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致病相关基因CgATG8的功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超萍 林春花 +2 位作者 翟李刚 时涛 黄贵修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172-2178,共7页
ATG8是病原真菌中细胞自噬过程中的重要基因,并参与致病过程。基于橡胶树胶孢炭疽菌HBCg01全基因组数据库,采用PCR和RT-PCR扩增得到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的CgATG8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Split-Marker Recombination法获得该基因的敲除... ATG8是病原真菌中细胞自噬过程中的重要基因,并参与致病过程。基于橡胶树胶孢炭疽菌HBCg01全基因组数据库,采用PCR和RT-PCR扩增得到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的CgATG8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采用Split-Marker Recombination法获得该基因的敲除转化子。表型分析结果表明,缺失该基因后,橡胶树胶孢炭疽病菌的致病力丧失,产孢能力、孢子萌发率、附着胞形成率和膨压均降低,而且孢子萌发和附着胞的形成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病菌 CgATG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孢炭疽病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韩长志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386-389,共4页
胶孢炭疽病菌可以侵染众多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引起炭疽病害,给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本研究从形态特征、生活史以及遗传关系、致病基因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病原菌的研究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胶孢炭疽病菌 生活史 遗传关系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F2)对芒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的抑菌机理研究
3
作者 陈帅 胡美姣 +2 位作者 李敏 赵德庆 赵超 《热带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3-30,共8页
由胶孢炭疽病菌引起的芒果采后炭疽病,是制约芒果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本课题组前期发现,链霉菌(F2)对胶孢炭疽病菌有很好的拮抗活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该菌,以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靶标,研究玫瑰黄链霉菌(St... 由胶孢炭疽病菌引起的芒果采后炭疽病,是制约芒果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本课题组前期发现,链霉菌(F2)对胶孢炭疽病菌有很好的拮抗活性。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该菌,以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为靶标,研究玫瑰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flavus,F2)对其的拮抗机制。结果表明:用F2发酵液处理C.gloeosporioides的孢子与菌丝,发酵液破坏了孢子质膜完整性,孢子萌发率降低;菌丝细胞完整性受到破坏,造成细胞内可溶性蛋白、可溶性总糖外泄到细胞外,菌丝体生长受到抑制;发酵液短时间处理(6 h),可刺激菌丝的呼吸速率升高、菌丝的Na^(+)K^(+)-ATP酶活与Ca^(2+)Mg^(2+)-ATP酶活上升、ATP浓度增加,可能是C.gloeosporioides在发酵液中短时间适应的应激反应,但处理12 h后,呼吸速率、4种酶活性(Na^(+)K^(+)-ATP酶、Ca^(2+)Mg^(2+)-ATP酶、SDH、MDH)持续下降,能量化合物三磷酸腺苷(ATP)含量不断降低,菌丝生理代谢受到显著抑制。F2发酵液10倍稀释液对芒果采后炭疽病防效达98.35%,具有较好的生防效果。F2发酵液通过破坏菌丝体的细胞膜与孢子质膜完整性,抑制C.gloeosporioide能量代谢和菌丝生长,从而达到抑菌效果,且链霉菌F2具有较好的生防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链霉菌 胶孢炭疽病菌 抑菌机理 发酵液 芒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孢炭疽菌侵染过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4
作者 韩长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5-169,共5页
胶孢炭疽菌可以侵染核桃、板栗等众多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引起炭疽病,在生产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侵染过程主要包括前期活体营养阶段、中期兼性营养阶段以及后期死体营养阶段。对该菌侵染过程相关基因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同时,基于ITS数... 胶孢炭疽菌可以侵染核桃、板栗等众多重要的经济林树种,引起炭疽病,在生产上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其侵染过程主要包括前期活体营养阶段、中期兼性营养阶段以及后期死体营养阶段。对该菌侵染过程相关基因研究成果进行汇总,同时,基于ITS数据对炭疽菌属病菌进行遗传关系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该病原菌的研究以及制定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孢炭疽病菌 侵染过程 基因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种杀菌剂对枸杞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7
5
作者 孙海霞 何嘉 +4 位作者 张蓉 徐小东 陈清平 王少东 谢施祎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9-141,共3页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植物源杀菌剂和5种化学杀菌剂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比较分析了9种杀菌剂对枸杞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菌剂醚菌酯、嘧菌酯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化学杀菌剂百菌清;植物源杀菌剂醚...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植物源杀菌剂和5种化学杀菌剂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并比较分析了9种杀菌剂对枸杞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菌剂醚菌酯、嘧菌酯对枸杞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化学杀菌剂百菌清;植物源杀菌剂醚菌酯、嘧菌酯的EC50(有效成分)分别为2.020 27、2.049 09 mg/kg,低于化学杀菌剂百菌清(3.360 48 mg/kg);在田间防治中,所选植物源杀菌剂交替使用,代替常用的化学药剂,以降低枸杞炭疽病病原菌的抗药性,提升枸杞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菌剂 枸杞炭疽 胶孢炭疽病菌 毒力 EC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46
6
作者 张海英 张明会 +2 位作者 刘志恒 于海滨 王东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于辽宁省抚顺市栽培的草莓品种的茎上分离得到一种炭疽病菌。针对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其有性形态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炭疽病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该病原菌在PSA和PDA... 于辽宁省抚顺市栽培的草莓品种的茎上分离得到一种炭疽病菌。针对病菌的形态特征、培养性状及其有性形态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等研究。结果表明:该炭疽病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该病原菌在PSA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PSA培养基最适于病菌产孢;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10~35℃,最适温度25℃,适宜pH值为4~6;光照可促进产孢,而全黑暗有抑制作用;对碳源的利用,果糖最好,纤维素最差;对氮源的利用,蛋白胨最好,尿素最差;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低于5℃不能萌发;萌发最适pH值为5~7,高于10不萌发,光照对孢子萌发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胶孢炭疽病菌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