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3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非小细胞肺癌含铂化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3
1
作者 宁晓红 王毓洲 +1 位作者 白春梅 李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6-370,480,共6页
目的明确肿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9例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肿瘤标本进行IGF-1R检测,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53.8%(2... 目的明确肿瘤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表达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疗效及生存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9例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石蜡包埋肿瘤标本进行IGF-1R检测,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间的关系。结果 53.8%(21/39)的标本检测到IGF-1R的表达。IGF-1R表达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化程度、吸烟史及吸烟指数均无相关性。IGF-1R不表达者含铂方案化疗效果更好。结论 IGF-1R可能能够预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法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沈隽 俞茂华 王虹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5,F003,共3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 (IGF Ⅰ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及甲状腺肿瘤组织的IGF ⅠR水平。结果 在良性甲状腺组织 ,诸如正常滤泡组织、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未发... 目的 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 (IGF ⅠR)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正常及甲状腺肿瘤组织的IGF ⅠR水平。结果 在良性甲状腺组织 ,诸如正常滤泡组织、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中未发现有免疫活性的IGF ⅠR。甲状腺乳头状癌中IGF ⅠR的阳性率明显升高 ,且其免疫活性与肿瘤直径相关 (P <0 .0 1) ,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数、淋巴结转移与否无关 (P >0 .0 5 )。结论 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甲状腺乳头状癌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1
3
作者 郑新华 赵秋民 +2 位作者 陈奎生 温洪涛 高冬玲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3-275,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 1R)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 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对54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54例正常组织中IGF -1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食管鳞癌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 1R)的表达及其与食管鳞癌发生发展的关 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技术,对54例食管鳞癌组织、22例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54例正常组织中IGF -1R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食管鳞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及正常组织中IGF- 1R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92.59%、59.09%和20.37%,3组间两两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的强阳性率分别为76.00%、 46.15%和9.09%,3组间两两相比,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IGF 1R在食管鳞癌组 织中高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食管肿瘤 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及其结合蛋白-2、4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巫晓强 薛英 +5 位作者 陈壹 于美琴 罗松 邱秀萍 康伦雅 侯建明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201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 receptor,IGF-1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2,IGFB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4,IGFBP-4)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清洁级雌性SD大鼠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去卵巢模型组(Ovx组)40只与假手术组(Sham组)10只,同时把去卵巢大鼠模型组随机分为模型组(蒸馏水2 m L/d)(Con组)、乳铁蛋白(0.1 g/kg·d)组(LF1)、乳铁蛋白(1 g/kg·d)组(LF2)、乳铁蛋白(2 g/kg·d)组(LF3),每组10只,连续干预治疗6个月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中IGF-1R、IGFBP-2、IGFBP-4 mRNA表达的情况,分析其异同。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Sham组骨小梁排列密集,细胞数量多;而Con组骨小梁排列稀疏,细胞数量少;LF组介于Sham组和Con组之间,不同的乳铁蛋白干预后,与Con组相比,随着乳铁蛋白剂量增大,其骨小梁排列密度增大,细胞数量增多。与Sham组比较,Con组大鼠骨组织中IGFBP-2、IGFBP-4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IGF-1R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均P<0.01)。与Con组比较,LF1组、LF2组、LF3组大鼠骨组织中IGFBP-2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为0.085±0.01、0.013±0.00、0.012±0.00,IGFBP-4 mRNA下降为0.329±0.07、0.040±0.01、0.032±0.01,二者下降量均与乳铁蛋白浓度正相关(均P<0.01);而IGF-1R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为1.977±0.55、3.139±0.53、3.600±2.46,呈剂量依赖性升高。结论乳铁蛋白可能抑制去卵巢大鼠骨组织IGFBP-2、IGFBP-4 mRNA的表达,促进其IGF-1R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铁蛋白 去卵巢大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2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与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政祥 郑理光 +6 位作者 谢群 邓小红 黎锋 冯俊朝 郭广洲 王文 孙瑞成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5-187,共3页
目的 :观察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喂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3 2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4组 :1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 目的 :观察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和喂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福辛普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HR)血压、血浆胰岛素浓度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的影响。  方法 :3 2只 10周龄SHR随机分 4组 :1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d) ,服福辛普利 5mg/(kg·d) ;2组 :注射蒸馏水 0 0 5ml/(kg·d) ,服福辛普利 5mg/(kg·d) ;3组 :注射中效胰岛素 5U/(kg·d) ,服安慰剂 5mg/(g·d) ;4组 :注射蒸馏水 0 0 5ml/(kg·d) ,服安慰剂 5mg/(kg·d)。实验前及实验中每 2周测鼠尾动脉血压 ,9周后抽血并处死动物取材 ,测量血浆胰岛素浓度和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  结果 :SHR血浆胰岛素浓度注射中效胰岛素较未注射的高 ,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 ;SHR的血压、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 ,注射胰岛素与否 ,均没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SHR血压、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的信使核糖核酸水平用福辛普利较用安慰剂SHR的低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结论 :长期注射中效胰岛素可引起SHR高胰岛素血症 ,但不影响其血压及心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水平 ;而喂食福辛普利可使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基因转录水平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 胰岛素 福辛普利 大鼠 心肌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基因转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结直肠癌因果关系的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6
作者 穆华夏 卜伟晓 +9 位作者 丁淑婷 高梦瑶 苏维强 张震 薄其付 刘峰 石福艳 王清华 孔雨佳 王素珍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9-485,共7页
目的:基于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结直肠癌(CRC)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基于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IEU OpenGWAS)项目的公开汇总数据进行双向两样本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 目的:基于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索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与结直肠癌(CRC)之间的因果关联。方法:基于已公开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IEU OpenGWAS)项目的公开汇总数据进行双向两样本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作为主要分析方法,采用加权中位数法(WM)、MR-Egger回归法、加权众数法(WME)和简单众数法(SM)进行辅助分析,以评估IGF-1对CRC的因果影响;通过敏感性分析检查结果的稳健性。结果:以IGF-1作为暴露因素共筛选到38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作为工具变量(IVs)。MR分析,IGF-1与CRC之间存在正向因果关联,比值比(OR)为1.178,95%置信区间(CI)为1.092~1.272,P<0.001;且该因果关联在校正了身高后仍然存在[OR(95%CI)=1.214(1.111,1.327),P<0.001]。Cochran's Q检验显示IV之间存在异质性(P<0.05),MR-Egger回归法未发现IV的水平多效性(P>0.05)。留一法逐个剔除SNPs后,结果显示该因果关联稳健。反向MR分析显示IGF-1与CRC之间不存在反向因果关系[OR(95%CI)=1.017(0.997,1.037),P=0.103]。结论:IGF-1水平与CRC之间存在因果关联,高IGF-1水平是CRC的潜在风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结直肠癌 孟德尔随机化 身高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艳东 王自能 +1 位作者 罗新 徐建平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增殖中、晚期表达情况的变化。方法:取育龄妇女增殖中、晚期输卵管,米非司酮组(8例)于术前12 h给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对照组(7例)不服用米非司酮,常规石...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输卵管上皮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其受体(IGF-1R)在增殖中、晚期表达情况的变化。方法:取育龄妇女增殖中、晚期输卵管,米非司酮组(8例)于术前12 h给予米非司酮25 mg口服,对照组(7例)不服用米非司酮,常规石蜡切片,用SP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IGF-1及IGF-1R的PU值的表达变化。结果:在月经周期的增殖中、晚期,无论米非司酮组或对照组,峡部、壶腹部、伞部上皮细胞IGF-1及其受体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月经周期的增殖中、晚期,米非司酮组和对照组在输卵管相同部位上皮细胞IGF-1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月经周期的增殖中、晚期,在输卵管相同部位上皮细胞IGF-1R的表达米非司酮组较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作用下,月经周期的增殖中、晚期人输卵管上皮IGF-1表达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IGF-1R的表达则明显强于对照组,说明米非司酮可能对该时期的输卵管环境造成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非司酮 人输卵管 胰岛素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杨阳 张文华 王万祥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3-712,共10页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 目的分析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和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情况,探究3种标志物对于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收集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行胆囊癌根治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55例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资料。利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ER-2、VEGF-A、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3种标志物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Cox回归模型对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使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患者的预后情况,并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结果55例患者的癌组织中HER-2高表达15例(27.2%)、VEGF-A高表达23例(41.8%)、PD-L1高表达18例(32.7%),与癌旁组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HER-2表达组在肿瘤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VEGF-A表达组在肿瘤最大直径、肿瘤分化度、肿瘤位置、N分期、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同PD-L1表达组在周围器官侵犯、脉管侵犯、疾病分期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CA19-9水平、HER-2表达为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均<0.05),术前CA19-9水平、肿瘤最大直径、N分期、VEGF-A、PD-L1表达为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P值均<0.05)。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HER-2高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相比于HER-2低表达患者均有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HER-2、VEGF-A、PD-L1对于胆囊癌患者的临床意义重大,是潜在的靶向治疗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人RPE细胞分泌TGF-β2、MMP-2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晁荣荣 郑柳 +1 位作者 范晶 丁芝祥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12-517,共6页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 目的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表达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影响,并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ARPE-19细胞分别按不同浓度IGF-1和不同浓度LY294002培养6 h、12 h、24 h、48 h,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确定IGF-1、LY294002的最佳作用浓度与时间。细胞划痕法检测细胞迁移活性。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GF-β2浓度。将ARPE-19细胞分为对照组、IGF-1组(80μg·L^(-1) IGF-1)、IGF-1+LY294002组(80μg·L^(-1) IGF-1+30 mmol·L^(-1) LY294002)、LY294002组(30 mmol·L^(-1) LY294002),使用无血清DMEM/F12培养基培养,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分别采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TGF-β2、MMP-2、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与0μg·L^(-1) IGF-1比较,80μg·L^(-1) IGF-1的细胞活力24 h变化显著(P<0.05),故确定其为IGF-1最佳作用浓度和时间。与0 mmol·L^(-1) LY294002比较,24 h的30 mmol·L^(-1) LY294002接近半数抑制浓度,故确定其为LY294002最佳作用时间和浓度。细胞划痕法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迁移率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LISA检测结果显示,0μg·L^(-1) IGF-1组、40μg·L^(-1) IGF-1组、80μg·L^(-1) IGF-1组细胞上清液中TGF-β2浓度整体比较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RT-PCR、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GF-1、LY294002培养24 h,与对照组比较,IGF-1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而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与IGF-1组比较,IGF-1+LY294002组细胞中TGF-β2、MMP-2、PI3K、AK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下降(均为P<0.05)。结论IGF-1能促进ARPE-19细胞增殖、迁移;IGF-1可能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ARPE-19细胞中TGF-β2、MMP-2的表达,参与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1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通路 转化生长因子Β2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在糖尿病小鼠脑内的分布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蓬文 杨芳 +2 位作者 盛树力 晋志高 陶之理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0,T027,共5页
为了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1( IGF-1R)的分布及 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并向皮下注射 APP17肽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335 )给予治疗 ,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 IGF-1R免疫组... 为了观察糖尿病小鼠脑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 -1( IGF-1R)的分布及 APP17肽对其分布的影响 ,本研究用链脲佐菌素诱发小鼠糖尿病模型 ,并向皮下注射 APP17肽 (β-淀粉样肽前体蛋白 319-335 )给予治疗 ,4周后取脑组织进行 IGF-1R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显示 ,糖尿病组 IGF-1R阳性反应细胞广泛分布于皮层、海马、丘脑、下丘脑等部位 ,而正常对照组及 APP17肽治疗组仅在皮层、海马可见阳性反应细胞 ,且着色淡。结果表明 ,糖尿病小鼠脑内多个区域存在较多的 IGF -1R阳性神经元 ,而APP17肽能使 I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1 糖尿病小鼠 脑内 分布 APP17肽 糖尿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在肌损伤组织肌卫星细胞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小雷 黄厚今 周光前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12-1315,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在正常和注射心脏毒素后,致肌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具有再生能力的肌卫星细胞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某些肌肉变性疾病的分子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在正常和注射心脏毒素后,致肌损伤的肌肉组织中具有再生能力的肌卫星细胞表达情况;为进一步研究某些肌肉变性疾病的分子学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C57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6组,1~6组左侧股四头肌局部注射心脏毒素(Cardiotoxin,CTX),5μg/只,右侧股四头肌作为自身对照,于注射后1、4 d及1、2、4、6周处死小鼠,分离两侧股四头肌,取材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分析,了解IGF1R的原位表达情况。结果:HE染色示肌肉组织从损伤修复到再生的全过程,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显示:正常小鼠股四头肌中IGF1R在肌卫星细胞上仅有少量的表达;与对照比较,注射心脏毒素1 d后,表达即明显增加并持续到观察终点的第6周,其表达量在第2周达到高峰且直到观察期间末(第6周),仍高于正常肌肉组织,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GF1R可能在肌肉损伤修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卫星细胞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心脏毒素 肌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A-1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余宗阳 杜建 +2 位作者 兰凤华 欧阳学农 李慧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2-216,共5页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 A 1的影响。方法 :应用亲和层析柱和杂交瘤技术分离和提取IGFⅠRα链单克隆抗体 (IGFⅠR αMab)。将实验细胞株SPC A 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 2 0、4 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α链靶向阻断对肺腺癌细胞SPC A 1的影响。方法 :应用亲和层析柱和杂交瘤技术分离和提取IGFⅠRα链单克隆抗体 (IGFⅠR αMab)。将实验细胞株SPC A 1细胞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 ,实验组给予 2 0、4 0、6 0、80、10 0、12 0、14 0、16 0、180、2 0 0ng/ml不同浓度的IGFⅠR αMab干预。分别于第 0、2 4、4 8、72小时取出一块培养板进行检测。观察不同浓度、干预时间对SPC A 1MTT曲线、细胞形态学、超微结构、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 :IGFⅠR αMab干预后细胞凋亡明显增加 ,与对照组比较 ,凋亡指数 (% )分别为 10 .5 2± 2 .6 6vs5 .73± 1.88(P =0 .0 0 9)。细胞增殖率受到抑制。 0~ 16 0ng/ml浓度范围内 ,随着抗体浓度的降低 ,其抑制率相应下降 ,存在明显的剂量 反映关系。当抗体浓度大于 2 0 0ng/ml时 ,增大浓度其抑制率未见明显提高 (约 80 %~ 85 %范围 )。结论 :本研究提取的IGF1 αR单克隆抗体对IGF1Rα链具有较好亲和力。通过靶向阻断IGF1R中的α链功能对抑制SPC A 1肺腺癌细胞株增殖、促进凋亡在体外是可行的 ;提示针对IGF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 靶向治疗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雄激素致不孕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桂玲 归绥琪 邹琴娣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6-307,共2页
目的 观察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 1/IGF 1R)的变化。方法 建立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模型 ,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各组大鼠 ;血清IGF 1测定采用放免法 ,IGF 1R的检... 目的 观察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1受体(IGF 1/IGF 1R)的变化。方法 建立雄激素致高胰岛素高雄激素不孕大鼠模型 ,通过阴道涂片筛选各组大鼠 ;血清IGF 1测定采用放免法 ,IGF 1R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结果  (1)血清IGF 1水平 :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2 )胰腺、肝脏、卵巢和肾上腺IGF 1R免疫组化定量分析 :模型组 <正常组。结论 雄激素致不孕大鼠存在着主要靶器官低水平IGF 1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激素 不孕 大鼠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沈文 冼江 +2 位作者 胡卫列 刘俊 刘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描绘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作用后SW-13细胞株体外培养生长的促进及抑制曲线,并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对人肾上腺皮质癌SW-13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描绘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I型受体抗体作用后SW-13细胞株体外培养生长的促进及抑制曲线,并比较不同浓度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其I型受体抗体组及单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或其I型受体抗体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明显促进SW-13细胞增殖,其作用效果与作用浓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相关(P<0.05);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抗体能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对SW-13细胞的刺激作用,并且对SW-13细胞的增殖亦有直接抑制的作用(P<0.05)。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可促进SW-13细胞株的生长,而这种作用亦是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传导;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抗体可明显抑制这种生物学作用,可能在肾上腺皮质癌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肿瘤 胰岛素生长因子 胰岛素生长因子Ⅰ型受体抗体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α链单克隆抗体对SPCA-1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
15
作者 余宗阳 杜建 +1 位作者 欧阳学农 姚丽青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51-454,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和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开发和研究新的、针对该靶点的分子...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传统的化疗和放疗由于缺乏特异性,取得疗效的同时也往往给患者带来较大的毒副作用。因此,寻找和选择肺癌细胞特异的分子靶点,开发和研究新的、针对该靶点的分子靶向治疗药物,成为目前肿瘤学术界和广大患者所关注的焦点。本研究拟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α链(IGF1-αR)单克隆抗体对人肺腺癌细胞SPCA-1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IGF1-αR单克隆抗体,经ProteinG柱纯化分离单克隆抗体;MTT法、Ki67检测细胞的增殖情况。结果SPCA-1、A549肺腺癌细胞株在培养条件下于24h后开始进入对数增长期,细胞倍增速度快;IGF1-αR单克隆抗体干预后,SPCA-1、A549两组细胞均生长缓慢,与相应空白对照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Ki67表达也显著下降,但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结论制备的IGF1-αR单克隆抗体对IGF1-αR高表达的SPCA-1、A549肺腺癌细胞亚群增殖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 单克隆抗体 肺腺癌细胞株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其受体在晶状体上皮细胞迁移中的作用
16
作者 马波 杨文 +1 位作者 吴利安 张林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92-496,共5页
背景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发生的后囊膜混浊(PCO)与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和迁徙有关,曾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否可促进LECs的迁徙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IGF-... 背景 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后发生的后囊膜混浊(PCO)与残留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和迁徙有关,曾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否可促进LECs的迁徙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IGF-1/IGF-1受体(IGF-1R)系统对LECs迁移能力的影响,为临床上防治PCO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将人永生化LECs系(HLEC-B3)细胞在DMEM中进行常规传代培养,第2代细胞采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兔抗人α-晶状体蛋白抗体)鉴定细胞.分别在培养基中加入质量浓度为0、30、90 μg/L的IGF-1培养48 h.将0、30、90 μg/L IGF-1中培养的细胞分别进行Transwell迁移小室实验,计数任意5个视野中结晶紫染色细胞,评估各组细胞的迁移能力.将细胞分别在0、1.5、30、60、90 μg/LIGF-1中培养,采用Western bolt法检测IGF-1R,包括IGF-1Rα和IGF-1Rβ亚基在各组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HLEC-B3细胞贴壁后48 h达对数生长期,培养的第2代HLEC-B3细胞对α-晶状体蛋白呈阳性反应,细胞膜呈红色荧光.各组细胞在Transwell迁移小室培养12h后,0 μg/L IGF-1组仅可见0(0,1)个染色的迁移细胞,30 μg/L IGF-1组和90 μg/L IGF-1组分别可见10(10,11)个和29(27,31)个染色的迁移细胞,30 μg/LIGF-1组和90 μg/L IGF-1组的迁移细胞数明显多于0μg/L IGF-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8),90 μg/L IGF-1组明显多于30 μg/L IGF-1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9).Western blot法检测发现,5个培养组细胞中IGF-1 Rα和IGF-1Rβ的表达量(IGF-1R/β-act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3.700、130.530,均P=0.000),当IGF-1质量浓度>30 μg/L时,随着IGF-1质量浓度的增加,IGF-1Rα和IGF-1Rβ的表达量均逐渐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GF-1能够上调HLEC-B3细胞膜上IGF-1R蛋白的表达,这种作用呈剂量依赖性;IGF-1能够增强体外培养的HLEC-B3细胞的迁移能力,提示PCO的发生可能与IGF-1/IGF-1R系统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上皮细胞 胰岛素生长因子-1 后囊膜混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生长因子、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及糖基化纤连蛋白在子痫前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岚 肖建平 +4 位作者 石皓 苏靖娜 赵頔 赵丽 唐叶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0-54,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 目的:探讨胎盘生长因子(placental growth factor,PLGF)、可溶性fms样酪氨酸激酶-1(soluble fms-like tyrosine kinase-1,SFLT-1)和糖基化纤连蛋白(glycosylated fibronectin,GLYFN)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在无锡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188例孕妇,分154例正常孕妇(对照组)和34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组),应用免疫荧光法分别检测其在孕16~18周血清中PLGF、SFLT-1和GLYFN的浓度,比较子痫前期组和对照组各标志物的水平,并使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对3种标志物的预测价值进行效能评估。结果:在妊娠中期,子痫前期组血清PLGF浓度低于对照组,SFLT-1及GLYFN浓度均高于对照组,3种标志物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指标P=0.000)。95%置信区间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为,PLGF为0.941(0.907~0.974),SFLT-1为0.881(0.800~0.962),GLYFN为0.951(0.918~0.985),联合指标SFLT-1和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在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968、0.986。结论:PLGF、SFLT-1、GLYFN 3种标志物水平在对照组和子痫前期组均存在明显差异,对子痫前期的发病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SFLT-1联合PLGF、SFLT-1联合GLYFN、3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子痫前期的预测价值高于任一单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胎盘生长因子 可溶性fms酪氨酸激酶-1 糖基化纤连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甲状腺相关眼病眼眶成纤维细胞的促生长作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代佳灵 何为民 罗梦绮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05-810,共6页
背景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同抗原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功能的发挥需要IGF-1受体(IGF-1R)的参与,IGF-1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信号传导通路中也起着重... 背景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共同抗原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功能的发挥需要IGF-1受体(IGF-1R)的参与,IGF-1在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的信号传导通路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目的探讨IGF-1对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OFs)增生及IGF-1R、TSHR表达的影响,探讨IGF-1在TAO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16年3-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TAO眼眶脂肪切除术取得的眶组织标本17例17份及正常人美容手术取得的眼眶组织4人4份,采用含体积分数5%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液培养OFs。分别于培养液中加入不同质量浓度(O、50、100、125μg/L)的IGF-1,采用MTS比色法绘制OFs生长曲线,评估IGF-1对TAO和正常来源OFs增生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质量浓度IGF-1对TAO和正常来源OFs中IGF-1R、TSHR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TAO患者与正常人来源的OFs均生长良好,呈梭形,细胞质丰富,TAO患者与正常人来源的OFs形态学特点一致。培养的OFs波形蛋白呈阳性反应,结蛋白、S-100、肌红蛋白和角蛋白均呈阴性反应。不同质量浓度IGF-1作用后TAO组和正常组OFs增生均呈逐渐上升趋势,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219.639,P〈0.001;F质量浓度=17.752,P〈0.001),以100μg/LIGF-1的促进作用最强。0、50、100、125μg/LIGF-1作用后TAO组OFs中IGF-1R表达量分别为(0.0091±0.0087)%、(0.0953±0.0233)%、(0.0837±0.0227)%和(0.0709±0.0241)%,正常组OFs中IGF-1R表达量分别为(0.0023±0.0006)%、(0.0093±0.0012)%、(0.0073±0.0015)%和(0.0083±0.0012)%,其中50、100和125μg/LIGF-1作用后各组OFs中IGF-1R表达量均高于无添加IGF-1者,TAO组OFs细胞中IGF-1R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0、50、100和125μg/LIGF-1作用后TAO组和正常组OFs中TSHR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133,P〉0.05;F质量浓度=0.004,P〉0.05)。结论IGF-1对TAO患者和正常人OFs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并能上调OFs中IGF-1R的表达,但其对OFs中TSHR的表达变化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眼眶成纤维细胞/代谢 胰岛素生长因子-1/代谢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代谢 促甲状腺激素受体/代谢 细胞增生/药物作用 细胞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结合蛋白3和上游移码蛋白1对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
19
作者 刘玉莹 万浩然 +3 位作者 江泽宇 陈红丽 魏文迎 杨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0-4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信使核糖核酸(mRNA)结合蛋白3(IMP3)、上游移码蛋白1(UPF1)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支架内再狭窄(ISR)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PCI的ACS患者138例,依据冠状动脉造影显示的血管再狭窄情况分为ISR组21例和非ISR组117例。比较2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数据,检测IMP3、UPF1及VEGF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影响因素,用ROC曲线分析VEGF、IMP3及UPF1对ISR的预测价值。结果ISR组患者血清VEGF、IMP3水平低于非ISR组,血清UPF1水平高于非ISR组(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OR=1.095,95%CI:1.034~1.151,P=0.001)、IMP3(OR=3.413,95%CI:1.824~6.381,P=0.014)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保护因素,UPF1(OR=0.252,95%CI:0.047~0.965,P=0.006)是PCI术后支架表面再内皮化的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IMP3与VEGF呈正相关(r=0.665,P=0.000),UPF1与VEGF呈负相关(r=-0.580,P=0.000)。ROC曲线分析显示,UPF1和IMP3及VEGF联合是预测ISR的最优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0.796~1.000,P=0.000),敏感性为85.71%,特异性为83.33%。结论IMP3可通过促进VEGF表达,抑制ISR的发生;UPF1可抑制VEGF的表达,导致ISR的发生。UPF1和IMP3及VEGF联合可有效预测PCI术后ISR的发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冠状动脉再狭窄 胰岛素生长因子ⅡmRNA结合蛋白3 上游移码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的调节 被引量:1
20
作者 裘佳 马晓骊 +2 位作者 王欣 陈虹 黄秉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1,222,共7页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与甲状腺激素受体α1(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转录作用的调节。方法采用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检测IGFBP-3与TRα1之间的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两种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采用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过表达IGFBP-3对甲状腺素T3激活的生长激素启动子的影响。结果谷胱甘肽-S-转移酶拉下实验、免疫共沉淀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实验结果证明IGFBP-3与TRα1在体内和体外都可以相互作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IGFBP-3和TRα1可以共定位于HEK-293细胞的细胞核。通过双萤光素酶实验检测到过表达IGFBP-3可以抑制甲状腺激素对生长激素启动子的激活作用(P<0.01)。结论 IGFBP-3通过与TRα1相互作用抑制甲状腺激素应答性基因的转录,为IG-FBP-3在核内发挥胰岛素样生长因子非依赖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甲状腺激素受体α1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生长激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