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参与调节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活化发挥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信号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
作者 宁钧宇 敬海明 +3 位作者 杜宏举 齐丽娟 高珊 李国君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 目的进一步证实在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增生,以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使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增强细胞内AMPK的活化(表现为AMPK第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采用定点突变获得组成性激活型AMPK突变体,设计短发卡RNA (short hairpin,shRNA)序列构建AMPK干扰载体,并分别包装产生组成性激活型AMPK和AMPK敲低慢病毒。分别采用AMPK活化剂二甲双胍处理、组成性激活型AMPK慢病毒感染和AMPK敲低慢病毒感染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观察AMPK活性对猪主动脉平滑肌细胞中IGF-1刺激引起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ERK1/2)活性(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及其下游细胞增生的影响。结果二甲双胍明显增强AMPK的活性(表现为172位苏氨酸磷酸化增高),并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表现为202位苏氨酸和204位酪氨酸的磷酸化受到抑制);组成性激活型AMPK表达能明显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ERK1/2活化以及下游的细胞增生;在AMPK敲低细胞中,IGF-1能引起更强的ERK1/2活化。结论 AMPK能通过抑制ERK1/2活化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IGF-1信号,并能抑制IGF-1刺激引起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和表皮生长因子刺激引起的蛋白激酶B磷酸化与PTEN突变的关系 被引量:3
2
作者 钟海兰 胡先福 林建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5-1068,1072,共5页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突变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中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CNE-1细胞用含100 m L/L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并分别转染野生型PTEN(wt PTEN)质粒、突变型PTEN C124... 目的研究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突变对人鼻咽癌细胞系CNE-1中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的影响。方法 CNE-1细胞用含100 m L/L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培养,并分别转染野生型PTEN(wt PTEN)质粒、突变型PTEN C124S质粒和突变型PTEN G129E质粒。各组细胞加刺激前用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饥饿过夜,用0.15 IU/m L胰岛素或0.3μg/m L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刺激,Western blot法检测Akt的磷酸化水平。结果胰岛素和rh EGF刺激均可导致CNE-1细胞Akt信号激活;wt PTEN可抑制胰岛素或rh EGF刺激引起的Akt信号激活;PTEN C124S突变体可激活胰岛素刺激引起的Akt信号,但不可激活rh EGF刺激引起的Akt信号;PTEN G129E突变体抑制胰岛素刺激引起的Akt信号激活。结论 wt PTEN可抑制胰岛素或rh EGF刺激引起的Akt信号激活,但PTEN C124S和G129E突变体不能一致性激活Akt信号表达。这表明PTEN基因突变可能与Akt信号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及张力蛋白同源基因(PTEN) 基因突变 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 胰岛素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 CNE-1人鼻咽癌细胞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中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低氧诱导因子1α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周洋 刘晓军 +2 位作者 孙昊 吴玉仙 金志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检测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85例宫颈癌组织样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 目的检测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RACK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病理学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于本院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85例宫颈癌组织样本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ABC法分别检测RACK1、HIF-1α、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宫颈癌组织中RACK1、HIF-1α和VEGF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及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三者表达之间的相关性。结果RACK1、HIF-1α、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P均<0.05),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2%(69/85)、63.5%(54/85)、89.4%(76/85)。RACK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和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均<0.05),HIF-1α和VEGF表达均与肿瘤直径、浸润深度、病理分级及淋巴结是否转移有关(P均<0.05)。RACK1、HIF-1α、VEGF蛋白的表达两两之间呈正相关(RACK1 vs HIF-1α:r=0.523,P=0.0439;RACK1 vs VEGF:r=0.428,P=0.0337;HIF-1αvs VEGF:r=0.689,P=0.0245)。结论RACK1、HIF-1、VEGF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高表达且三者之间的表达呈正相关,提示其可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判断肿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活化的蛋白激酶C受体1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β结构域蛋白的原核表达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
4
作者 郭靖 冯滢滢 +5 位作者 王涛 张柯 李玲 冀全博 徐小洁 叶棋浓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211-1215,共5页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β亚基胞外结构域(ED)和胞内激酶(PK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cDNA文库中扩增IGF1Rβ-ED和GST-IGF1Rβ-PK... 目的构建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β亚基胞外结构域(ED)和胞内激酶(PKD)结构域的原核表达载体,获得纯化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融合蛋白,并检测其活性。方法用PCR方法从乳腺cDNA文库中扩增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编码序列,将其正确插入pGEX-KG载体。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sate表达后,用GST-Sepharose 4B珠子纯化融合蛋白,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融合蛋白表达,最后用GST pull-down技术检测纯化蛋白与已知蛋白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驱动的细胞运动调节蛋白(MEMO)的相互作用。结果构建得到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鉴定得到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的外源基因插入片段,测序后与目的序列一致;在Rossate菌中诱导表达出与预期位置相符的目的蛋白,并经过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成功表达;纯化得到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两个融合蛋白,GST pull-down证明蛋白GST-IGF1Rβ-PKD可以和MEMO相互作用。结论成功克隆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基因,并获得活性良好的GST-IGF1Rβ-ED和GST-IGF1Rβ-PKD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GF1R) β亚基胞外结构域 β亚基胞内蛋白激酶结构域 原核表达 纯化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驱动的细胞运动调节蛋白(MEM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其结合蛋白-2、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巫晓强 薛英 +5 位作者 陈壹 于美琴 罗松 邱秀萍 康伦雅 侯建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4,IGFB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去卵巢模型组(Ovx组)40只与假手术组(Sham组)10只,同时把去卵巢大鼠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2 m L/d)(Con组)、乳铁蛋白(0.1 g/kg·d)组(LF1)、乳铁蛋白(1 g/kg·d)组(LF2)、乳铁蛋白(2 g/kg·d)组(LF3),每组10只,连续干预治疗6个月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IGF-1R、IGFBP-2、IGFBP-4 mRNA表达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骨小梁排列密集,细胞数量多;而Con组骨小梁排列稀疏,细胞数量少;LF组介于Sham组和Con组之间,不同的乳铁蛋白干预后,与Con组相比,随着乳铁蛋白剂量增大,其骨小梁排列密度增大,细胞数量增多。与Sham组比较,Con组大鼠骨组织中IGFBP-2、IGFBP-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IGF-1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1)。与Con组比较,LF1组、LF2组、LF3组大鼠骨组织中IGFBP-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为0.085±0.01、0.013±0.00、0.012±0.00,IGFBP-4 mRNA下降为0.329±0.07、0.040±0.01、0.032±0.01,二者下降量均与乳铁蛋白浓度正相关(均P<0.01);而IGF-1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为1.977±0.55、3.139±0.53、3.600±2.46,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结论乳铁蛋白可能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组织IGFBP-2、IGFBP-4 mRNA的表达,促进其IGF-1R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去卵巢大鼠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的调节 被引量:1
7
作者 裘佳 马晓骊 +2 位作者 王欣 陈虹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1,222,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过表达IGFBP-3对甲状腺素T3激活的生长激素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证明IGFBP-3与TRα1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GFBP-3和TRα1可以共定位于HEK-293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到过表达IGFBP-3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对生长激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P<0.01)。结论 IGFBP-3通过与TRα1相互作用抑制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的转录,为IG-FBP-3在核内发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非依赖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甲状腺激素受体α1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生长激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眼眶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8
作者 俞丹洋 刘凤权 +3 位作者 曹芳 王秋红 曾程程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488-1494,共7页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IGF-1R)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IGF-1对眼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TAO组患者...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受体(IGF-1R)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眼眶脂肪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布情况,探讨IGF-1对眼眶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住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的TAO组患者(n=6)和对照组患者(n=5)的眼眶脂肪组织,用蛋白质印迹法、实时定量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IGF-1R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分别提取两组患者的眼眶前脂肪细胞,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0、1、5、10、20nmol/L)IGF-1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体外分化细胞后用油红O染色法及蛋白质印迹法观察两组细胞的分化情况和IGF-1R的表达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不同浓度(0、1、5、10、20nmol/L)IGF-1对TAO组细胞分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TAO组患者眼眶脂肪组织中IGF-1R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P〈0.01)。不同浓度IGF-1均可以促进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且在1-20nmol/L IGF-1作用下在TAO组细胞的增殖能力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TAO组前脂肪细胞分化前、后细胞中IGF-1R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相较于未加IGF-1组,1-20nmol/L IGF-1均促进TAO组前脂肪细胞中PPARγmRNA的表达(P〈0.01);油红O染色检测结果显示随着IGF-1浓度的升高,脂滴合成逐渐增加(P〈0.05,P〈0.01)。结论 IGF-1R在TAO患者脂肪组织及前脂肪细胞中的表达较高,IGF-1可以促进TAO眼眶前脂肪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眼病 脂细胞 IGF 1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细胞分化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在糖尿病小鼠脑内的分布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蓬文 杨芳 +2 位作者 盛树力 晋志高 陶之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0,T027,共5页
为了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1( IGF-1R)的分布及 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并向皮下注射 APP17肽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335 )给予治疗 ,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 IGF-1R免疫组... 为了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1( IGF-1R)的分布及 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并向皮下注射 APP17肽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335 )给予治疗 ,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 IGF-1R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显示 ,糖尿病组 IGF-1R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 ,而正常对照组及 APP17肽治疗组仅在皮层、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 ,且着色淡。结果表明 ,糖尿病小鼠脑内多个区域存在较多的 IGF -1R阳性神经元 ,而APP17肽能使 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糖尿病小鼠 脑内 分布 APP17肽 糖尿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信号通路与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喆 岳文涛 李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42-647,共6页
自1986年首次克隆了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receptor,IGF-IR)以后,人们围绕通过IGF-IR介导的经典的磷酸化激活的信号通路做了很多工作。在这条通路中,IGF-IR调节了细胞的增殖、运动、凋亡和死亡,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受体信号通路 IGF-IR 肺癌 磷酸化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基因为靶的反义寡核苷酸体内外抗肿瘤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林莉 王升启 +2 位作者 管伟 杨秉呼 胡小电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47-251,共5页
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 1基因为靶筛选抗肿瘤药物 .根据IGF1R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了 9条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以脂质体介导进行转染 ,MTT染色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 ,从中筛选出一条序列并对之进行优化 ,最后以最佳序列进行体外作用持续时... 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 1基因为靶筛选抗肿瘤药物 .根据IGF1RmRNA的二级结构设计了 9条反义寡核苷酸药物 ,以脂质体介导进行转染 ,MTT染色计算细胞生长抑制率 ,从中筛选出一条序列并对之进行优化 ,最后以最佳序列进行体外作用持续时间及体内细胞生长抑制率分析 .结果表明该序列在体内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 ,具有剂量依赖性关系 ,且对荷瘤裸鼠无明显的毒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靶标 反义寡核苷酸 抗肿瘤 IGF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病毒介导的靶向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的siRNA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万璟 李小毛 +1 位作者 舒珊荣 张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352-1357,共6页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靶向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的siRNA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针对IGF-1R基因设计siRNA,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进行慢病毒包装扩增。转染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后分别... 目的:探讨慢病毒介导的靶向沉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型受体(IGF-1R)的siRNA对人子宫内膜癌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的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针对IGF-1R基因设计siRNA,筛选出最有效的siRNA进行慢病毒包装扩增。转染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后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验证其沉默效率,平板克隆法检测其克隆形成情况,Transwell小室方法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real-time PCR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MMP-9 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筛选有效siRNA转染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后,IGF-1R的mRNA水平下降8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91.5%。沉默IGF-1R基因后,HEC-1B细胞克隆形成能力下降,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与对照组和转染阴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MMP-2和MMP-9 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在人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中下调IGF-1R水平能降低MMP-2和MMP-9 mRNA表达,抑制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肿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1型受体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基因成肌细胞对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及波形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卫宏图 陈世益 +3 位作者 李云霞 陈疾忤 张鹏 李宏云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右下肢腓肠肌中段内侧实施急性钝挫伤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和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挫伤后第3天,对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损伤局部分别注射等量单纯成肌细胞和转基因成肌细胞,并于损伤后第1、5、10、2 0、30天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MHC -Ⅱb和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观察比较各组骨骼肌修复情况。结果:(1)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3组小鼠骨骼肌MHC -ⅡbmRNA均明显升高,第2 0天达到峰值。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MHC -Ⅱb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VimentinmRNA的表达水平始终在3组中表达最低。结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能提高损伤后MHC -IIbmR NA表达水平,促进肌纤维的增生,加速骨骼肌愈合进程。同时,损伤局部注射转hIGF -Ⅰ基因的成肌细胞后,使得损伤局部VimentinmRNA表达低于另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人类胰岛素生长因子-1 b型肌球蛋白重链 波形蛋白 成肌细胞 修复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 转基因成肌细胞 骨骼肌钝挫伤 肌球蛋白重链 MRNA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含铂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4
作者 宁晓红 王毓洲 +1 位作者 白春梅 李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6-370,480,共6页
目的明确肿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9例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肿瘤标本进行IGF-1R检测,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53.8%(2... 目的明确肿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9例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肿瘤标本进行IGF-1R检测,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53.8%(21/39)的标本检测到IGF-1R的表达。IGF-1R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吸烟史及吸烟指数均无相关性。IGF-1R不表达者含铂方案化疗效果更好。结论 IGF-1R可能能够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法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综合征抑郁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易正辉 李则挚 +7 位作者 张晨 洪武 苑成梅 汪作为 吴志国 卢卫红 禹顺英 方贻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732-732,737,746,共3页
亚综合征抑郁(subsyndromalsymptomaticdepression,SSD)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指患者同时有2个及2个以上的抑郁症状但少于5个,病程至少2周,却并不符合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及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cdisorder,DD... 亚综合征抑郁(subsyndromalsymptomaticdepression,SSD)是一种亚临床状态,指患者同时有2个及2个以上的抑郁症状但少于5个,病程至少2周,却并不符合抑郁症(majorde-pressivedisorder,MDD)及心境恶劣障碍(dysthymicdisorder,DD)的诊断标准[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综合征抑郁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致不孕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桂玲 归绥琪 邹琴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 观察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 1/IGF 1R)的变化。方法 建立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模型 ,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各组大鼠 ;血清IGF 1测定采用放免法 ,IGF 1R的检... 目的 观察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 1/IGF 1R)的变化。方法 建立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模型 ,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各组大鼠 ;血清IGF 1测定采用放免法 ,IGF 1R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  (1)血清IGF 1水平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 )胰腺、肝脏、卵巢和肾上腺IGF 1R免疫组化定量分析 :模型组 <正常组。结论 雄激素致不孕大鼠存在着主要靶器官低水平IGF 1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不孕 大鼠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多态性与生产性能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梅秀丽 李丛艳 +5 位作者 邝良德 郭志强 李娟 谢晓红 雷岷 黄邓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期29-32,共4页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ⅠR)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是一种在动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酪氨酸激酶。探讨IGF-ⅠR基因多态性与动物机体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IGF-ⅠR基因的生物学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ⅠR)广泛存在于动物组织中,是一种在动物生长和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酪氨酸激酶。探讨IGF-ⅠR基因多态性与动物机体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从IGF-ⅠR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基因多态性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基因功能 多态性 生产性能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肌损伤组织肌卫星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小雷 黄厚今 周光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在正常和注射心脏毒素后,致肌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具有再生能力的肌卫星细胞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某些肌肉变性疾病的分子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在正常和注射心脏毒素后,致肌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具有再生能力的肌卫星细胞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某些肌肉变性疾病的分子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C57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6组,1~6组左侧股四头肌局部注射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5μg/只,右侧股四头肌作为自身对照,于注射后1、4 d及1、2、4、6周处死小鼠,分离两侧股四头肌,取材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分析,了解IGF1R的原位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示肌肉组织从损伤修复到再生的全过程,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显示:正常小鼠股四头肌中IGF1R在肌卫星细胞上仅有少量的表达;与对照比较,注射心脏毒素1 d后,表达即明显增加并持续到观察终点的第6周,其表达量在第2周达到高峰且直到观察期间末(第6周),仍高于正常肌肉组织,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F1R可能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卫星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心脏毒素 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FAM95B1调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的表达对宫腔粘连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巫剑红 田玉翠 +3 位作者 蒋子雯 唐世倩 刘朝晖 代荫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1-827,共7页
目的探究lncRNA FAM95B1及蛋白编码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对宫腔粘连发生的作用,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在宫腔粘连组织中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 目的探究lncRNA FAM95B1及蛋白编码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IGF2)对宫腔粘连发生的作用,为宫腔粘连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点。方法在宫腔粘连组织中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lncRNA FAM95B1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IGF2及纤维化标志物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I alpha 1 chain protein,COL1A1)的蛋白表达水平。在经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处理的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ndometrial stromal cells,ESCs)中,采用RT-qPCR方法检测lncRNA FAM95B1、IGF2、纤维化标志物(α-SMA、COL1A1、Snail)及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的mRNA表达水平。在ESCs中,分别下调lncRNA FAM95B1和IGF2基因,验证二者的调控关系;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lncRNA FAM95B1与IGF2的结合关系。然后,si-FAM95B1转染入ESCs中并经过TGF-β1处理,进一步探究lncRNA FAM95B1及IGF2在E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过程中的作用。结果宫腔粘连组织中lncRNA FAM95B1、IGF2及纤维化标志物α-SMA、COL1A1的表达水平上调;经过TGF-β1处理的ESCs中lncRNA FAM95B1、IGF2、纤维化标志物(α-SMA、COL1A1、Snail)的表达水平上调,上皮标志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下调。IGF2随lncRNA FAM95B1的变化而变化,而下调IGF2后,lncRNA FAM95B1的表达无明显变化,lncRNA FAM95B1正向调节IGF2;lncRNA FAM95B1与IGF2在TGF-β1处理的ESCs中结合。si-FAM95B1在ESCs向成纤维细胞分化的EMT过程中抑制IGF2的表达,发挥抗纤维化作用。结论si-FAM95B1可通过下调IGF2的表达抑制宫腔粘连的发生,lncRNA FAM95B1/IGF2轴可能为宫腔粘连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粘连 lncRNA FAM95b1 胰岛素生长因子2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艳东 王自能 +1 位作者 罗新 徐建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增殖中、晚期表达情况的变化。方法:取育龄妇女增殖中、晚期输卵管,米非司酮组(8例)于术前12 h给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对照组(7例)不服用米非司酮,常规石...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增殖中、晚期表达情况的变化。方法:取育龄妇女增殖中、晚期输卵管,米非司酮组(8例)于术前12 h给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对照组(7例)不服用米非司酮,常规石蜡切片,用SP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IGF-1及IGF-1R的PU值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月经周期的增殖中、晚期,无论米非司酮组或对照组,峡部、壶腹部、伞部上皮细胞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月经周期的增殖中、晚期,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在输卵管相同部位上皮细胞IGF-1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月经周期的增殖中、晚期,在输卵管相同部位上皮细胞IGF-1R的表达米非司酮组较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作用下,月经周期的增殖中、晚期人输卵管上皮IGF-1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IGF-1R的表达则明显强于对照组,说明米非司酮可能对该时期的输卵管环境造成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人输卵管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