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黏附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昌娟
杨禾
+2 位作者
雷朝锋
徐屹
吴亚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1-333,共3页
目的比较对牙根面具有黏附能力的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菌嗜血菌对胶原包被的羟磷灰石实验膜(C-HA)的黏附能力,初步探讨以上牙周可疑致病菌在牙根表面形成菌斑生物膜的能力。方法采用同位素闪烁计数法测定上述...
目的比较对牙根面具有黏附能力的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菌嗜血菌对胶原包被的羟磷灰石实验膜(C-HA)的黏附能力,初步探讨以上牙周可疑致病菌在牙根表面形成菌斑生物膜的能力。方法采用同位素闪烁计数法测定上述4种细菌黏附至C-HA表面的黏附量及黏附率,比较其黏附能力。结果培养相同时间,不论是培养24 h还是培养48 h,4种不同细菌两两比较,具核梭杆菌ATCC 10953和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对C-HA表面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间普氏菌ATCC 25611和伴放线菌嗜血菌ATCC 29523的黏附率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具核梭杆菌ATCC 10953和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对C-HA表面的黏附率显著高于中间普氏菌ATCC 25611和伴放线菌嗜血菌ATCC 29523(P<0.001)。同一种细菌,在培养不同时间即培养24 h和48 h,对C-HA表面黏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牙周可疑致病菌对胶原包被的羟磷灰石的选择性黏附作用不同,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胶原有较强的亲和作用,在细菌的局部定植过程和牙周炎的进展和复发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可疑致病菌
黏附
胶
原
包被
的
羟磷灰石
实验
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牙周致病菌的共聚及其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耀生
杜奇峰
+1 位作者
李永凯
徐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目的比较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等牙周病致病菌彼此之间的共聚力大小,观察四者在具核梭杆菌介导下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了解牙周生物膜结构中细菌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目测具核梭杆菌、牙...
目的比较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等牙周病致病菌彼此之间的共聚力大小,观察四者在具核梭杆菌介导下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了解牙周生物膜结构中细菌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目测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的共聚力,以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四者在具核梭杆菌黏附和未黏附状况下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c-HA)的黏附间是否存在着差异。结果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存在着共聚作用,其中,具核梭杆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中间普雷沃菌间的共聚度均可达4度,具核梭杆菌与其他三菌间的共聚度均大于3度。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在具核梭杆菌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具核梭杆菌未黏附时的黏附率,具核梭杆菌在未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黏附后的黏附率。结论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均存在共聚关系,具核梭杆菌可能对其他牙周病致病菌定植于牙菌斑起到了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致病菌
共聚
黏附
胶原包被羟磷灰石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黏附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孙昌娟
杨禾
雷朝锋
徐屹
吴亚菲
机构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
出处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1-333,共3页
基金
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资助项目(2004BA720A26)
文摘
目的比较对牙根面具有黏附能力的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和伴放线菌嗜血菌对胶原包被的羟磷灰石实验膜(C-HA)的黏附能力,初步探讨以上牙周可疑致病菌在牙根表面形成菌斑生物膜的能力。方法采用同位素闪烁计数法测定上述4种细菌黏附至C-HA表面的黏附量及黏附率,比较其黏附能力。结果培养相同时间,不论是培养24 h还是培养48 h,4种不同细菌两两比较,具核梭杆菌ATCC 10953和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对C-HA表面黏附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间普氏菌ATCC 25611和伴放线菌嗜血菌ATCC 29523的黏附率之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具核梭杆菌ATCC 10953和牙龈卟啉单胞菌ATCC 33277对C-HA表面的黏附率显著高于中间普氏菌ATCC 25611和伴放线菌嗜血菌ATCC 29523(P<0.001)。同一种细菌,在培养不同时间即培养24 h和48 h,对C-HA表面黏附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牙周可疑致病菌对胶原包被的羟磷灰石的选择性黏附作用不同,具核梭杆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对胶原有较强的亲和作用,在细菌的局部定植过程和牙周炎的进展和复发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牙周可疑致病菌
黏附
胶
原
包被
的
羟磷灰石
实验
膜
Keywords
periodontal pathogens
adhesion
collagen-treated hydroxyapatite
分类号
R78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牙周致病菌的共聚及其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耀生
杜奇峰
李永凯
徐屹
机构
山西红十字口腔医院牙周科
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周科
出处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29-3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872872)
文摘
目的比较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等牙周病致病菌彼此之间的共聚力大小,观察四者在具核梭杆菌介导下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了解牙周生物膜结构中细菌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方法目测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的共聚力,以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四者在具核梭杆菌黏附和未黏附状况下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c-HA)的黏附间是否存在着差异。结果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存在着共聚作用,其中,具核梭杆菌与牙龈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与中间普雷沃菌间的共聚度均可达4度,具核梭杆菌与其他三菌间的共聚度均大于3度。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在具核梭杆菌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具核梭杆菌未黏附时的黏附率,具核梭杆菌在未黏附的状况下对c-HA的黏附率高于其在黏附后的黏附率。结论具核梭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伴放线嗜血菌彼此间均存在共聚关系,具核梭杆菌可能对其他牙周病致病菌定植于牙菌斑起到了桥梁作用。
关键词
牙周致病菌
共聚
黏附
胶原包被羟磷灰石膜
Keywords
periodontal pathogens
coaggregation
adhesion
collagen-coated hydroxyapatite
分类号
R781.4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牙周可疑致病菌对胶原包被羟磷灰石黏附的体外实验研究
孙昌娟
杨禾
雷朝锋
徐屹
吴亚菲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牙周致病菌的共聚及其对人工牙根面黏附力的影响
王耀生
杜奇峰
李永凯
徐屹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