经营养因子,具有分化成神经细胞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基质细胞 体外分化 神经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胶质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